崂山游记作文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崂山游记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崂山游记作文1
青岛的崂山是个风景优美的大山,崂山。
进了大门,绕过沙滩,就来到了有名的太清索道。粗长的钢丝,红色的览车,看起来非常华丽。这条索道大概有一千米长,有着三十几个览车。每一个览车,都坐满了人。从览车里可以望见几座大山,它们姿态不一。有的像变形金刚;有的像奥特曼……。
坐完览车,就要登一段山路。首先,要走过一些小摊,崂山摊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纪念品。有万花筒;有木制的佛祖……。然后,就是一级级楼梯。这些楼梯是用方砖筑成的,楼梯两旁栽着竹子和花木。这里的春天,竹笋嫩绿,树枝上绽出嫩芽,各种鲜花陆续开放。夏天,竹子高高的,树下阴凉一片,鲜花依旧茂盛。
崂山有许多名胜古迹,真的是非常的漂亮啊!
崂山游记作文2
没有黄山的雄奇壮丽,没有泰山的悠久长远,没有桂林山水的秀丽婀娜,崂山,一个位于青岛海滨的小山峰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沿着一条盘旋在山体上的长龙似的小路而上,两旁的树木藤蔓如绿云般飘过,一股清新的茶香扑鼻而来,像有一双无形的手,把我的鼻子拽了过去。哇!绿油油的一片,原来是崂山绿茶,因为种在崂山,长在崂山,所以叫“崂山绿”。
来到太清宫,“好高的树啊!”我大惊道。再仔细一看,原来这些树大都已是百岁寿星,甚至有些银杏树(白果树)、桂花树已上千年。树上桂花飘香,甚是美丽。出了太清宫,抬眼望去,海天一色,调皮的浪花打在礁石上,发出了“刷刷”的响声,伴着翠绿的崂山,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崂山游记作文3
崂山位于我国山东半岛,方圆四百里,东南两面濒临沧海,主峰高1133米。山势拔海而起,极为险峻。游人攀登时往往感到很劳累,所以崂山又叫劳山。这里的景色既具有北方的粗野,又具有南方的清秀,群山深奥,流泉清幽,海关景色,融为一体。
沿着石阶,伴着流泉而上,我们先来到玉龙瀑。绕过一条峭壁,只见一道水帘从二十多米高的`峭壁上喷冲出来,倒挂在空中。水帘落下十多米与凸出的崖石相击,水花飞溅,瀑布也分成数股跃入潭中。太阳照在瀑布上,越入眼帘。整个瀑布像一条银白色的龙从天而降,舞着爪,猛抬头,你会觉得瀑布竟与天上飘动的云接吻。此时此刻,我深深地理解了“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
离开倾珠泻玉的玉龙瀑,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把崂山的胜景一一涉足。
归途中,我想:“将来如果还有机会,一定还要再到崂山,好好玩上几天,把崂山的美景看它个够!
崂山游记作文4
国庆节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和哥哥去爬崂山。
汽车在山间穿行,真让人心惊胆战。抬头仰望,崂山真是悬崖峭壁,直耸云霄,低头俯视,下面茫茫大海,一望无际。
进了崂山,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哥哥也不甘示弱,我们比着比着便爬到瑶池了。这里仿佛就跟仙境一般,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朝重重大山喊去:大山,我爬上来了!我向下看了看,哇!一辆辆车就像一盒盒会走路的火柴盒;人们就像忙碌的小蚂蚁,真有趣呀!
越过瑶池,就来到了上清宫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古代建筑屹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上清宫。
看完上清宫,往下走,就来到龙潭瀑布,。瀑布就像一条白绸从天而降,仔细看看,瀑布有如嫦娥垂袖;疑是银河,这里气势磅礴,景色壮观,真是名不虚传呀!听说它叫龙潭瀑布是因为瀑布拍打潭水的声音有点像龙吟虎啸,万人擂鼓。
崂山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也能有机回去细细玩赏。
崂山游记作文5
青岛的崂山是个风景优美的大山。 进了大门,绕过沙滩,就来到了有名的太清索道。粗长的钢丝,红色的览车,看起来非常华丽。这条索道大概有一千米长,有着三十几个览车。每一个览车,都坐满了人。有的是国内的,有的是国外的。从览车里可以望见几座大山,它们姿态不一。有的像变形金刚;有的像奥特曼……
坐完览车,就要登一段山路。首先,要走过一些小摊。摊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纪念品。有万花筒;有木制的佛祖……
然后,就是一级级楼梯。这些楼梯是用方砖筑成的,楼梯两旁栽着竹子和花木。这里的春天,竹笋嫩绿,树枝上绽出嫩芽,各种鲜花陆续开放。夏天,竹子高高的,树下阴凉一片,鲜花依旧茂盛。 “功夫不负有心人”,走完山路就来到一座寺庙。走进寺庙,就看到许多古代的房子和石头。石头上刻着字,旁边有一个石桌和四个石凳。寺庙里有一个洞,洞里阴森森的,像夜晚一样黑。
崂山有许多名胜古迹,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崂山游记作文5篇】相关文章:
崂山北九水游记作文12-26
快乐雪中行——崂山北九水游记12-25
美丽的崂山作文(3篇)01-22
美丽的崂山作文3篇01-10
崂山作文400字10篇01-10
崂山作文400字九篇01-06
美丽的崂山作文(合集4篇)01-11
神奇瑰丽的崂山作文1400字左右高一01-10
参观游记优秀作文_游记作文12-10
贵阳游记的作文_游记作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