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4-01-29 08:23:55 习俗 我要投稿

【荐】习俗的作文4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习俗的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习俗的作文4篇

习俗的作文 篇1

  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

  这天,人们都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烟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烟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有趣!你们在这比赛烟花?加我一个!”原来是爸爸来了,他手里还抱着一个大礼炮。爸爸慢慢地点燃了礼炮,一下子,天空上缀满了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蓝的,黄的……是那样漂亮,它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在天空中绽开……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习俗的作文 篇2

  3月6日这天,马小跳,唐飞,安琪尔和最近在“秘密山洞”隐居的笑猫聚集在了一起。

  唐飞这个名副其实的吃货,说道:“今天可是24节气之一——惊蛰,这个节日的习俗是要吃梨的呀!”

  安琪儿连忙答道:“看路边的梨花雪白雪白的,真漂亮。”她的话音刚落,马小跳也走了过来:“竟然惊蛰这一节气有吃梨的习俗,那我们还等着干嘛,吃梨去喽!”

  马小跳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谁也没带钱,这可如何是好呢?正当大家不知所措时,安琪尔大声喊到:“我带有。”其他人都疑惑的看着她,马小跳问:“你不是说没带嘛?”安琪尔笑了笑:“呵呵,我把钱放在裤子口袋里了,刚刚不小心给忘了。”

  到了水果超市,他们买了一大包梨,在路上商量着:“去谁家吃好呢?”

  经过大家的一致商讨,最后决定去唐飞家,因为只有唐飞的父母不在家。

  一到唐飞家,大家都惊呆了,到处都是零食好吃的,大家终于明白为什么唐飞那么能吃了。大家伙聚在厨房,吃梨的方法那真是五花八门。马小跳切块吃、唐飞煮着吃、安琪儿把果酱倒入空心的梨中……光看着就令人垂涎欲滴。

  吃完梨后,大家都各自回家了。马天笑问:“小跳去哪了。”马小跳回味无穷的说:“今天惊蛰去唐飞家吃梨了”。说完还舔了舔嘴角。

  马天笑说:“小跳你知道吗?惊蛰除了有吃梨的习俗,还有播种的.习俗哦。” 今天老爸带你回老家体验一下播种的乐趣吧!父子俩一拍即合,说走就走回了老家。

  刚走到院子里,马小跳就看到爷爷在地里干农活。爷爷见马小跳回来了兴奋的说:“小跳,你回来了,来帮爷爷把那个水管接个水龙头,把水龙头对着那块地。马小跳很快进入了角色,帮爷爷一起浇灌田地。松土、播种菜籽、浇水……忙的不亦乐乎。

  晚上回到了城里,马小跳吃了他平时食量的三倍。自己也不禁感慨道:今天真是充实的一天啊!

习俗的作文 篇3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绣花装饰。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习俗的作文 篇4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习俗的作文01-23

(精选)习俗的作文12-12

习俗的作文[精选]12-29

(精选)习俗的作文08-06

【精选】习俗的作文08-23

习俗的作文[经典]08-14

习俗的作文【经典】10-26

习俗的作文(精选)10-29

习俗的作文(经典)10-28

习俗的作文(经典)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