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3-12-10 12:06:02 习俗 我要投稿

习俗的作文集锦[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习俗的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习俗的作文集锦[4篇]

习俗的作文 篇1

  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按公历来说是在每年4月5日和6日,按农历在三月的上半月。古人算节气,都从冬至起,从冬至到清明,中间整整隔了七个节气。每个节气按15天计算,整整105天,交清明节则是106天。所以古人说:“冬至百六日为清明”,又说:“春分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

  清明,在遥远的周代已经流行。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历代的诗人词家都有关于清明盛况的描写,自古以来人们在清明节留下了很多习俗。

  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肝闻吹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记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清明前后还流传着很多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鸡等活动。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历代的记载十分浩繁。诗人怀清明之作更是争艳夺彩,不可胜记。从这些意义上讲,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是寄托哀思的一个契机。各地青少们成群结队向烈士陵园献花致敬,或邀请革命先辈作报告,讲革命故事,或组织参观、旅行、访名胜、采标本,丰富了节日内容。

习俗的作文 篇2

  我妈妈的老家在宁波慈溪,那里的过年习俗与杭州大不相同。每年过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了,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毎户人家都掸灰搞卫生准备干干净净过年,采办各色各样的年货,杀鸡宰鸭,过年的餐桌上一定有鸡鸭鱼肉,大人们说过年一定要吃鸡,吃鱼,吃块鸡肉,大岁年纪,鱼是年年有余,到除夕这天下午早早地关起门来吃年 夜 饭。

  传说在年三十晚上吃年 夜 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开着大门的。有一年,据说玉皇大帝想了解民间疾苦,就派铁拐李在此时下凡察看民情。铁拐李是个跛脚叫花仙,因此便在人间吃年 夜 饭的时候,提着要饭的篮子跛着脚沿街到各家乞讨。讨完饭后,他便把讨来的东西提给玉皇大帝看。谁家穷,谁家富,一看所给的东西就知道了。为了均分天下财富,避免贫富不均造成天下混乱,对人间的富裕户,玉皇大帝便命令神仙让他一年遭几次灾,不至于太富;对人间的'贫困户,则让他发几次财。

  这事慢慢地传到了人间。

  有一户人家十分精明,很快便想到了应对之策。到吃年 夜 饭的时候,这户人家就把大门关得紧紧的,家人谁也不准大声说话。等打开大门铁拐李来讨饭时,那家年 夜 饭已经吃过,桌子上空空荡荡,无一施舍。铁拐李一看,这户人家穷的连年 夜 饭都吃不起,于是就大发慈悲,在这户人家的门口放上几个元宝就走了。这下,这户人家便发了大财。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别人家也看出了他家发财的原因,便都跟着学了起来。而铁拐李见家家都关着大门吃年 夜 饭,便知道人们已经晓得了他的任务,就不再到人间来探查贫富了。虽然铁拐李不来了,可是民间关着大门吃年 夜 饭的习惯却从此流传了下来。

  吃好年 夜 饭,长辈们给小辈发压岁红包,小孩们拿好红包就高高兴兴地放炮杖一直到深夜,家里平时用电很节约的,到了除夕 夜 凡是家里所有灯都亮着过年守岁。小孩在门口放炮杖,大人们开始包汤圆,那里又同我们平时吃的汤圆不相同。我外婆那的汤圆叫“来进头” ,意思是过年包 “来进头”,开年财运滚滚进门来,“来进头” 是用糯米粉揉成面头,用手在小面头上捏出一个洞,放进芝麻馅、豆沙馅,包好后搓圆放在糯米上滚一滚,再放在蒸架上在柴草灶上蒸,蒸好后一定要家里最长的长辈先吃,然后大家一起吃,余下的放在竹扁上凉透,放在冰箱里一直吃到元宵。正月初一早上一定要吃年糕意味着年年高,小孩都穿新衣服由大人领着给长辈拜年。

习俗的作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读到这首诗,我不由地想起那一次的清明节。

  风呼呼地吹,雨哗啦啦的下,路上那一条条泥泞的小路上覆盖着大小不一的脚印,就像一个个顽皮可爱的小孩在欢快地跳起摇摆舞来。我们手捧鲜花,坐在一辆飞驰的车上,耳边不时响起了阵阵连绵不断的鞭炮声,真是太“壮观”了!我连趴带躺地扑在窗户上,观赏着“西洋景”呢!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一阵紧急刹车,把握这一天的好心情都烟消云散了。终于,随着鞭炮声,把我们“带领”到了一片“荒野地区”。只见,许许多多少男少女,手捧着鲜花与纸钱,看来也是来这上香的。对了!还有我呢!我也捧着厚厚的、金灿灿的一叠纸钱,心里洋溢得不得了,心想能自己亲手烧纸钱,别提多兴奋了。我随着大人们的'带领,也来到了祖先的坟墓上。奶奶将预先准备好的蜡烛,小心翼翼地放在墓前,用打火机将蜡烛点燃。再将盆放在地上,让蜡烛将纸钱点燃,最后接二连三地投入盆中。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烧了起来。一切都非常顺利。但在这一天,是祖先们哀悼的日子,我不希望我的笑声让祖先“责怪我”。

  我们上完坟,只见旁边有个小亭,于是我们有整理好“包袱”,到亭院享受去了。在那迎风吹来的亭院里,奶奶好像早有准备,她神神秘秘的从包里掏出一只风筝,我见了可高兴了,欢快的放起风筝来了。跑累了,我就去休息;肚子饿了,去买点吃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们该回家了。我又顺便摘了一朵花,插在了妹妹头上,可好看了!

  在回家的路上,窗外,雨还是哗啦啦下个不停,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果然,第二天,雨过天晴,种在地上里的花果蔬菜都发了芽,还真应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那句谚语。我越来越喜欢清明节了!

习俗的作文 篇4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了元宵节的夜晚的,家里刚好有一些元宵,我争着去煮,在我的伶牙俐齿下,妈妈终于答应啦!

  我揭开锅,放上水,合好电闸的,等水烧开,(上一次,由于我经验不足,煮成了一锅黑水,.)水开啦!,我把元宵轻轻的放下锅,我用勺子轻轻把元宵推开,锅开啦!大功告成。

  “开饭了”我喊,这次我的元宵一个也没破,一个个圆圆胖胖,好可爱!

  吃完元宵后,我又去看花灯,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了点红色,桃底有大叶子,真是漂亮又简单,看那以过时的扇灯,虽然它过了时,但它还是那么青春有风度。有气魄,再看那金牛灯,制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线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今牛就出现啦!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呀!

  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从天上炸开,好象把天空炸出一个洞,满天的五彩的星星都撒了下来。快来看!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龙山,那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个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呀!

  千言万语,表达不了我对大家的祝福,我对你的祝福,就象天上的星星一般,数也数不过来,在这里,我只说一句,元宵节快乐!!!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有关习俗的作文:正月的习俗01-29

汉族的习俗作文600字-习俗12-22

传统习俗作文-大屋谌的习俗02-01

中国的习俗作文01-28

端午的习俗作文01-28

端午习俗作文01-28

回族的习俗作文03-07

守岁的习俗作文01-28

节日习俗作文01-28

家乡的习俗精选作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