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3-11-20 12:53:50 习俗 我要投稿

习俗的作文(合集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习俗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习俗的作文(合集4篇)

习俗的作文 篇1

  春节的由来与风俗 春节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原为农历的元旦,民国时改称为“春节”。新中国成立后,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真正被广为流行至今。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 这是中国民间历史最悠

  久、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有传说春节始于旧历"元旦",便是皇帝战胜蚩尤的胜利纪念日。 也有传说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另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能为人们带来灾难,通过燃鞭炮可以把“年”赶走。也有传说 “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荷包蛋、全鱼、美酒、花生、瓜子、糖果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小孩穿新衣、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跳钟馗、舞狮子、耍龙灯等众多活动,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中国人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习俗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中秋节,为了弄清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因为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因此,中秋节又被称“月夕”。在中秋的晚上,人们仰望天空朗朗明月,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人们,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各地的`中秋节习俗各有不同。最常见的中秋节习俗有亲朋好友一起吃月饼、赏月、拜月。此外,中秋节还会有许多游戏活动,如玩花灯、舞火龙等等。

习俗的作文 篇3

  惊蛰作为中国节气中的一种,民间有一种说法是要吃梨,很多人以为这是简单的习俗习惯,但是其实惊蛰吃梨可是很有科学根据的呢——惊蛰吃梨可润燥!

  惊蛰是立春之后的.另一个节气,天气开始转暖,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开始苏醒,而农耕时期惊蛰一到农民就开始准备春耕了。这时人们要开始在饮食上进行调整,才能让身体适应接下来的劳作。所以传统的饮食习惯中,有惊蛰吃梨这一习俗,因为吃梨可以润肺健脾,滋阴清热,有益于身体健康。

  惊蛰时天气乍暖还寒,气候仍然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咽痛音哑,加之一些细菌、病毒开始活动繁殖,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梨味甘,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喉化痰之功效,且含丰富的果酸、铁质、维生素A、维生素C等,特别适合这一季节食用。食用时可采取生梨去核去皮后榨汁、生梨去核后蒸熟、切片后与冰糖、银耳等一起煮水等方式,川贝炖梨对咳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因梨性质寒凉,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否则反伤脾胃。对于脾胃虚寒或血糖偏高的人,不宜食用生梨。

  1、止咳化痰,清热降火

  在营养学界,梨有个很响亮的名头——天然矿泉水。它多汁、少渣,却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酸、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A、B、C等,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冬春季节发热和有内热的病人食用。

  2、可治疗“春季季节病”

  梨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如果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可减轻症状并能有效地治疗“春季季节病”。

  3、促消化,补水分

  梨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4、可解酒,保护肝脏

  梨子清凉润胃还解酒。梨虽然甜,但热量却很低,极适合爱吃甜又怕胖的人食用。吃个梨能清凉润胃,特别对于喝酒人士而言,因为梨含有较多糖类物质和多维生素,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5、润燥消风

  梨具有润燥消风的功效,在春季气候干燥时,人们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吃一两个梨可缓解干燥。

习俗的作文 篇4

  我的家乡在安徽,在我们老家,过节都是有讲究的。端午节这天,家家在院子里摆上一个桌子,桌子上放着包成各式各样的粽子和好吃的咸鸭蛋,这时候,最开心的当然就是小孩子了。

  我最喜欢吃母亲包的粽子了。每个端午节,母亲便早早起床去把已成熟的粽叶泡在水盆里,约莫一个小时后就来擦洗一遍,擦洗时不能用粗粗的硬物,只用头软的布条,以免把粽叶们损伤了或擦破了,把粽叶擦洗好后一一摆放整齐。

  端午节用的米是糯米,母亲泡糯米只选大粒饱满的,把它们洗得白白净净,然后放在水里浸泡,过了一个小时后,它们变得肥胖了一些,健壮了一些。做完这些后,母亲就开始要加调料了。很小的时候,家乡里都很穷,所以调料只有单调的碱,加了碱之后,米酒变黄了,再用粽叶包起来。现在可不是这么单调了,现在的'材料一年比一年丰富了。开始,家乡人只在粽子里加入豌豆和红豆。后来,生活富了起来,家乡人开始在粽子里放进一大块鲜肉,从此,粽子的味道就变得与众不同起来了。

  每当我看到院中人家的粽子在锅中焖得不住欢叫时,我的口水就会留下来,我迫不及待想尝尝粽子的新味道,当然,每户人家的粽子焖好后第一个就是给小孩子吃的——不管是自己家小孩子还是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时候的端午节开始,母亲就开始给我讲为什么要吃粽子,原来,有一个典故: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是一个诗人,他很爱国,楚国有危难的时候,楚王被俘获了,他想要和楚国同生死,他来到江边,面对着滔滔大江作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诗后,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江河。后来,许多人知道了屈原感人的事迹,都被感动了,许多渔夫自告奋勇地要去捞屈原的尸体,但一无所获。从此,人们为了防止屈原的身体被海里的鱼虾吃掉,就用竹叶包着大米丢在江河里,从此,它就被称为“粽子”。听了屈原的故事让我也深受感动,下次我一定好好珍惜粽子,不再乱扔了!

  端午节家乡的习俗各种各样,我都喜欢!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有关习俗的作文:正月的习俗01-29

汉族的习俗作文600字-习俗12-22

习俗的作文01-17

习俗的作文01-22

习俗的作文【经典】10-26

习俗的作文(精选)10-29

习俗的作文(经典)10-28

习俗的作文[经典]08-14

习俗的作文(精选)08-26

(精选)习俗的作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