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习俗的作文300字[共4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习俗的作文300字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习俗的作文300字 篇1
今天是立冬,按老南京习俗来说应该包饺子,我们家当然也不例外。
只见妈妈卷起袖子,用自来水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荠菜、肉馅和生姜。她把荠菜用刀猛的切了几下,那一棵棵荠菜随着菜刀的挥动很快就变成了一团菜泥,生姜也是如此。就这样,所有食材都差不多准备好了,就剩下饺皮还没有买了。急性子的妈妈便骑上电瓶车,迅速地去买饺皮;过了十多分钟,气喘吁吁的`妈妈拿着饺皮回到了家。
一切准备就绪,全家人大出动!只见妈妈拿出碗倒了点白开水放到桌子上,接着爸爸妈妈便包了起来。爸爸拿起饺子皮,把饺子馅放在中央,再用手指沾了碗里的凉好的白开水围着外围涂了一圈,我估猜是为了让饺子皮能粘合好,最后再把两边对折一下,再在饺子的左边、中间和右边按了三下,一个饺子就包好了。
爱动的我也不能闲着,我拿起饺子皮,模仿着爸爸的样子一步一步的做着,但到最后怎么也不像个饺子;我便换了个想法,把它包成一个包子状。就这样,我的作品诞生了。
开饭了,虽然我的“饺子”很丑,但还是十分的好吃,让我非常开心。这也让我对自己的劳动付出得到回报而感到自豪。我爱你——立冬饺子。
习俗的作文300字 篇2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一大早,妈妈就带我们去赶五毒庙会,一路上,人山人海的,孩子们兴高采烈的走走看看,有一些小女孩在戴香囊。
中午到了,妈妈给我戴了一条五色丝线,我奇怪地问妈妈:“为什么要戴五色丝线?”“因为端午又称重五,用红、黄、蓝、白、黑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爸爸又用雄黄酒洒在地上,我又奇怪的问:”为什么要洒酒呢?“”因为这样可以杀死毒虫,防止毒虫孳生。”爸爸望着我说。
这时,看着我吃粽子,妈妈深情地说:“以前,有一位爱国诗人,叫屈原。他是楚国人,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可是秦国想灭了楚国,他看破秦国的阴谋,一次次的去向楚王进言,但是楚王不听。最终楚国被灭了。
屈原在流放时听到这些,想救国却救不了,在五月初五的'这一天,自己投汩罗江。江边的百姓听说屈原投江自尽,唯恐江中的鱼虾吃爱国诗人的身体,便拿来粽子投入江中喂鱼。并且在江上划龙舟,想吓走鱼虾。从此,年年如此,这习俗便流传下来。”
习俗的作文300字 篇3
腊八粥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习俗的作文300字 篇4
月,一个丹桂飘香的季节;十五,一个月满西楼的良辰;八月十五,这个天底下最温馨最浪漫最美好的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传统,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因为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节。节日的.特色是吃月饼和提灯笼。
中秋节和农历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大团圆的家人。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也最皎美。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赏月一面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习俗的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有关习俗的作文:正月的习俗01-29
汉族的习俗作文600字-习俗12-22
习俗的作文01-22
习俗的作文01-17
习俗的作文[经典]08-14
(精选)习俗的作文08-06
【精选】习俗的作文08-23
传统习俗作文-大屋谌的习俗02-01
家乡习俗作文精选02-02
除夕习俗的作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