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作文

时间:2023-07-28 13:59:50 习俗 我要投稿

(通用)家乡的习俗作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习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通用)家乡的习俗作文15篇

家乡的习俗作文1

  “妈妈,妈妈,来给我讲讲你家乡的习俗吧!”接到老师“圣旨”——调查家乡习俗的我兴高采烈地拿着原稿纸和笔“蹦”到了妈妈的面前。

  “嗯…让我想想。”妈妈低下头沉思起来。

  半晌,“舞火龙!”妈妈突然的叫声把我吓了一跳。“什么东西?”我眼中满是疑惑。“舞火龙啊!”妈妈兴奋地打着手势给我描述起来:“火龙如它的名字一样,会着火。全身是由稻杆扎成的,不是直接点燃,而是在上面插满点燃了的香,舞动起来生龙活虎,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哟!有点儿意思嘛!我霎时来了兴趣,问道:“那么,舞火龙是谁都可以上阵吗。”我眼睛里闪烁着憧憬的光芒。“哈哈,当然不是了。”妈妈看出了我想试试的小心思,哭笑不得地说:“只有正值壮年的'男生才可以上阵舞,你外公在世的时候啊,基本上每一年都去舞呢!”“真棒!可是有的女生比男生厉害啊。”我不甘心地继续说。“虽然有些女生比男生还厉害,可是舞火龙必须赤膊上阵,不然啊,衣服会着火呢。”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哈?”我不禁打了个哆嗦。,着火!真可怕!我目光黯淡了几分。“现在这项活动都没几个人愿意演了,太危险了。”妈妈拍拍我的肩膀,叹了口气。“为什么会着火呢?”我突然提出了一个疑问。“因为火龙游街的时候路人会向火龙丢一些点燃了的鞭炮,以求来年的风调雨顺。被炸到的舞火龙的人也认为被这些鞭炮炸到是吉祥,明年会来财运的象征,不甚在意。但是如果穿着衣服的话衣服就会着火。”妈妈摇了摇头,继续说:“真是怀念呢,那场面你没见过,真的很好玩。”我低下了头,是啊,真可惜。

家乡的习俗作文2

  过年喽!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习俗,而这些习俗都是最特别的。

  在我们家,我们的大年初一,是在路上,山上,家里度过的。大年初一的前一晚,没错就是除夕夜,在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晚上睡觉是有讲究的,鼠年就要午夜一点才能上床睡觉。

  第二天,初一早上爸爸说要带我们去山上,所以我就早早地起来上山拜神仙了;我们准备满满一车的东西:鞭炮,百度的贡品,黄池,香和蜡烛。爸爸告诉我上了山必须要恭恭敬敬的,不能大吵大闹,玩火,准备去的鞭炮不能乱玩,哪里的房子是木头做的很容易会烧毁,烧了神仙的家园,神仙会来惩罚你的。爸爸说着转眼间就到了王母娘娘鱼玉皇大帝的灵位,两尊神像是菩萨的灵位还有哪咤三太子的灵位。爸爸把香全点燃,分了三根给我,我跪在垫子上,拿着香拜了三拜心里想:“希望今年家里人身体健康,事业学业顺顺利利”拜完第一屋的`神仙还有第二屋的女娲娘娘,端立在大厅正中央,我感觉女娲娘娘的眉间有一种不与世争的样子,很美丽。接下来就是很多人都想见到的神仙“财神爷爷”,他给我们带来金钱与好运,是人们都很喜欢的神仙。当然这座庙里还有:东海龙王,灶神,佛祖和太上老君等等。

  有了这些习俗,自然会好奇为什么要去拜这么的神仙呢?因为,奶奶告诉我,只有四世同堂的家庭才能去,为的就是感谢这些神仙们!谢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好!

家乡的习俗作文3

  过春节的时候有许多习俗,比如拜年、守岁、放鞭炮、吃年夜饭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

  过春节的时候,我吃着美味的`饺子,便跃跃欲试,想自己做一回饺子。因为是第一次做饺子,妈妈帮我减少了一些难度,饺子的馅儿帮我做好了,饺子皮也扞好了,用皮来包馅儿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我自以为包饺子是很简单的事情,所以便不仔细做,结果刚刚做好第一个,我就出了洋相。我往薄薄的饺子皮里放一大块馅儿,心里想:馅儿多放一些,吃起来才过瘾。可是饺子皮小,不能把馅儿全都包起来,我没把馅儿取出一些,而是继续用劲压饺子皮。接着那饺子皮承受不住我施加的压力,皮破了,馅儿一起都露了出来,然后我也没多想,就将错就错,又拿来两张饺子皮,把饺子上的大洞补起来,最后包出来了一个“巨无霸”饺子,它的大小一个抵三个。第一个饺子失败!

  第二个饺子在包的时候,我吸取了第一个饺子的失败经验,只放了一点点儿馅儿,后来看包得太扁了、太小了,就只好把它拆开,往里面继续放馅儿,只是拆皮的时候用力过猛,饺子皮居然不争气地又破了。第二个饺子再次失败!

  第三个饺子,大小适中,终于勉强成功了,接着我就以第三格饺子为基础,又饱了许多成功地饺子。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我想:果然是自己包的饺子最好吃。包饺子就是我最喜欢的春节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4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去为已在天堂的爷爷去扫墓。走在路上,我第一眼就发现路上的行人与往年的不同,大家都手捧鲜花,提着水果,再也没有以前挑着各种各样的祭品,拿着一大捆的鞭炮去上山祭拜。带着纳闷和疑问,我步随爸爸和妈妈走进了一座庄严新陵园里,两旁青翠的松柏上挂着小白花应着台阶。我轻声地问爸爸:“爸爸,这是哪里呢?我们不是说要去山上祭拜爷爷的吗?怎么走到这里了呢?”爸爸小声地说:“今年家乡村里征集了一块新地,把墓地都集中统一建成公墓,大家以后祭拜先人都要到这里来。”

  我们顺着台阶,找到了爷爷的'公墓。妈妈把鲜花放在爷爷的墓碑前,爸爸为爷爷摆上了平时他最爱吃的水果和酒,我们一家人为爷爷深深地鞠了躬。望着爷爷慈祥的照片,我仿佛看到了爷爷也为这样文明的祭扫方式点赞,爷爷生前是村里的村长,每年的清明节是他最忙最劳累的一天,因为大家要祭拜,烧纸钱,放鞭炮,就会发生森林火灾,爷爷都要挨家挨户地去为乡亲们宣传文明祭扫的方式。如今,新一届村长积极响应党的好政策,征集新地,让村里的先人及我的爷爷躺在环境这么好的地方长眠、安息。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听着身边的村民们都纷纷赞叹,这样的文明祭扫既环保又安全。此刻,我也为家乡这不失传统而又有城市化的创意感到自豪起来,家乡的清明习俗变了。

家乡的习俗作文5

  时间飞一般地流逝,往事如同过往云烟般,消散在记忆的深处。回望前年的端午节,再看看此刻,任谁都会发出出于肺腑的话:“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

  离端午节还有那么两三天,奶奶家早就忙开了!那天一早,奶奶就去了菜市场,买齐了包粽子所要的东西。将这些东西一一洗净,一一摆放在奶奶家的门前。呦!和前年差不多的情景,我依然还学着包粽子。即使是前年也学了一点的我,包的.粽子依然是不堪入目的。拿起我包的粽子,轻轻那么摇一下,你就会看见大把大把的糯米撒下来。外强内干罢了!

  噢!又是一年的端午节!不明白明年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的呢也许一天天长大的我,有一天会不再期待这端午节把。可是我依然坚信,无论如何这会是我童年中一个完美的回忆!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

  身处去家中,正想着该如何将这篇作文写下去。而远处传来的吆喝声,加油声…令我无法再静下心来!一年一次的划龙舟呵!要是从前的我,我想此刻早就已经跑出去了把。然而,此刻我正被这一堆堆的作业所牵绊着。无法控制自我想看的欲望,最终还是探出了头。河边早已经有了大批大批的人了,龙舟上,一个个壮年男子都在用着力,总期望自我的龙舟能赛过别人的。

  又是一年端午节!真不明白下一次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貌的呢感觉上有点小小的期待哦!

  又是一年端午节!年复一年,然而欢乐是不是也要年复一年呢

家乡的习俗作文6

  我就讲一下我家乡春节的习俗吧!我们那儿过春节都要杀整猪吃,还要扫尘和贴倒福。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显得喜气洋洋。除夕那天,我们全家人都要聚在一齐吃团圆饭,有年糕、腊肠、鱼肉、羊肉火锅、牛杂火锅等等好吃的菜。饭后我们都要洗个干干净净的澡,洗掉一年的晦气,然后换上新衣看春节晚会。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是小品和相声,因为小品和相声真的很搞笑。等春晚的节目主持人在电视里宣布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和电视机前的千千万万的观众一齐倒计时的时候,我就会拿起早就买好的鞭炮和烟花,和姐姐一齐去外面畅快一番了。看到满天的五彩的`烟花火焰,我别提有多高兴呢!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太兴奋了,不能像家里其他人那样睡个大懒觉。我起床了就开始玩我自我的玩具或是看电视或是看看书,实在无聊,我就找点吃货去叫姐姐起床……吃了早饭后,我们这些小辈就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给长辈拜年了。这个我最喜欢了,因为能够拿到红包!里面包了多少钱都不重要了,拿到红包就开心,哈哈!走亲访友,吃吃喝喝,一向要到元宵节……元宵节那天,奶奶会在上午吃了饭就开始下卤锅,卤很多好吃的菜,猪头,腊肠,莲藕……香香的,那个美味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一见奶奶开始卤菜,等不及菜卤好,我就开始跟在奶奶的身后要这个吃要那个吃,我就是个小吃货……

  这就是我家乡过春节的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7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蕲春县,位于吴头楚尾,是一个有着一百多万人口的大县。家乡过春节非常热闹,也有很多独特的春节习俗,比如:通常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可在蕲春腊月二十四才是真正的小年,这一天,孩子们都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吃小年饭,玩鞭炮,算是过孩子们的年,所以叫小年。腊月二十五、二十六,通常家家都会打豆腐以作重要的年货。腊月二十七则是打扫卫生、洗澡、洗嗽的重要日子,当地的民谚说:“二十七,洗旧迹”,意思是把旧的一年中不好的晦气的东西洗掉,以图来年干干净净、顺顺利利!腊月二十八则是除夕前最重要的日子,当地民谚说:“二十八,还年发!”意思是图来年大发大旺,所以这一天的`晚餐一家人会小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宴,以祝全家兴旺发财!民谚又说:“二十九,家家有”,表示腊月二十九,家家年货置办齐全,以备除夕夜之需。

  大年初一大清早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叫“开门迎春”,然后一家人就开始出行了,所谓“出行”,就是串亲戚朋友,到人家家去了,人家会放鞭炮迎接,然后吃一顿饭,就算出行成功,初一到十五都是出行的日子。这些年,人们都喜欢到附近的庙宇里去出行,以图吉祥安康、万事如意。

  蕲春的过年风俗,大体上说来属于楚地民俗,沿革的历史很久远,可以追朔到古楚国,算起来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个民俗一直没变,算是本地很具特色的春节习俗吧!

家乡的习俗作文8

  年独特的声音,在腊月廿五就开始了。

  腊月廿五一早,在村子里醒来,听到的是用竹枝扎的扫帚用力扫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的声音,脑海里浮现的是奶奶粗糙的手紧握着扫帚把,与扫帚一起移动到门口的情景,身体甚至能感觉到灰在空中扬起。

  起床后,是一连串我最喜欢的声音——潮潮的抹布在干净的能照出人影的桌上擦拭产生的短暂刺耳的声音,整齐的书籍在书桌上立起的低重的声音,已经理好的衣柜柜门合上的细小的声音,卫生间洗拖把的水流声……平日里不喜嘈杂的我也不反感这些代表家已一尘不染的声音。

  到除夕以前,更多的就是垃圾袋打结时塑料摩擦的声音了。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写的.大概是诗人陆游看到除夕之夜迎来瑞雪,心里非常高兴,来不及喝酒庆祝,赶着写桃符换下旧桃符迎接新年的样子。村子里的除夕,虽然没有下雪,但人们的心里可与陆游无异,因为整整一年没见的儿女们都早早的回来帮着洗菜做饭,好不热闹。晚饭很早就烧好了,但先要把鱼肉端去正厅,点上蜡烛,斟上烧酒,开始烧纸钱、纸元宝,然后拜一拜,就祭神祭祖了。

  吃完饭,大人们聊天时,才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间——放鞭炮。其实也不能叫它“鞭炮”,因为有很多样式:丢丢炮——往地上一扔就会响的、仙女棒——女孩子最喜欢的、窜天猴——一点着就往天上冲的……由最大的孩子向大人借一个打火机,帮每个年龄小点儿的孩子点着烟花,最后才点燃自己的。

  丢丢炮的声音清脆“啪”;仙女棒的声音很长“呲——”;窜天猴的声音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啾——”……每一种鞭炮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声音。

  年的声音,很独特。

家乡的习俗作文9

  我的家乡在田萍,那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元宵节、舞龙、春节、国庆节……都是我家乡的习俗。

  那我先说说春节。春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说实话,春节就是过年。很多人来买菜,准备晚上吃。新年早上吃饺子代表团团圆圆。除夕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晚上,孩子们匆忙吃晚饭,和其他孩子聚在一起。他们把早上买的烟花拿出来放好。声音很大,但孩子们还是忍不住笑了。成年人聚集在一个人的家里打牌。到了之后,大人拿出家人的行礼,然后煮饺子吃。

  元宵节其实就是元宵节。大人早起买灯笼,买香,买纸。晚上,大人去亲戚坟前跪下生火。火烧一点,然后烧他们买的`香和纸,然后在树上挂灯笼点亮。

  如果有人不买灯笼,可以把三根竹子放在一个三角形里,然后用纸把三角形围起来,在里面生火,这样也可以当灯笼照明。在村道上挂一盏灯笼。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问我爷爷,他告诉我是给鬼点灯的。听到这里我点了点头。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每个家庭都要包粽子和饺子。他们口味不同。粽子甜红豆,饺子甜咸。味道好极了。不管是咸的还是甜的,里面都是白色的馅,红豆露在外面。甜的饺子是白色的,咸的是绿色的,色彩鲜艳,味道鲜美。

  每个人的家乡风俗都不一样。家乡的风俗虽然没有完,但却是家乡最重要的风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10

  大年三十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忙碌着,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得不可开交。

  只见妈妈利索地把全家上下都被妈妈擦洗地闪闪发光。爸爸用透明胶小心翼翼地把“福”字倒着贴在大门上,我便问爸爸:“为什么要倒着贴呀?”爸爸告诉我:“福倒、福到,意思就是福气快点来到。”我恍然大悟,哦!原来贴春联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哪!

  我们一家人忙完楼上就急匆匆地回爷爷奶奶家了。

  我和爸爸回到老家之后,就开始忙着贴春联,爷爷奶奶和妈妈就忙着做饭,我们一家人分工明确,就又开始忙碌起来了。我和爸爸已经是贴春联的“老搭档”了,配合地简直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所以说,不大一会儿,我们就贴完所有门上的春联了。即使贴完春联,脚步也闲不下来,一会儿东走走,一会儿西跑跑,根本停不下来。

  好不容易到了下午,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欢聚一堂,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到春节联欢晚会了,我们兴致勃勃地看起了晚会。“咚”天上露出了笑脸,我赶紧催促爸爸快点放烟花。首先,放了一挂大地红,他像一条巨龙,舞动着身上的金鳞片;接着,又放了好几种烟花,它们像一朵朵金菊、一颗颗流星、一串串珍珠……天空中绽放出一个个笑脸,把夜空装点得无比美丽。声响过后,各色烟花在空中飘落,如同天女散花,五彩斑斓,真是漂亮啊!

  春节的.气氛热闹非凡,春节的人们兴高采烈,春节的孩子更是欢天喜地,我爱过春节!

家乡的习俗作文11

  说起习俗,相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我的家乡在春节期间,有一项习俗就是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今年的腊月二十四,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清早,妈妈就喊我起床。我慢慢地睁开疲劳不堪的眼睛,因为小年夜实在玩得太开心了,导致睡觉时,一点儿睡意都没有。妈妈说:“我可不管你这么多,今天按规定是要扫尘的,赶紧起来帮忙。”被逼无奈,我只好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立马加入到除尘的队伍中。

  外婆是这次除尘的总指挥官,外婆命令爸爸去擦玻璃,命令妈妈去整理储物间。命令姐姐去擦鞋架,终于轮到我了:“外婆,我要干什么呢?”我兴奋地问道。外婆思考了一会说:“要不然你去扫地吧?”我惊叫了一声:“啊?”外婆说:“你可不要小看扫地,地板相当于一个家的脸面,如果地板干净了,那说明这个家也干净了。”我兴奋地说:“原来扫地这么重要啊!”随即,我飞奔到门外去拿扫把。开始认认真真地扫地。不知过了多久,家里终于打扫得一尘不染。我们看着干干净净的家,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这就是我们家乡扫尘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么,小伙伴们,你们家乡的习俗是什么呢?

家乡的习俗作文12

  伴随着五彩缤纷的烟花、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新年到了!只见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家人们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

  我的家乡在温州仙岩,要说起过年,我可知道有很多的习俗呢!

  在年三十的晚上,家里在关门时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在门外放炮仗,温州这边叫“关门炮”,寓意着旧岁平安;年初一的凌晨,天还蒙蒙亮,人们就起床了,家家户户开门后第一件事就是放“百子炮”,在爆竹中,新的一年、新的一天开始了,这是“开门炮”,寓意着开门大吉。

  掸尘,就是春节前的大扫除。这项习俗,我也非常喜欢。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就把平时许多不知道收在哪里的东西,都搬出来摆在门口,彻底的清洗。我就在当中跨过来跨过去,摸摸这个,碰碰那个,好奇迹了,妈妈把过年前的年货都搬出来放在走廊里。我连忙把开心果、瓜子、芝麻糖、花生糖都摸一把放进口袋里。吃够了就帮妈妈递递拖把,洗洗抹布。在我们一家人的劳动下,家具、墙壁、地板都是干干净净的,然后贴上对联和倒着的“福”字,意味着福到。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被灯光照的亮堂堂,一个热闹的新年就要到了!

  我最喜欢的`一项习俗就是捣年糕了。把做年糕的米磨成粉,然后把米粉放进蒸笼里蒸熟,变成了糕花,再放进石臼中用木槌捣均匀,并有了弹性,然后用长方形雕花模具印出一条条长方形带花纹的年糕,刷上一层油,一排排叠得高高的,年糕就做好了。温州方言成为“捣糖糕”。我特别喜欢去看别人捣年糕,大人刚做出来的年糕,冒着腾腾热气,白花花的,咬上一口,好香!久而久之,做年糕也就成了“年糕年糕年年高”的象征。

  这些就是我家乡的一些重要习俗,请你有时间也来我的家乡做客,可我们一起分享家乡的辛福快乐吧!

家乡的习俗作文13

  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差不多每一个月我们都要过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名俗节日。而且每一个节日都会有一种小吃。端午节就要来到我们身边了,粽子也要来到我们生活里了。说到粽子我的口水便快要流出来了,因为我很喜欢吃粽子。

  端午节到来之前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便是包粽子了。这不我的妈妈和奶奶又要开始忙活了。我的妈妈刚把糯米泡好。现在我就要和奶奶一起去洗粽叶了。

  “妈,我还不会包粽子呢,您能不能教我包粽子啊?”我恳求道。“行,反正包粽子还是蛮简单的,我就教你吧!”妈妈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请求。“不过,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必须耐心点儿。诺,首先把粽子叶捆成一个圆锥形;记住,一定要捆的很紧,这样才不会漏出米来。再把糯米放下去,如果你喜欢吃红枣粽子,也可以在里面放几颗小红枣进去一起煮。然后再用一片粽子叶把装糯米的口盖住;接着用一条细绳或割叶青把粽子绑紧来,就完成了!”妈妈仔细地对我说。

  不知道为什么,在妈妈面前的“乖乖女”粽子,在我面前又变成“调皮蛋”了,不管怎么弄,它都不听我的话,气得我真想大骂它一顿。最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妈妈的.帮助下,“不成功则成仁”地包了一个粽子,虽然看起来并不雅观,不过,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妈妈给我带上了五线绳,并嘱咐我一定不要折掉或坏掉,只有在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下了,才可以摘下来。据说五彩绳代表五色龙,可以降伏妖魔,驱走疾病。早上忙完之后,今天的主角登场了——白嫩嫩的粽子蘸上白糖,又甜又黏,又白又香,好吃极了!

  五月五,端午节,吃粽子,龙舟戏水喜气洋洋。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习俗作文14

  我们每当端午节,人家江湖都要包粽子,吃粽子,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

  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说到粽子,它的形状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三角形的粽子,是用绿色的粽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香嫩的五花肉做成的`,先得把粽叶洗干净,然后把最底下先放一些糯米压平,再放黄了,再放一些糯米,一定要压平,要不然会不糯的,包好后放锅里煮,随后从锅里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不禁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盼着能早点吃到这软弱香甜的粽子。

  但是只怕我们都喜欢吃粽子,却不知道他背后的故事,相传在战国时期,其中有一个叫楚国的国家,因为大臣他的名字叫屈原,他不仅聪明,还热爱自己的祖国,他为了让祖国变得更好一些,经常想国君提出好意见,可是一些丞相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合伙起来,要把屈原赶走,他们经常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楚王相信了把屈原给流放了,最后楚国就被敌国吞并了,听说自己的祖国灭亡了,屈原非常伤心,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来到了汨罗江边,跳进了滚滚流淌的江水中,再也没有上来。

  因此,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了使他的尸首不被鱼虾吃掉人们便用粽子来喂鱼虾,相传至今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是我们的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我们不能忘记,更不能忘记屈原"结分端午为谁言?万古传颂为屈原"。让我们一起把这风俗永远传承下去吧,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15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每个民族都有许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如同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绚丽多彩。我的家乡在湖北,这里有许多习俗流传至今,平时吃正宗牛肉面、牛杂面、黄酒,春节给小孩子压岁钱,最讨我喜欢。下面,就让我细细道来吧。  家乡的冬天,寒风刺骨,吹到脸上如同刀割一样疼,出行的人们都戴上厚厚的帽子,穿上暖和的棉衣,河水也一改往日的活泼,恬静地睡着了。在这个时候,如果让你吃一碗家乡的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和牛杂面,一定会让你热血沸腾,仿佛来到了盛夏的怀抱!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家乡的牛肉面和牛杂面是出了名的.美味,最讲究香、辣、鲜、麻、味厚、有回味,牛肉、牛杂加入秘方调制后还保持肉质本身的鲜美味道。我在家里,要是一天不吃牛肉面就会一天吃不下饭。  春节到了,小孩都会给亲戚好友拜年,然后有机会拿到压岁钱。这个习俗其实来自一个民间传说。在古时候,有一种民间怪物,叫“岁”,传说它专门在除夕夜不声不响地跑到别人家里,把手放在小孩头上,过了一会儿,又不声不响地逃走,到了第二天早上,那个小孩子就会傻掉。于是有人想出办法,把铜币放在自己孩子的头上,“岁”就不敢来害人了,这个办法有点灵验,一传十,十传百,后来人们把压头的铜币取名“压岁钱”了。家家户户、祖祖辈辈都渴望小孩平安,所以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就从古传到了现在。  我的家乡还有很多民间习俗,比如赛龙舟、贴春联等,展现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听了我的介绍,你想来我的家乡和我们一起亲身感受?如果喜欢,那就马上来,我在家乡等你哟! 

【家乡的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习俗精选作文01-28

《家乡的习俗》作文01-26

家乡习俗作文精选02-02

家乡的习俗作文01-21

家乡习俗作文02-01

作文:家乡的习俗01-28

家乡的习俗作文01-27

家乡习俗的作文12-10

家乡的习俗作文11-06

【精选】家乡的习俗作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