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2-07-08 15:08:02 习俗 我要投稿

【热门】习俗的作文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习俗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习俗的作文4篇

习俗的作文 篇1

  每年2月14日的“情人节”,又名“圣瓦伦丁节”是个需要谨慎小心的日子——对于单身的人和浪漫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情人节”清早一起床你就该从钥匙孔向外窥探。据传说记载,如果你所看到的第一个人是在独行,那么你当年就会独身;如果你看到两个或的人同行,那么你当年肯定会觅得情人;如果你看到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的话,那你就会在“圣诞节”以前结婚。可如今各家的庭院已绝少有公鸡母鸡出没,城区空地上也不会有鸡的踪影,所以若能看见一对鸽子或一对麻雀也有同工之妙。

  单身汉们对“情人节”早晨所遇到的第一个人格外关注,因为如果你未婚而且正在寻觅伴侣,你注定要与2月14日所见到的第一个人结婚,至少这个人会在你的生命里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你不怕羞,你可以一大早给你的意中人打电话,要求搭乘对方的车上班。或者闭门不出,到中午再出去,也是一个不错的对策。

习俗的作文 篇2

  南京人对过春节是极为重视的,尤其老南京人。

  老南京过春节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九个字:图吉利、讨头彩、盼来年。除夕那天,老南京要祭祖、守岁、吃年夜饭等等。

  腊月二十四就开始忙年了。炸萝卜圆子、豆腐圆子,做年糕、蒸馒头、准备各种菜肴,一直忙到年三十。年三十中午开始,家家清扫门窗,贴春联、窗花。然后是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包饺子、守岁。

  还有一些老南京过年必吃的,除夕那天,老南京人要祭祖、守岁、吃年夜饭等等。守岁时,要吃一种甜羹,又叫福寿汤。这汤由红枣、莲子、荸荠等熬制而成,取增福添寿的意思。初一吃饺子不是南京人的传统,而是吃元宝蛋(就是茶叶蛋),客人来了,一定要吃一个。另外,要给客人端一碗糖水,里面放上一个欢喜团(把糯米粉蒸熟以后晒干,搓成一团),寓意甜甜蜜蜜、欢欢喜喜。

  三十晚上要烧两条鲫鱼两条鲢子鱼。烧好的鱼放到家里的箱几上,等到过了小年(元宵节)才能吃。此外,每家至少还要买8条活鲫鱼养起来,以此寓意年年有鱼(余)。年三十中午开始,家家清扫门窗,贴春联、窗花。然后是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包饺子、守岁。

  南京人过去历来有烧素什锦的习俗。现在不少饭店都有现成的卖,小夫妻不会费那么多事,一件一件地买来,择好洗净,只到超市便可称到现成的熟什锦了。但城南有老人的家庭依旧在炒,且十分讲究,什么荠菜、黄豆芽、藕、针菇、金针、木耳、芹菜、菠菜、胡萝卜丝……有十几种之多,炒是一样一样地炒,然后汇总搅拌。黄豆芽像如意,荠菜与聚财谐音,所以是必不可少的。大致就这些了。

习俗的作文 篇3

  在我们家乡,有正月十六过大年的`说法。整个正月过年就属正月十六热闹和讲究。十六的热闹和讲究已远远高过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六这一天,家乡人俗称过年,或称大正月十六。凡是在大年初一应讲究的礼数这一天统统都讲究。首先,要起大早添须号(字音)讨个好彩头。就是一大早到大街上往家里挑一筐土、抱一捆柴禾或提一桶水等等,最不济的也要拾回两块石头来。寓意是添财进宝。当然更多的是头天晚上准备好放在大门口的。其次,也有很多禁忌。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在太阳未出来之前是不允许动笤帚、剪子不允许往地下泼水的。否则来年被咬、磕碰不断。妇女在这一天被彻底放假,不允许干活,尤其是不能动针线,动针视为攮穷孔,干活视为来年会一年受累。

  十六这一天,大门口要家家户户插柏灵辟邪,还要烤柏灵火。家家院子里堆着一捆柏灵,在太阳未出来之前点燃,全家人都要出来烤柏灵火,俗称去百病。有烤烤腿、筋骨壮;烤烤腰、腰不伤;烤脸、烤手烤烤背,一年干活不觉累之说。

  正月十六这三顿饭也有讲究。三餐都得是正餐。早饭饺子,午饭8盘8碗,或12盘、16盘,但必定的是双数和吉利数。晚饭和午饭一样,也得上盘。吃饭前有讲究,要把摆上桌的每样不重样菜和刚煮出锅的头一碗饺子,先得往祖宗牌位前上供。供香一会儿才能端上桌动筷子。

  十六这一天,和过年一样,吃罢早饭要换上过年穿的新衣服 。然后携妻带子走出家门到大街上逛游,俗称游百病。每到这一天,大街上溜溜行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有的人还骑着自行车溜,车把上插着柏灵枝。

  游完百病已到上午时分,就听锣鼓家伙社一响,人们又纷纷涌向正街,过会正式开始了。这一天,左邻右村、和周边三乡五里的村落都会带着特色节目来表演。那时北关的舞狮子、耍龙灯;东关的渔家乐;河东村的社火三节鞭还有踩高跷、抬黄杠各个节目都表演的精彩十分。过会要持续到下午2、3点左右才结束。下午6点夜场连本古装戏又敲锣开场了。那时候不论过会的小节目还是夜场的古装戏都是村与村互换节目,礼尚往来,不用花钱图的就是过年的热闹和喜庆。

习俗的作文 篇4

  潍坊农村过年,习俗大同小异,都有五个必有的程序:贴对联、供家堂、放鞭炮、接财神、吃饺子。…………。

  贴对联在我国由来已久,起初是贴门神,防止魑魅魍魉侵入家庭。秦汉以后,门神是神荼、郁垒;唐宋时期改为秦叔宝、尉迟敬德,原因是唐太宗杀兄逼父登上皇位,夜里却总难以入睡,不得不让心腹大将把门守夜。五代孟昶突发奇想,对贴门神进行了改革,有一年他撰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联贴在皇宫大门上,这种创新之举被大家接受,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对联起到了烘托新年气氛的作用。…………。

  除夕这天,(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挂家堂。儒家讲究“事死如事生”,特别强调“慎终追远”、“亲亲为仁”,认为大家都亲自己的亲人,国家和社会就会安定。而“追远”传到现在,只有供牌位和挂家堂这一形式,在许多地方家堂也叫“轴子”,上面按左昭右穆的顺序,排列着列祖列宗的姓名。…………。

  过年,原本是太阳公转、地球自转的自然规律,本来并不神秘。但在历史的长河里,人们不断地给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年,在原始社会甚至不叫年,它被称作“草”,由于“一岁一枯荣”的缘故,一年就是一草。进入奴隶社会,人们对自然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开始以岁星纪年,一年又被称为一岁。年记载着中国以农立国的历史。由于农业的需要和对于丰收的期盼,每年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祈祷和庆祝丰收,而“年”字最早也是从“丰”字演化而来的,这从甲骨文和金铭文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原先过年的日子也不确定,夏朝把过年定在正月,商是腊月,周朝则是冬至月,秦朝就放在10月。汉武帝又把年调整到正月,此后历代相因不改,人们才有了一个固定过年的日子。所以人们称春节也叫夏历年;又由于是太阴历,故也叫阴历年;更因为是农业的缘故,也叫农历年。但过年对富人来说是过年,对穷人来说是过关。所以人们又把年想象成凶神恶煞,不得不燃放爆竹驱除它,这就是过年燃放鞭炮的来源。

  不管富人还是穷人,发家致富都是共同的理念,接财神就成为大家共同的行动。……在我国,财神一共有四人。文财神先是商末的比干,因被殷纣王剖心而死,传说他失去辨别能力,谁祭祀他他就让谁致富;另一位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经商致富,自称陶朱公,后来被商人尊为财神;武财神是关羽,他被吴国杀死,被人割去头颅,据说也有比干的功效;另一位是赵公明或称赵公元帅、赵玄坛,他在《封神演义》中统理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位仙官,被道教尊为财神。……除夕夜到大街上看看,或父子二人、或祖孙三代,摆上供品,燃放鞭炮后把酒酹地,口中念念有词,一是请祖先回家一起过年,二是请财神早早到家。进门一定有人明知故问:“接到财神了吗?”回答的也一定是明知故答:“接到了。”接着就是喝团圆酒,吃团圆饺子,并守夜到子时。正因为过去吃饺子是在交子时的时候吃,也才有了饺子的命名。…………。

  农民过年,讲究的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过的是对丰收的庆祝和对发家致富的更大期盼。所以接来财神后,喝着团圆酒、吃着团圆饺子,就开始了对来年生产经营的规划打算。这就是农民的过年,期盼来年的丰收本来就是过年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有关习俗的作文:正月的习俗11-25

习俗的作文01-17

汉族的习俗作文600字-习俗12-22

过年习俗_写节日习俗的作文01-07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过年的习俗09-09

春节习俗的作文300字:过年习俗03-27

传统习俗作文-大屋谌的习俗12-31

过年的习俗作文600字:过年习俗01-12

元宵习俗作文09-24

立春的习俗作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