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

时间:2023-06-10 09:32:00 清明节 我要投稿

【实用】清明作文六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作文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清明作文六篇

清明作文 篇1

  春天来了!溪水叮咚叮咚地唱着歌,柳树迎着微微的春风跳着舞。温暖的阳光照着大地,一望无际的`田野边,长着一种野花,叶子散发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人们喜欢把一种叫艾的叶子和面粉裹在一起,这种食物就叫艾青团。

  爷爷围好围裙,带上塑料手套,做起了艾青团。先把艾青和面粉揉在一起,干了,放一些水,用力地揉,面团变成了淡绿、青绿和深绿,可漂亮了。手也痒痒了,忍不住也想揉几下,说:“爷爷,让我揉揉吧!”爷爷马上答应了,他又拿了一副手套给我。戴上手套,双手一碰到面团,感觉凉凉的,很舒服也很好玩。卖力地揉了起来。过了不久,面团终于揉好了,已经分不出哪个是叶子,哪个是面粉,青绿色。开始分面团了,爷爷把面团捏成长条形,跟油条差不多,又用手捏成一小团一小团,每团和乒乓球一样大。速度很快,非常均匀,就像变魔术一样。

  青团分好了,现在要裹馅了。我们一共做了两种馅,一种是用黑豆做成的馅,叫豆沙馅,还有一种叫做咸菜笋丝馅,也非常可口。爷爷拿起一个青团,熟练地用手指把青团的中间打了一个洞,再把青团的洞变大,把馅裹进去,再一捏,一个漂亮的青团做好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艾青团从爷爷的手里变出来,小巧玲珑,可爱极了。

  蒸青团,把青团放入高压锅里。蒸好后,青团变大了许多,香气扑鼻。清明节晚上,屋外灯光闪闪,月亮的光柔柔地照在大街上。屋内的人们其乐融融,吃着美味的艾青团又说又笑……

清明作文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清明节。爸爸带着我驱车百里,赶回老家扫墓祭祖。曲折盘旋的山间公路,已经让我晕车呕吐;到家后徒步爬行山林,更让我浑身湿透。我不禁埋怨老爸,为什么一定要我给不曾见过的先人拜祭。爸爸放下手中的祭品,趁着休息,讲起清明节的来历。

  相传晋公子重耳出逃,有一天饿得不行了。随从介之推端来一碗肉羹,让重耳美餐一顿。后来知道,是介之推割下了自己大腿肉,煮烂献给重耳的。重耳感动得发誓要好好回报。可是重耳成为晋文公后,大赏随从,唯独忘了介之推。之后派人寻找,又错误地烧死了隐居的介之推母子。痛定思痛,晋文公将介之推死之日定为寒食节,第二日为清明节,世代承传。

  清明节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晋文公本要报恩,却误害了恩人。确立清明节,一定是寄托自己无穷的悔恨和无尽的哀思。今天,我们倡导过清明节,不也是为了怀念先人,牢记遗训吗!中国的传统节气,不是蕴涵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吗!

  心底明澈了,人也轻松起来。这时,又雨过天晴了,竹林小径,显得幽静美丽。我踏着石梯,心中冒出串串问号:这一级一级的石梯,是何人开辟修建的呢?这一路洒下多少汗水和心血呢?正是清明的节气,才让我懂得先人创业的艰辛,倍觉今天幸福的来之不易。头顶葱绿斑驳的竹影,脚踏石级上软绵的竹叶,鼻闻周边清幽的竹香,手抚亭亭玉立的新竹,我仿佛进入伊甸园,仿佛通往久仰的圣地。

  终于来到奶奶的坟前。眼前荆棘遍布,杂草萋萋。我不禁心痛:奶奶,儿孙又是多久没来看望您啊!我使劲拔除杂草,爸爸也拿起携带的弯刀,奋力砍除刺人的荆棘,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弥补心中的愧疚。当收拾完这一切,我们大汗淋漓,但我们浑身舒畅。我们手不停歇,我一张张撕开纸钱,爸爸摆开三碗肉、鱼、糍粑等祭品,三个酒杯,三双筷子,在坟头插上点着的红烛和檀香,再烧起纸钱,给酒杯斟上三次酒,燃放鞭炮。此时此刻,我的心愈加清纯宁静,仿佛随着袅袅青烟升腾。我按照爸爸的提示,恭恭敬敬的跪在奶奶的.坟前,磕上三个头。奶奶,您为什么早早地离开了儿女?您为什么只咀嚼着养育儿女的痛苦,却不能享受儿女长大了回报的幸福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是怎样的伤痛呢!奶奶,您是怎样的模样啊?是操劳一日三餐的憔悴不堪,是缝补五个儿女衣衫的泪眼昏花,还是积攒五个孩子学费的牵肠挂肚……

  下山的路上,爸爸又给我讲起了奶奶。那年,爸爸刚念小学四年级,奶奶已经卧病不起了。爸爸想服侍奶奶不去读书。奶奶挣扎着对爸爸哭诉,我们家几代没有出个读书人,你不去读书,你不好好读书,我埋在土里都不原谅你啊,崽!说到这里,爸爸泪流满面。爸爸说奶奶去世后自己没有安心读书,没有完成奶奶的遗愿,愧对奶奶了。

  在爸爸的如泣如诉中,我仿佛看见奶奶的模样,她苍白而坚毅的面容,深陷而闪光的眼睛,哆嗦而坚定的嘴唇,干瘦而有力的手势……奶奶,您仿佛青山绿水,永远滋润着我;您仿佛清明节气,永远熏陶着我;您仿佛一个故事,永远引导着我,探索脚下的路。

清明作文 篇3

  今天,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园,它是根据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而建造的。走进园里,我们仿佛走进了几千年前的古城汴梁,热闹、繁华的`街道上应有尽有,令我目不暇接。最引人注目的有斗鸡、抛绣球、中状元、踩高跷等表演。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踩高跷了。

  踩高跷这个表演十分奇特,首先排成一排,然后表演者一个人驮一个人在空中翩翩起舞。最有趣的是一个低个子男人,只见他神情严峻,猛地抬起手臂呼的来了一个前空翻,一连翻了几个。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最后,他一个漂亮的鲲鹏展翅收尾,赢来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时,街道上走来一队人马,仪仗队鸣锣开道,一个武官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八面地从街道通行,两旁卖灯笼的、卖藤竹编织的纷纷让道,吓得我也赶紧往后躲。呵呵,其实不过是场戏。

  时间过得真快呀,马上就要回家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向外走去。

  哦,美丽的清明上河园,我爱你。

清明作文 篇4

  又是一年清明时,阳光依旧灿烂,斜斜地洒在屋脊上,照得整个村庄很明亮却又安静。

  清明节,本有浓浓的哀伤,但是也不至于这样的静呀!路上行人不多,屋里的空气,像被什么束缚着,寂静,带着些许压抑,说话的声音,那么轻,那么柔。偶尔路过几辆小车,也似乎没有填饱肚子,轻轻“嘟嘟”两声,就远去了。唯一活泼一点的,恐怕只有这满处跑的阳光了。

  我,站在门前,静静地看着这寂静的世界。忽然间手被表弟拽紧了,“姐,我们马上也要去踏青了,去给爷爷磕头。”我低头看着他被阳光浸得白里透红的脸庞,看着他的活泼与雀跃,不禁陷入沉思,这煦暖的阳光,这寂静的村庄……手又被拽了一下,我顿时回过神来,微笑着轻柔地说:“好,去给爷爷磕头。”

  带上竹杆、香、黄纸、鞭炮,顺着乡间小路。道路两旁的坟墓插满了各种各样的吊篮,五颜六色的,在风里摇摆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鞭炮的香味。大人们顶着竹杆走在前面,也不说话。我一手提着塑料袋,一手牵着弟弟。他在旁边叽叽喳喳个不停,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来自城市的他恐怕还不能理解这样的静。

  到了墓地,大人们静静地开始忙碌。敬香,烧纸钱,然后是磕头。磕头的'礼节很是庄严,一跪三拜,并要按年龄长幼来拜。大人们双手合十,眼眸紧闭,嘴角呢喃,一脸虔诚。一跪一拜中,满含赤诚。轮到我了,当我的双膝触到温暖的大地,一阵酥酥麻麻的感觉顿时浸遍了我的全身,我缓缓闭上双眼,脑海顿时浮现出先辈们筚路蓝缕的传奇:他们是怎样地经历千辛万险,穿越时间的千山万水,把家族的血脉带到此处,传达于我。耳边一阵风动,如一丝絮语,又如先辈们的祝福,轻柔而又深沉,让我的内心踏实又宁静。最后是弟弟,他静静地走近,规矩地行拜礼。望见他宁静的脸,我想他也一定感受到了那来自先人们的爱护与祝福。我那在时间洪流里渐行渐远的面容渐渐模糊的先人们,或许早已将他们的爱怜与祝福,化为了这轻风,这阳光,遗爱至今了吧!

  又是一年清明时,阳光依然灿烂,先人们坟头的青草正萋萋,生生不息。

清明作文 篇5

  又到了一年仅有的一次清明节,每及此节,我和爸爸总会从自我家骑车赶到老家去给我爷爷上香,想到今日又能去看爷爷,心中不免有几分喜悦,可又不免惆怅伤感起来。去坟场的半路,渐渐下起了小雨,连着心里那份伤感更不是滋味了。

  爷爷在我六岁那年就去世了,可我总忘不了他对我的好,爷爷虽然看起来很严肃,但对我还是很好的,三个孙子孙女中,爷爷最疼我了,有好吃的总忘不了我,有好东西总招呼我爸爸去拿给我,小时候总喜欢把我架在他脖子上,至今还有一张相片纪念那一时刻,那时的爷爷和我两人脸上都洋溢的欢乐。可就在我五岁那年爷爷得了一个很重的病,奶奶,妈妈和婶婶轮流给爷爷守夜,总怕爷爷一不细心就会离我们而去,也是格外细心,不敢睡去,当爷爷难过的时候或想晚上起来,她们总会扶他起来,可两个弱女子的力气也不够大。爸爸妈妈,还有叔叔婶婶毕竟还有工作,当他们不在的时候,就仅有奶奶一人在照顾爷爷了,一个七旬老人要照顾比他重许多的人,可不是很吃力吗可不仅仅是这些,当爷爷半夜气喘得紧的时候,奶奶就明白不他不行了,可是这时候奶奶不会急着去找医生,他明白找医生就来不及了,她的老伴得靠她去救,此时奶奶就会抱着比她身体重很多的爷爷在院子里跑起来,天明白那有多累,每当爷爷气顺了奶奶才停。当我们不在的时候,都不明白奶奶这样过多少回。

  终究爷爷还是撑可是那个春天,去了。全家上下弥漫着一股悲伤,庄重的气氛。送爷爷走的那天,淅淅沥沥的下着下小雨。我们一行人披麻戴孝,那是我虽然小,可是当我得知爷爷走的时候,也悲伤异常,浑浑噩噩的,送行的或者会有不是真心哭的.,可是我记得那时的爸爸真真切切的哭了,真可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悲痛处”,爸爸与爷爷的父子情深可没有半点虚假。爷爷,还是,进了火葬场。

  回忆结束,早已到了坟场,我熟悉的来到爷爷坟前,为他烧纸,就算爸爸这般刚毅之人也还是不觉红了眼眶。

  回家的路上,照旧还是下着细雨,四月的雨冰冷刺骨……

清明作文 篇6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有什么地方比人间天堂杭州还要美的呢?原来那个地方就是汴州。

  我们站在清明上河园的大门外,看见了大门,我便激动不已,因为大门建筑亭台气势恢宏,瓦片朱红艳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令我不觉的想一探究竟。

  一进大门,我就看见张择端手捧画卷的石像屹立在门前,像迎宾先生一样欢迎我们。此刻,我就感觉好像穿越到了古代,真是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啊。

  接下来映入眼帘的`是浮雕版的清明上河图的全图,他长16米,高3米。画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清明时一支去拜祖先的车队,惊扰了一只牛,而牛的身旁有一个小牧童,这时有一个人开始出来主持交通了。第二部分是虹桥上宋朝的两位官员和随从都上了桥,因为当时的制度,所以那个武官便下来给文官让路。第三部分是街道上一群商人在买卖东西的场景。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浮雕啊。

  又走了不多远,我们就进入了北宋街道。在北宋街道我们看到了王员外家在招婿。王员外的女儿是一个独生女,也是一个美貌无双不可多得的大美人儿,突然她绣球向空中一抛,一位英俊潇洒的大帅哥接到了,人们都开始起哄:“成亲吧!成亲吧!绣球都接到了,还不成亲呀!”俩人喜服一穿,欢天喜地拜起了堂。

  接着往前走,我们又来到了九龙桥。这桥上的狮子都活灵活现的,就像真正的狮子一般威武。

  下了桥,我们来到了马场,观看了《岳飞枪挑小梁王》。演员和马儿们把这个节目演得让人赞叹不已。

  步入画卷容易,回归现实却难上加难,我只感叹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清明上河园的北宋繁荣景象,更让我身为炎黄子孙而无比自豪,今日清明上河园,不枉此行。

【清明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清明作文08-05

清明随想-关于清明作文08-23

清明雨清明情作文09-08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高中清明作文-清明节作文02-06

清明的精选作文08-07

清明的作文09-06

作文:清明08-21

清明作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