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

时间:2024-07-24 23:16:48 炜玲 民俗 我要投稿

有关民俗作文(精选2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民俗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民俗作文(精选29篇)

  民俗作文 1

  在繁荣昌盛的中华大地上,盛开着五彩缤纷的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热闹节日、不一样的穿着打扮、不一样的美味食物、不一样的新颖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土家族的民居——吊脚楼。

  吊脚楼是土家族人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多数吊脚楼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就是在平地上,用高大的木头撑起,用木板将房子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一般人家中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附近有小溪,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十分朴素。有点类似于诗中所写的“小桥流水人家。”

  大家可别小瞧了吊角楼,它可是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呢!除了土家族的民居建筑注重地理位置,依山傍水而建;而且土家族民居的建筑艺术,毫无疑惑是中国建筑中的一块文化瑰宝。建筑师和环境艺术设计家们都在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传统居民建筑与现代民居住宅科学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朋友们,百闻不如一见,你还是自己去欣赏一下土家族吊脚楼,亲身去体验一下那浓厚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民俗作文 2

  令人期盼的春节马上到了,大家是不是很激动呢?因为春节好玩的有很多。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味美、馅儿足、饱满的“耳朵”了,那个味道可比肯德基、麦当劳好吃健康多了,还是中国的`传统食品。这个“耳朵”就是驰名中外的饺子,你猜出来了吗?

  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放鞭炮,那“噼噼啪啪”的响声让我们感觉很开心。所以,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春节习俗。

  过年玩的时候把“腰包”花扁了,怎么办呢?不用担心,有压岁钱呢!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可是,有些家长要帮孩子保管,我觉得这样是不妥当的,压岁钱本来就是给孩子的,否则,孩子会被“岁”这个妖怪抓走。

  春节还要贴春联,贴春联是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此外还要贴门神等等。但你们知道贴“福”的时候为什么要倒着贴吗?因为这个意思是福“到”了。

  现在春节又多了一项活动,就是大名鼎鼎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了看这项节目,常常要付出熬夜的代价。不过很值,因为春节联欢晚会可是非常精彩的。

  嘻嘻,相信大家想起了以前过春节的时候许多好玩的事吧,那就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年的春节吧!

  民俗作文 3

  一到12月27日,母亲就带我上街买鞭炮和对联。

  我们来到街上,母亲拉着我走啊,走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整整齐齐的鞭炮和对联,一转头,看见我去年买的几种对联,我拉拉母亲的手说:“母亲买。”母亲就带我来到那一问店中,我挑了几种说:“母亲,这些各买一盒。”母亲亲切地对我说:“好!”然后我们付了钱,我们拿着东西,又来到里面买白菜、花菜、空心菜、鸡、鸭、鱼、肉等主食,我们跑了好几趟,终于把年货全买齐了。

  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已经准备好浆糊贴对联了,我就和爸爸拿着对联来到大门下,爸爸把浆糊涂在门墙上,我们急忙把对联贴了上去。

  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我们也不例外,我们一家子团聚在桌子边,一起吃团圆饭,喝团圆汤,欢迎新的`一年到来,母亲一边吃一边吩咐我说:“不能打破东西,也不能说”坏话,呀!

  到了初一,早上吃了一碗热呼呼的面线糊和甜鸡蛋,爸爸母亲和我来到爸爸母亲、叔叔阿姨、外公外婆家拜年,人人都说我“长高了,懂事了,学习进步了。”

  每个人都给我红包,我对他们说:“恭喜发财,新年快乐。”

  正月十五的时候,我们这里就不像北方那么热闹了,只是吃“状元圆”而已,可是,听说世纪公园、泉州公园晚上却是灯火通明,一眼望去,都能看见几百盏灯来,要是我能亲眼一见,那就太好了。

  民俗作文 4

  北京四合院作是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北京的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为什么叫四合院呢?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点。

  许同是北京街巷的地方特色。胡同形成于元朝,是随着忽必烈建元大都城时开始形成的。元大都城始建于1267年,其规划整齐的建筑格局造就了胡同。通俗地说,胡同就是北京街巷的总称。它之所以成为代表性名词,正在于它拥有相当的规模,以及作为群体而集中展现出的地方特色。常言道:"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北京的胡同名称各异,每一个名称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来历。而且,胡同之间也是大不相同的,如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胡同中间最窄处只有40厘米。

  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最宽处32.18米,拐弯最多的胡同九湾胡同,最古老的胡同是元朝就有的砖塔胡同等。

  民俗作文 5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谚语可谓是家喻户晓,众人皆知。可是你知道它的意思吗?你又知道那些民俗民风?我们地处中原,只了解本地的民俗习惯,你们知道藏族节日吗?如果不知道,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藏族是一个多节日的民族,按照他们的.日历——藏历来算,月月有节日。藏历元月,是节日最多也是最隆重的月份。新年是最主要的节日,人们从十二月初就开始准备过年,人们先用青稞苗供奉佛祖,然后各家就各自做。炒青稞,摘人参果等品。到了十二月二十九日,人们打扫房间,傍晚时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种叫古吐(一种面疙瘩)。初一那天人们喝青稞酒,初二人们拜年。初四拉萨举行大规模的传召大会,此后一直活动直至二十六日。

  此后的节目数不胜数,五月十五林卡节是世界焚香日,七月一日是雪顿节,意思是“吃酸奶的节日。“还演藏戏;望果节是丰收节,没有固定的日子;十月十五日“吉祥天母节;”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灯节。”

  中原的节日丰富多彩,但西藏的节日更是多种多样,愿节日越来越多,人们越过越红火,祝大家在这些节日里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健健康康,日子越过越好!

  民俗作文 6

  今天我介绍的是家乡的春节,也是小年,更是新的一个开始。

  这天,是家乡过小年的'日子,也是过春节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听见一阵阵鞭炮声响起,这是要吃水饺了,每一年的这天吃睡觉之前都要放鞭炮,再烧些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干完这些才能吃水饺。这天还要把屋子整理好,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月三十也就是家乡人口中的大年了,这天中午十二点,家家户户贴对联。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边包边看,睡觉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才行,吃完水饺以后才能睡。

  正月初一早晨,人们穿上新衣,这时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时要收压岁钱了,收完了压岁钱,就一起出去拜年,到那家串串,到那家走走,拜完之后就在家里等待别人来拜年。

  过完春节后的几天更不能闲着了,还要到别的亲戚家这样子来回走动,晚上还要请在村子里的长辈吃饭。初二晚上包好水饺,凌晨四五点钟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天必须要吃元宵,晚上一起放礼花,各种各样的礼花在天空中呈现出来,给蔚蓝的天空添上了几笔彩色。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去之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

  民俗作文 7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 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民俗作文 8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炎黄子孙历来都重视。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大家便开始紧落密鼓的筹划准备。

  在着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里,亲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难了,而过年正是天涯海角的游子与亲人团聚的大好时机。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虽然我体会不到游子的心情,但过年时亲朋好友聚在一块玩,却也其乐无穷。

  作为小孩子,当然最爱玩了,平日忙于学习,过年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放送了。你们不妨与我分享我得大年吧!

  除夕晚上刚吃完水饺,全家人便迫不及待的`等待晚会的开始,尽管每年都有晚会,但每次晚会同样能够被小品、相声逗得捧腹大笑,时而陶醉于美妙的歌声中,时而惊叹于神气的魔术……

  放鞭炮。今年过年,我买了许多鞭炮,除夕夜十二点整时,我点燃了一大串鞭炮,新年的钟声与鞭炮声同时响起,场面十分壮观。闲来无事,还可以与弟弟放些小擦炮。在大人眼中虽无意思,但这些鞭炮声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年时,把长辈给的压岁钱攒起来,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感觉真不错!今年,我还学会了一项新本事―――包汤圆。吃着自己包的汤圆,真甜!

  过年是热闹的,但姐姐告诉我:“年的背后也寄托着厚重的责任,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应该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对新的一年,如何调整自己,以新的自我面对新的一年。

  我想:这就是过年的意义吧!

  民俗作文 9

  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民族风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知道的书法、对联、灯谜、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都属于传统文化。中国也有许多传统佳节,在我们黄冈,十分重视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答。我们就说说春节吧!

  先说贴春联。新年伊始,人们为了表达对生活的一种期待,往往把一些祝福语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两侧,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再说说团年饭吧。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有香喷喷的烤鸡,甜甜的年糕,可美味了。其实,听老人们说,每种菜还有它特殊的意义呢!比方说,吃肉丸子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吃豆腐代表来年生活富裕,吃鱼则代表年年有余。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义?吃完团年饭,就该放鞭炮了,为什么呢?原来,放鞭炮不仅可以驱赶不吉利,还能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

  每年春节的时候,放烟花是小孩子必不可少的节目。仙女棒、巨无霸、天女散花、火树银花,都是我喜欢的。吃过晚饭,我总是吵着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陪我一起去玩。我们先点着一个仙女棒,在天空中“画画”、“写字”然后点燃一个巨无霸,听它的隆隆巨响,接着再点上一个火树银花,看它在地面开花。哇!真是五颜六色,漂亮极了。瞧,美丽的焰火冲上了天,变成一棵“大树”,我高兴得又拍手又跳。

  春节还有好多好多习俗呢,比如说拜年、收红包。我很喜欢过年,你呢?

  民俗作文 10

  民俗旅游与山水旅游不同,后者是人(游客)和自然的交融与协调,前者则是人(游客)和人(作为民俗载体的东道主)的沟通和调谐。东道主的言语仪礼和行为规范,将直接作用于游客。新颖、独持、热情的迎客待客礼仪将给游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并架起游人和东道主相互沟通的桥梁。因此,开展民俗旅游必须重视民族礼仪的开发。广西境内各少数民族大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开发民族礼仪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文化传统作保证。诸如大瑶山瑶人鸣枪送客迎宾,以“礼歌会”待客;侗人以“打油茶”待客,苗人以拦路酒迎客,都别开生面,可资利用。但这些礼节随意性较大,不够规范。在旅游开发时,应注意在保持民族特色和传统的`基础上加以规范。

  婚俗礼仪也值得开发。一则可以将那些精彩的婚恋习俗片断作为表演项目供游客欣赏。二则可以为某些游客提供特殊服务,让他们亲身体验少数民族婚俗。八桂婚俗干姿百态,具有深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柳江壮族婚礼得唱哈哩歌,以牛车接亲,撒五谷进家门。象州壮族婚礼得由舅爷开茶、烧娘送、敬娘送。这些婚俗饶有风趣,值得开发利用。

  民俗作文 11

  从语言文字到生活方式,从日常礼仪到婚葬嫁娶,从民俗信仰到年节礼俗,北京地区一直经历着矛盾与冲突,交融与改变。进入北京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面临的是汉族长期生活和统治的汪洋大海,一般都像女真人那样浸忘旧风,惟习汉人风俗,不知女真纯实之风。至于文字语言,或不通晓。军事力量强大的征服者最后被农业文化、儒家文化所征服。但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使汉文化发生变异。

  有的学者认为,北京民俗是多民族长期融合、凝聚的结果,它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内涵;

  其二是民族、信仰的多元化和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风俗民情;

  其三是,北京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政治的变革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充实和更新;

  其四是北京民俗文化,大多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其中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影响比较突出;

  其五,北京是我国近千年来的首都,是历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人文荟萃,故而民俗风情也具有较高的整体水平。

  民俗作文 12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家乡有一个持续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

  ……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民俗作文 13

  我活在节日里,和民风民俗形影不离了,它的魅力吸引了每一个人。

  端午节是古人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至今也非常受人喜爱,让人重视。

  端午节的早上,长辈就会起早贪黑的将艾叶。蒲草。桃枝贴在门上。常听大人们说,端午节会有鬼在街上流荡,也许这是驱鬼辟邪,治住这些鬼为非做歹吧!

  端午节农村里忙着插秧种地,也是妈妈们展现他们心灵手巧,贤妻良母的`好机会。厨房里的他们忙出的一身汗,都来不及擦。你看,这宽宽绿绿的粽叶,白生生的糯米饭,各种馅人,多么诱人,令人垂涎三尺。

  粽子包好,每逢亲朋好友来访,我们就赏他们一串,让他们拎回家。我呢!就提着一只只粽子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以前,心灵手巧的奶奶会眯着眼,左织右编给我织出一个网带,然后在里面装一个咸鸭蛋,神神秘秘的带在我脖子上。我欣喜若狂,又有无限的好奇,奶奶挂好之后,对我说:“这会给你带来好运。”我欢天喜地,宝贝的不得了。

  中午,家乡的和一片寂静,家乡的农田里一片喜气祥和。我们会给在农田里的亲人送饭。粽子。咸鸭蛋。水辣豆。糯米粑粑,应有尽有,大小们一边吃一边谈天说地,而我们就在田里无拘无束得闲。

  祖先留下的习俗有我们一脉相传,不管科技有多么发达,他都不能代替传统的节日的吸引力。

  民俗作文 14

  我的家乡有很多的风俗,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其实在这些节日里我最喜欢的还是过春节。

  在我的家乡,春节是一年中最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为它是新的一年中的`开始,所以春节我们就会办的很热闹。一般春节的前几天我们一家人就会老家,然后,再去买一些过年用的东西。

  我们一家共有十几口人,所以干起活来很快,也很热闹,一点也不感觉累。还不到一天的功夫,我们就把所有的是都安排妥当了。第二天,我们几个小孩一起去街上买烟花,我们逛了一天买了很多的烟花。距离过年还有两天,我们总觉得时间过的太慢。终于,打了大年三十,我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包起了饺子,有好多种口味的。我奶奶包的饺子是最好吃的。到了傍晚该下饺子了,但是小饺子之前要先放鞭炮,这是我们老家的风俗。一会饺子熟了我们就开吃了,我们吃这自己亲手包的饺子真香。到了晚上我们全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开开心心的。

  到了大年初一早晨就会起得很早,四、五点就得起床,然后还得吃饺子,吃完饺子就去拜年了。我们挨家挨户的去拜年,当然我们也可以拿到压岁钱。不知不觉中一上午就过去,在中午我们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一个团圆饭。大家在一起很开心,难的在一起一次。新的一年我们都该更加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

  民俗作文 15

  今年,我和妈妈去了一趟陕西,那里的民俗可不少呢!

  剪纸、陕北民歌……无一不体现陕西的文化民俗之奇特,我最喜欢的,还是“陕西十大怪”。

  第一怪:帕帕头上戴,原意是男女将手帕戴在头上。男人的帕帕用粗布做成长长的宽布条,可保暖,放些烟草,钱物,必要时还可用来捆东西、背孩子、当腰带。女人习惯把手帕戴在头上,即防尘,防雨,防晒,也可擦汗,擦手,包东西,用处可多呢。

  第二怪:房子半边盖,陕西的房子多为单檐斜坡房,单面门窗,背靠高墙,冬可取暖,夏可遮阳。

  第三怪:辣子一道菜,关中人可以不吃菜,可以不吃鸡鸭鱼肉,但绝对不能没有辣子。陕西的辣椒,又细又长,颜色鲜红,俗称“秦椒”。

  第四怪:面条像腰带,陕西的'扯面,又叫“油泼辣子面”,一根宽度可达七公分,长度在一米以上,极似牛皮腰带。

  第五怪:石头枕起来,陕西人有些习惯让人匪夷所思,他们睡觉不用软枕头,而是喜欢找块砖头枕上,才能酣然入睡。

  第六怪:不坐蹲起来,陕西人的蹲功,在全国可谓数一数二,盛夏傍晚,二三十个人蹲在村口闲聊,少则一个多小时,多在三五个小时不起来。

  第七怪:烙馍像锅盖,陕西的饼叫锅盔,又大又厚,由于吃时要张大嘴,会不自觉地睁大眼睛,又称“瞪眼锅盔”。

  第八怪:碗盆分不开,陕西人用的碗特别大,最大的直径一尺有余。

  第九怪:姑娘不对外,关中平原,姑娘出嫁,都不愿远嫁他乡,希望嫁得越近越好,又能照顾双亲。

  第十怪:唱戏吼起来,秦腔是一种古老的戏曲,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其声山摇地动,震耳欲聋。

  陕西十大怪可真是怪,快去看看吧!

  民俗作文 1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花市何处有?的士直驶望海村。”星期五,我与爸爸到江北观音桥的望海花市去开了一番眼界。

  刚进花市,一股淡淡的花香味迎面扑来。接着听见了鸟叫声和人们贩卖物品的吵闹声。我想:“花市人真多,可真是热闹啊!”我随着爸爸走了进去,那鲜艳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的双眼,使我的眼睛迷蒙了,这一丛,那一簇,让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我和爸爸一边挪着小小的步子,一边观赏一些奇花异草。有绿叶镶嵌着像猫眯眼睛的斑纹,叶底是紫色的,叫“钻石猫眼”;有像狮子头的“三色堇”;还有能捕捉虫子的“猪笼草”……我在花店里看见了许

  多鲜花的种子,我很感兴趣,并购买了既害羞又含蓄的'含羞草和碧绿的宝葫芦花种。 走过花店,我和爸爸又进入了观赏鱼市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画卷。那一条条可爱的小鱼儿轻巧地穿过颜色各异、形态不一的珊瑚,那珊瑚似乎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小鱼跳起了“摇摆舞”,我在鱼缸前看得津津有味。我还发现了一些不曾见过的小鱼。有身体很长爱左右摇摆的龙鱼;有尾巴像剪刀身体漆黑的象鼻鱼;有全身血红,犹如一簇火苗的血鹦鹉……

  “叽叽喳喳”这叫声连续不断,原来是一家鸟店发出的声音,我走进去瞧了瞧。有活泼的小麻雀;惹人喜爱的八哥;全身白如雪,犹如一团棉花的鹦鹉……

  清明节逛花市的人可真多啊!这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都来购买美丽的鲜花,去祭奠先逝的亲人,以对逝者表示深切的哀思,送去一分挂念。我为这文明、古朴的民风而感到欣慰,望普天之下的中国人要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清明时节——家祭无忘思乃翁。

  民俗作文 17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的泼水节、火把节,热热闹闹的春节等等。当然在我的第二家乡:茂名也有自己的节日和风俗,那是茂名的节日,渔民的节日,也是大海的节日——开渔节。

  茂名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南临南海。由于靠着南海,许多人都靠打鱼为生。但是,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这样做,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这就叫“休渔期”。每年各海区的休渔期时间长短不定。

  现在国家实行“休渔期”。“休渔”结束为“开渔”。博贺的政府和旅游部将原来民间的祭海活动组织成节庆活动,称之为:“开渔节”。在开渔节前一天,庆祝活动其实就已经开始了:在码头舞台上表演。而且,所有的船都会被停放的很整齐,每条船上都会装上彩灯和大红灯笼。码头也会好好布置一番。

  在开渔节当天,上午会有隆重的游行和祭海活动。其中“祭海”是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的一种仪式。在下午,渔民们会在码头摆开酒席,其实是老板请家人和员工们吃饭,为的是让员工们在开渔后好好工作。

  开渔节时候,原本风平浪静的海面瞬间成为汽笛长鸣的活跃场景。送别的码头人头涌动,鼓乐喧天,大家都希望渔船能平安归来。晚上,爆竹齐鸣,烟花怒放,一派壮观的景象!

  啊!这是多么隆重的盛典,多么壮观的景象啊!相信你也很想亲身体验一下。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这个独一无二的风俗!

  民俗作文 18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日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大家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日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日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日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日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民俗作文 19

  在春秋山脚下,杭清河南岸,是我美丽富饶的家乡。在那里,有我难以忘怀的皖南风情,尤其是那一年一度的高跷大会。

  高跷大会一般在正月初六举行。届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到了初六这天,人们早早地起床,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村前的空地上。有的还带上小椅子,静坐一边,等待大会的开始。随着村主任一声令下,大会开始了。一个个高跷选手在场上钻出来了。他们装扮得花花绿绿,头戴高帽,穿着斗篷状的衣服,脚下踩着二尺来高的'高跷。一出场,便迎来人们雷动的掌声。

  大会的主要内容是高跷竞走和杂技表演。我最喜欢的是杂技,一个个演员踩着高跷,如履平地。腾空、翻飞、旋转;竖蜻蜓,叠罗汉,甩大刀。一个个动作让人惊心动魄。观众们不住地鼓起掌。

  演员们下了台,便迎来一堆小孩子,他们围上去,叽叽喳喳地索要糖果。演员们大口袋里抓出一大把糖,高高抛向空中,迎来孩子们争相抢夺。还有顽皮的孩子直接扒他们的口袋,从中掏出大把大把的糖。演员们也不生气,乐呵呵地驱赶着孩子,呈现出一派和谐的画面。

  大会进行时,场外的小摊贩也不闲着。卖茶叶的,卖零食的,卖糖画的,不用吆喝,便吸引来一大片人。人们看着表演,吃着零食,互相交谈着家常,以往难得聚得这么齐,唯有这高跷大会,将家家户户牵挂在一起,人们才有足够的时间互相联系。

  表演到了尾声,小孩子们上场了。学着大人的样子踩高跷,往往一屁股摔倒在地上,迎来一大片哄笑。孩子们也不觉得尴尬,笑着爬起来,笑着,笑着。

  在孩子们的笑声中,高跷大会才算正式收尾。有些人还意犹未尽,喃喃说着什么。而我,又在期待着明年的高跷大会,向往着使我念念不忘的高跷。

  民俗作文 20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我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欢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欢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民俗作文 21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妈妈总要带我来到外婆家过节。一进门,我就看到了外婆家桌子上放了好多包好的粽子。

  看到外婆包的粽子好漂亮,我顿时新血来潮,自告奋勇地跟外婆说:“外婆,我可以帮你包粽子吗?”外婆开心地说:“好的,当然可以了。”

  说干就干,我洗了个手,跑到外婆身旁,先看外婆是怎么包的。只见桌子上有好几种馅料,有红豆,红枣,还我最爱的鲜肉馅料,看了都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起两张用水浸泡过的粽叶,放在手上转了几圈,粽叶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圆筒的形状,只见外婆用勺子放了一大勺糯米拌好的'馅料,然后用手按平整,再把多余的粽叶给它包起来,最后用绳子给它系起来,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出来了。我也开始学外婆放糯米了,可是放了好多却总是放不满,这是怎么回事?我纳闷的看看外婆,外婆正在看着我笑呢,外婆说:“小冕,你看你的粽叶下面有一个洞一直在漏糯米呢。”我一看,原来我把下面口子没叠紧,所以糯米有些漏了出来。唉,我真是个马大哈,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外婆又教我怎样才能把粽叶包紧一点,再装米进去,最后再把绳子系好。我按照外婆交的方法包了好几个粽子,虽然粽子形状怪异,但我却很开心,因为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

  粽子包好后,外婆把粽子放入锅里开始煮了,我们耐心地等待着。过了好一会,空气中弥漫着迷人的粽子香味。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地让外婆赶紧把我包的粽子捞出锅,虽然有些已经裂开糯米也冒了出来,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美味,我一下子吃了好几个。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家乡众多风俗中的一种,我的家乡还有好多别的风俗,这里我就不一一道来了,愿我的家乡越来越好!

  民俗作文 22

  光阴几度在江南纯净的空气中摇曳,酿进岁末的气节,斟一杯风味予你。

  那也有糯味稻香,更显米酒烈性的老酒汗的风味——

  我幼时曾有一段日子与老一辈的亲戚在乡下生活。乌啼鸟鸣,柳丝榆荚足以让我愉悦。晨间的云海茫茫伴着丝丝缕缕的青烟与酒香转瞬在山顶消散,化作初生暖阳的光辉撒向田间。清风翩跹,栖在枝桠暖融间。踏遍烟波,糯香缀满不舍去。

  酒仿佛人的能量桩,而家乡特色的老酒汗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碗人间烟火。乡下随处可见的,是庄稼人仰头痛饮,面色酡红,和千百年前嗜酒如命的李白那样——那年那月的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而此时此刻的他们,酒盏里没有才情、没有诗意,清冽之中,有的'只是金黄色的麦穗与田野风情的日光。他是土地的儿子,却也曾像李白那样挥毫泼墨,大地为纸,锄头为笔,无限岁月,汗水恣意。

  家酿亦已熟,呼僮倨盎盆。温州的老酒汗以蒸提优质黄酒精华而驰名中外,就是这样纯正的老酒,选择酿酒原料、制曲、酿酒都要按照节气时令。糯米的淡淡香馥卧在每一片温州人心上,辛辣香酒灌入喉,是李白“米酒清新醉仙人,酒香飘醚世人魂”的脉脉温情,而那“羔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辛辣之酒又是乐趣的催化剂——然,若是无酒,这乐也便不足为道了罢!温米酒可使人心境平和怡静,品花酒亦能予人以微醺的道遥快意。而老酒汗二者皆有之,可谓酒中之王,成吉思“汗”。

  青瓷碗里老酒汗,慢熬田园风情;羊肠小道熟乡音,满掬烟火人生。大口吞咽着这喉间之物,扑灭阴郁的暮色,扑不灭望风披靡。又能给人带来何其多的豪情与快慰啊!它滚烫在胃里,亦慰烧着心间罢。

  民俗作文 23

  艾饺是大家绍兴当地清明节前后家里常吃的美食,清明食艾饺,能驱邪排毒,越谚有清明吃艾饺,不怕阵雨浇之说。

  清明未到,我和母亲也在家做了一些鲜美的艾饺。大家在田间地头采来一些艾叶,挑去老叶、艾梗,清洗干净。接着是煮艾叶,待锅中的水沸腾后,倒入这鲜嫩碧绿的艾叶,煮艾叶时不可以盖锅,还要拿筷子不停地搅拌,预防它颜色发黄。煮到艾叶软嫩,汤水碧绿,就关火,等到水有的凉了,就来和粉。先筹备一个盆子,将米粉和少量的糯米粉一块倒在盆子里,再舀上煮好的艾叶和汤水,周围顿时清香四溢,一边用手使劲和着面粉,一边依据面团的湿软程度添加汤水或面粉。

  母亲双手不停地和着面粉,最后揉成了一个均匀的绿色团子,软乎乎如气球,绿莹莹如翠玉,还散着一阵淡淡的幽香。开始包艾饺了,我洗净手从面团上扯下一个小团子来,把它揉成一个小圆团,再用手一压,变成了一块小圆饼,然后双手拇指和食指轻捏四周,小圆饼成了一个碗状大小的圆片,中间厚四周薄。接着把馅料裹进来,我加的是炒熟的芝麻糖粉和葡萄干,当然依据个人的.爱好,也可以加其他的馅料,如咸菜竹笋等,最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四边开口捏紧,如此一只艾饺就包好了。

  我和母亲忙碌了两小时,包了四十多只艾饺,看着这一只只千姿百态的艾饺:有些像枝头未成熟的柿子,有些如海面跃动的海豚,有些似林间觅食的小兔,心里美滋滋的。母亲把这部分讨人喜欢的的艾饺被放进了锅中蒸,二十分钟后,当锅盖被掀开时,香味扑鼻而来,口水在我的嘴里不觉地流了下来一块儿尝尝艾饺吧!

  民俗作文 24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响彻着蒙古族男儿的声音。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欢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6月初四开始。那达慕有着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来自于蒙古汗国打造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我们的部队,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块,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摔跤比赛结合一块,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马甲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很多不一样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将来,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射箭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大会一般举办7至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真的太好玩了!

  民俗作文 25

  元宵节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来临,家家户户在自家门前挂起了红灯笼,将整条街照得十分喜庆。皎洁的月亮高挂在夜空,烟花绽放,使宁静的天空也有了元宵节特有的热闹与喜庆!

  “哇,好长一条龙啊!”身边一个七八岁的小孩高声呼喊,提着小灯笼就飞奔了出去。“是游龙灯开始了,今年的‘龙’比往年的还要特别,我们去看看吧。”爸爸拉起我的手走出家门。

  街上的人们一个劲儿地往一个方向拥去。我们好不容易挤进人群,游龙灯的队伍已经来了——硕大的龙头摇来晃去,精气神十足。仔细一瞧,这龙头可真是好看:头顶的龙角仿佛两棵挺立的小树,十分威武霸气;两只铜铃般的眼睛上面镶嵌着金黄的睫毛,一眨一眨的;嘴巴下面两根又细又长的龙须,有规律地左右摇摆,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金光闪闪。随着龙头的摆动,整条龙的身体也跟着扭动起来,仿佛就是一条真龙降落人间。

  人群开始沸腾起来,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

  “游龙灯这个习俗在汉朝就流传开来了。”爷爷不知什么时候冒了出来,凑到我耳根边介绍起来,“相传有一位大臣为人正直,大公无私,因为帮助百姓得罪了朝堂中的.奸臣,那奸臣准备在元宵节前一天杀他。在他命悬一线之际,天空突然射出一道金光,一条神龙摆尾而下,咬死了奸臣。神龙随后重回天空。大臣十分感谢神龙,便下令让百姓制作龙灯,以此纪念神龙……”想不到,游龙灯还有这样古老的传说啊!

  龙灯穿过人群,“游”过整个村子的每条大街小巷。所到之处人头攒动,欢呼阵阵。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看了龙灯,这一年都没有霉运啦!”“为什么?”我疑惑地问。“因为龙灯会把你的霉运带走呀!”望着渐行渐远的龙灯队伍,我使劲地点点头。

  此刻,我又开始期盼来年的龙灯!

  民俗作文 26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就拿藏族来说。藏族的民风民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我们。

  藏族最具特色的节日是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子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节”。虽然酸奶我们都吃过,但藏族人民却还是把这个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奶,还在一起比赛呢。瞧,这摆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奶,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奶。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藏族的民风民俗有吃有喝有玩,真是有趣极了。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56个民族,像56朵花点缀在祖国各地,不同的习俗,不同的语言装扮着祖国。

  先说说蒙古族吧。蒙古族也叫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不仅喜欢骑马,也喜欢喝奶茶。在风吹草地现牛羊的草原上吃着羊肉,喝着奶茶,拉着马头琴,过着美好的生活!

  再说说壮族吧。壮族大部分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林里,那里山清水秀,是盛产民歌的好地方。他们有许多独特的风俗,比如:鸡蛋不是装在篮子里,而是用草绳一条条串起来;他们头上戴的斗笠,下雨时戴在头上,不下雨时当锅盖用;他们还有抢婚的习俗……

  民俗作文 27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家家户户都在用笑脸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元宵”我认为元宵其实是和汤圆一样的。都是那么园,那么白,好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我觉得包元宵好好玩,在元宵里放入各种馅儿:芝麻,豆沙,桂圆,果仁等等,然后再包好。我想“元宵”这个“元”和团圆这个“园”是谐音,大概就是要把元宵搓得非常圆才行,包好的元宵再放入锅里煮。这样元宵就做好了,家家户户就围在一起吃元宵了。就像这句话“闹元宵,煮元宵,骨肉团聚,满心喜。”

  元宵节还可以观花灯。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好像是办喜事,热闹而美丽。在这一天还可以猜灯谜,在灯笼下贴上一张张灯谜纸,既可以动脑筋,又可以观灯,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礼物,真是一举多得啊!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听妈妈讲元宵节还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一天,情侣们手拉着手一起去观灯、看表演。笑声洋溢着整条街,幸福洒满每个人的心。

  元宵节那一天最热闹的无过于放礼花了。街上人许多,每个人都站在了最佳观赏烟花的位置。放烟花的`人来了,他点燃了烟花,“呯呯”开始放了。看,一只好像老鼠一样的烟花冲上天了,一炸五颜六色的花点儿就在天上飞舞,过了一会儿又不见了。紧接着,又飞上了一朵花好像流星雨一样从天而降,就好像天女散花……人越来越多了,笑声越来越响了,一朵朵“花”也越来越好看了……大伙儿沉浸在欢声笑语的元宵夜之中。

  元宵节家家户户聚在一起,累了,困了,一会儿就进入了美妙的梦乡,我想,人们也一定会笑得非常开心的。

  民俗作文 28

  对于北京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因为今年在北京姑姑家过年,我对北京春节的一些民俗记忆犹新:

  民俗之一――贴窗花。剪纸艺术作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间正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存在、发展着,时至今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极大的显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把剪刀,一张小纸,就能裁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剪纸作品。在春节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就能在各家各户的窗户上看到各具特色的剪纸作品――窗花。

  民俗之二――贴春联。贴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的几天,街上就挤满了大声叫卖春联的小贩。摆在摊子上的春联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每张春联上都写着祝福的话语,但各有不同,耐人寻味,有的春联上写着:“和风吹绿江南柳,春雨催开塞北花”,有的春联上写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短短两句,写活了新春佳节人们心中的美好心愿。

  民俗之三――中国结。遍穿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中国结的身影,中国结的意义也从信仰改变为中国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一心一意”及拥有者“至高无上”身份的象征。从大致小,从粗到细,大红色的中国结透露出中国文化的深邃。

  民俗之四――年画。除了在门口贴春联,在窗户上贴窗花,欣赏年画也是春节的一件大事。这一张张年画为家家户户增添了几分和谐安详的气息。旧时,家家户户在春节里,由大门到厅房,都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

  北京的民俗已经深入我心,我真希望能够常住北京。

  民俗作文 29

  几粒星子坠入星河,一会便没了踪影,悄悄然,转瞬即逝。与星子作伴的是月亮,皎洁似玉,亘古不变。它记载着太多,太多,太多挥之不去的记忆与相见的感欢。

  故乡的明月是洁白的。它就像我的照相机,记录着我在家乡的'点点滴滴。身在浙江,每每看着傍晚的青黛渐渐褪色,变成了一片漆黑,那发着光的明月又让我感受到了温暖,让我眼前浮现出许多相册与照片。

  念念不忘,不忘的是故乡的戏台子。元宵节是最让孩子们欢喜的,因为就算只顾着玩儿都不会遭大人的骂。每至正月十五,故乡再热闹不过了。街市上都是吃的,玩的,人群挤满了整条街,连根针都穿不进这人群。这都是要干嘛去啊?

  戏台子就搭在街市的最头上,挨家挨户每到晚上七点,搬上椅子就走。“走啦,看戏去哩,再晚会儿去,保准没位子!”于是便成了一幅人山人海的景象。我和弟弟吃饭快,吃完就去占位子,总能挑到一个好位子,得逞了就哈哈大笑,带着瓜子儿嗑起来了。

  我不喜欢听戏,但我喜欢看戏,喜欢关注他们的衣着、打扮。年年总有那么一两个打扮的令我吃惊的。回到家我就把他们都画下来了。所以,这念念不忘的戏台子也被我记录下来了。大人们在听戏,我们前排的小孩只是图个热闹罢了,经常围坐在戏台前的空地上玩起游戏,打打闹闹,欢喜极了。

  戏结束了,我们也就跟着回家去了……月光照耀着回家的小路,为我记下了太多,太多。

  念念不忘,不忘的是故乡的戏台子,是故乡的人情世故,是故乡的那条挤满了人的街。被月光记载着,故事穿梭在戏词间,欢喜伫立在酒窝上。

【民俗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民俗的作文01-17

民俗作文11-23

【经典】民俗的作文02-20

民俗作文05-15

民俗作文【精选】05-15

民俗的作文01-02

(热门)民俗的作文01-17

(经典)民风民俗的作文03-13

(精选)民风民俗的作文03-18

关中民俗作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