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丕的故事

时间:2023-06-25 11:10:58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国曹丕的故事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之后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黄初七年五月病逝于洛阳,时年40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曹丕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国曹丕的故事

  三国曹丕的故事

  故事一:曹丕登受禅台称帝

  曹操一生戎马,在生前即使把整个刘氏江山都改名换姓,变成了曹氏家族的天下,曹操在生前都未曾登上皇帝的宝座,板凳都没坐热就与这大好河山永别了,而曹操顶着各种骂名守着最后一道关卡,名为开国实则守业,儿子曹丕在位七年左右,去世的时候也不过四十岁左右,曹丕即后来的魏文帝。

  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在众多的儿子当中能够选择到曹丕作为自己皇位的继承者,曹丕无疑是幸运的,而曹丕能够当上皇帝,并不仅仅只靠着运气,虽然他的才干没有父亲曹操那么优秀,但是作为一个君王,曹丕还算是称职吧。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一个皇帝死后的谥号,跟他生平的业绩、性格、为人是有关系的,曹魏政权第一个接班人曹丕,他死后的谥号是魏文帝,说明他是个善于舞文弄墨之人,到底是有个能文能武的爹,这优良的基因也遗传到了儿子身上。曹丕从小就特聪明,在他前面还有一个哥哥,叫做曹昂,曹昂大哥是兄弟们的表率,他为人正直、忠勇,就是属于一身正气的谦谦公子,对身边的人很不错,大家都很喜欢他,可惜大哥在一次跟着父亲征战的过程中,与曹操手下的大将典韦一同战死在宛城。

  曹昂战死这无疑对曹操是个打击,比曹昂小十岁左右的曹丕自然知道,大哥一死有些重任就落到了自己的肩上。曹丕,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小小的年纪阅读量真的是惊人,父亲曹操认为男孩子光会读书不算什么大本事,还要学会舞枪弄棒,因此在曹丕六岁的时候,曹操就教曹丕射箭,射箭不仅能够提高一个人的修养还能锻炼身体,曹丕学会了射箭之后就练习了几年,过了一两年,兵荒马乱的时局让曹操不得不教一些骑射之术给儿子们,这次曹操要教给曹丕的是骑马。

  建安二年,曹丕随曹操南征张绣,张绣先降后反。这次参加作战,曹丕才仅仅十岁,十岁是个什么概念,当同龄的小孩子都还在满大街撒泼耍浑,流着鼻涕和稀泥的时候,十岁的曹丕已经和老爹一起在疆场厮杀了。这种童年经历是别人无法比拟的,而且面临战场的残酷厮杀,十岁的曹丕丝毫不畏惧,跟着父亲和哥哥一起征战。不幸的是,在这次的南征战斗之中,曹操长子曹昂和侄儿曹安民遇害。曹丕却在战乱之中和父亲一起安然乘马脱身,我们不禁对这个十岁的曹丕肃然起敬。

  建安九年,十七岁的曹丕已经成长为一个翩翩公子,他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不仅饱读诗书还更加频繁随父亲南征北战,他随父亲战斗在邺城时,娶了袁熙之妻甄氏,此后,在跟随父亲十多年的时间里,曹丕迅速成长,从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到后在建安二十二年,成长为心计少年的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

  延康元年,父亲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为魏王。上台后,曹丕嘉奖有功的大臣,文武百官重新洗牌,整顿好内外事务之后,又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乙卯,汉献帝禅让,曹丕三次上书辞让。曹丕表面上退却,其实内心是极其渴望登上这宝座的,辛未,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从此,曹魏政权在刘氏家业上生根发芽。

  故事二 武功高强的曹丕

  许多人都熟知,魏武帝曹操和他的儿子魏文帝曹丕、陈思王曹植,是我国建安文学的创始者。可能许多人还不知道,其中曹丕不仅文章典丽,而且武功精熟。

  有一次,曹丕和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共同饮宴。曹丕一向听说邓展精研武术,擅于运用各种兵器,而且还能空手入白刃,因此,曹丕就和邓展谈论起剑术,谈着谈着曹丕直率地说:“我过去对剑术曾经有过研究,而且也得到高明的传授,我觉得你刚才所说的某处是不对的。”邓展听了曹丕的话,很不服气,要求和曹丕在实战中较量一下。此时,正是酒酣耳热之后,大家正在吃甘蔗,于是就以甘蔗为剑,下殿后对打起来,几个回合下来,曹丕连续三次都击中邓展的手臂,左右皆大笑起来。邓展不觉脸红,更不服气,要求再来一次。曹丕就故意说:“我的剑快而集中,很难击中对方的面部,因此只是打中了你的手臂。”邓展说:“别说了,我们再来一次吧。”曹丕知道这次邓展一定会突然间向中路猛攻,就装假不经意地向邓进击,邓展果然如曹丕所料,猛地冲杀过来,曹丕却迅速退步闪过。出手如风,从上方截击,一下打中邓展的额角,这一下使得一同喝酒的人都禁不住惊叫起来。

  故事三:曹丕受禅

  相传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叫刘协,他就是后来的汉献帝,本来汉献帝是住在春都洛阳,因天下大乱,被曹操挟持到许昌,名义上是皇帝。而实际他在曹氏父子眼里,还不如一个小孩子,受到百般凌辱,度日如年。曹操名为丞相,实为皇上。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十分威风;但又怕天下人唾骂,一直不敢公开称帝。他死后,他儿子曹丕上台,便迫不及待的要当皇帝,可他又不愿落下篡位弑君的千古骂名,就搬出传说中尧舜禅让的古制,制造一下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

  曹丕是怎样安排这场汉魏禅让的闹剧的呢?他先让司马懿与他一道率精兵20万驻扎“曲蠡”(现在的繁城镇一带),他指使贾诩、王朗等人前去许昌威逼汉献帝。贾诩、王朗到许都见到献帝,就对汉献帝说:“陛下,您也不睁开眼看看,现在的天下十分之九已成了魏王的天下,魏王当皇帝那是早晚的事,你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把帝位趁早让给魏王,还能保全你的身家性命,如果不然,后悔可就晚了。”说完这话,他们还狠狠地对献帝恐吓一通。在宫殿里长大的汉献帝,哪见过这种场面,当时就吓得浑身象筛糠一样抖个不停。随即就让人写下一道圣旨,让贾诩、王朗看过,答应贾诩、王朗第二天就派人把传位诏书和玉玺印绶一同交给魏王。

  曹丕自己还要装作一副坚决不当皇帝的架式。待贾诩、王朗面见献帝回来后,主、仆三人做了认真计议。贾诩对曹丕说:“陛下,现在献帝让不让皇帝都无所谓,关键是您要不急于当皇帝”王朗也说:“这一次献帝就是派人送来了传位诏书玉玺印绶,您也要坚决地退还给他。第二天,献帝果然派张音带着诏书、玉玺印绶,让曹丕当皇帝。当时曹丕的戏也确实演得真,听罢张音读完献帝的传位诏书,见到朝思暮想的传国玉玺印绶,他心里暗自高兴,表面上还要装出战战兢兢的样子,他立即面如蜡黄、汗如雨下,磕头如捣蒜,带着哭腔对张音,也是对着在场的众多大臣说:“论德能我不能与古代先贤比,论功劳我不能与我父亲比。我又怎敢有当皇帝的非分之想呢?”这原本就是曹丕演出的一场戏,结果还真有不明眼的。文武中有一名大将叫霍性,他就认为曹丕是真的不愿当皇帝,而站在献帝的一边。结果没过几天就被曹丕找了一个理由糊里糊涂地杀掉了。霍性被杀后,众大臣算是彻底明白了曹丕的意图。在华歆、贾诩、王朗等人的撺掇下,先是当时的左中郎将李伏以一系列的怪象异事散布汉当灭亡,曹魏当兴。接着是有200名文武公卿以李伏的说词为依据,崔逼献帝让位,劝说曹丕当皇帝。这中间,献帝又三次让人带着传位诏书、玉玺印绶让曹丕当皇帝,按说曹丕也推辞够子,戏也该收场了,可他就是不收场,直演到曲终戏毕才算结束。这一次曹丕硬是没有接受众文武的请求和献帝的禅让。因为他知道,众大臣劝他当皇帝的用意,他更知道献帝为了保全身家性命,非把皇帝宝坐让给他不行。果不其然,到了这一年的十月间,华歆,贾诩、王朗等46名公卿将军朝中重臣再一次向曹丕上书,劝说曹丕当皇帝,还为他安排了受禅的时间与做法。曹丕还煞有介事地让人以周易和烧龟甲的方式算卦,结果是算了五次,出现的征兆都是让曹丕当皇帝。曹丕看看所演的戏该收场了,就正式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准备做皇帝了。为了让自己的登基大典搞得更隆重,同时也是为了向后世表明汉朝的江山不是自己强夺的,就决定在繁城(当时叫繁阳亭)举行盛大的受禅仪式。为办好这次开国大典,曹丕还调来二十万大军,由司马懿将军带领。

  故事四:以哭占先机

  曹操的三个儿子中,曹植文采出众,曹彰擅长带兵,曹丕则没有自己的特长。但是他却毫不费力地击败二人,坐上太子的宝座。其缘故,后来被人总结为“曹丕三哭”,每一次都哭得有特点、有寓意,就是这三哭使曹操对其另眼相看,最终以太子之位许之。

  一哭

  汉代末年,三国纷争,常年征战。一日,曹操带领大军出征,三个儿子前来送行,曹植在随行谋士的暗示下,来到曹操的马前说,父王就要外出征战了,儿子不能伴随左右,为了预祝父王凯旋,我特意作了一首诗。接着,曹植开始朗诵自己在前一天夜里创作的诗词。果然,气势磅礴,很大气。众人听完齐声喝彩,曹操很是受用,当即夸奖曹植诗作得好。曹彰也不甘落后,上前请示要求和曹操一起外出征战。大家看到曹彰早已披盔上甲,一副誓死追随的样子,纷纷出言赞扬,曹操当即表示同意。这时候,不远处传来一阵哭声,众人一看,那不是曹丕吗?曹操就让人将曹丕叫来问其故,曹丕泪流满面说,父王就要出发了,这一去少则三五月,多则一年,父王不在时,谁来教诲我啊?而且今后很长时间不能和父王共享天伦之乐,因此很是伤心。曹操一听深受感染,不禁也流下了眼泪,并且好言安慰曹丕。

  这一哭哭得真是时候,在零成本下就虏获了曹操的心。

  二哭

  曹操的三个儿子时刻都在寻找机会想表现自己。曹操喜欢诗词,曹植就经常与之交流,曹彰则利用自己高强的武艺和曹操切磋。那曹丕怎么办呢?这时候,有人在曹操面前告发曹丕,说他不读书,还经常日睡三竿。曹操颇为生气,一天早上,他到曹丕府上暗访,却看到曹丕正拿着书本在院子内看书。曹操颇为疑惑。了解了曹操的意图之后,曹丕顿时大哭,说,父王,我是您的儿子,别人说什么您就信什么,您这么不了解我,我真是很痛苦啊!曹操一听认为很有道理,就安慰曹丕,并表示以后将经常召见了解其生活情况。其实,那个告密者是曹丕自己派去的。

  这一哭将曹丕拉到了和曹植、曹彰竞争的同一起跑线上。

  三哭

  曹操想确立太子的消息传出以后,群臣认为曹植和曹彰的机会比较大,于是纷纷投靠到他们门下,形成了两大阵营。曹丕身边则鲜有人来献计献策。而曹植和曹彰也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曹丕什么也没有准备,而是跑到曹操面前痛哭流涕。曹操非常不解,就问,别人都在为争夺太子位置进行准备,你却为何跑到我这里哭泣啊?曹丕说,父王,我对太子的位置不像他们那么感兴趣,而是为了你和国家感到难过啊!曹操感到不解,就问,这话怎么说啊?曹丕说,父王要立太子,说明父王年龄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在为自己以后的事做准备了,可是父王不在了以后,我们这个国家靠谁来治理啊!我们怎么能担负起这么大重担啊?

  曹丕一席话说得曹操老泪纵横,更觉得曹丕的可贵了,一来在别人都为太子位置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曹丕却能反过来想到我的身体,说明他重情重义;二来他想到了我离开人世后这个国家如何治理,说明他有政治远见。

  就这样,曹丕在争夺太子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他靠拢,并促使他最终登上太子的宝座。

  我们姑且不讨论曹丕为人如何,但是从这三件事起码我们看到曹丕很聪明,在做人和处理问题中的确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笔者不是要读者学习曹丕,但是曹丕在面对不利情况,敢于采取智慧的措施化解问题的方式方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故事五:曹操衮雪

  传说建安十一年(207)仲秋的一日,天高云淡,曹操带着文武百官,来到汉中石门栈道的褒谷之地。这进山清水秀,野花飘香,明净的褒水从山谷飞泻而下,指在河心的一块巨石上,溅起朵朵水花,如雪流排空。曹操被这美好的大自然景色陶醉了,书兴大作,题写了衮雪二字。字写好后,大家对曹的书法赞叹不已,不过对“衮”字缺了三点水的问题谁也不敢题,有一人壮着胆子问道:“丞相大人,你的书法如此之好,只是“衮”字缺了三点水。曹听后仰天大笑,他用手一指滚滚的褒水说:“衮”在水边,何以缺水?这时大家才如梦初醒。1969年,因石门修筑水库,刻石将没水中,于是人们将连同“衮雪”在内的汉魏十三件刻石精品凿山刻石,称置汉中市博物馆内陈列,以供海内外游人参观。

  故事六:曹丕攻吴

  魏黄初二年(221)秋天,孙权因蜀军来犯,害怕魏国也乘机进攻,便主动向魏称臣。魏也不轻易上当,派使者到吴国要吴太子入魏作人质,但被孙权拒绝。曹丕大怒,于三年出兵攻吴。孙权只好派建威将军吕范督五军,以水军拒曹休,以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救南郡,以裨将军朱桓守濡须拒曹仁。经过一段时间的折冲尊俎,孙权维持了近一年时间与魏的和平,因而能集中力量在猇亭之战中一举击败刘备的军队,但他仍不想与魏国彻底决裂,所以卑辞上书曹丕,并为太子孙登向魏宗室求婚;又说如果一定要太子入魏为质,请求加派两位大臣随侍。曹丕回话说只要孙登早晨到,他们晚上便会收兵。十月,孙权临江据守,曹丕也决定亲征攻打东吴。魏军围攻江陵好几个月,没有成功,且魏军中开始流行疫病,江水上涨,曹丕率军撤退。五年八月,曹丕亲率水军第二次攻吴,因遇暴风雨,江水暴涨,只好退兵。六年五月,曹丕第三次率水师征吴,八月入淮,十月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准备渡江。恰在这时,天寒水结冰,船不得入江,且吴国严兵固守,只好无功而返,曹丕三次攻吴,收效甚微,而吴这时又已经与蜀修好。226年曹丕去世。

【三国曹丕的故事】相关文章:

曹丕:七步诗的故事08-14

曹丕篡汉的历史典故01-23

曹丕废汉称帝的历史典故01-21

三国名将赵子龙的故事08-15

三国名人故事:周瑜01-19

关于三国的成语故事08-01

出自三国的成语故事「精选」01-27

有关三国成语故事01-28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