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民风的作文(12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民风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民风的作文1
家乡的民俗民风我的家乡在美丽的余杭我爱我的家乡,因为那里是我生长的地方那里有我童年的回忆有我童年的快乐。
说起家乡的民俗民风啊,那可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因为每个民俗民风的历史都是十分的长远的。
吃咸茶,是其中的一个民风,特别是在过年的时候喝上一杯心里喝得暖暖的,这喝咸茶其实是一种独特的喝茶方式,只有在余杭本地才能喝到,颇有情趣,这喝咸茶已经流传了很久了至今还广为流传着,这咸茶是以少量的茶叶配上多种材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随意的搭配但是这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橙子皮、烘青豆、野芝麻,用水冲泡,透过玻璃杯可以看见杯中的茶叶在翻滚释放出自己的香味,这么多材料在杯底构成了一幅画似乎呈现的就是这余杭的青山绿水,十分的美。
轻闻一下啊!这橘子的浓香、茶叶的清香、芝麻的醇香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一种更加清新完美的香味,令人不愿重重的去闻这香味生怕破坏了这完美的气息,喝上一口茶中带有淡淡的咸味,为什么叫做吃咸茶呢?这也是有原因的,其实这杯底的材料也可以吃,可是这杯底的材料这么吃呢,可用手堵住杯口,另一只手轻拍杯底,这材料就出来了,可以吃,真可谓是闻之清香,食之可口啊,待客时主人家必须捧出这清香的咸茶,这是待客之礼。
喝上一杯茶边喝茶边拉家常,谈笑风生,有的会唱山歌,一唱众和,哼哼小曲。
直到吃完这茶中的材料,大家才会起身离开。
你们是不是也想来尝尝这咸茶呢?不喝不知道,一喝忘不了。
欢迎你来我的家乡—余杭,来品尝这美味的咸茶。
有关民风的作文2
我的家乡普格是凉山州东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这里有着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是火把节的故乡。
火把节是祈祷幸福、祝福吉祥的节日。火把节原旨是驱虫灭害、保佑庄稼获得丰收。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普格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日子。
火把节的第一天,各家各户清洗炊具,杀鸡宰羊,筹办丰盛的节日晚餐。吃晚饭前,大人们把饭盛进簸箕里,把菜放进盘子里,筷子与勺子放在菜上,然后一起摆放在门前。希望已过世的老人们回来吃顿饭,来看看儿孙,保佑在世的家人平平安安,健康长寿,并把家中的不吉利带走。祭完过世的老人,全家才开始吃饭。晚饭后,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门,不约而同地来到寨口,用火把烧几堆熊熊的篝火,老的聚在一起,小的聚在一起。女孩子们手牵着手围绕火堆念起火把祝词。人们迎着金灿灿的火光,跳啊,笑啊!祝词一声高过一声,欢乐一浪压倒一浪,此起彼伏,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火把节的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潮。四面八方的彝族人民都聚到一个固定的场地。火把节的场地是一块圆而平坦的草坪,外围是浓浓密密的树林,过节的人们坐满了草坪四周。这天要进行斗牛、斗鸡、赛马、摔跤等活动。普格彝民的摔跤与人们在电视里看到的日本相扑运动有些相似。摔在上面的不一定赢,摔在下面的不一定输,而要看谁的双脚先离地,谁的双肩先触地。能参加火把节摔跤比赛的小伙子都是各村各寨的佼佼者。他们时而被这个抱起,时而被那个摔倒。战败者不气馁,战胜者也不骄傲。他们都冷静地迎接新的挑战,直至无敌手才算胜利。
火把节的第三天,是选美活动。姑娘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佩戴着金银首饰,每人撑一把黄油布伞,相互牵着彩色三角巾,在草坪上围成一个又一个的圆圈,跳起了优美的彝族舞,唱起了婉转的彝族歌。五彩艳丽的裙子摆动着,旋转着,如彩蝶展翅,似孔雀开屏,煞是迷人。姑娘们努力展示出自己的美。记者们可忙坏了,又是拍照,又是录像。评委们也在精心挑选着百花丛中的“牡丹花”。瞧,他们满头大汗,看来还真难选出来呢!傍晚,各家各户点燃火把,在家长的带领下,在屋内、院坎中转绕,口中念道:“烧死瘟疫,牛羊发展。”祈求六畜兴旺,庄稼获得丰收。接着,全寨各家各户把剩下的火把集中堆放于村头牛羊出入的路口,燃起熊熊的篝火,在篝火的上面放一块石板,每家朝石板上投小石9粒、草9根,象征着数不清的牛羊来吃草,收不完的庄稼堆成山。
家乡的火把节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进步,逐步发展成为集民间体育、文化活动和民风民俗展示为一体的盛大节日。近年来,每逢火把节都有大批的外国朋友和港台同胞来普格和彝族人民共度佳节。
朋友,请来普格参加彝族的火把节,你将会看到惊心动魄的一幕又一幕……
有关民风的作文3
欢乐的泼水节与那动听的传说,不仅仅属于傣民族的。每逢傣历新年的到来,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和德宏的德昂族、阿昌族,都在一起共同欢庆,举行泼水节活动。国内外游客也非常喜爱和向往这个色彩缤纷的盛会,因此也都很想了解和熟识傣家的泼水习俗。既是这样,我们的新闻媒体和文化旅游部门(包括旅游企业)就应该负责任地搞好泼水节活动的宣传,让这个风靡中外的民族节日有它本来的面貌和历史。尤其在西双版纳傣族园内,这个节日活动更应具有传统色彩和民俗情调。
泼水节在傣语叫“楞贺尚比迈”,因傣历元旦在六月,又称做“六月新年”或“六月节”(时间在阳历四月中旬)。泼水仪式活动又是此节的主要活动,据一本叫作《车里》的史地小丛书里记载:“元旦之晨,所有贵族平民,皆沐浴更衣,佛寺赕佛。妇女辈则各担水一挑,为佛洗尘……,浴佛之后,民众更互相以水相浇,泼水戏之能事。”现在,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傣历新年不断增加了新的内容,除了赛龙舟、放高升、丢包、放火灯、赛鼓、跳孔雀舞、泼水祝福以外,增加了体育表演、文艺演出、游园联欢、放氢气球等,慢慢将浴佛仪式活动淡化了。作为以保护、发扬傣族传统文化为重要宗旨的傣族园来说,要不要恢复那些浴佛仪式活动,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古时候,一个叫捧玛达拉乍的魔神,违抗天神的旨意,为所欲为,把人间弄得雨旱失调,冷热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怎样惩治这个法术高明的恶魔呢?智慧的天神英达提心生一计,即装扮成英俊的小伙子,去接近捧玛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并将实情告诉她们。这七个姑娘生性善良,本来就对父王的罪恶有愤懑,这时,她们决心杀死父王,为人间除害。一天,她们终于探听到了父王的生死“秘密”,并趁机将他灌得酩酊大醉,悄悄拨下他的一根头发,做成弓赛宰(即用心弦做成的弓),断了恶魔的头。但滚落地上的这颗头颅竟又变成了新的灾难,倾刻间邪火熊熊,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七个姑娘把魔头轮换怀抱,直到腐烂。每轮换时,她们便打来清水相互泼洒,去除污秽。七姊妹大义灭亲的果敢行动和功绩,受到普天下百姓的热情赞颂。深深的怀念变为了永久的敬意。也为了纪念麻哈捧重修风雨冷热法公诸于世,人们就把魔王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腐烂的日子,定为泼水的日子。这一天,浴佛之后,人们就用清水相互泼洒,相互祝福,以求吉祥安康,幸福久长。
水的民族视水如生命,每逢泼水节日的到来,傣族村村寨寨就变成了欢乐的世界,飞洒着水的柔情和友谊。
有关民风的作文4
如果,你看过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看过了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看过了历史悠久的故宫;看过了浓妆淡抹的西湖;看过了清奇俊秀的桂林山水……那么你来江西浏览一番吧。既然来到江西,你就应该去庐山浏览一番,才不枉此行。
日出东方时,庐山像刚刚苏醒的少女,被晨雾笼罩着。在这时上山,你准会有一种飘飘欲仙,腾云驾雾的感觉。晨雾中的庐山像是人间仙境,有仿若海市蜃楼。记得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这样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云雾以瞬息万变闻名全国,瞧,刚刚还是仙女舞动的飘带,现在又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一会儿又变成巨大无比的天幕;一会儿又变成奔驰的骏马;一会儿又变成琼枝玉树、粉妆玉砌的天堂……
江西还有很多特产。如:庐山云雾茶、景德镇陶瓷、会昌大果金桔、玉山罗纹砚等。庐山云雾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是深受欢迎、供不应求的高档产品。“幸饮庐山云雾茶,更识庐山真面目”,这诗一般的赞语,足以说明它的地位和价值。黄山有“四绝”,而庐山云雾茶有“六绝”: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还有那狗轱脑茶,是江西珍贵名茶之一。此茶的特点与其它茶叶迥然不同,它叶片细嫩均匀,碧色中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柔细软嫩的白毫,茶叶五至七片,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黄,茶味清凉、芳醇、香甜,沁人肺腑,口中甘味经久不去。
江西有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有与众不同、独具一格的民风民俗。有引人入胜、感人肺腑的民间传说;还有味道独特,令人回味无穷的民间小吃。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赶快来这里亲身体验一下吧。你不来会终生遗憾,来了会终生难忘的哦!
有关民风的作文5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就拿藏族来说。藏族的民风民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我们。
藏族最具特色的节日是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子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节”。虽然酸奶我们都吃过,但藏族人民却还是把这个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奶,还在一起比赛呢。瞧,这摆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奶,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奶。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藏族的民风民俗有吃有喝有玩,真是有趣极了。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56个民族,像56朵花点缀在祖国各地,不同的习俗,不同的语言装扮着祖国。
先说说蒙古族吧。蒙古族也叫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不仅喜欢骑马,也喜欢喝奶茶。在风吹草地现牛羊的草原上吃着羊肉,喝着奶茶,拉着马头琴,过着美好的生活!
再说说壮族吧。壮族大部分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林里,那里山清水秀,是盛产民歌的好地方。他们有许多独特的风俗,比如:鸡蛋不是装在篮子里,而是用草绳一条条串起来;他们头上戴的斗笠,下雨时戴在头上,不下雨时当锅盖用;他们还有抢婚的习俗……
有关民风的作文6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多种居民,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安康、西乡山区很普通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
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成以蓼叶覆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抹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
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石为支撑,上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楼。吊脚楼是远古巢居的发展。
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朝南开门。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房组成,中间有一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 随着款方经济的发展,农村砖房和城市楼房日益多起来。
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分,不得过满。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在用饭过程中,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专据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瞻渍的肉酱。
夏至北海人习俗,都会买荔枝跟狗肉来吃。
北海每逢大的节日或庆功典,都有舞龙、舞狮、烧炮助兴及送红包的习俗,为的是讨个吉利和讨个热闹。
交通。北海的交通四通八达,交通工具也是多样化、现代化和豪华化。
婚俗。北海旧的婚俗和家一样,也有哭嫁的习惯,并且还充满了迷信色彩,只能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来回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的婚嫁实行的是新人新风尚。
7月14鬼节---北海风俗.
北海每年的农历7月14,称为鬼节。
家家户户杀鸡杀鸭烧香拜神拜祖宗。
有关民风的作文7
春节到了,举国上下都在忙着办年货,准备过年的事情。我家也不例外,不过我知道每个地方的过年方式都不一样,大家想知道我们家是怎么过年的吗?跟我来看看吧!
我的家乡在安徽阜阳,这是一座北方的小城,妈妈说它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却多了几分悠闲的滋味。这里保留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我认为最有趣的还数春节。
春节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节日。才过腊月二十,家家户户就忙碌开了。首先是打扫卫生。妈妈说:“这叫‘除尘’,和‘除陈’谐音,是除旧迎新的意思,所以一定要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干净,好迎接新年的到来。”然后要蒸馒头、包饺子;除夕那天要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年初一要给亲朋好友拜年……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蒸馒头。
大约到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姥姥就要用酵母和面,做成大大的面团。慢慢地面团就会膨胀,变得弹性十足。这时,姥姥就会把面团分成拳头大小的面块,让我和妈妈揉这些面块,直到把它们揉得柔软光滑,再交给姥姥做出半圆形的馒头。在揉面的时候,我最喜欢听姥姥和妈妈聊天,天南地北,真温馨啊!
等馒头做好以后,姥姥就把大锅拿出来,开始准备蒸馒头。等大锅里的水响了以后,姥姥就把馒头一个个整齐地放在大锅里。等过了大约二十分钟,馒头蒸好了,打开锅盖,一阵诱人的馍香扑鼻而来,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大馒头就要出锅了。姥姥突然说:“别急,在它们出锅前,咱们给它们打扮打扮吧!”说着,姥姥拿出了一瓶红墨水,用筷子蘸了一点点,给每个馒头都点了一个漂亮的红点点,这样馒头才算大功告成。你看,点上红点点的馒头多喜庆啊!
我喜欢家乡的节日,不仅因为有许多吃的玩的,更重要的是在节日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家庭的幸福!
这就是我们这边过年的习俗了,真是有趣。
有关民风的作文8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我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好
几片陈皮去苦。
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有关民风的作文9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米装进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宁德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人口达16万,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1/4。畲族人民勤劳俭朴、能歌善舞,他们独特的民族传统及生活习俗是当地独特的景观。
畲族妇女通常梳凤冠云髻,穿绣花滚边襟衣衫,称为“凤凰装”。男女都喜唱山歌,尤其逢年过节更是会通宵达旦地对歌,具有开朗乐观的精神。畲族婚礼更为奇特,新娘出嫁时一定要边哭边唱地离开娘家,这也是“哭嫁”之一种;拜堂的时候,新郎要下跪而新娘却不跪;闹新房时会有男女对歌的精采节目,十分热闹。
此外,宁德地区还有独特的传统艺术,有霍童线狮、香龙、铁机、北路戏等,其中以霍童线狮最负盛名,它是一种近似提线木偶的民间文娱活动,独具地方特色。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最多。少数聚居在一些大中城市。清代以来,由于满汉长期杂居,满族与汉族差异逐渐缩小。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满族在政治、文化、科学领域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满族信奉萨满族,以后还信奉佛教。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17世纪40年代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现在只有黑龙江的少数老人会说满话。
满族的禁忌:满族最突出的忌读是不准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带狗皮袖头的衣服;在满族人家里做客,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不能说狗的坏话,否则主人会认为你是当面侮辱他,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还忌讳打喜鹊和乌鸦。以西为上,特别忌讳一般人尤其是青年人坐西炕,更忌讳妇女在西炕上生孩子。忌在索罗杆(神杆)上拴牲口。祭祖时大门口挂放的谷草是为祖先的马匹准备的,忌孕妇、寡妇和戴狗皮帽子的人接触。
有关民风的作文10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响彻着蒙古族男儿的声音。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六月初四开始。“那达慕”有着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射箭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大会一般举办7之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有关民风的作文11
傣族是云南特有民族,相信大家早已听说过,今天我就详细给大家讲讲傣族吧!
傣族自古以来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族,主人都会主动打招呼,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不骂人更不讲脏话。到傣族做客,还会受到主人“泼水”和“拴线”的礼遇——客人到来的时候,门口都有傣族小卜哨用银体端着浸有花瓣的水,用树枝、树叶轻轻洒到客人身上。走进傣族竹楼入座后,老人会给客人的手腕上拴线,以祝客人能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傣族最著名的恐怕是泼水节。每年四月的一天,傣族都要举行泼水节。这一天早晨,人们要采集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群众性的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幸福的水,不管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地高兴,脸上挂着笑容。
傣族的女子对发饰很有讲究,大多梳高发髻,还爱在发髻上插缀鲜花;男士们则爱穿对襟或大襟的无领短衫,肥筒长裤。
傣族的居住物——傣族竹楼也小有名气。因为傣族人居住区气温高而竹楼又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傣族还有一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城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全村人都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亲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傣族的民俗还有很多,他们的文化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看看,去探究的。有时候的话可以去一趟傣族体验一下哦!
有关民风的作文12
我:“外婆,你是贵州人,你能说一下你们苗族人在过年时一般会做些什么吗?”
外婆:“我们啊,过年一定要大扫除,表示把霉运扫掉,然后要贴对联啊,贴门神啊什么的,说大吉大利,还有,以前外婆还没和你外公结婚的时候,外婆就会在家里摆上桃花,这里的人都说,单身的人过年插上桃花来年可以走桃花运呢!”
我:“是吗,外婆,你们那儿的习惯好特别啊,那大年三十又要干什么,或者不能干什么呢?”
外婆:“年三十要吃团圆饭,然后那个,好像是鱼只能吃一半,还有一半得留到初一才能吃,说什么年年有余。”
我:“外婆,我在手机上查好像还有说团圆饭吃好小孩子还要提着灯笼去大街上唱什么歌呢!”
外婆:“哦,这个都是以前的习俗,现在基本上都没了,因为贵州已经开发了,所以基本上很少会有人那样了!”
我:“那,外婆,大年初一,初二又要干些什么呢?”
外婆:“年初一啊,一大早要穿上新衣服,去向亲戚拜年,对了,初一绝对不可以洗头洗澡扫地,初二才能洗头洗澡扫地。”
我:“外婆,为什么啊,为什么初一不能,只有初二才能洗啊?”
外婆:“因为,都说初一是运气,初二扫霉气,知道了吧!”
我:“哦,外婆,那你知道温州又有什么很特别的民风民俗吗?”
外婆:“这我倒不太清楚,你外公应该知道,不过大概我还是知道一点点,就是年三十一定要吃芋头,因为温州话谐音‘余,裕’,吃芋头是好事嘛,所以一定得吃芋头。”
我:“外婆,你还知道其他的吗?”
外婆:“温州每年大年初一都要放开门炮,关门炮,然后都会在大年初一领红包嘛,其它外婆就真的不清楚了!”
我:“哦,谢谢外婆啦,吃饭去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