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鲁迅读后感

时间:2022-02-26 12:14:13 鲁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死》鲁迅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死》鲁迅读后感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死》鲁迅读后感

  《死》鲁迅读后感 篇1

  在今古所有谈论死亡的文学作品中,这篇质朴的随笔也应是绝品。其中“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更让人对堂堂鲁迅的墓志铭,记忆深刻,从中体会真正的鲁迅。

  “就大体而言,除极富贵者和冥律无关外,大抵穷人利于立即投胎,小康者利于长久做鬼。”多么犀利尖刻的现实解析。看身边诸多自以为是的“小康者”,自信到阴间也会通融、摆平其主宰者的嘴脸,自信先生言是!

  以前读鲁迅---教科书中的鲁迅,俨然一个战士、斗士,“骨头是最硬的”,现在倒觉得这种感觉有失偏颇,是革命者的脸谱化。在鲁迅的性格和最高道德中, “异端”倒是最根本最突出的本质。什么是异端?不是唱反调,不是走偏锋,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不苟同。怀着大慈悲,不苟同于政府,不苟同于时见,甚至不苟同于自己。这才更接近伟大思想家的原貌。

  在政权与死亡面前,鲁迅一面诅咒、哀鸣、叫嚣复仇: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

  而另一面,依鲁迅的智慧和可怕的天才,他又洞若观火,透视现实:历来的统治者,从未失败过。他没有像同代的勇者,如瞿秋白、杨杏佛、柔石、郁达夫等那样殊死抗争,而选择了在文字中,直问死神。他对死亡有着特殊的灵感与美学感受。

  当直面自己的不久就要降临的死亡时,他又十分地冷静与现实:“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位生前被各种思想和势力视为危险的人物,如此清醒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生死永远是人类哲学的永恒命题,有如“不知生,焉知死”的孔子,我们得到生的力量。亦有“不知死,焉知生”的鲁迅,让我们多了些冷峻地思考。

  《死》鲁迅读后感 篇2

  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查找到了先生的《死》这篇短文,这也可以说是先生的遗嘱。细细品来,先生一生嘱托囊括其中。

  第一条中,“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一文钱。”先生是有骨气的,这话说的铮铮铁骨,似乎能听到先生那骨头与骨头碰撞的声音。不接受任何人的施舍,不愿意欠下任何人的人情,尤其是被他视为的“敌人们”!“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这又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尊重,就像萧红,巴金,冯雪峰等等,他扶植青年,喜欢与青年交往,在家里,他就是个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邻家老者。我们从萧红的文章里就可以看到先生的这一面。

  现在看来,人生不过一百年,钱财乃身外之物,亲情友情才会永恒。

  第二条,“赶快收敛,埋掉,拉倒。”这是先生不愿麻烦别人,更不愿给那些处处想迫害他,找碴的人留下痕迹。

  做事不能拖沓,要干净利索,即使是处理后事也该如此。

  第三条,“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唯有这一条人们没有如他所愿。为人民谋幸福,替人民求生存,时时处处想着人民,时刻为麻木的人民敲响警钟,人民怎么会不纪念他。“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第四条,“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是胡涂虫。”这一条似乎更像是写给许先生的。

  走过一生,去了只留下思念,其他什么都没有了。去的总是去了,来的终将要来。活着的,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这就是对逝去者最好的纪念。

  第五条,“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这是对后辈尤其是对海婴的告诫。

  古人云,富不过三代,这是从财富角度说,从文学、艺术层面来讲,更不见得会有遗传基因。历史上父子、夫妻都是文学艺术家的也是屈指可数。老子英雄是老子的事,儿子做不做好汉得看儿子的造化和修行。

  第六条,“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别人答应的事情,即使没有到实现的那一刻是都不能当真的,如果当真,那就是你的不对了。再坚如磐石的誓言也会有变,还是相信拥有的吧。

  第七条,“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看到这条,我想到了先生“痛打落水狗”的言论。

  生活中总有些人,做着损人的事,却还反对报复,主张宽容,就像多年前演得一部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样,男主人公不能看到女主人公和其他男人有任何接触,一旦有接触,回到家里就是一顿毒打,然后又会痛哭流涕的悔过,悔过以后再打,再悔过,如此反复。对于这样的人,你有一次原谅就有N次的反复,所以,鲁迅先生说,要“痛打落水狗”,“万勿和他接近。”

  八十多年前鲁迅先生的《死》,在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警醒作用,让我们深思,催我们奋进。就像臧克家在《有的人》里写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鲁迅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死》鲁迅读后感 篇3

  作为现代文学史与思想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的大家,鲁迅受人崇仰最多,也议论最多, 鲁迅的早逝并未如其所愿的“埋掉,拉倒”,也并非如日本学者竹内好所谓的以死解救了对立,消泯了论争。实际上,后世学人在慨然而生“千古文章未尽才”的浩叹之时,对其生前身后的命运也一直有“是非蜂起”的论争与猜测。

  作为鲁迅的后人,周海婴的新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以大量亲闻亲见的一手资料,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隐情,破解了一些困扰鲁迅研究的历史谜团,意义甚殊。因为,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史料问题,更重要的是,“事实”的揭示与如何揭示本身就包含着“求是”亦即真理求索的严肃意义。比如鲁迅“今天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的题目,就需要思想的勇气。

  在我看来,周著更重要的价值就体现在一种“抛弃顾虑”、大胆直书的精神,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周海婴真正承续了乃父最基本,也最可贵的精神原则。但同时,我们亦须注意,秉笔直书虽然是历史书写的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和原则,但它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完备的事实考证。而且,事实也不等于结论,必须经过严密的逻辑分析与论证过程,否则,即使列举很多的'事实,也可能得出有偏差的结论。如果求全责备的话,我觉得周著的些许欠缺就在于个别地方的“大胆假设”似乎多于“小心求证”。比如在对鲁迅之死的解释上,认为给鲁迅看病的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有谋害的嫌疑就显得思虑不周,情感臆测的成分大于事实分析。不过应该看到,著者毕竟不是学者,其“抛弃顾虑”的“实事实说”的勇气,表明只是“怀疑”,“以为否定不容易,肯定也难寻佐证”的坦诚,已殊为不易。周海婴根据个人的意愿来回忆往事,书写自己心目中的鲁迅,罅漏难免,他人可以批评,却没有权利苛责。因而,本文只算是对周著的一种补充和发挥。

  鲁迅的猝然而去是许多人所意料不及的,这甚至也包括鲁迅本人。在耳闻目睹了多次打着民主、共和旗号的“抢夺旧椅子”的革命游戏后,种种漂亮名头下的黑暗现实使鲁迅对中国社会有了更为深切的观察,也使得他对中国未来充满了深刻的悲观。但鲁迅之为鲁迅,就在于以悲观的勇气否定了虚妄的“黄金世界”后,又同样以一种深沉的勇气来承担和挑战心内心外的死亡与幽暗。

  所谓“自家有病自家知”,学过医的鲁迅对自己严重的病情当然更应该有所了解。但那种“反抗绝望”的亢奋心态与刚毅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鲁迅对自己病情的看法。早在1934年,社会上就风传过鲁迅患重性脑膜炎的消息,鲁迅戏拟一诗作为答复:“诅咒而今翻异样,无如臣脑故如冰”。谣言虽然是谣言,但鲁迅嘲弄性的反击却的确洋溢着一种战斗的乐观气息。因之,到了1936年,鲁迅在自己的日记中已不断出现“发热”的危险记录,而史沫特莱请来的美国肺病专家邓恩医生又确诊其病情严重后,鲁迅虽然“受 了些影响”,但又“不怎么介意”,再加之医生又有“拖得巧妙,再活一二十年也可以 ”的话,他反而增强了医生所誉的“最能抵抗疾病”的信心。所以当茅盾、增田涉等几位朋友看望他时,鲁迅是笑着将自己的X光片指给他们看,一面还不免将美国医生赞誉的话得意地重复一番。

  鲁迅在病逝前所写的《死》,被许多人惊叹为先知的绝唱,但如仔细品味就可以发现,这篇文章其实充满了惯常的冷嘲热讽,那种幽默与乐观洋溢可见 。这种“乐观”并非超然于死的“达观”,正如鲁迅的自我调侃:还“未曾炼到‘心如古井’”的地步。鲁迅在文末也说:“这些大约并不是真的要死之前的情形,真的要死 ,是连这些想头也未必有的。”换言之,如果真的意识到死亡,恐怕写不出这样乐观、 从容的文章来,可惜人们的注意力多放在戏拟的几条“遗嘱”上,而忽视了这条重要的幕后说明。鲁迅的这种乐观似乎也感染了亲属,在给曹白的信中,许广平就把“再活一二十年”当成了一个可信的“好消息”。也许正是这种乐观,鲁迅的忽然去世就让人难以接受,也在亲人们的心头“始终存有一团排解不去的迷雾”。

  《死》鲁迅读后感 篇4

  近期在学校的图书馆借了一本名为《生命的真谛》的好书,这本书里面是一百多位近代中外名家对生死问题的探索与洞见。其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名为《死》的散文。

  散文嘛,自然地篇幅是比不上小说云云,但胜在言简意赅,字字珠玑。鲁迅先生在文章开篇中谈到了一小段关于凯绥·珂勒惠支女士的故事。在一份她的作品中的序言里面曾写道,有一次珂勒惠支女士被问及她在作品中抛不开死的观念的问题。珂勒惠支女士若有所思并且回答道:“也许因为我是一天一天老了!”

  实际上,珂勒惠支女士在回答这句话的时候才不过四十多岁。在传统观念看来,中国人对于西方人,对生死是更加看重的,甚至按照鲁迅先生在文章中的原话说:“有些外国人说,中国人最怕死。”实际上,自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开始,西方世界在人文主义精神浸浴了那么多年,在死亡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或者说思辨与定位程度,是丝毫不逊于中国人的。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相信,人死后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世界里,在中国人眼中,这是“鬼”;在西方人眼中,这是“灵魂”。受佛教的影响,中国人在这一方面是普遍相信“轮回”的,认为在人世多做好事,积累足够的阴德,来世能够过得更圆满。于是乎,在现今世界有许多做“慈善”的人,当中不乏打心底里就有博爱之心的真慈善家,也不乏打着“赈灾救民”的骗子。而在西方人眼里是没有轮回转世的概念的,但是有“天堂”与“地狱”的概念,善者上天堂,恶者下地狱。总体来说,东、西方的生死观念大体是导人向善的。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也写道了后来自己多次患病休养的经历。他写道:“从去年起,每当病后休养,躺在藤躺椅上,每不免想到体力恢复后应该动手的事情:做什么文章,翻译或印行什么书籍。想定之后,就结束道:就是这样罢——但要赶快做。”对此我深有同感。人在死前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心愿,如此这般,死后不会留下遗憾了。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要有一种“活在当下”的思想。这个词在这里并不是西方所倡导的“现世享乐”的思想,而是在对于生时心愿的了结不要有拖延的心态。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死亡何时来临,万一我们的时间不足以完成我们的心愿了呢?所以,一想到有什么想做的,就应该有“‘要赶快做’的想头”。该去旅行的就赶紧去,为世界的美好风光而惊叹;该去恋爱的就赶紧去,为爱情的细腻甜蜜而陶醉;该去奋斗的就赶紧去,为奋斗的成功胜利而喜悦!

  多做善事,及时了结心愿,活在当下,这就是鲁迅这篇《死》对我的启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