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记忆中的年味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忆中的年味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1
儿时春节,家乡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要贴春联。记忆中最浓郁的年味,就是小学时街上手写春联时飘着的墨香味儿。
又是一年春节将至,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春节越过越没年味”的抱怨。也许没有年味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我们不像小时候那样,从年三十到初一、十五的习俗讲究一环接一环;可能工作节奏太快,我们忙到一切都来不及准备……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抱怨的同时,我们也淡忘了那个记忆中的春节味道也需要传承。让我们一起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像小时候那样过年,让我们和身边的孩子永远记得,就算如今的物质生活再丰富,过年也仍是最幸福的事。
小时候最盼望的过年环节是“发钱”。不过可惜发的钱多数要上缴,妈妈的'说辞总是不一样。最早说他们要给对方的小孩压岁钱,只有不用“回给”钱的才是我的;后来又说,钱会帮我攒着,还是我的,至于攒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用就完全不知道了。后来反应过来了,只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才是属于自己的!这个时间段一般发生在大年三十到初二之前,必须不能错过!
爷爷很大方,从我有记忆时已是一张崭新的50元了,后来渐渐“涨”到1张大团结,2张大团结,包里揣了钱就马上上街各种暗爽,上了街又各种舍不得动,最后还是买烟花,买零食,买平时妈妈总也不给买的小玩意。最好笑的是,小时候对钱没概念。一次,一位阿姨给了一张20元,因为只有薄薄的一张,便忍不住大哭了起来,谁都劝不住,最后大姨为我换成了20张一元钱,手里厚厚的一摞,才终于高兴了。
过年时,小孩不像大人那样忙,每天就做一件事情:各种玩。那时,卖鞭炮的摊子热闹得很:有冲天炮、旋转炮、刺花炮、摔炮、礼花炮、黑蜘蛛炮,还有大炸雷……女孩喜欢买比较安全的摔炮和刺花炮,男孩喜欢二踢脚,以及五颜六色的礼花炮……到了夜晚,整个天空灯火通明,闪耀着五彩的礼花……
那时的除夕夜,特别是零点前后,电视里的春晚即使开着最大音量也完全听不清楚,因为到处都是隆隆作响的鞭炮声。“从小就听长辈讲放爆竹驱逐年兽的老故事。如果停了鞭炮声,会很不习惯地觉得没有了年味。”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2
春节是人们最隆重的节日。临近年关,远在异乡打工和上学的乡里人经历“春运“的重重考验,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庆新年。
快要过年,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办年货。大年三十晚上,各家各户桌上都摆满香喷喷的年夜饭。饭桌上,家人有说有笑,唠唠家常,合计合计来年的打算,一起看看春晚,节日的.气氛变得更浓。饭后,老人、大人和孩子一起守岁,祈求新年更加美好。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放鞭炮,欢渡春节。人们见面个个面带笑容、互说吉祥话。小孩到本家近房(同一家族的人)去拜年,想多攒些压岁钱。整个乡村处在热烈的喜庆之中。
特别在大年前后,小镇上的集会便成名副其实的“相亲会”。平时在外忙于打工的青年男女,恰好利用春节回家的这次机会解决婚姻大事,也好满足家里老人的心愿。媒人约好地点,邀来男女双方见面。媒人帮着搭桥牵线,忙着撮合。双方的家人也都帮着仔细地打量。街上热闹的相亲场面,成乡村过年风味独特的景象。
然而,在人们的印象中,“年味”似乎淡许多。尤其是与近几年相比,人们更加怀念过去的春节。虽然过去的物质生活比不上现在,但是“过大年”远不是吃吃喝喝那么简单。吃喝只是物质匮乏年代给人们留过的心理暗示,本身并不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主要原因应该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大多数春联由原先的家人手写变为街市上的印刷,人们已不能体会到裁红纸、写毛笔字、读春联的快乐。人们过去之间的走亲访友也变为呆在家中看电视或上网于是人与人之间似乎多层隔阂。
风俗正在简化,人情也日渐淡薄。原因就在与人们在追求更高物质生活时,却忘记生育我们的“传统的文化”,令人担忧的是,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这种趋势还在上升。难道以后人们只能在记忆中追寻那种“年味“吗?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3
最近的阴雨天气确实不怎么令人高兴,可过年的喜气早已满满地挤进了阴雨的天空,有时看见了街上的人们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匆匆地往家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逐颜开,他们的手上还提着新衣服,这不禁使我联想到过新年穿新衣的习俗。
小时候穿新衣总是那么高兴,不管新衣的式样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会欢欣不已,就会觉得是过年最好的象征,是一年里最好的衣服。
早在新春佳节降临前,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我们都会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在门上贴上一幅春联,祈求好运。传统的对联是在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的联语,什么“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话语。
送灶神是过新春佳节前的一件大事。听奶奶说,送灶神是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们说几句好话,因此这一天人们都会特别准备些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
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在爆竹声中,新春佳节就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是挥之不去,仍给了人们无尽的回味。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4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了过新年。前几天,我是不眠不休的写作业,现在终于可以稍作休息,停下来享受一下猴年的新春佳节。
此时此刻的我,深深的被过年的气氛包围着。
除夕夜那晚,我跟随者爸爸妈妈来到了奶奶家。一进门,我就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味儿。哥哥、姐姐、小姑妈他们都在餐桌上聊天,侃侃而谈。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大圆桌前开开心心的吃着团圆饭。
享受完年夜大餐,大家聊了一会儿天。聊着聊着,新春佳节联欢晚会就开始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一顿美艳的视觉“团圆饭”。晚会上有绚烂的灯光,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幽默的小品一盘盘精彩的“菜”让我们回味无穷。
单看着新春佳节联欢晚会,我觉得还是有些无聊了,我就找出了一副扑克牌边打牌边看新春佳节联欢晚会。我们陪着奶奶玩了一会儿接猴,奶奶也玩的很开心。
到了深夜,哥哥就陪着我们去放烟花了。我们先放了一个蛋卷是的烟花。它的烟花非常得矮,但是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接着,我们点了一个荷花型的',那个烟花点燃之后,就一下子嗖的转了起来,喷出了粉色的火焰,那个样子,真的像是荷花展开一样啊!这个烟花却是名副其实啊。接着,我们又放了一个奇幻旅程,那个烟花可漂亮了,有红的,黄的,紫的,各色各样,五光十色,绚烂缤纷。
最后,我们放了一个手持式的烟花,那个上说是有60 发,我就一个一个的数。哥哥说这个烟花是他们小时候最喜欢的烟花,一个烟花可以放好长时间呢。第一个烟花,我数到了53 个,但是姐姐只数到了47 个,诶,怎么回事呢?可能我们数错了吧!
就在这个时候,十二点的钟声也敲响。周围的鞭炮声也随之响起,噼里啪啦的,一个个花也在空中汇聚出了漂亮的舞蹈,恭贺猴年的到了。这个除夕夜还真是年味十足。
相信我在猴年里,我会更加努力,我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会有更大的收获。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元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所描绘的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放炮迎新的热闹场面。
除夕之夜放鞭炮这似乎是一种不会被人忘却的传统。从我记事之日起就对每年除夕凌晨12点的炮声记忆深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一时间点里每家都会放开门炮辞旧迎新,在新年里讨个好彩头,你能想象上百花炮声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那种光亮,那种声响,怎一个震撼了得呀!即使你熬不到这么晚,相信这震耳欲聋的炮声还是会把你叫醒的。
每年除夕,爷爷、伯伯、父亲都会准时从被窝中爬起来放鞭炮,对他们而言,这已是保持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习惯了。他们不需要闹钟,却总是那么准点,或许是他们的心灵感知新年的气息比咱们更早更准吧!
我一直认为,乡下的年味儿比城里要更浓些,因为这份“美味”中加了更多调料,纯朴、感恩与真诚。城里的路旁商店张灯结彩,这是他们对新年的期许,希望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步步高升,但这其中不乏有些应付之意,过多花哨的装饰只是随了大流,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相比较而言,乡下人家门上贴的春联更有寓意,这些春联并不昂贵,并不华丽,却寄托了一家人对新年的美好期待,都说平凡之中见真情,春联不也是如此吗?
年味儿要与家人共同分享,所以除夕也就少不了与家人共进晚餐。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物质需求的提高,“年夜饭”人们更热衷于去饭店吃。一家人在餐桌上有说有笑,吃着现成的'饭菜,吃完结账就可以走了,方便、快捷,何乐而不为呢?但在乡下大多数人家都是在家里吃,即使比不上饭店菜品的美味,但这是家人亲手烹制的,里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即使比不上饭店用餐的方便,但与家人一起劳动是开心的,充实的,享受的。咱们吃的不是美味,是气氛。只要一家团聚,一起吃饭,我相信,无论饭菜的丰盛与否,大家都是开心的。
吃完年夜饭干什么呢?答案当然是看春晚了!虽然现在对春晚的意见褒贬不一,但依然不减低人们对春晚的热情,很早就开始关注春晚了,除夕晚上8:00,春晚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一家人和乐融融的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说说笑笑,体味春晚带给咱们的乐趣,等待零点钟声的敲响。
除夕,除旧迎新。年味儿,充斥心田。希望人们可以在新年中过的更轻松、更舒适、更愉快。如老虎般虎虎生威。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6
春节马上就要到,似乎对于春节不像年少时期那样期待,甚至有着些微的恐惧。对于小孩子来说,春节的确是让人万分期待的日子,可以有新衣服穿,可以收到许多压碎钱。但是对成年人来说,除与家人团聚之外,春节还会有各种各样让人烦心的事情,比如说,离家在外的人必须烦恼春运火车票的事,单身的人得面对回家之后父母的催婚,一年到头本来就赚不到几个钱,回家之后说不定还要大出血,因为过年往往是亲朋好友们结婚的日子……
总之,春节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可以说是有苦有甜,冷暖自知。但是,年少时期对于年味的期待,即使在多年以后,也挥之不去。记忆中的年味,总是和老家密切相关。春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要回到土楼老家。得爷爷还在世的时候,他总是会准备好一桌子好饭好菜来招待那些远行回家的子女们。婶婶们亲昵地靠在一起拉家常,仿佛有着说不完的话,而叔叔们则是互相赠烟敬酒,谈论这过去一年的收获。当时的我,对这一切都特别感到新鲜。因为自己终于从空气污浊的教室里逃出来,觉得一切都是新的。毕竟,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最为让人关心的,莫过于两件事情,一为考试,第二个就是放假。
只可惜,如此热闹的记忆,自从爷爷去世之后,就再也不会有。现在奶奶一个人住,一天只做一顿饭,连厨房的地板都生青苔,灯泡坏也没有人修,觉得没有比老年丧失老伴更让人觉得寂寥。只不过,奶奶似乎对那段时光特别回味。总是喜欢拉着我说爷爷在世的时候家里热闹的场面,当说起爷爷的一言一行时,眼角仿佛有泪花,但是双颊却泛红,仿佛回到羞涩甜蜜的少女时代。而现在呢?除春节,家乡可能要冷清许多,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老人们眯着眼在倚着圆楼晒太阳,浑浊的双眼仿佛千万年不变地遥望同一个方向,孩子们穿着胖胖的红衣裳在放鞭炮,他们都长得很快,当我的记忆还停留在那个擦鼻涕的小孩时,此刻的他们已经很拉风地骑着摩托车飞奔。年味对家乡的老人和孩子来说,应该就是在外打工的亲人回来吧,那是他们一年的期望。
在春节的时候,我总是会作为一个家庭的“小知识分子”,帮手脚笨拙的老爸给别人发短信。爸爸总是很搞笑又自认为很有创意地重复着,老牛在这里给你拜年,喝完酒就喜欢说一些胡话,但早已习以为常。在寒假的时候,喜欢听大人们讲那些琐碎的事,爸的一朋友因没钱还债被抓进拘留所,老哥的同学竟有孩子,还有的去贩毒……当时的我,自以为那是我觉得很烦很烦又不懂却迟早要懂的`事,有点庆幸又一丝悲哀地想自己还可以装几年小孩,重复着要考好大学的希望,跟老哥去未来嫂子家,真的觉得每个人都不容易,我真的已经很好,我可以在家悠闲地吃零食看电视。
当时,也喜欢和朋友们去外面逛街,看那些鞭炮的残骸,听一群老人围在一起敲锣打鼓地进行木偶戏,觉得人间烟火的味道在某一时刻似乎轻易就滴到心里去,像在暖壳里的蜗牛一样,暖洋洋地缓慢爬行。虽执着于一个人的简单,但和家人在一起会有被宠的幸福感。或许,所谓的年味,给人的感觉,除团圆饭、鞭炮、春晚这些标志性的东西之外,对于年少的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从书本的束缚当中解放出来,静静地体会着家人对自己的爱,静静地观望这个烟火人间的点滴。
而长大之后对于年味的体会,可能与年少时期就很不一样,不再期待那漫长和无忧无虑的假期,不再渴望压岁钱与新衣服。而是更看重在春节是期间,和家人朋友的聚会,一起喝点小酒,互相寒暄一番,谈谈过去一年的收获以及彼此对于未来的打算等等。但是,童年时期对于新年的渴望,在一代一代孩子们的记忆中流传下去,他们等待着新年的到来,等待着穿上火红的新衣服,等待着伸出手来要压岁钱,等待高高兴兴地再长大一岁。我想,人类的繁衍,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我们彼此都有着相似的记忆,共通的情绪,比如说,对于年味的回忆。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7
透过窗看着外面飘洒的纷纷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树上,车上……铺上一层洁白的婚纱。看着这如此诗意的美景我不禁回忆起那逝去但又难忘的年味。
零食和烟花
过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丽灿烂的烟花。那时小小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终于过年,我和附近的小盆友们都在家前的广场集合,身上能装东西的口袋里都装满糖果、瓜子、花生。每个人的脸都跟大花猫似的,鼻涕忽上忽下的;大人们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引线。“扑”地一声,烟花向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后“啪”的一声,分成许多个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轻轻地,飘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个金玉满堂,拿在手上,“砰”、“砰”,十声炮响,响彻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经成儿童的世界。
祝福与饺子
过年的年味则成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过年,早早来到爷爷奶奶家,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话:“祝您,春节快乐!”祝福顿时温暖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唤进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三鲜陷饺子,欣赏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节目。爷爷,老叔还有爸爸举杯畅饮,奶奶笑眯眯的双眼变成两条缝,一家人都是满面春风,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飘飘落落雪中,年虽早已过去,但年味儿仍旧是挥之不去,仍给我无尽的回味。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8
我抬头,望着西边火红的天,彩霞如花,就像姥爷家的那种石榴树的花,红的没有一点瑕疵,就像当年那样,开满了西边的天空。
记忆里,绝非是我独身一人望着彩霞。那时候,陪伴我的,有吱吱做响的石磨,枝干苍劲的石榴树,还有在石榴树下的磨盘上轧小米的姥姥。傍晚,偶尔有几声犬吠或鞭炮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中,久久不散。我们祖孙二人,谁也不说话,静静享受着这静谧而又温馨的气氛。
那时,我最盼着过年,因为过年就有年糕吃。姥姥从来不给我买年糕吃,她说,小摊上的.年糕做得太粗糙,而且不卫生,姥姥亲自给你蒸那种小米年糕。姥姥买了几袋小米,在后院推起了百斤重的石磨。我好奇的跟着她围着石磨转。看着白花花,粉末状的小米沫,我不相信它会变成滑滑软软的年糕。
小孩子总是一刻也闲不住,于是我就和姥姥要了一把笤帚,帮她把小米沫扫到中间去。可我哪里会扫,扫来扫去,不是将小米沫在磨盘上扫成一堆,就是把新米和米沫混成一团,或是把米沫扫下了磨盘,姥姥嫌我不会扫,便向我要笤帚。可我偏不给,仿佛是无价之宝一般的将笤帚紧紧抱在怀里,几步跑到石榴树边,好似那石榴树是我的盾牌。姥姥一伸手,我就把身子向后一缩,做成一个虾米的形状,还不忘笑嘻嘻的做鬼脸。
一个星空闪耀的夜晚,姥姥忽然从厨房里端来了一盘年糕,不是街上卖的那种,而是一种几乎没有任何颗粒,软软而不失嚼劲的小米红糖年糕,被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在盘上,我塞的满嘴都是,两腮帮子鼓鼓的,像一个小蛤蟆。姥姥静静的看着我吃完,确定我全部咽下后,才笑眯眯的问我好不好吃,看着我点头的样子,姥姥又笑了起来,说要年年给我做。
后来,妈妈不让姥姥做年糕了,原因是我们家周围有了一个轧米的厂,小米推进去,出来就是米沫,又省力又方便。
姥姥夹起一块来尝了尝,又摇了摇头,说,米太粗了。我也夹起了一块,却并没有尝出什么。
姥姥还是坚持每年为我做年糕,但妈妈不要。因为妈妈说,本来就不是亲姥姥,还是少要点她的东西比较好。我不吭声。
‘吃饭啦。’我听见妈妈喊我,桌子上,依旧有年糕,但并不是姥姥亲手做的。我夹起一块,尝了尝,却不是当年姥姥做的年糕的味道。我知道,妈妈永远尝不出那种被她误解的亲情。
在朦胧的水汽里,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吱吱作响的石磨,枝干苍劲的石榴树,以及那个匆匆为我劳作的老人。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9
年前的阴雨天气有点令人扫兴,可过年的喜气早已满满地挤进阴雨的天空,不时看见街上的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匆匆地往家赶,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笑意。
人们的手上免不购有新衣服,这不禁使我联想起过年穿新衣的习俗。记得小时候能穿上新衣服,会觉得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一件事,不管新衣的样式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会欢欣不已,就会觉得是过年最好的礼物,是一年里最好的衣服。
早在春节来临前,为迎合新年的喜庆气象,为节间展示给亲朋好友一个全新的面貌,家家户户都会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在过年当天在门上贴上一副大红春联,祈求来年好运。如:什么“财源滚滚”、“步步高升”、“富贵满堂”什么的,反正都是一些吉祥的'话语。
做年夜饭是过年的一件大事,据说,年夜饭只有一家人在一起做的,吃起来才最好吃,所以大年三十那天,我们一家子一般都会聚在一起准备年夜饭。外公包饺子的手艺最好,由他做传统的美食饺子;妈妈和她姊妹几个一起洗菜、切菜、烧菜;爸爸和家里的男人们负责杀鸡、杀鱼等“粗活”;而我们几个小孩子和外婆就负责“打杂”,洗洗碗、擦擦桌子、收拾家中的摆设等等。
一切准备就绪,大约五点多一点,传统的祭神请祖仪式开始。由外公带着,先祭夜神及各路神仙,在家门口摆上贡品,点燃香纸,虔诚跪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请完夜神,在回到家中堂屋祭拜先祖,同样跪拜一番,祈求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
祭拜结束后,年夜饭正式开始。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忙碌一年,此刻皆放松心情,大人们开怀畅饮,孩子们恣意吃喝,好不热闹。一年一度的年夜饭能充分地体现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在吃完年夜饭后,大人们就开始守岁。
过年最让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是能穿上新衣、玩擦炮、摔炮等,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即红包。因为红包象征活力、愉快和好运气,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寄托长辈对孩子的关心与希望。
在一声声的爆竹声中,春节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新的一年、新的一学期已经来临。但年味仍是挥之不去,仍给人们无尽的回味、全新的期盼,也萦绕在我的心里,永远不会褪色。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10
远处泛着艳丽的霞光,往日刺骨的寒风也温和了几分,家家户户早已升起了烟火,家家户户都忙着为春节做一系列的准备,而大街上也一改往日的凄冷,变得热闹非凡。在我记忆中的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是贴春联。当天刚朦胧泛着鱼肚白一样的霞光时,我就已经被父亲从温暖的被窝里叫起,父亲拿出各种大小的春联摆在桌子上,而每一副春联上的字虽不相同,但实则都是一样的意义。父亲先将对联平整地铺在桌上,分别在对联的四边涂上胶水,待胶水都在四个角上时,这时我的`重要性就来了。父亲让我快速地拿起上边,对我说道:“快,把它举起。”贴春联的过程可谓是十分艰难的,既要保证两边对称,又要防止它褶皱,我在父亲的指导下用双手按压着,全神贯注地移动着这副对联,缓慢地从上往下按压,生怕出现一丁点差错。等我贴完后便去大门贴上了两张门神。春联寄托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也寄托着我对新年的期盼。
到了正午,爷爷奶奶在厨房忙活了一上午,终于准备好了祭神所需的贡品,往年祭神前都要放爆竹,今年也是如此,而就是在这一声“噼啪”中迎来了新年。过后,准备开始上香了,父亲脸上带着几分严肃,边给我香烛时边叮嘱我不要出了差错,随后将香烛点燃,对着日出的方向祭拜,并默默念出自己这一年的祈盼,以祈求万事如意。
空气中渐渐弥漫着刚放完爆竹的味道,其中夹杂着新年的年味,于我而言,新年的味道是独特的,而这味道将留存于我的记忆里。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11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红红火火的春联,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拉开了新春佳节的序幕。
“年”在超市里
寒假过半,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货。
来到超市,我不禁目瞪口呆,疑惑不已,这哪是买年货,分明是“抢”年货啊!超市里人多物多,入口处的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营养礼盒,推销员佩戴小蜜蜂扩音器,把嗓门提得很高很高,唯恐大家没有听到看到,补货员们忙得大汗淋漓,这些都是给长辈拜年的必备品,爸爸妈妈们赶紧往购物车里填上几盒。我们小孩只对超市里的“美食长廊”感兴趣,巧克力、牛肉干、旺旺大礼包……全都那么诱人,难怪这儿这么热闹。孩子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小心愿,想方设法让大人们屈服,小的哭闹、撒娇,大的就和大人们谈条件。当然,过年嘛,大人们一般都会满足我们的小小心愿。
至于爷爷奶奶们则集中于超市的另一角,那的肉柜上放着肉类和海鲜。
过年了,儿女们会回家团聚,当然要拿出丰盛的美食迎接啊!现在超市里最高兴的.人,当然非超市老板莫属,他一定希望“年”久久地留在超市里!
“年”在饭桌上
你家的年夜饭一定也很丰富吧!我家的那可谓别有一番韵味。妈妈在厨房里忙活了好一阵,菜终于在我和姐姐的期盼下陆续摆上了饭桌。首先,一盘热腾腾的糍粑把洋溢着甜蜜团圆的年味;一盘色香味美的清蒸鱼,寓意我们的生话年年有余万事足;一锅香气四溢的丸子汤,象征着生活幸福圆满;两盘饺子鲜美诱人,寓意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一双双筷子夹起的不只是菜,更是一家人精心准备的爱,是一个家庭对新的一年、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年,在充满爱意的饭桌上。
“年”在祝福中
过年了,少不了到亲戚朋友家里拜拜年,互相祝福。茶几前,叔叔阿姨们肯定会说:“新的一年,祝阿乔学习进步,越长越漂亮!"我则笑着回答:“那我也祝叔叔阿姨牛年大吉,万事如意!”一句话乐得叔叔阿姨们眼睛眯成一条缝,拿出红包塞给我,我接过红包礼貌地甜甜地跟叔叔阿姨们说了声“谢谢。”
年,在茶几前,在一声声祝福中;年,洋溢在幸福的笑脸中。
到了正月十一,我们开学了。
年,载着我们的期盼,开启崭新的旅程……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12
时间故意好像在飞奔,这年过完似乎下一个过年又要来了。送马接羊的速度之快,让人觉得有些吃惊。如今,鼠年的春节又要过完了,于是情不自禁问自己:时间多去哪了?
小时候总觉得过年时间来的特别长,心里总盼着快点过年好穿新衣服,还有好吃的东西。如今的过年,心里盼的却是与亲朋好友一起喝茶聊天。近十几年过年,吃的东西太多,看得人眼花缭乱,可又常常惹人不屑一顾,因为这些东西平时都有,失去了小时候的新奇感。想来想去,只有一样东西在我心头的分量越来越重——茶!出门拜年,我习惯送茶,家里来了亲朋好友,我招待的还是茶。年年团聚年年茶,茶在过年定然少不了。我喝茶,嘴不刁,基本是随遇而随缘。不过在过年,我总会拿出像样一些的茶过一把瘾,同时招待亲戚朋友。
每每饭后,开始围炉茶话。初春时节,寒气未退,选择红茶较为贴切。今年我专挑出几款亲戚朋友都没有吃过的红茶招待,逐一冲泡品鉴。如,用都匀毛尖制作的匀山红韵、用太平猴魁制作的黄山君红、用天目山白茶制作的天目红、用安吉白茶制作的安吉红、用西湖龙井制作的龙井红、用莫干山黄芽制作的莫干红、用蒙顶甘露制作的吉祥红……浓香、幽香、醇香、甘香、酱香等等,实际上都是绿改红的产物,但有些红茶制作工艺却令人叫绝,香气也极富个性。偶尔也会因主人兴致,再品几道江西河红、宁红或者是正山小种、英德红茶等。如此众多的红茶,喝得亲朋好友畅快淋漓,满头热气,大声叫好。
当然,也有一些朋友依旧喜欢喝上一杯上好的绿茶,并且说:江南一带的人从小喝绿茶长大,一年四季与绿茶相思相守相伴,喜欢了绿茶的鲜爽和清香。看着那副执著劲儿,丝毫没有客随主便的意思。过年了,喜欢喝什么茶都可以,只要大家在一起喝高兴就好。
每次拆开一泡品种,引得大家争相来看,反复看、反复闻,深怕茶香从鼻端滑过。在笑声中有人催促:闻什么闻,快点泡呀。有时人多,一个公道杯斟茶显得有些匆忙,急死桌边人催问:好了没有,快点倒啊!多热闹,年中的茶味不知不觉充满着温情。端起品茗杯,以茶代酒,天南地北的'那些事儿开始扯起来了。
再有,品到兴头处,话到趣味时,亲朋好友开始轮流冲泡。由于这些亲朋好友不经常泡茶,有的泡起来摇摇晃晃,有的泡起来茶具颠簸,有的干脆是水溅地板……真是丑态百出,捧腹大笑,有的即便是泡得过火,我也得跟进一句酥而不烂的溢美之词。
一般临别最后一泡压轴好茶是前年幽篁茗袍赠与的私房大红袍,那股霸气十足的岩骨花香足见制茶人的超高功底。大家嗅香而论,对鼠年的开始多了几分憧憬和清新。抛开事业的沉浮、生活的起降,只在春节的当下体会人生有好茶相伴的欣喜,回味童年的纯情。茶味中怀念的却是儿时那些开心的年事。
年味中的茶味很有味道,写在亲朋好友脸上笑意,笑出的了过年开心味道。
平时舍不得喝的茶总会留给过年与亲朋好友共同分享,虽然他们新春相聚意不在茶,但通过新春茶聚却能体会到那悠长的年味,在一杯茶蕴含亲情和友情的一瞬间就会喷薄而出,让你如获新生。在过年的日子里,大家举茶相叙,盘点岁月,才是过年最深的惦记。
哦,一杯茶的温暖,也是年味中的一片温柔。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大家一年的奔波忙碌中,年也渐渐的到来了。
还记得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时,也就是腊八时,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喝腊八粥。在那一天中,大家都渐渐拿出自己屯的年货出来了。孩子们也期待着一学期的结束。年,也就渐渐地开始了。
时光的脚步总是那么快,就到了年三十。我看着大人们将对联贴到外门,意味着对新年的期待。还会将“福”字倒贴门上,意味着福进门来。这一天对于父母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一大清早,他们就准备着今天所需的材料。
大人们忙碌着,我们也不能清闲,帮忙打打下手。年夜饭中少不了年糕,比起买的,自己做的`最好吃。于是我就准备好面粉、鸡蛋、肥肉、南瓜、糖,将它们柔和在一起,捏成一个团,再给大人们下锅炸。这样就意味着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高。
在这一天锅子和砧板几乎没有空的时候,剁东西的声音,炒菜的翻炒生,整个屋子都飘满了鱼肉菜香。让人感到热闹与喜庆。
临近黄昏,外公会摆好桌子来拜神和祭拜祖宗。会在桌子上摆好鸡、鱼、肉在正中间。后面摆上三碗米饭。最后就是三杯酒。前面左侧会在勺子上点好油灯,正中方会上三炷香。祭拜完会将酒洒到地上。
正当我们在玩耍中,一声“开饭了”使我们回了神。全都在家中坐好,盯着桌上那十道菜蠢蠢欲。摆在最中间的是羊肉火锅,意味着红红火火。旁边还会有红枣桂圆乌鸡汤,意味着富贵。它的对面有一盘笋子炒肉丝,意味着节节高升。一盘扣肉,意味着团团圆圆。
接下来我们会全家团聚围着电视看春晚,并在这中途中,长辈们会给我们压岁红包和祝福语。我们都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颜。
午夜倒计时,家门外爆竹声响起,浓浓的年味飘逸在心头。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14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过小年,就要祭灶。记得小时候,奶奶都要做一个花馍,蒸好好,摆放到灶神旁,上一柱香,拜一下。母亲不信这个,所以分家后,家里也不祭灶神了。过了小年,大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准备了。每年的冬天,会裁缝的母亲都是最忙的。村子里的左邻右舍,这个给孩子做件外套,那家做条裤子。母亲都会答应。每晚,踩着缝纫机做到半夜。母亲说,以前我们小时,家里经济紧张,做衣服给家里补贴家用。后来,日子好了,碍于邻里情面,还是要帮忙做的。每年,我们姊妹几个的衣服,母亲都是忙到年三十夜里才给我们赶制出来。
相对母亲的忙碌,我们可是悠闲多了。常常几个小伙伴相约,走上2里路,去镇上看大戏。那时还是公社,在镇里建了戏园子。平日里是镇上开大会,或者审判会时用。腊月里,就开始唱大戏了。小孩子,对秦腔的'热爱,源于可以顺理成章的向家里人要几角零花钱,买一毛钱的瓜子,或者一个米花糖。那时,兴高采烈的我们,在戏园子玩够了,拿一角钱,从小贩手里接过用旧书卷起的一小筒瓜子,站在台子地下,一颗一颗放进嘴里,砸吧一会,再吐掉皮。一把瓜子,慢慢地吃,等戏散了,还有一多半,有时就带回家给家里笑的弟弟妹妹吃。我对秦腔的了解,也就从那时开始吧,记忆中最深刻的秦腔名曲,《周仁回府》,《铡美案》,就是那时深植于记忆中。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戏院就荒芜了,记得初中的学校就在戏院旁边,每日放学都会看到孤零零矗立在那里的舞台,台下空落落的,几个小孩在玩耍。而戏台上那些,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包公,蓝脸的道尔顿,那被遗弃的秦香莲,那骄横的公主,成了永远的记忆。后来,戏园子也拆掉了。前段时间回家,路过镇上,以前戏园子的地方,开发成了家属区,盖起了高楼。年味,就在人们追逐好生活的路上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15
新年的脚步一天天近了,记忆中那些过年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过了腊月二十三,大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打扫屋子,把家里的沙发,家具都统统挪动位置,来一个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包上头巾,拿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上绑上笤帚,把屋角的蜘蛛网,灰尘扫落。这时的我,最快乐的便是在搬到院子里的沙发上蹦来跳去。
下午,爸爸会在炉火旁收拾从集市上买回的猪头,把火钩放到炉子里,过一段时间,火钩被旺旺的炉火烧得红红的,用它来烫下猪头上的毛,哧溜一声,那烧焦的味道顿时布满整个屋子。
晚上,是爸爸写对联的时间,大半个村子的对联都是爸爸写的,乡亲们早早地送来了红纸,有的已经裁好,有的还没有裁。爸爸会让我拿好细线,沿着折叠好的痕迹,一用力,整个纸就裁好了,既快速又整齐。纸裁好了,爸爸在砚台里倒上磨,开始挥毫泼墨,因为经常写,对联的内容已经烂熟于心,我呢,当爸爸写完一幅,我会小心翼翼地摆到地上。爸爸一边写,我一边摆,看的多了,往往爸爸写第一个字,我就能猜出爸爸要写的内容,一会的功夫,地上就摆满了,那浓浓的墨汁味溢满整个屋子。明天一早起来,墨汁干了,再一张一张卷起来,用线捆好,写上名字,以免给大家混了。在乡亲们的道谢声中,爸爸总是摆摆手,乡里乡亲帮点小忙不值得一提。这时候的我是骄傲的`,为爸爸的付出,为爸爸的一首好字。
大年三十是最期待的一天。一早起来,就可以和爸爸一起贴对联了,爸爸拿着打好的浆糊,用一把小小的笤帚刷在大门上,我手里拿着写好的对联,先念一念,判断出哪是上联,哪是下联,然后把对联递到爸爸手里,一边贴一边念。一刷一扫,对联就贴好了。这时候该贴萝卜钱了,要选择不同颜色的交叉贴,还要把黄色的单独拿出来贴到厨房里去。整个胡同里溜一圈,看看这家的,读读那家的,看着萝卜钱在门框上飘来飘去,心情那个美啊!
这时候的妈妈和奶奶则坐在炉子旁开始炸菜了,黄花鱼、刀鱼、豆腐、山药、肉,都是炸的对象。妈妈负责挂糊,奶奶负责掌握火候,一会功夫,大大的箩筐里就摆满了炸好的菜。我会走到旁边,趁妈妈不注意拿几块放到嘴里,边吃边往外走,那味道至今让我留恋。今天,再吃炸好的鱼、肉,已不是当年的味道。吃过晚饭,妈妈从橱子里拿出早已做好的新衣服,新鞋子,我迫不及待地穿到身上。过年盼的就是这身新衣服。穿上就不舍地再脱了,这时候,爸爸会带我来到邻居家看春晚,黑白的电视机也不是家家都有的,看几个节目,大人们对节目评头论足。回到家,哥哥会放几挂鞭炮,这时候,鞭炮声此起彼伏,这是休息之前的鞭炮。
大年初一,是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醒来,一会儿从这家传来,一会儿从那家传来,哥哥和爷爷也早早起来开始了,那声音震耳欲聋。捂住耳朵,躲在屋中看鞭炮刺溜刺溜地冒火星。偶尔会放几个“大雷子”、“二踢脚”,那声音就更响了。吃过早上的素水饺,奶奶说,初一早上要吃素,一年素素静静,没有麻烦。我们就开始拜年了,走进家门,先看看谁家院子里的鞭炮皮最多,这一天是不能扫院子的。然后就是被大娘、婶子们装上满口袋的瓜子,花生、糖果,或者柿饼,往往是几个门子拜下来,口袋里就装不下了。现在回想起来,那种快乐,是现在所无法言说,无法体会的。
回忆童年过年的记忆,就像发生在昨天,还是那么鲜活,那么热闹!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相关文章: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02-14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10-22
记忆中的年味征文02-08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作文02-08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作文12-07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15篇07-08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精选43篇)01-13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精选22篇)04-18
打扬尘记忆中的年味作文05-06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通用36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