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路作文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路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路作文1
家乡有着许多的变化。昏暗的煤油灯变成了明亮的日光灯,费力的自行车变成了舒适的摩托车,潮湿的木房变成了漂亮的砖瓦房,在这些变化中,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家乡路的变化。
我记得我的家住在斜坡的半腰上,依斜坡侧躺着,环顾四周都是斜斜的山坡,重重叠叠,一条羊肠小道夹在两笔直的高山中间,蜿蜒地伸向远方,偶尔有那么一个人背着背篓走过。
小时候我常常一个人坐在屋边的石头上,双手托着脑袋,遥望通往远方的羊肠小路,有时候也拉着爸爸的手,撒着娇,要爸爸说山那边的故事。
后来,有一次我病了,爸爸带我去看病,我第一次下出远门了,虽身体不舒服但我还是很激动。
那天,天刚蒙蒙亮,还下着雨,远处的山顶上飘着薄薄的雾,我爬在爸爸的背上,躲在宽大而油黑的布伞下,我们踏上了那条通往山那边的羊肠小道。爬在爸的背上,我好奇地望着爸爸脚下这条神秘的羊肠小道。因为下雨,路上的泥变得又粘又稠,好象我们过年过节时用水和面粉揉的稠粑,爸爸深一脚浅一脚向前移动着;因为路坑坑洼洼,时不时这里一处“浅水塘”,那里一处污水地,我感觉我在一摇一摇地前进;因为太早,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父亲的呼吸声和脚声。时间在无声息地流过,我来时的好奇也消磨待尽,有气无力地询问爸爸道:“怎么这路这么难走,还没有到?”爸爸笑了笑,轻轻地把我往上送了送,答道:“以前啊,我们这里是没有路的,听你爷爷说,有一天晚上啊,雷声震地,闪电交加,村里的人都吓得躲在家里,以为老天要收人了(村里人说,谁做了伤天害理的事,老天会在晚上来收他。)。但是第二天,人们起来,发现以前那完整的高山被分成了两块,于是就出现了今天我们走向外面的小路。”“真的吗?”我一时来劲。爸爸用手把我托托了,又道:“当然,不过这路很快要变了,听村长说,县里要求村村通路。”说完,露出一脸的希望。我望着爸爸,也憧憬着。
几年后,一阵“要想富,先修路”的改革的春风吹向了中国大地,也吹到了我们村。
于是小路上出现了马达的轰鸣,挖土机的喧闹,闹醒了我们这寂静的山村。渐渐地,一条黄色而宽阔的马路从村里蜿蜒地伸向远方。这时,我也步入了中学时代,又和爸爸踏上了那条通上远方的路。这一次,我们不再走,而是坐村里叔叔的拖拉机出发的。此时,我又兴奋而激动着。我站在车厢的前头,爸爸站在我的后头,我们没有说话,目视着前方。路就在我们的前方,黄色而宽阔。时不时有一阵凉爽的风吹过,那是迎面而来的车对我们关照;时不时又有一点黄色扑上你的眼睛,让你睁不开眼,扑上你的头发,让你的黑发变成了金发;时不时也吹来一句“我儿也准备买车了……”,车里的人羡慕着,心里也谋算着。车在路上奔跑着,欢笑声也在路上奔跑着,车上的人们也在奔跑着。
随着“小康生活”大步前进,我们的路也向 “小康”迈进。
路由淤泥色变成了黄色,由黄色变成了沥黑色,由沥黑色变成了青灰色;路由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马路,由宽阔的马路变成了柔软的沥青路,由柔软的沥青路变成了硬化的水泥路,由硬化的水泥路将变成硬化而宽阔的高速公路;路上的车也由拖拉机变成了摩托车,由摩托车变成了现在的公交车;路上的人们出行也原来的两脚走,变成了现在的上县城坐“公交”;人们的心情也由原来的激动变成了欢笑,由欢笑变成了平静。
家乡的路,由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马路,变成了沥青路,变成了硬化的水泥路,将变成高速的公路,我读着家乡的路,家乡的路变化真大!
家乡的路作文2
我的家乡是一个边远的乡村,1978年改革开放的时候,我刚刚开始上小学,学校在一里之外的邻村,每天早晨与傍晚,我和几个同伴沿着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上学,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了三四年。路上也有不少的快乐,但路上行人少时,在庄稼丛中的我也时不时地感到害怕。不知不觉中,弯曲的小路上行人少了,小路也逐渐不见了,人都走到那里去了?看远处较宽的大路,来来回回的不仅是原来的行人,而更多的则是骑自行车的人们,他们已经很少走在这些又窄又弯的小路了。但作为孩子,骑车只是一种奢望,看着大人们骑着自行车,不知心里有多羡慕。
五年之后,我到了需要到更远的初中上学。道路远了,但没有办法,我们仍然需要步行。初二时,我家里的境况好转,也由于父亲会组装自行车,我有了一辆组装的自行车。骑上自行车脚程快了,看着其它人仍然走在后面,甭提心里有多美了。但这种优越感持续不了多久,越来越多的学生骑上了自行车,同学之间在路上比赛骑车快慢,比赛车技,自有了另一种乐趣。当然在上学的路上我们也会偶尔遇到四个轮子的汽车,跟在后面疯跑一阵,累一身汗,沾一身土,充满了牛气,但还是被汽车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这时候心里就不服气地想: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开汽车,比你还神气!
上高中了,自然还是骑着自行车,但路上的车辆不知不觉中翻了几翻,汽车已经比较多见,走在路上有时还真有点害怕。原先狭窄的公路已经不能容下越来越多的车流,于是道路也只好不停地加宽。但是走在路上,有车经过时的尘土,往往使衣服变了颜色。路边的树木、庄稼也都变了土黄色。这时家里生活逐渐富实,父亲买了一辆二轮摩托,要上什么地方都比原先方便快捷了不少。
难熬的三年高中生活结束,我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刚刚离开农村的我,面对崭新的城市,感到眼花缭乱:这里不仅仅有一座座的高楼,还有一家家的商店超市。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平坦宽广的柏油路,走在上面不用再担心乡村公路上的尘土,更不用担心脚下的磕磕绊绊。在那时我就感慨地想:家乡的道路也这样该有多好啊
不知不觉中,大学的生活很快过去了,我被分配到了家乡工作。一年后,家里给我买了一辆摩托车,惹来了不少同事的羡慕,刚骑上摩托车的我也感到风光了不少。可是冬天来了,骑在摩托车上少了的洒脱,多了忍受寒冬的折磨;下雨了,路上满是泥泞,走不多久就钻到了车轮挡板下,与车轮不停的纠缠,使我不能前行。更何况平日里还要遭受沙土的肆虐。心里这时热盼的还是家乡能快点通上柏油路。盼啊盼啊,盼来了1996年,镇上修起了柏油路,有事到镇上或到城里,走在上面,心里就想:快修啊,快点把柏油路修到我们村吧!在这热切期盼中20xx年到了,水泥路通到了不仅修到了村里,而且修到了我的家门口,全村老少甭提有多高兴了。而且村后还有了想也不敢想的高速公路,在路边看着一辆辆车在上面飞驰,我感觉到自己也好像飞了起来。于是心里有了一个新的期盼:快点买上自己的汽车,这样就不必再怕风吹雨打了。
家乡的路作文3
每当我骑着自行车在平坦、宽阔的公路上读书去,还是放学回来,心里总是乐滋滋的,因为不再为上学迟到而懊恼了,提到上学迟到这件事,总是难以忘记。
那是20xx年的一个冬天,老天爷连续几天都下着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积了很多水,人们走路都要穿上高统靴子,泥巴糊糊也要齐到半统子,穿上其它的鞋子是没有办法过去的,人信都在说这条路几辈子才能打上水泥面,车子在公路上摇摇晃晃的行驶,乘客在车上都提心吊胆,害怕车子翻过去,乘客们都在说:“我们这辈子能看到这偏僻的山乡路打上水泥面,那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开车的司机们都在埋怨这条路。我家就在这样的公路旁,靠近公路的木板,都已成了泥巴板,全家人也在埋怨那“该翻的车子”,然而最让我头痛的是每天还要走三、四里公路上学去。“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天我起来的特别早,妈妈给我炒了饭,吃了饭,我换上鞋子,背着书包,打着雨伞上学去了,心想:今天我一定会得到老师的表扬。想起这些我便来了精神,然而就在我得意的时候,一辆客车开过来,我马上走到旁边,但还是没有躲过,车轮转过之处,飞起一片泥桨,溅得全身,脸上也得了许多,我望着这辆车子,跺着脚,我哭了,心想:这样上学去是不可能了,我急忙转身回家,这时也顾不上路上的坑洼了,到了家里,已变成了“小泥人”。母亲看到这种情况,又气又怄,一边催我赶快换衣服,一边责怪我:“自己知道路不好走,还粗心大意,做什么事情都不用心,看!尝到教训了吧!你怎么那么没本事,车来了,让一下路,怎么会溅得满身是泥水呢?”我一边换衣服一边哭,心里咒骂:该死的车,该死的路,害我成这个样子,还被妈妈责骂。换好衣服后,我又急忙上学去了。心想这次不会那么倒霉了吧!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一路上,我很小心的绕过坑洼,,就在眼看快要到学校的时候,一辆车鸣笛而来,我急忙找地方躲,然而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倒在泥土上,又加上车子从我身连驶过,唉!不用说了,这次不仅是身上、脸上,就连头发上也溅得许多泥巴,这次我算彻底崩溃了,眼看就要到学校了,再回去换衣服根本来不及了,于是我爬起来,硬着头皮上学去了,我一走进教室,哄堂大笑,使我无地自容,忍不往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很想找个缝隙钻进去,好不容易等到中午,回到家又是一顿臭骂。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年,现在每当我骑车到从前发生过的事情的地方,总是难以忘记那酸楚的一段。
20xx年下半年,听说这条路打水泥地面了,人们奔走相告,很快施工人的工人叔叔进了场地,投入紧张的工作中,每施工到一处,人们总是送水、烧茶,真可谓机器的轰鸣声,施工叔叔的吆喝声,人们的热情声,汇合成一道动听的交响曲,这是一首文明的交响曲,社会进步的交响曲,是一首整个大家庭、大集体融合的交响曲,没经过很长时间,一条崭新的笔直平坦的水泥路面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打从心眼里感谢党、感谢国家。
现在更多的车辆在水泥公路上行驶,给农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很多的旧房改造成了新房,木房换成了砖房,下雨天不再出现泥泞的.路面,晴天不再有一身灰了,宽阔、笔直的水泥公路给我们带来了福音,我们现在不再懊恼了,很多学生都买了崭新的自行车,高高兴兴地在公路上行驶,人们都由衷地感觉到国家富裕了,综合国力强了,都为祖国的繁荣富裕而感到自豪。
我作为一名中学生,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的美好明天添砖添瓦。
家乡的路作文4
1947年的炮火声穿越了漫长时空,化为淅淅沥沥的小雨打在树枝上,噼里啪啦地想唤醒清晨还未醒来的人。“吱嘎”一声,沉重的木门被缓缓推开,一个佝偻的声影出现在第一缕阳光的照耀下。
他的背已经有些弯了,苍老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91岁的老人应已是步履蹒跚,可他却身手敏捷,动作迅速。远处一只猫跳过去,他不服老地跟着小猫跑了几步,终是停了下来,微喘着走到院子里,从自家砖墙上搬下红色的方砖。一块砖五斤,他一口气搬了35块。砖被他整整齐齐地码在锈迹斑斑的独轮车里,像是穿戴整齐了整装待发的士兵,接受他慈祥而深刻的检验。
6点,他放下缺了一个口的搪瓷碗,有些蹒跚地抱起他的宝贝家什:一把木掀,一个三齿耙,也都老的不成样子了,仿佛一碰就能碎掉似的。他扯着嗓子喊了声“遛早去喽”,出了门。
太阳还不太想起床,刚迷迷糊糊从云后悄悄探出了头,它打了个哈欠,呼出的气把一切事物的影子都拉得很长,像是要回到遥远而陈旧的过去。他一边往前迈着步子,一边唱起了曾经亲切熟悉的歌:“紧敲那个板来,慢拉琴,今天我唱唱光荣的解放军……”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七十多年过去,当初的三十多首歌已随着他的记忆一起埋没在了硝烟弥漫尘土飞扬的40年代,始终如金子般熠熠生辉的,是他对战友们忘不掉的挂念与深入骨髓的钢铁柔情。
在四海波静成为一种奢侈的年代,和平是老百姓渴求的唯一目标。可连年的战乱已将无数人的生命夺去,和平似乎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那时的他是英气勃发的少年,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便一心想了保家卫国。征兵的队伍一来到这个闭塞的村子,四十多年轻人便纷纷报名参军,临时搭起来的窝棚被挤了个水泄不通。刚穿起解放军军装的年轻人们容光焕发,用手一遍遍抚摸光芒四射的帽徽。窄窄的泥巴路被送行的人堵了个水泄不通,年长的拉着年少的,泪光闪闪,欲言又止。前路漫漫,前途未卜,少年的心却充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英雄气概。“全不赖,一家人一样,打仗不怕死,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家乡解放嘛。”每当回忆起那个场景,他总是记忆犹新:“满当街都是人,车都开走了还往后瞅呢,看看家里人进屋没。”卡车开足了马力轰隆隆地向前跑,留下漫天飞舞的尘埃,星辰般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打完解放战争,他又被派去朝鲜战场。时过境迁,再踏上归家的路途时,身边只剩了十几个人,个个九死一生,面色凝重。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当时他们出征时走过的路焕然一新,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只是车来车往,难免在路上留下坑坑洼洼的伤痕。退休后的他看着坎坷不平的路,决定尽一己之力把路修平。儿女们看他年纪大了,苦口婆心的劝他安度晚年。可他像为了得到心爱玩具而哭闹不止的小孩子一样固执,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在家人们还没有起床之前就轻手轻脚的回来。时间一长,儿女们也不再劝他,只是让他注意身体。他笑着答应,脸上的皱纹缩成一团,像在阳光下打盹的猫。
他已经走了32年,修补了13条路。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自己,他目光坚定,眸子灿若星辰:“我现在修路不光是为了大伙出行方便,更是为了那些没能回来的战友,怕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为他们保留住这条家乡路。”
家乡的路作文5
前不久,由于奶奶病重,我们几兄妹都急勿勿的赶回到老家看望八十六岁高龄的老奶奶。
我的家乡在乐安县西部与永丰县交界地的一个山旮旯里,是罗陂乡的一个直属村,全村总人口不足300人。这里山高路陡,交通闭塞。70年代初,通向外面的路只有唯一的一条又窄又弯的羊肠小道,我们乡下人称之为“野鸡路”,直径相隔不到一公里远的两个地点,要绕道五六里才能到达。70年代后期,在乡政府的号召下,全村人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通过全村老百姓尽一年的努力,修通了一条12公里长的简易马路,勉强地能通上手扶拖拉机之类的车,交通条件仍极差。天晴时,路面上是一层厚厚的灰尘,整天尘土漫天飞舞,使你不敢睁眼;下雨时,一层厚厚的泥浆摊在整个路面上,仅在路面上走几步,你就会变成“泥娃娃”,有时连脚都会陷在泥里拔不出来。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路上,父辈们含辛茹苦地养育着我们,那一串串的脚印就是他们艰辛与磨难的印证。
过去全凭两腿走路,每到农闲时,又逢赶集的日子,有时各家各户老幼都会挑柴到集上卖点钱,换些油盐之类的生活用品。因此,一条条挑柴赶集的队伍成了我们村最流动的风景。那时,我最怕的就是上学了,因村里当时只有小学只有二名老师,一至四年级是复式班,小学五年级就得到十里外的中心小学去上学,路上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沿路还有许多乱坟岗,上学放学,都是心惊胆颤,担心雨天路面泥泞,误了课时;担心窜出野狼蛇豹,伤了身体。然而,在这条简易马路上不知不觉走了十多年,也不知挑过多少担柴,扛过过多少回袋米,可以说,我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这种艰辛中度过的。
后来,大学毕业后在另外一个乡镇工作,由于心里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回家,下车后要走好几里的山路,担心路不好走,回家后又不知如何走出来。记得98年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乡见父母时情景,就如电视剧《新结婚时代》中何建国带女友顾小西回西北老家一样,到县城后坐公共汽车到乡里,然后拦了辆手扶拖拉机到分岔到家里的“野鸡路”口时,已到晚上8点多了,我们一路打着手电筒走,父母担心我们,也打着手电筒顺着回村的路一路走来迎接,直到快晚上10点多才到家。幸好女友比较通情达理,又是第一次到山里,感觉挺新鲜,也没给我什么难看的脸色,只是后来总说我骗她,从我嘴里讲的山村里的美景和童年生活那无限的乐趣和实际相差太大了,感到委屈。
没想到,这次回家竟是如此顺畅,记忆中的路已不复存在,从乡政府所在地水泥路一直通到村子里面,而且分支的小水泥路一直通到家家户户门槛前,可谓是“乡音未改路不识,借问家中何处走?”。乡亲们说:这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现在村里正在搞新农村建设,村里不仅修通了4米宽的水泥路,全村现有小轿车10多辆,农用车5辆,有摩托车20多辆,还安装上了无塔式供应的自来水,家家户户都把厕所造到家里来了,有线电视、电话都通了,后山上装上了移动通信塔。
望着乡亲们边说边笑的脸,我的思绪也随之奔腾:这几年家乡的路在变,人在变,一切都在变。
家乡的路作文6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具有远见、富有哲理的名言,我心存已久,也伴随着我茁壮成长。跨过了世纪的今天,我再次走在家乡的路上,有了不同的感受,又有了新的诠释,脚下原本清晰而带有轮印的土路,却变得模糊起来。从而感触到:前人已走出的路,路上走的人越来越少,渐渐地就没有了路。这就是我曾经常走的,并不宽敞的家乡的路。
没有名气的家乡位于芜湖市清水河北岸。五、六十年代这个江南水乡小镇,由国家确立为“中央皖南木材调拨点”而繁华起来。近千木筏人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成为解放后第一批国营林场森工,他们把皖南山区砍伐了的木材,再次转运到祖国各地。此时,这不见名传的小镇名气也大了起来。眺望远方小小的木排顺流而下,隐约传来木筏人的歌声,此起彼伏;南腔北调的号子声交汇成十分锐耳的旋律,响彻天空;沿江两岸数十里散放的木排经过整合,通过水路、陆路送往需要的地方。江岸荒芜的土地上,建起一排排一幢幢砖瓦平房,道路纵横交错,车来人往,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可是,好景往往总是不长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地,也吹进了皖南山区和我的家乡,绿色环保的警钟敲响出禁砍禁伐,将我的父辈们遗弃在闲水荒滩之中。为抚养尚未成年而入学的孩子和瞻养爷爷奶奶,父亲不得不另谋生路养家糊口,当然我也失去了子承父业的期望,含着泪水在场头老槐树下与母亲惜别,依依不舍地走在这条通往外面世界的小路上。
外面的路的确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时而曲折,时而坎坷,辛酸的泪水和勤劳的汗水流淌在异地他乡。爸爸只有凭借着力气在工地上搬砖运瓦,汗水随着楼房的升高而加大了流量,沉重的劳动却忘记了自己,电话声中还不时的提醒着我要“多保重身体,累了就息一息,年轻人的身体不能受伤”。我含着眼泪告诉爸爸,我在工地边工作边学习,您老也别那么太劳累,学业有成我会换一个地方……。
十几年的努力我成为一名建筑工程师,带领着家乡的乡亲们承建过一座座楼房,也实现了全家人梦寐以求的城市住房。可是在外打拼回家的时间不多,思念父母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决定回家把爸爸、妈妈晚年安度在我的身旁。
回家的路虽然遥远,但此行并不漫长,远远望去家乡虽然变化不大,显得有些破旧,那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远离了故乡的缘故……。多年不走的家乡路,已经长满了野草,可是轮廓依然,这不能埋怨路的无情,不欢迎远道而归的游子,它也许懂得好儿女志在四方,使我们渐渐忘却它,去寻找更宽更广的路......。虽然这条既熟悉又陌生的路偶生荆棘,不欢迎我们的归来,它臆欲着让伐木人放下屠刀,永远不要再走这条破坏人类家园的路,使大地、山川得以绿化,还子孙后代该享有的树木、森林,翠绿葱郁的天堂。
走在模模糊糊的家乡路上,隐隐约约中看见爸爸妈妈在老槐树下等候着我们的到来。老槐树呀老刺槐,你可能就是树中之神吧?小的时候你曾刺痛过我们这些顽皮孩子的手,长大了仿佛你又刺伤了我们全家人的心,也刺散了爸爸的国营单位林场,许多人流着伤心的泪离开了你。现在我们又在你老槐树下流泪,那是幸福的泪,那是衣锦还乡后忆起的辛酸苦涩的泪,那将是告别家乡父老乡亲远行的泪。
【家乡的路作文6篇】相关文章:
家乡的路作文2000字09-21
家乡路作文600字五篇03-30
家乡路的变化作文合集3篇02-17
家乡路的变化作文(集锦3篇)02-22
高中英语作文:踏踏家乡的石板路02-18
成长的路作文大全10-22
勇气_路的尽头作文03-06
路的作文高一02-16
我未来的路作文02-21
成长的路初中的作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