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茶的脆弱与坚强作文
茶的脆弱与坚强
茶,是脆弱的!
茶以一叶之轻,承载了太多的产业负重与文化梦想,但茶是很脆弱的,你真的伤不起!
初春时,一天暖比一天的气温,催促着茶芽萌发,茶树枝梢枝腋纷纷探出小嫩芽,欣喜地望着这鲜活的春暖气息,然而,骤降的气温给这些小生命重重的一击,许多发芽早的嫩芽被冻伤、冻坏了,有一些更是冻得做不了品级茶;
民间资本的涌动,市场的过度炒作,让原本喜欢并拥趸福鼎白茶、班章冰岛、古树纯料等的老茶客,只能望茶兴叹,买不起、喝不起、伤不起;
不时冒出的农药残留问题,给原本喜欢高香的铁观音爱好者们、信阳毛尖的粉丝们,不知所措,不知怎样选择自己的茶叶产品;
经济的稍欠景气、三公消费的政策调整,惹得一些推销茶叶的种茶人做茶人,不远百里千里,来到各地区的茶叶批发市场,着急地推销往年茶商上门求货、而今年积压在手的冬片茶;
深山里或者雪山后的古树茶园里的茶树,在不被外界熟知的情况下,恣意生长,蓬蓬勃勃,一旦公布于世,四面八方的茶人、茶商、茶客、茶资本家,将蜂拥而至,不是保护不足、便是开发过度,近年来,不断有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古茶树,枯竭而亡……
茶,又是坚强的!
平时常喝常品的绿茶,有了新的红茶品种,给了茶客们以新的味觉享受;高调宣传农药零残留、少残留的厂家商家,给了茶客们源自心底的安全与信任;当地政府的觉醒,给予古树茶适当适度的保护,又给了古树茶园新的生命与生存空间,脆弱的古树茶在天地间的阳光雨露之下,再次焕发出历史沉淀后的生机,继续绵延不断地恩赐给人们福祉:萌芽、开花、结籽……
凝望着,茶杯里纤细的叶片在滚烫的热水中舒展开,干枯的茶叶缓缓地释放,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在杯中上下飞舞以释放蜕变的活力;随着茶汤的慢慢冷却,越发优美,蕴飘出淡淡清香。人也一样,只有经历过高温的磨砺,才能战胜自己的脆弱,让自己脱颖而出。
有这样一句名言:女人就像茶包,不遇沸水不知道自己有多坚强!
而我,坚信着:脆弱后的茶,会更坚强!
寻茶,也是在寻找一种精神
山东华茶青年寻茶之旅成员。(后排左四为缪显国)
茶,原本只是一片树叶,因为先人对其价值的挖掘,才被赋予深刻的内涵。每到采茶季,茶人们总会去往各个产茶区,深入茶山探访茶树的踪迹。济南也有这样一批视茶为知己的爱茶之人,近期分别走入云南西双版纳、广东潮州访茶。且让我们从这些济南时报·茶报新闻官记录的文字中,跟随他们一起去感受茶的魅力。
9月10日在西双版纳下飞机时天正下雨,我们还在议论怎么进山的问题,讨论没一会儿,一抬头竟然发现外面蓝天白云、太阳西下。几天下来都是如此,上午艳阳高照,下午突然一阵暴雨,之后又是蓝天白云。所以这几天走进茶山甚是顺利。
这次发起寻茶之旅
,是受到华茶青年会走进内蒙古活动的启发。华茶青年会的口号是“青春茶,中国梦”,以茶人精神共圆中国梦。以茶为师,以茶修德,传播善业,实现产业报国和人生理想的完美结合,在中国茶叶复兴的历史上写下美丽的青春风彩。华茶青年会主席李乐骏先生曾充满豪情地说:“只要有—杯茶,天下就没有远方,只要胸怀理想,人间就都是天堂。”秘书长陆洪波先生曾经提到意义很深刻的八个字:“主动、积极、利他、努力”。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思索,做为一个华茶青年,我能做什么?
经过与多位茶人协商,我们最终定下了这次西双版纳寻茶之行,而我荣幸地成为华茶青年山东茶青寻茶第一季的队长。去往六大茶山的路途崎岖无比,在泥泞的路上前行,坎坎坷坷,车也出现了抛锚情况,但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大家是快乐的。
我们走进贺开古茶园、邦盆茶区、新班章茶区、老班章茶区、老曼峨茶区、曼迈古茶园、易武茶区,一路在臻味号刘学森带领下,深入,体会,感悟。
在这次寻茶途中,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遇到了—个优秀的老师——臻味号的刘学森。我一直认为找茶其实是在找人,人找对了,茶就找对了。
我们不仅仅在寻茶,也是在寻找—种精神。问茶旅途其实也是为一个目标去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挫折。寻茶的目的是为了享受这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带给我们的各种快乐、悲伤、愁苦,都会成为我们心智更加成熟的养料,当我们成熟之后再次回过头来,看待这一些的压力,这一些的痛苦,这一些的挫折,只会心满意足地微笑着面对,因为你至少经历过,因为华茶青年会,因为大家都有—颗勇敢的心。
老千两茶遭遇奇楠“水火生香”
茶的香,于人会有记忆。较之单纯嗅闻的香品,它还多了一样,溶于水,可咀嚼、可鼓漱的合水之香。
古树茶的香气特征是树种在千百年间进化、蜕变,在生长地土质结构、气候条件下逐渐形成。不过各种因素在影响着枝干与叶片,每年每季的茶叶风味各自不同。
我们在老班章古树茶里喝到的兰香,在景迈古树茶里觉出的花蜜香,在老生茶里嚼出的参香,在熟茶里嗅到带甜味的枣香,甚至可以在一上好的古树茶冲泡十来道后的尾水里喝出云南人热爱的“菌香”。这些香气是茶叶与水充分交融后的美好结局。
冲泡一款好的古树茶,由开头的浓烈饱满,到三四水的盈盈可赞,到六七水的温润持续,再到尾声的恋恋不舍。最惑人感官的就是它的香气变化。香,便如是可观行迹,不可琢磨。
还想起不久前,赏奇楠沉香的体验。一款老千两茶,汤色沉红如琥珀,力道绵绵。两三盏喝下去,周身温暖,毛孔张开,嗅觉也灵敏起来。应朋友之邀弄香,小瓶里密封着的奇楠,丝丝缕缕,半卷曲透着蜜褐色油脂。烧炭至半透,熏出那滋味,果然是千转百回,头、本、尾三味各不相同,果香、花韵似在其间。老千两茶已冲了近三十泡,品香炉还是余韵袅袅。在座者在每一个时段里分辨、记忆这奇妙的味道,偶尔清晰、偶尔迷惑,或许,至美之味便是在似与非似之间游弋,迷住你的感官、神思。
大地上的植物就是如此奇妙,草木躯干,于泥土雨露中蓄香纳芳,然后在水与火中溶化释放,完美结合。
品茶、茶中乾坤
去年,开始喝茶。结识了几位爱茶的朋友,有幸品尝到一些特别的茶,绿茶、红茶、花茶、铁观音等。相对一杯茶,更喜欢看茶叶在沸水中舞蹈,起起落落,心中纵有千山万壑、纵有金戈铁马,也只是静下心来,定下心来。
曾经误入一家茶社,被主人邀着一同喝茶,这一次喝到的是老班章茶。店老板细长白皙的手指拿着工具从茶饼上拆着茶叶,并小心翼翼将拆散的茶叶一并捧入壶中,第一次知道茶有很多美好的名字:绿茶如巴渝、银针、定心;普洱有沉意、醇心、和尊、大美。
在茶社,曾见一小伙捧着一包从网上拍来的普洱给老板看,老板对着光端详半天,让他取壶,说先尝。小伙子是个钢琴师,授琴之余,嗜茶。以前爱喝龙井,后来相熟的店老板走了,慢慢转喝普洱。他兴致勃勃地介绍在网上拍茶的情形:在一家以经营古玩为主的网店,以70元的价格拍得。茶泡好,第一口,只觉口感杂乱,似尘土飞扬。如在喧闹之地听雅乐,旋律已被杂音胁迫。再喝第二杯,似尘埃落定,诸事的前因后果已然明了。我以为这应该是杯好茶。
我不懂茶,但觉得好茶应是明亮而不灼人、温和而不粘腻、朗润而不混杂。有主题,有明线,舒服的,圆润的。
陆续有客来,共饮。老板说来客有两种,客户和茶友,客户未必懂茶,但能出价,买走好茶的都是他们;茶友懂茶惜茶,却未必买得起客户随意冲泡、随手赠出的好茶。但茶友的每一次品味,都丰富着口舌唇齿的味觉、满足着惜茶爱茶之心。
认识一位老先生,我私下以为他是一位正宗茶痴。每年采摘新茶时节,他开始出游。无锡的茶、镇江的茅山茶、宜兴的阳羡茶、山东日照的茶、青岛崂山的茶,都是他喜欢的。他会稍稍避开早茶季,五六月份出发,沿途赏玩、品茶购茶,回来会精心存储够喝一阵的茶。他选茶除了看自己的口味偏好,还要自然无污染的。老先生说山东日照的茶因北方冷,茶叶的片基厚,耐泡,沸水冲泡,茶汤橙黄,如水温稍低些则水澄绿,有板栗香味。而崂山茶则茶汤碧绿,有种清新的糯米香气。阳羡茶味稍苦,可有人就好这个味道,此茶曾经是贡茶。
蒙老先生好意,邀请我到他家里,先是滇红,接着普洱茶、铁观音、绿茶,一个是真心待客,总想捧出自己的心头好跟小友分享;一个是总也好奇、总也想品尝,一杯杯轮下来,口舌钝感,终于不知滋味。夜来辗转难眠,后来顿悟:茶也醉人!
学着泡茶。记得茶人说,泡茶时有很多的细节,最重要的只有一点,抛开杂念,全神贯注,把一切放下来,松弛下来,专注在壶中、杯里。整个过程温暖、从容、自然、微笑。定心,品茶。
润取茗香透九霄——记云雾中的邦东
追溯濮人历史悠,千年石器遍山沟。
佳茗忙麓今犹在,嘎里澜津自可留。
古道悠悠无岁月,马帮隐隐没锅头。
偶经古镇石街路,敢问邦东几度秋
一首带着岁月沧桑的诗,唤起了自己对邦东的记忆。邦东,印象中永远浸润在雾雨山岚中的一个地方。岩石遍地,高可及人,植物和岩石混生在一起,原始的自然,古朴,苍凉,悠远。恍若一首远古流传的诗歌,你可能听不懂音符,但你永远忘不掉声音中传来得那种岁月浸透的沧桑。
漫无边际的邦东云海令人震憾,邦东连绵起伏的大山,终日深藏于厚厚的云海之中,山峰云雾幻化无穷,意象万千。浓密厚重的云雾每日均持续到下午1-2点多,日出前,云天一色,漫无边际,日出时,浮光跃金,丹霞缥缈,日出后,阳光普照,彩霞万丈。中午厚厚的云雾慢慢散去,一块一块的云雾,似是棉花,轻盈的浮于山间,曼妙、静逸、幽邃、神秘,扑朔迷离,令人遐想。
邦东古茶三奇
一奇:根深叶茂的古茶树与岩石混生共存
二奇:高山海拨,奇山险峻,云遮雾罩
三奇:原野花香、爽口甜美、滋味醇厚
孕育出邦东古茶独具“岩韵花香”的地域风韵
邦东系云南茶叶的老产区,其邦东大叶种与勐海大叶种和勐库大叶种并列为云南三大有性系原始群体大叶良种,其品质早已声名远波。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述:“其地,上者生烂石。......阳崖阴林,紫者上。”邦东古茶树与乱石混生在一起,充足的阳崖光照,形成了当地俗称"红茶"的紫红叶径的变异叶。邦东土壤含铜矿物质,其邦东原生古茶树为适应生存环境,根系越长越粗壮,并深深扎根深层土壤下,吸取深层土壤里的养份和有机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其叶片中小而厚实,历经数百年的不断演进,以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从而形成了邦东茶品其独特的优良品质。
茶园主要分布在半山一带,成片成林间杂在森林之中。较大的茶树基围在80~90厘米左右。茶园属传统采摘自然生长,树枝盘曲宛延向上,经百年的人工无意造作,形成的'造型嶙峋古怪,似卧龙、似飞禽展翅,既易攀援采摘,又有观赏性。如能亲临体验,实为一种享受。
这样粗大、挺拔、伟岸的身姿,是至今我见过的除凤庆和镇沅千年茶王树以外的,树姿树势最为粗大、茂盛的古茶王树,非老班章茶王树和老曼峨茶王树和易武落水洞等等茶王树所能及。这棵邦东茶王树,其树龄仍未有准确考据,据所有人及当地老人讲述,邦东原有好几棵比这样更为粗大的古茶树,因无意识保护,已被损毁,这棵是现今仍保护存活着的最为古老的一棵古茶王树。
说道邦东,忙麓是怎么都饶不过去代表。忙麓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使得它在历史上一度享有盛名。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述“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既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可以想象当时忙麓茶在临沧应有的地位,成为缅宁县不可多得的名品。这自然就成为县内要员和富豪们以及文人墨客品茗的首选,同时也是接待嘉宾的首选,招待省府官差、礼仪往来便必不可少。
1970年前后,昔归村每年精制100千克忙麓茶上交县上。当时茶农们称之为“县委茶”。县上选中忙麓茶,莫不是因为众人公认的“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这个年代中,有机会品尝到忙麓茶的会是些什么人呢?不仅仅是县委里的职员吧。这就让忙麓茶从深山里走出来,交上好朋友,见到大世面,甚至走向全国各地。虽然当时人们对忙麓茶的赞叹已成为历史,其辉煌的年代永远流传下来,在《临沧县志》记述中,对忙麓茶的评价也是最为突出的:“较名贵的初制青茶是忙六茶和晓光山茶,忙六茶产于邦东乡忙六村,茶水的浓度高,清澈,经久耐泡,饮后爽口回味”。由于有过辉煌时期,被后人传为“贡品”并非没有根据,据有关资料记述:“宋代大理国时期,勐海、双江、临翔、云县、凤庆等著名的‘御茶山’,除供大理国作为‘御茶’,还作为‘贡茶’进贡给皇帝”。忙麓茶是临翔区旧时的名品,进贡当然必不可少。
寻到好茶,心才能踏实安放(一)
五月
在山野的茶室歇脚
一根根茎壮叶肥的茶叶支楞着不肯服输
抓一小把放在白瓷碗里
开水一冲才柔顺地沉入水底
香气化开,口中的回甘绵延不绝
五月,跟随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的寻茶队伍,入云南深山寻真正原生态的好茶。见证一片小小的不起眼的叶子华丽转身的过程。虽然这只漫漫寻茶路的一个小小开头,却已受益颇丰。
同行的都是各界牛人,也是茶界高手。但是在这里我们把身份放一边,把虚荣放一边,把贪欲放一边,因着同一个爱好结缘,因着相同的目标,开启此次云南寻茶之旅。寻茶的目的是恢复老茶味,找到真正原生态的茶。
虽然出行之前对茶山有所预估,但到达之后仍是想象之外的一派乡野原始。顺着山路往高处盘旋,石子还未被完全磨平的棱角颠簸着车身,狭窄的路只供一辆车单行。我一路都在想如果狭路相逢,该如何是好,难道还真能勇者胜?后面发现担心是多余的,载我们的司机是高人,无论多么狭窄的地方都能够顺利转弯。
黄集斌说十年前他第一次入山的时候路非常不好走,虽然不至于像李白那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往返一次要花上许多时间,先坐拖拉机,再换摩托车进山。逢上大雨,泥泞不堪;逢上大风,满面尘土。
中吉号杨总说我们运气好没有赶上下雨,如果雨天山路泥泞,小巴、轿车无法进山,只能用皮卡。想想我们一行十几个人,用皮卡也是浩浩荡荡的一个车队了,在雨幕中穿梭行驶,也算是独特风景。杨总是云南人,极为热情好客,拿出私藏的好茶与我们,从麻黑、布朗、刮风寨……这样一路喝过去,嘴被养刁。
入老班章、班盆的路我记忆特别深,进山时坐的车底盘高,又是和雅琴两个人挤在副驾驶座,还没有体会到当地人说的那种颠簸。回程时换了车,紧紧地抓住上面的把手,不敢靠窗,生怕被甩出去,但人几乎弹跳起来。就是这样的境况,同座的那个来自广州的人还在见缝插针地拍些小视频。
我们都是快乐的人。
那种茶人简单的快乐。
从一条杂草丛生的山路中穿过,头顶的阳光透过绿荫的缝隙不断映照在地上,大叶种乔木长得高挑挺拔,强烈的紫外线分分钟就给人镀上一层铜色。我跟在后面学习大叶种、小叶种、采摘嫩芽的方法以及春茶、秋茶的一些基本常识。在前辈面前,在上千年的古树面前,发现了别样的世界,才知晓自古至今为什么那么多人痴迷、奔赴。
古木参天、茂林修竹、生态链自行衍生、循环,大自然一切井然有序,会让人产生对本真的敬重、尊敬。这种感情由内而外,一直如影随行。
一直庆幸进山的条件越来越好,不用每次都满面风霜。可是随之而来的担心也日益强烈,日益商业化的氛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真正的好茶越来越稀缺。
茶山行之前,我只是偷偷藏在远处窥望宫殿的山外人,茶山行之后虽然我还是外人,但却已经来到了门槛处,能更近距离瞻仰这些茶山、茶树、茶人、茶本身。
我们在中吉号杨总山上的茶室歇脚。一根根茎壮叶肥,抓一小把放在白瓷碗里仍支楞着不肯服输的样子,开水一冲方才柔顺地沉入水底。待两三泡过后香气化开,口中回甘绵延不绝。
静下心来感知,那一小片茶叶中所蕴藏的大能量、大文化,会映照人的渺小。对大自然我们也应该存有这种敬畏之心,感恩它的馈赠,与它相守相依。
【茶的脆弱与坚强作文】相关文章:
坚强与脆弱作文「优秀」01-18
坚强与脆弱想象作文01-29
关于脆弱的坚强的作文01-28
是坚强,还是脆弱?作文11-23
坚强里的脆弱_900字01-26
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作文(精选31篇)08-24
在脆弱里坚强作文(通用43篇)06-27
在脆弱里坚强作文(通用35篇)11-10
生命如此脆弱,却又如此坚强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