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中国观后感(通用6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布衣中国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布衣中国观后感 篇1
深圳出品的五集服装文化纪录片《布衣中国》,将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首播。 播出时间为每天05:44/10:10/13:44/16:26,共四个时间段。
布衣,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是衣服,也是平民百姓的代称。服装,是社会变迁的地图、穿在身上的"国家史"。国民冷暖,时代明暗,生活沉浮,在衣服上密密缝补,飘飘显现,无论霓裳,还是褴褛。
《布衣中国》,由台湾著名文化学者黄永松先生担任顾问,影片上下穿越,南北牵挂,剥茧中国服装的生成,以及服装后面的人物命运和时代变迁。从服装的本原和材质出发,在一丝一缕之间发现山河春秋的冷暖、浑然天成的密码。
据介绍,2014年四川"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上,《布衣中国·百变一身》曾荣获"金熊猫"奖人文类"亚洲制作奖"。 该片的获奖评语称,"衣服是社会的皮肤,能感知时代的冷暖。纪录片《布衣中国·百变一身》通过讲述从民间女红到服装产业的个人命运故事,重拾中国情结。影片奇思妙想,画面干净优雅,将服装设计之美与视听语言之美融合,让人在针头线脑中,丈量出布衣中国的社会变迁"。
该纪录片由深圳市汉唐韵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越众影视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布衣中国观后感 篇2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风靡全国。衣食住用行,排在"食"之前的是"衣",9月15日上午,一部以"衣"为题的纪录片《布衣中国》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
这部讲述中国服饰文化的纪录片是一部地道的"深圳制造",是深圳知名文化人邓康延继纪录片《先生》之后的又一力作。昨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开播新闻发布会在深圳蛇口举行,早上10:08分,众人围坐在一起收看央视纪录片频道实时播出的《布衣中国》纪录片,在结束观看后,邓康延发表了感言并接受媒体访问。
"我们最早想做《布衣深圳》,以深圳三十年的服装变化反映城市和个人的发展。"邓康延告诉记者,后来有人建议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服饰,于是就变成《布衣中国》。邓康延认为"布衣"有两层意思,字面上指布织的衣服,代表平民百姓穿的衣服,另一个意思是暗示一种"百姓的精神"。
纪录片《布衣中国》一共5集,其中第4集《百变一身》还在2014"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上荣获了"金熊猫"人文类亚洲制作奖。它的获奖评语称:"衣服是社会的皮肤,能感知时代的冷暖。纪录片《布衣中国·百变一身》通过讲述从民间女红到服装产业的个人命运故事,重拾中国情结。影片奇思妙想,画面干净优雅,将服装设计之美与视听语言之美融合,让人在针头线脑中,丈量出布衣中国的社会变迁。"
布衣中国观后感 篇3
因为好奇,看完《布衣中国》第一集《浑然天成》后,我决定把自己观后感写下来,以下是一个业余观众的神神叨叨。
在微博上关注记录片之家后,刷屏时看到了央视播出的5集纪录片《布衣中国》,当时匆匆掠过,心思只停留在音乐和文案的表层上。今天再看时,发现了很多值得深究的信息。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纪录片的: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我的理解是:真人真事与艺术手法的结合,或者说纪录片囊括了几个要素:人物、故事、不突兀的叙事手法、音乐、画面和旁白。
先不说第一集讲了哪些故事,看到片尾时,制作团队的信息滚得飞快,我一秒一秒地暂停播放暂停播放,这些幕后的制作成员和他们的角色分工也让我这个业余观众了解到纪录片制作的一点点程序。
制作纪录片是一个项目,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调度团队成员,控制制作预算,符合预期效果呢?屏幕前的我可以一边嗑瓜子一边享受制作精良的纪录片,但是还是要感谢幕后的制作人员的辛苦劳作。制片人、出品人、策划、统筹、资料收集、编导、摄影、音乐、编辑、后期技术与合成、解说、发行,数了几遍,人数超过了25人,有的还身兼数职。为什么感觉是在一本正经的胡扯项目管理的内容,况且我也没接触过影视制作,实在不会说,那就不说了。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表达的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主题,那么《布衣中国》的主线大约是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时间为经,地理作纬,第一集《浑然天成》的足迹北起新疆、甘肃,南至南粤顺德和海南岛,东入浙江湖州和海宁,探寻一朵棉花、一个蚕茧、一匹绸缎、一根丝线和一块皮革的.故事以及这片土地上或已式微或仍在延续的职人精神。
“服装,是社会变迁的地图,穿在身上的国家史,国民冷暖,时代明暗,生活沉浮,在衣服上密密缝补,飘飘显现。无论霓裳还是褴褛,5集纪录片《布衣中国》,上下穿越,南北牵挂,剥茧中国服装的生成,以及服装后面的肉身。从服装的本原和材质出发,在一丝一缕之间,发现山河春秋的冷暖,浑然天成的密码。”
听到这段开篇文案和背景音乐《爱你如衣》,满满蕴含央视的风格。这部片子的制作方主要是深圳一家专业制作记录片的影视文化公司,但是同央视合拍且在其平台上推广难免带有浓浓的“布衣”体。
《浑然天成》讲述了11个普通人的故事。芳龄十八的采棉姑娘北上新疆摘棉赚取学费,几近耄耋之年的广东人梁珠先生坚守顺德香云纱的生产,还有巧手设计,赋予质朴面料时尚元素的良子夫妇和混血女孩益西德成。一部55分钟的纪录片,展现了服装原料的生产、加工,再到设计并制作成衣,我们可以顺势摸出片子的策划思路和导演的拍摄方向。
有了清晰的大局观,血肉的力量透过一个个引人共鸣的职人故事直击人心。
解说中提到了“匠人手艺和职人精神”,我又听到了“职人”这个词汇。搜遍网络,“职人”的释义大致是拥有专门的手艺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因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考证它的出处。不过,按我的理解,“职人”理应是个能靠手艺吃饭且能自由支配个人时间的群体。
片中的海宁皮革裁剪师叶尚青和他的缝制工妻子王婷日以继夜留在皮革加工车间,旺季到来,加班挣钱,养活一家老小,他们算是半个职人。而一句“皮衣的制造者不一定能够成为皮衣的消费者”却生生地把观众拉入真实的生活,叶尚青夫妇俩穿梭在高档服装商场里,没能找到妻子“中意”的皮衣。人潮川流不息,遍身罗绮者,谁是养蚕人?
解决了基本温饱的群体尚不算是真正的“职人”,追求生活品质并有能力满足这种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时间拥有一定的主导权,我觉得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人”。
第一集并非弘扬忆苦思甜这类主旋律,“家庭”和“传统”的主题倒是占据了较大的篇幅。
外省人阿兰跟着婆婆学习织黎锦,为的是给女儿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筒裙。
“一件筒裙,对阿兰的婆婆来说是记忆的传授,对于阿兰是入乡随俗的归依,而对于阿兰的女儿则是传统的牵挂,一件衣服完成了对三代人的言传身教。”
湖州村民谭洪亮一家养蚕缫丝,为的是给堂妹的新生儿缝制一条丝棉袄。
“这是一个家族相聚的温煦场景,中国人,起初聚族而居,渐渐花开叶散。但因为这一丝一缕,宗族和传统得以藕断丝连。”
看到这儿,我想北方的同学多少留有母亲帮着全家人缝补衣服或者纳鞋底的记忆,而我呢?印象里,妈妈给我做过两件衣服,一件是夏天的清凉短袖上衣,一件是冬天的棉裤(小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
大约是小学三、四年级吧,家里的脚踏式手摇缝纫机还没坏,是那种国产的缝纫机,不记得是蝴蝶牌还是飞人牌了。夏天到了,不知从那弄来的清凉面料,我妈给我缝了一件无袖上装,刚好盖住肚脐眼,然后就乐呵呵地穿了整个暑假。
不过,缝纫机倒成了我的玩物,心血来潮缝了个零钱袋,用收紧带封口,针脚歪歪扭扭,粗糙的很。
今天就写这么些吧,我不想再烧脑了。
布衣中国观后感 篇4
不管是棉花还是蚕蛹,羊皮还是牦牛细绒,在工业化不断刷新人类社会的今天,我们赖以生存的温暖仍然离不开手工,离不开自然。“我们从一株植物,或是一匹动物中获取浑然天成的制衣材料。这是一种索取,也是一种给予。” 抚摸着身上穿着的衣服,我们心中应有一种虔诚,那是对温暖的感激,对辛勤劳动者的敬佩,对生生不息大地的珍惜。 《浑然天成》中,一个故事,一种布衣,也是一个“布衣”:新疆采棉、海南黎锦、浙江响云纱、湖州蚕丝衣、青藏牦牛绒。纪录片用诗意化的镜头,通过对田地、山野、晾晒场、蚕房、草原的俯拍,展现了衣料制作的全景,为衣料产生的环境氛围晕染上了浓重的中国风;用特写镜头描绘匠人脸上憨厚而宁静的表情,既客观地呈现了劳动者们踏实敬业、朴实认真的形象,又带有一定感情色彩地,将对这群劳动人民的敬佩与赞扬,一帧一帧,刻进了画面里。
农民与工人共同组成了我国的基层阶级,衣料的制成与他们息息相关,每一件衣服,都来自这些淳朴、厚实的双手,一丝一缕中,织出了中国人的温暖,延续了宗族的传统。然而也不是所有的制衣者都能消费得起自己缝纫的衣服,节目通过叶尚青的故事揭示了部分服装工人面临的窘境。这种尴尬,既来自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又来自跟不上脚步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我们歌颂勤劳可贵,但最辛勤的一部分人、创造了实实在在财富的人,却不能分得更多一点的蛋糕。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让这些尴尬的劳动者面对生活压力倍感疲惫,政府如何正确引导,如何给予这些人和家庭基本的安全感,是织出“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不管是工人经验,还是家族传承,不同的“布衣”,不同的布衣,都是中国服装史上的一针一线。
这种积累,织出了中华服装文化的繁锦。而在这幅锦绣千里图的脚下,是九百六十万平凡千米的土地,孕育了生命,给予了温暖。 抚摸着身上穿着的衣服,我们心中应有一种虔诚,那是对温暖的感激,对辛勤劳动者的敬佩,对生生不息大地的珍惜。
布衣中国观后感 篇5
我们在丝丝缕缕下点点滴滴的生活,这部纪录片与其说是在讲我们身上的丝丝缕缕,不如说是在讲我们关于身上丝丝缕缕的点点滴滴。
纪录片里讲我们用各种各样的天然材料做出我们的布衣,但我觉得这更是一个我们在穿衣织布中浑然天成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浑然天成的天然材料塑造了我们的布衣,也不仅仅是浑然天成的布衣塑造了我们的传统生活,而是我们浑然天成的生活发展塑造了我们的布衣世界。
纪录片中每一种服饰制作都是一类人的生活。坐长途火车到新疆采棉的河南女子,父亲早丧,兄长外出打工,姊妹辍学,她千里迢迢,在棉田里呆十几个小时,为自己学会双手釆棉而开心不以;外嫁海南的女子,向婆婆学习黎锦的织法,只为给女儿织人生第一件黎锦裙,传承是所有人的传承,与血统无关,与地域无关;外出打工的制作皮衣的夫妻一天经手那么多皮衣,过年回家却买不起一件皮衣,遍身罗琦者,不是养蚕人;美国与西藏的混血女孩利用耗牛毛打开奢侈品的大门,造福一方,最终留在那个贫瘠而美丽的地方……
我们带着布衣的繁华和褴褛,带着浑然天成的悲欢离合,仿佛在织我们自己的一块布,上面涂满自己和别人的故事传说,五颜六色,或模糊,或清晰,经过多次的工序,在空中一股脑的飘荡。
这个纪录片讲述的大概就是关于布衣的布衣门的故事。
布衣中国观后感 篇6
从古代开始,我们就懂得向自然索取色彩斑斓,从视觉上丰满我们的花花世界。红橙黄绿蓝靛紫,我们就像是小孩子那样不停的追逐色彩斑斓的乐趣。
有那么一个时候,我们不满足于彩色泡泡一般的世界变化,开始追逐色彩的自由,描摹自己的色彩来点染我们的世界。于是我们开始挥洒身上的画卷。那一刻,我们或泼墨或白描,或织锦刺绣,慢慢晕出大朵牡丹翠绿烟纱碧霞罗,粉色水仙散花绿叶裙,金丝薄烟翠绿,玫瑰紫缎子水红锦袄,金边琵琶襟外袄,粉霞锦绶藕丝缎裙……衬托出或妖娆妩媚或威武霸气,或雍容华贵或朴素淡雅的气质。
因为色彩所以出彩的人类曾经一度限制自己同胞的服饰颜色,把服饰颜色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但是即使限制,我们也可以在桎梏里蹁跹,因为我们从未改变我们内心的对于五彩斑斓的追求。
在不久的今天,我们终于获得了颜色的再一次自由,我们再一次用我们的向往泼洒着恣意的风华绝代。蓝粉、草绿、奶奶灰、姨妈红……我们把色彩的表达发挥到了极致,犹唐宋诗词的精妙绝伦,于其他时代更胜一筹。
我们色彩斑斓因我们的追求而活色生香。无论是什么时候,那个时代,我们都以最执着的追求让我们的服饰最终坎坷出色。
【布衣中国观后感(通用6篇)】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通用15篇)03-19
中国机长_观后感04-18
典籍里的中国论语观后感(通用7篇)03-25
感动中国观后感结尾06-12
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2022学生观后感(通用36篇)04-24
小学生中国机长观后感04-20
《我们诞生在中国》电影观后感04-12
《我们诞生在中国》学生观后感想04-07
《中国女排》观后感600字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