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清渠》的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山清渠》的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山清渠》的观后感1
人,总得有点精气神,有不一样的血性,没有了这些东西,人就会垮掉。观看了《高山清渠》电视剧,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无论在任何时刻,人所处的环境,所面对的事情,都是一种挑战。清代学者王永彬云: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必随处见神明之宰;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终身无安逸之时。此语道破了人的一生必须与“苦”奋战到底,直至获得胜利。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必悲观。英国哲学家约翰·约克有言: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是的,面对各种困难,我们必须做好内因外因分析,有力克服一切不利因素,有效形成最大合力。
《高山清渠》剧中曾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吃的苦,只要努力希望就在。”面对困难所付出的一切,都会成为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即使在整个过程中失败了,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希望就会常在。行者常成,为者常至,始终处于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状态,又何以体验感悟惊涛骇浪、波澜壮阔的大风景?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根源性的道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运用到《高山清渠》中而言,所谓的活水源头,就是植根与灵魂深处的那身傲骨、那份不懈的努力、那份哪怕微弱的希望之光。
《高山清渠》的观后感2
草王坝村是贵州遵义县大山深处的一个常年缺水的小村落,村支书黄大发带领全村人绝壁凿天渠是《高山清渠》电影所凸显的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畏艰难、服务人民的内在品质。作为一名遵义人,一名身着藏蓝的人民警察,站在家乡这片热土上,感触尤深。
2017年工作后,去过草王坝村,方知36年的岁月追梦跋涉,完成一条跨越三山九崖,主渠长七千二百米,支渠长两千二百米的水渠,为山村引来清渠有多不易……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深感到我所向往和积极加入的中国共产党是那么金光闪耀,我也深刻认识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是我们干好戒毒工作、发展戒毒事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共产党人黄大发用其一生勇于担当、坚强不息地奋斗践行着当年入党时许下的诺言,“让山里人过上好日子!”更让我感触,面对集违法者、受害者、病人三重身份的戒毒人员,对她们的管理教育更需要用心、用情、用功,通过戒毒医疗、教育矫治、康复训练、心理矫治、诊断评估,帮助她们更好地回归社会。黄大发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是遵义儿女“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的本色,是80多年前的长征路上播下的红色种子的延续。
全片数次让我热泪盈眶,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戒毒事业献身的决心和信念,今后无论在工作岗位上遇到何种困难,我都将以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勇于担当,敢作敢为,砥砺前行。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我将发扬好“黄大发”精神,带头干、躬身干、往实处干,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高山清渠》的观后感3
以“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为原型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通过观看电视剧,切实感受到老支书为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带领草王坝群众用简单的工具在绝壁上凿出近万米的“生命渠”,需要冒着多大的风险,需要克服多少困难。他真正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遵义人,特别是作为国家统计局遵义调查队派驻务川县双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感慨良多,感受颇深。
还记得2017年到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第一次感受到草王坝的艰苦环境,也有幸见到黄大发老支书,从他身上能够感受到雄伟的气魄和坚定的信念,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看了电视剧,剧情跌宕起伏,画面写实性很强,深刻感受到他就是我们身边的愚公,具有无穷的信心和毅力。他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一心为公的高尚情操,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激励着我们年轻干部。
老支书曾说过:“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正是因为有黄大发这样的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不计个人得失,敢于战天斗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才得以日益改善,我们的国家才一步步从站起来走向强起来,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向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
作为年轻干部,我会更加深入地学习大发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担负起新的时代使命,苦干实干,以昂扬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每一件事;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中,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不畏困难,敢做先锋,坚守好自己的岗位,让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高山清渠》的观后感4
为向“当代愚公”黄大发认真学习、对标看齐,不断锤炼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近日,天然气能投公司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收看由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策划指导推出的'电视连续剧《高山清渠》,近百余人通过自行收看、集中观看、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学习黄大发老支书的先进事迹。
该剧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黄大发老支书为原型,讲述他36年如一日带领村民艰苦奋斗、战天斗地,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成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约9400米的生命渠,改变草王坝村落后面貌,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
第三党支部书记王有坤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将从黄大发老支书的事迹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学习他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不见清泉誓不罢休”的实干精神,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工作动力,积极投入到公司煤层气勘探开发安全生产事业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将坚定理想信念,做到手勤脚快,磨砺心志、恪尽职守,努力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在工作岗位中和社会角色上发挥作用。”青年党员刘胜难从年轻一代党员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自身的观后感。
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老支书的光荣事迹为榜样,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积极响应新时代号召,坚持解放思想的理论品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久久为功的价值追求、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更加昂扬的斗志,全方位推动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
《高山清渠》的观后感5
我们竹元地理位置与草王坝相近,有着同草王坝一样的大山,看到黄大发为寻找水源的那种执着勇气,老支书“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豪迈誓言始终在我脑海里盘旋,让我感动落泪。就像回想自己到竹元驻村,与村支两委动员群众修路的情形,感触颇多,我们修通了路,发展起了产业。点点滴滴都让我深刻感受到黄大发老支书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老支书坚定的信念、坚毅的初心和坚强的意志,是我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的好榜样。
还有很多弹幕和留言这样说:“这个夏天,让我热出了一大把眼泪”“追剧停不下来,一秒都不想快进”“这部剧是为了让我每集哭一次”“除了感动,剩下的都是泪花”“看到这里,我已泣不成声”“刚看了找白米饭那段”“每一句话都那么有信念”……还有很多热文,“醉”是《高山清渠》能“解渴”,读懂“绝壁天渠”背后的“初心”,在“高山清渠”中遇见“你、我、他”,感悟《高山清渠》背后的“断舍离”……
《高山清渠》的观后感6
通过观看近期央视黄金时段播出的《高山清渠》,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了深刻的洗礼。
当代愚公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从六十年代开始,历时36年,带领全村群众,靠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绕过三重大山,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9400米的生命之渠,结束了千百年来该村“滴水如油”的历史,创造了人间奇迹。
奇迹的创造,怎叫一个“历尽艰辛”了得,历时36年,期间第一次天渠凿成之后,由于技术等原因,未能实现通水,结果黄大发老支书被撤了职,但他依然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自带盘缠去向专家学习,学成之后,主动请缨,重获百姓和组织认可;他初心不改、使命依旧、一如既往,心里装着全村百姓,唯独没有自己和家人,以“草王坝村不通水誓不罢休”的精神继续带领全村百姓凿渠。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甘甜之水经过9400米的“高山清渠”流淌到了草王坝村,为草王坝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通过《高山清渠》的观看,我认为草王坝村的成功主要在于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发挥好了战斗堡垒作用;有一个理想信念坚定、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善于团结带领全体村民的带头人黄大发;有团结一心跟党走的草王坝村百姓。作为统计调查一线的我、一名中共党员,要在党的领导下,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远跟党走,不断推进统计调查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