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时间:2022-06-30 15:43:5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热】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热】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

  最近看了一部法国电影,名叫《放牛班的春天》。

  此片主要讲述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克莱芒·马修因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克莱芒·马修想用自己的方式帮助这班问题少年,他开始教学生们唱歌时,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性格的莫翰奇出来捣乱,谆谆善诱的马修老师把莫翰奇的音乐天赋发掘了出来。使他成为世界著名指挥家。

  其中马修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用动人的音韵教会他们成长,用爱的真谛去感动他们内心的纯洁更令我震撼。

  有些人每天都在抱怨,说自己不幸。我们能看见世界,我们比世界上所有的盲人幸运;我们能听得见声音,我们比世界上所有的聋人幸运;我们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比世界上所有的哑巴幸运;我们有一双健全的胳膊一双健全的腿,我们比世界上所有的残疾人幸运;我们每天都有足够的食物和足够的水,我们比世界上所有贫困地区的人幸运。就以上来看,我们又有什么可抱怨的,我们已经比世界上2∕3的人幸运了。为什么我们不能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呢?

  上帝问一个小孩,“你认为人生最幸福的时候是哪一时期?”小孩回答,“中年,我现在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妈妈每天都有时间看电视。”上帝又问一个中年人,“你认为人生最幸福的时候是哪一时期?”中年人回答说,“老年,我每天都要为了全家努力工作,老年人可以乐享天伦。”上帝又问一个老年人,“你认为人生最幸福的时候是哪一时期?”老年人说,“孩童时期,我现在腿脚不灵活了,没有活力,而孩子们能自由自在的奔跑,玩耍。”上帝叹了口气,“为什么没有人觉得现在的时刻最幸福呢?”

  其实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同样也是幸运的,每一天都是人生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这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影片。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所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

  马修刚来到这个学校时,就看到一个孤儿——贝比诺。

  贝比诺是一个孤儿,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但他坚信他的父母在星期六一定会来接他。

  马修用自己执着的心,建立了合唱团,还发现了一个拥有非凡的嗓音的人——莫朗奇。

  他的嗓音与众不同,这也让他获得了马修的信任,马修也让他在合唱团中独唱。

  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马修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可最后被解雇了,但在他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曾今无恶不作、行为极差的那些学生,

  向他扔纸飞机,飞机上写了学生对他的看法和告别,看到这里,我潸然泪下。

  在这部电影中,校长受这所学校的制度和学生的行为所影响,常常虐待学生,但在后来,在马修的劝说下,他还尝试着折纸飞机;还有一次,

  他被学生们用球击中了头,不但没有去责骂学生们,反而和他们一起踢球,校长也逐渐变得善良了,但他还是太注重于名利,最后被上级开除了。

  马修老师虽然仅仅是一个学监,而且他做的事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也没有创造什么完整的教育理论,但他却是一个伟大的老师。

  在学生的心目中,不管什么时候,马修老师都是尊重、相信、理解、宽容他们的。

  的确,马修老师真正站在了孩子的角度上,所以,孩子们犯的一切错误都是可以容忍的,都应该相信他们,给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

  看了这部影片,感动之余,我也得到了启示: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应该看到学生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关键要看怎么去教育,怎么去挖掘孩子的天赋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的成长起来。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3

  今天的教研改了一种新的形式,观看教育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个电影初次听说还是在一个娱乐节目上,印象中只有那群歌声如天籁般的孩子们,这次借助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欣赏了这部电影。

  在片初是以回忆倒序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故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群顽劣的孩子各种恶作剧的戏弄老师,同时老师们也在用严厉的方式惩罚者他们,“犯规—惩罚”是校长及老师的口头禅,孩子们的举动就像弹簧一样被压制再反弹。

  终于,主人公马修老师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希望。他没有伟岸的身躯,没有满腹的才华,仅仅是一个落魄的音乐老师,可他的到来就像一汪清泉注入了沙漠,让我们瞬间就发现了这群孩子的优点,他用音乐拯救了这群无人问津孩子。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服饰和背景,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简单,干净的音乐贯穿着整部影片,使观众在天籁般的童声中欣赏着电影,是本影片的一大特色。虽然马修不是圣人,他无力坚持自我的真理,但他尽自己所能做着一切。最让我感动的是合唱团表演的那一刻,那个最具有音乐天赋的男孩因为过错被晾在一边,心情沮丧,神情显得格外落寞。而第一节音乐结束时老师突然转向男孩示意他演唱,男孩很惊讶更惊喜,而后带着一种幸福的满足感完成了他的演唱。一位老师可以让一个孩子得到对自己的肯定,对人生的期待,真的很伟大!像马修老师,虽然被校长开除了,但那一双双从窗口伸出的小手,那一个个写满了孩子最真挚祝福的纸飞机已足以让他感动,让他幸福!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师都能用尊重、用温和、用爱心、用情感去感动学生,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都能收到孩子们的纸飞机,写满了祝福与期盼的纸飞机!让我们坚持着最初的梦想,把爱带给每一个孩子!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4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很老的电影了,但正因如此整部电影有一种浓郁的古典美,轻松浪漫的主色调,伴随着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在一帧帧略暗调的镜头里,故事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徐徐展开。

  醉心音乐却毫无所获的马修老师来到一家名叫“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这里的学生调皮捣蛋,看似都是一些问题儿童,大多数老师们蛮横粗暴,校长只考虑自己的前途,遇到问题只是一味的利用体罚手段镇压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似有一座高墙,格格不入。生性善良的马修老师来到这里,用音乐筑起了他和孩子们之间的桥梁,是他的善良、宽容、耐心和谆谆教诲,润物细无声般潜入孩子们的心灵,从而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马修老师的教育便是这样的,他来的第一天,马桑斯大叔因为孩子们的淘气被伤到了眼睛,无情的校长用轮流关禁闭的方式解决这起事件。马修老师了解真相后选择了让犯错误的孩子到医院照顾受伤的马桑斯大叔,善良的大叔非但没有怪罪这位孩子,还各种表扬他。这种教育方式shi犯错的孩子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让孩子们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和温暖善良。

  马修老师用音乐的方式渐渐打开孩子们封闭的心灵,他组建合唱团,教孩子们唱歌,每一次孩子们整整齐齐站立,长大嘴巴唱出动听的音乐,这样的场景是美好的,是温暖的,他们天真烂漫的性格,对自由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都在歌声里了。

  “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我反复咀嚼着这几句台词,我发自内心地对主人公感到敬佩,不光是对孩子,还有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如果我们多一点温柔,多一点宽容,多一些理解,也许我们都会成长为更好的人吧……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

  假期里,我看了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电影感情深刻,内容丰富。

  电影的开头以莫朗杰和佩皮诺两人的对话带入了主题。马修到塘底寄宿学校当学监老师,学校中有很多学生是难缠的问题儿童,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现状。于是他组成了合唱团,用音乐打开学生们的心灵之门。马修走时,孩子们都用纸飞机来送别他,在上面写上了真诚感谢的送别语。

  在这部电影中,马修坚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这就是马修美好的精神。他让我不禁想到了我的老师——董老师,而我就是电影中的莫朗杰。

  董姐她从来不放弃任何一个人。我是体特生,董姐对我的爱和要求也丝毫不减——自从开始晨跑,她怕我们没吃早餐,经常给我们发鸡蛋,补充营养。每当咬着热乎乎的鸡蛋,听着她摸着我的头,笑着说:“看你瘦的”,便立刻感到一种温暖萦绕心头;她怕我思想上对学习松懈,于是中午请我吃饭,找我谈话。饭桌上,她坚定而严肃的说:“放弃很容易,坚持却很难!但是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学习一定不能落下!这样你就会赢!”老师的耳提面命,我一刻也不敢忘。所以,我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马修对孩子们充满了希望,这份希望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明灯,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让他们感到了生命的意义。他本着这份绝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精神,迎来了放牛班的春天,也为孩子们带来了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一个用爱和音乐救赎心灵的故事。随着孩子们纯真的歌声与满天纸飞机,春天已到,温柔的风将他们的歌谣吹响远方,我的心伴着歌声,随风飘扬,飘扬……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6

  《放牛班的春天》感动了我,因为这是电影艺术的魅力,好电影就是能让人感动,因为电影里面有我们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比如一个能为你人生指引的老师或者是一个伯乐。

  马修是一个秃顶的老师,他其貌不扬,而且还是一个不成功的音乐家,他被派往一家名为“池塘之底”的工读学校做学监。学校的校长丝毫不关心孩子的生活,他制定了严格、死板的校规,并体罚、虐待违反校规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的心灵遭到了扭曲,渴望自由的灵魂与周遭的冰冷、无情激烈地碰撞,形成了他们极端叛逆的性格。

  马修老师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了转机。他和蔼、善良,从不体罚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他采取一种截然不同的惩罚方法。但身为“好好先生”的他也有自己不可侵犯的原则和立场。他不会对自己喜爱的学生有任何的偏袒,同样也不对经常得罪自己的坏孩子怀有丝毫的偏见。马修老师就像是一个集所有优秀老师所应具有的特点于一身的学监,而属于他本身特有的要属他借音乐完成了对孩子们受伤心灵的抚慰与洗礼。

  马修老师的实验,即组织一个合唱团,是对孩子们“救赎”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实验的最初动机或许出于偶然,或者说是马修的一点私心。但对于一个视音乐为生命的作曲家,老师能从一开始将乐谱紧锁于橱中到后来当着学生的面子自由地展开、翻覆乐谱,这其中包含了他对孩子们的信任和理解,同样也隐含着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无疑,他的实验获得了成功。孩子们在音乐中找到了自我的价值,学会了欣赏美好的事物,懂得了同学与同学、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和友爱。音乐解开了束缚他们心灵的绳索,重建了被炎凉事态损毁的是非观,激起了一颗颗幼小心灵中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影片的最后,撒落一地的写满歪斜字迹的纸飞机和窗口伸出的十几双快速挥动的小手,还有那首饱含深情的离别之曲则是对于像马修这样的好老师的深深谢意。派皮诺后来跟着马修老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指挥家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7

  今天,我在阅读屋里和梁老师一起看了一部叫《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马修的人,因为一些原因而去到了一个叫“池塘之底”的学院当学监,“池塘之底”是一个再教育“问题少年”的寄宿学院,这里的学生都是一些顽皮、放肆或者是反应慢的学生,校长哈珊经常用“行动--反应”来教育这些学生。刚开始学生们很放肆的去捉弄马修,可马修并没有罚他们,而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去教育他们,学生因此也越来越喜欢马修。可是因为一些事故,马修被辞退了,这个叫“马修”的人,给这些学生留下了一个充满回忆的“春天”。

  在这部电影里,哈珊校长的行为让我感到愤怒,他常常用“行动--反应”来教育学生,并常常对学生说,“你没救了”“你不行”等让学生没有自信的话。他对学生的做法,就像是监狱里的监狱长,让学生恐惧,在最后“池塘之底”发生事故时,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学生怎样,而是自己的升职怎样。正如马桑大叔所说的:“在这所学校里,受苦受罪的不是老师,而是学生。”然而马修的教育让我感到欣慰,他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让学生们重新拾回自信,重新让学生知道了自己应该干什么,他在最后对哈珊说了一句:“你真是个疯子。”说出了所有人对哈珊的看法。

  刚开始我学钢琴时,也是对自己没自信,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学钢琴的意义是什么,所以完全弹不好。直到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好的钢琴老师,她鼓励我,让我重新找到了弹琴的乐趣,让我越来越有自信,钢琴弹得越来越好。

  一个人的春天,就是相信自己,只要你相信自己,属于你的春天总会到来。电影中的马修老师就是用他的爱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人生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

  《放牛班的春天》充满童真,充满动听的歌声,充满了人性的教育。还依稀记得马修那张温柔的面孔,用神奇的音乐让一群被污染的问题少年得到进化,带他们找到了幸福。马修,他好似一个善良的牧人。他用爱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爱照亮了前方的路,用爱为他们指引方向。我想说:这不是奇迹,而是用爱教育的奇效、在管教寄宿学生时,将学生组成了一个合唱团,用音乐启发孩子的潜能,让野男孩个个成为发光的小天使,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他们冰冷已久的心。我清楚地记得其中一句对白:等等,他是我唯一的男低音这句话饱含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尽心尽责;对人平等,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态度。

  《放牛班的春天》反应出来的关于教育的问题也很多,我是个学生,当然不能站在老师的角度谈教育,所以,我就以我的角度来浅谈教育。

  首先在我看来,教育,教的是人,是人心,而不是带着人皮囊的傀儡,作为学生,肯定希望老师把你当人教,而不是其他一些东西。

  其次,教育必须建立在信任之上,信任是沟通的基础,如果师生之间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那还谈什么教育,不过就是完成一下程序,老师完成了学校的任务,学生则又浪费了40分钟的生命。

  再者,无论是教育,还是学习,都得用心,到今年已经上了十年学了,那么多的老师每一个你都记得吗?不是吧。为什么会这样?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是白眼狼,但任然存在一部分不是白眼狼的呀。那么在这部分人上体现的原因便是,老师没有教到学生心里去,他们只是把自己学过的东西像复读机一样,重复出来,不包含一丁点的个性化教育,日复一日,这样的老师也就成了真正的复读机了。多年后。当你回顾自己的人生之路时,你能从心底激起关于老师的记忆的浪花吗?

  身处21世纪的今天,学生该有对学习的良好态度。而老师也应该有对教育的良好态度,作为老师,如果你都不热爱教育,只是单纯的为了养家糊口,却任然要忍受内心的煎熬踏进教育的圈子。对不起,您还是退出去吧。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9

  《放牛班的春天》,一部爱的电影爱的电影,一部将教育放大电影。影片中描绘了一个音乐家,来了一个叫做池塘之底的私立学校教书,的确对于这位音乐家来说,他的人生似乎到低谷,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沉沦。

  在这所寄宿学校里,校长残酷严厉以“行动反应”的制度来“制裁”学生并为去感受学生悲哀与痛苦,而是相反,“以牙还牙”,可见这样的教育体制,又怎能使一个学生有所成就,而今天在中国又不知有多少像影片中“校长”一样的老师为了名利,更为了所谓的“成绩”,对学生实行残酷的体罚,而这样的体制又怎能被使称之为教育呢!

  相反,在校长“行动和反应”的体制下,马修老师用爱挽救的学生的心灵,正如影片中所描述的,这里的每个孩子,在心中或多或少都有着影音影,自卑,怨恨对生活的抱怨,正是处于这样环境中,孩子们的行为才会一步步变得更恶劣,但马修老师的爱却不同,还用音乐唤醒每个孩子内心的善良,他宽容了每个学生,但却丝毫不放纵他们,即使犯了错误,也不会告诉校长,而是一步步的让他们走向正轨。不仅如此,马修老师的爱,还体现在他没有忽视每个人价值,不会唱歌的佩皮诺成了他的音乐指挥助理另一个高个子男生做了指挥架,显然马修老师没有让他们失去价值,而是给他们人最基本尊严,和信任,可见是马修老师的爱,不仅是宽容,更是对人格的尊重,对学生的信任。他用音乐唤醒学生内心最真诚最美好的东西,而学生也陶醉其中,伴随着悠悠的歌声,寻找到他们内心最真诚的梦想与人生的方向。

  马修老师用爱与音乐,一步步进化着孩子们的心灵,正如歌曲中所唱的那样“空中的风筝,请不要停留,飞向海洋飞向天空,一个男孩正把你仰望”“孩子们迷了路,向他们伸出手,拉他们一把,步像往后的日子”那一首首的乐曲,在孩子们心中悠悠的荡漾着飘向诗和远方。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0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无比感人的好电影。1949年,一个名叫克莱蒙·马修的音乐老师走进了一所管教寄宿学校担任代课老师。在他上任的那一天,他亲眼目睹了学生们可怕的恶作剧和学校对他们的严厉惩罚。后来马修老师发现了孩子们爱唱歌,就用这能净化心灵的音乐把学生们纯净的心从地狱深处拉了回来。

  面对这一群行为和思想极端恶劣的学生,马修老师并没有恨之入骨,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罚,也没有把他们交给穷凶极恶的拉齐校长,而是不断的包容、宽容,给予他们无私无限的爱,这种爱,就是音乐。这音乐把学生们感动,把他们拯救。

  这部由音乐贯穿始终的电影,采用倒叙手法,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好老师用音乐感化一群学生的故事。看着这部电影,曾经对着能净化人类心灵的音乐嗤之以鼻的我羞愧得恨不能从地缝钻下去,可转念一想,这事就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怕什么?现在,我就要把它说出来。

  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妈妈总觉的要学一门艺术才好。学什么呢?不如就学唱歌吧!在我4岁那年,我和我的发小在妈妈的要求下无奈地去学习唱歌。

  一开始,我根本不想唱,只是草草应付了事。第四周时,老师让我去预习一首歌,可到第五周时,我完全把此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老师叫我唱,可我唱得五音不全,被老师批评了一顿:“你不学就算了,还胡唱一气,音乐这么美妙的.东西就被你破坏了。”我顿时无地自容。

  后来,我认真地学起音乐来,才发现音乐原来是这么美妙——音乐陶冶了我的情操,净化了我的心灵。

  如果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音乐就是当之无愧的净化人类灵魂的清洁剂。无论是马修老师,还是我的音乐老师,他们用音乐净化了我的心灵。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1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法国电影,故事情节虽不是跌宕起伏,但是也令人感动。

  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马修到一所学校担任学监,这所学校中有着品行恶劣、调皮捣蛋的学生,冷酷的老师以及残忍的校长。因为学生的捣蛋,校长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管教这帮学生,结果只是适得其反。其中有一个叫贝比诺的孤儿,每周六都会在门口期待永不会来的父母一起回家。马修看见这种情况,就想用自己的方法来改变。马修还惊奇地发现这帮坏学生非常喜欢唱歌,于是他自发组织了一个合唱团,自己教他们唱歌。因为热爱,他们一点也不闹腾,积极配合。渐渐的,学生们开始懂事。后来学校中着火了,而此时马修带着孩子们在山上玩耍,救了孩子们。而校长认为是马修的失职造成了大火,辞退了马修。临行前,孩子们唱起歌,飞出纸飞机,纸飞机上写着每一位学生的寄语。同时,贝比诺背着行李跟着马修一起走了,这天是星期六。

  校长是非常残忍的,当学生犯了错误,他就以体罚禁闭的方式来处理。我觉得这样只会增加他们逆反的心理,让他们更加过分的调皮下去。虽然不能用体罚禁闭这种手段,但也不能不惩罚。有一位学生他扎破了麦神父,被马修抓到,准备送给校长,可学生很害怕,于是马修就罚他去照顾麦神父,我就觉得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好,既惩罚了该学生,也让他弥补了自己的错误。马修也是个非常宽容的人,调皮的学生几次冒烦他,他能忍让,一次一个学生向他泼墨水,他并没有生气、追究,我想即使是现在的老师对学生这种过分的行为容忍,更不用说在当时的环境下。再来马修发现了孩子们的兴趣,一次次耐心的教育他们,并从这个突破口渐渐地改变了孩子们。就是马修这种耐心、宽容与仁爱得到了孩子们的尊敬与喜爱,最后的送行就是最好的证明。之前,我特地介绍了贝比诺,最后他与马修一起走,显然是把马修当做了父亲。

  因为我自己想做一名老师,看了这部电影,我也收获了很多。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2

  大概在一年前吧,我就看过这部感人的影片,真的可以说催人泪下,让我挥之不去难以忘怀!这部影片主人公马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学校又组织观看这部影片依然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主人公马修就是凭借着那种对教育的热爱,才会有对孩子的一次次宽容,一次次的耐心,一次次的尊重和理解!

  雨果说过: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主人公马修正是凭借着她的善良,感化着一个又一个“问题少年”,这些学生也许在别的平凡的老师眼里都是冥古不化的,是教育不好的,实际上那些学生也真是问题多多的,如果缺乏一颗包容和善良的心还真的是解决不了的!但是我们的马修老师就是一个极其善良的老师,极其具有耐心的老师,极其具有教育智慧的老师!

  马修老师使用一个敢爱敢恨的老师,面对着我们的“问题学生”,我们的马修老师用了自己的全部的爱,哪怕是第一节上课遇到的下马威,哪怕是自己的乐谱被学生损毁,哪怕是被自己的最喜欢的学生泼了一身的墨水,哪怕是在一天的疲惫后去帮学生去盖被子,哪怕是背着校长让学生去洗一个热水澡,这些已经足够!但我们的马修老师也是一个敢恨的人,面对着恃强凌弱的欺负最弱小的学生的“问题少年”义正言辞的警告,面对着暴力校长的威胁也彻底的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我们的马修老师用自己的爱、理解、尊重、耐心和善良,用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和人文关怀,教育和影响了整整一群孩子的人生!

  在教育的世界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3

  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一部法国原版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也是教育的春天。这是一部让人心灵震撼的电影。说的是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马修到了一间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学监之后发生的一些列事情。

  这里的学生都是怎样的孩子呢?这又是怎样的学校呢?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

  性格沉静的马修尝试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来改善这种状况,他的办法就是音乐,因为他是音乐家,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他创作适合孩子特点的音乐作品,将这些孩子有机地组织起来,组织一个班级合唱团,并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声音特点分成不同声部,即使最没有音乐细胞的孩子也动起来了,做乐谱架,打节拍……奇迹出现了,这些顽劣难以管教,问题多多的孩子们,在音乐的熏陶下变了,变得让人难以置信……直到马修被校长赶走,孩子们从窗口放飞一个个纸飞机,上面写着对老师的依恋、感激,甚至有一个孩子愿意岁马修而去……

  看完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好久没能看过这样让人刻骨铭心的电影了。这是一部反应教育问题的电影,也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也是一部反映人性的电影……一部优秀作品,是一个立体的,鲜活的,生命力极强的。作为一名教育人,我看到的是教育,感触最深的也是教育问题。这里的似乎都是些问题儿童,不管是什么样原因,每个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存在着问题。对待这些孩子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吗?那就是音乐,迷人的天籁般音乐真的能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弥平一个个创伤的心灵……音乐是神奇的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4

  《放牛班的春天》一部展示西方教育的不一样的课堂电影,折射出了西方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对问题学生给与更多的关爱,不抛弃不放弃,并积极的进行引导,着力正面的教育,有耐人寻味的一面。

  电影以不紧不慢的节奏讲述一个才华横溢、却其貌不扬的音乐家马修,在“池塘之底”问题少年教养院代课的故事,他用音乐感化问题学生,耐心的培育学生,让学生重拾信心,其中的一位学生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指挥大师。

  影片中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对待难缠的问题儿童的教育方式不同。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问题少年,司空见惯的体罚,学生被禁闭的最长时间为至少15天,由此学生极度叛逆,甚至可以火烧学校和校长的勋章。而马修老师体谅学生,为了使伤害校工的学生免于被关禁闭,他“包庇”了犯事的学生,并把它作为教育的契机,他冷静、耐心地找学生谈话,了解作案动机,让学生在内疚中悔悟,把简直是不可饶恕的错误转变成教育学生的工具。

  马修真正为学生着想,深度信任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学生,尊重学生,认同学生的自身价值。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回响,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但是宽容并不等于放纵,是把爱融入到教育的智慧和技巧中去,抓住教育的恰当时机,为孩子做出引导。当学生犯规的时候,他私下处理,不包庇学生,也不让学生丢了面子,必要的时候,他也会表现出强硬的一面,不放任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思想,最终得到了学生和其他代课老师的肯定。

  诚然,《放牛的春天》让本来是所谓的“无可救药”的学生,最后变得很可爱很努力。体现了国外教育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真正的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和拓展了心智的发展,挖掘学生的优点天赋和才能,教师应该将以爱为原动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和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展所长,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有思想、有责任心的社会栋梁。

  教育不是锤的打击,而是以爱似流水般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日臻完美。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

  又一次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让我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

  在莫翰奇参加完自己的母亲的葬礼后,遇上了同学贝比诺贝比诺给他了他们在学校时拍的照,以及马修的日记本和他的皮包,让莫翰奇想到了自己在学校的生活。

  1949年,一个小有名气的音乐家,克莱蒙马修来到了池塘畔底,他看到了孤身一人的贝比诺,贝比诺是他认识的第一个学生,马修亲眼目睹了麦神父被孩子的恶作剧刺伤眼睛。

  马修想方设法让这些孩子变好,他看见了自己的乐谱,他曾经发誓过,永远不要再作曲,他又对自己说,永远不要说永远,于是他拿起笔,一笔一划地写下了每一个音符。

  在听着动人的音乐,欣赏着令人感动的电影,让我不禁陶醉于其中,我一遍又一遍的回忆着第一次看这个影片时流泪的感觉,克莱蒙马修,莫翰奇,贝比诺,郭和颁……这些人的名字,让我不禁为马修而感动,看到孩子们变得很乖,我也替马修感到高兴。

  这部影片中,孩子们的歌声简直就是天籁之音,让我陶醉其中。

  马修因为违反了院规,被开除了,在走的路上,马修想,这些孩子听话,现在连看就是冷漠,还有莫翰奇,算了,就在他很沮丧时,他看见了,一个个纸飞机落在他面前,他抬头一看,更多的直飞就落了下来,传来了悦耳的歌声,马修兴奋无比,他在日记本最后是这么写的。

  我真想向全世界喊出我的心声,但,又有谁会在意我呢?我,克莱蒙马修,一个失败的音乐家,一个代课老师。贝比诺告诉莫翰奇,在马修即将踏上大巴时,贝比诺来了,在贝比诺恳求之下,马修没有同意,但贝比诺依然等着,眼望着大巴离开了,可是还没走多远就停了,马修带走了贝比诺,哈善院长因为滥用暴力,被萧老师,郎老师,麦神父举报,在孩子接受采访后,哈善被开除,马修走后,莫翰奇也被他的母亲接走了。

  我一遍又一遍的看这部电影,每一边都能体会到不一样的东西。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相关文章: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10-22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8-18

放牛班春天观后感08-21

《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精选08-16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4-19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9-05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7-26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5-19

放牛班的春天 观后感06-09

放牛班的春天 观后感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