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童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童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完《留美幼童》,我的脑子里一直就回荡着这样一句话:这是―个荣耀而悲伤的民族故事,这群幼童是最优秀的幼童。
派留学生出国,本来是近代世界文明交流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专制制度根深蒂固的中国却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演进过程。首先,长期闭关锁国的封建中国政府,带着妄想幼童只学其电报,铁路,航海,军事等方面的技术及技能,却不能学习外国的政治,不能沾染外国的民俗;其次,每个出国的幼童的家长都签署了一份“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类似卖身的生死契约。第三,清政府的保守派一直在阻挠着计划的进行。最后,在财政上,他们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而从幼童本身而言,他们年幼,身处异乡,面对着不同文化的诱惑,能否做到抵制住诱惑,能否学有所成,也是极大的挑战。同时后来的排华浪潮等,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个计划的最后过早收常
但我们也要看到,各个幼童都是极其出色的。他们向美国,乃至整个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维护了中华民族的荣耀。不光是在学习上,他们很快就赶超了美国孩子,显示了他们的学习语言的天赋,在体育以及其他方面,他们同样出类拔萃。在整个纪录片中,最震撼我的是蔡绍基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他生动形象的鸦片贸易的可怕,有力的抨击了这一想象,最后他说:“中国没有死,她只是睡着了,她终将会醒来并注定会骄傲地屹立于世界!”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希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回来后,担任了重要职位,比如,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中国第一位矿冶工程师——吴仰曾、第一位在美开业的华裔律师——张广仁等等。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次留学计划取得了成功。
有人提出说,派遣幼童出国,实在是浪费财力物力,还不如派青年出国。对于这个观点,我是持否定态度的。我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之下,恰恰只有派遣幼童出国是最适合的。大家都知道,在当时,凡是在国内的读书人,他们学的都是四书五经,都是要接受科举制度考试的。如果让这么一群,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已经形成的成人去美国学习先进技术与文化,且不说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较幼童要慢外,恐怕他们也很难处理好对两种文化的差异造成的矛盾与冲击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无法融入所呆的社会,那么就很难真正学到该社会文化的实质知识。幼童有其天生的敏锐性,好动性,适应性等优势,同时对他们来说,可能存在更少的压力,可以更好的学好知识。
虽然容闳远去了,他那120个幼童也早已远去,但这个百年前的传奇演绎过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一个古老国家的跌宕命运,让人久久不能释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人赞叹也让人扼腕。
【幼童观后感】相关文章:
宫崎骏风之谷的观后感-观后感10-19
圆明园观后感模板-观后感10-19
画皮2观后感-观后感01-10
观后感重返狼群观后感08-23
经典观后感我读经典观后感12-15
[观后感]红高粱观后感05-24
小孩不笨观后感-观后感03-28
超级战舰观后感-观后感03-10
美丽的大脚观后感-观后感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