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的抗战观后感(精选1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抗战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我的抗战观后感 1
《我的抗战》可以说是口述历史,通过采访一些抗日老战士或其子女,来回顾那场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该片中的主人公很多为普通战士,并且讲述的应该是真实的历史,不象电视剧那样,演的大多为当官的,剧情也夸大太多。
在8年抗战中,很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成了难民。那时候,中国空前的团结。在敌强我弱、武器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只好拿人筑成长城,以空间来换取时间,尽管三分之二国土沦丧,依然坚持抗战。那时候,很多人不仅面临死亡的威胁,还经常忍饥挨饿。
在《我的抗战》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有这样两个情节:
1、李敏,一个十四岁的东北抗联战士,在突围时与敌人相遇,在经过短暂而血腥的.战斗之后,很多战士牺牲,部分人伺机冲出,这其中包括李敏。李敏走在前头,后面跟着几个抗联女战士。走着走着,李敏发觉不对劲,在齐膝深的雪中费力转身往后看,发现几个黑点,还发现了敌人的骑兵---后面的战士被俘了。她赶紧躲入一树丛中,往雪里边钻,能钻多深钻多深,这时她已顾不上冷了。敌人上来了,她的心跳到了嗓子眼。还好敌人没有发现她。确信日伪军走远后,她爬了出来。在路上捡到了一只老鼠,她把它放进了口袋里,她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饿的时候只有雪。东北,天黑的早。她忽然听到了狼叫声,并且不是一只,她很害怕,心想,今天晚上估计自己要做狼的美餐了。忽然她想到别人教她的,碰到狼后敲击树可把狼吓走。她拿起树枝使劲敲起树来,狼果然被吓跑了。她到了一个自认为安全的地带,烧着了火,将刚才拾的老鼠烤了烤,吃了,她觉得很香。(如果现在你发现在你碗里,有一只老鼠,不仅你吃不下去,原先吃的也会吐出来。)在树林里强捱了一夜,天亮的时候,她发现了一个小屋,她跑向那个小屋,想暖和暖和,休息休息,但快到跟前时,一个日本人出来了,她胡乱打了一枪,掉头就跑,敌人没有追上。找了几天,她终于找到了其他的抗联战士,战士们向她迎过来,而她终于支撑不住,晕倒了。
2、一名战士(八路军还是国民党,叫什么名字都忘了)被日本人俘虏后,敌人严刑拷打,逼他说出情报,他没有说。最后敌人决定处死他,时间定在1945年8月14日。这一天,首先是他的战友被带了出来,执行了绞刑。他还记得他的战友临走时,对他说,我先走了。轮到他时,那天行刑的喝多了,晚来了一个小时,时间改在了第二天的下午。(处决犯人一般在下午2点到4点。)不知他是以怎样复杂的心情度过的那一天。谁知第二天中午时,太阳旗降下了,日本投降了,战俘都被放了,他获得了新生。以后他把8月15日作为自己的生日。
日本投降后,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中国没有索要赔款。据说是周恩来认为,侵华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责任应由日本政府来负。而如果索要赔款,就会转稼到日本老百姓头上。对于这样的观点,我很不赞同。日本是由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组成的,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将它们隔裂。日本兵有几个是贵族子弟?还不都是普通老百姓。不仅应让日本赔,还应该让他赔个倾家荡产,使他永无侵略他国的能力。
为在抗日战争中死去的300万将士和2000万人民致哀。
我的抗战观后感 2
“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这是麦克阿瑟说的,说给所有老兵、所有经历过战争的老兵。诚然,经过了战争的洗礼,老兵没有死,而相对短暂、血腥、残酷、热血沸腾的战争岁月,之后漫长的日子该怎么度过?战争的伤痛如何消弭?这是多数人不会去考虑的。料想八年抗战涉及到了多少人?而他们,正在迅速地凋零,与之凋零的便是那段真实的有着切身感受的历史了。
相对于日本兵较高的文化素养,参加抗战的中国军人普遍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能够读写的人本就不多,这就注定了多数人很难留下些什么。何况战争带来的心灵创伤往往让人不由自主地隐藏,不敢回想,这就注定了绝大多数的历史将会随着老兵们生命 的凋零而被隐藏。至于某些意识形态的需要,使得我们总在文艺作品里看到猥琐无能的敌人和英明神武的我军,就像古时候的战斗檄文中所写,敌人那是“驱犬羊与虎狼斗也!”是这样吗?但凡有些思想的人都能想到,其实敌人是虎狼,我们是退无可退不得不舍生一搏的犬羊。那么,谁证明?谁知道?恐怕也只有这些老兵了。这正是崔永元的团队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事了——让亲历者还原历史,将他们身上属于历史的碎片留住,用这些碎片拼贴回真实。我们需要真实,尤其在这个已然远去却仍有可能回首的时代,这真实太重要了。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乔治奥威尔的这句话道出了历史在统治者手中的作用。我们未必是不尊重历史的,但尊重的原因往往出于利用。所以历史这一宏大的概念似乎是与我们无关的'。其实现在的每一天每一刻转眼就是历史,我们每个人的记忆和经历其实都是历史,或许渺小,至少也是潮流中的一滴水,一样是可以反射阳光的。尊重历史没有那么大,其实就是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存在的意义,哪怕它多么微不足道。
《我的抗战》带来的震撼无疑的巨大的,因为历史,因为真实,因为那些凋零的老兵,因为那每个人留存的碎片。想到《集结号》里那句台词:“本来爹妈都是起了名的,怎么都成无名烈士了呢?”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无论是战争、抑或其他灾难,我们能想起那些逝去的生命、那些最后代表生命意义的名字吗?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也只存在于熟悉的这个小圈子里,最终不过随风凋零,了无痕迹。我们奢求意义吗?未必,但我们需要价值和证明。
读《我的抗战》,除了感受真实的历史和经历之外,恐怕更多的就是在于对历史、对个人经历的审视,乃至可以看到自己——我有我的历史,我并不渺小!有这样的尊重,就是希望所在了。时间可以让一切凋零,很多东西却不该被抹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便是一种期望了。
我的抗战观后感 3
这是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主写的一本纪念抗日战争抗战老兵的书籍,认识作者崔永元这个人是从他主持的节目《小崔说事》开始,这是一个爱憎分明,敢说实话的人。
为什么要买这本书,只因封面简介上鲜红的大字:“300位抗战亲历者时空绝唱,拷问每个中国人的良知!”
由于一些不能细说的原因,以及我们从小接触到的历史教育中的刻意回避,我对这段屈辱的近代史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倭寇侵略了我们八年,杀了很多的中国人,做了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却未能了解到更细节的一些部分。
看完整本书虽然不能让我记住每位抗战英雄的名字,但是给我的震撼却是不小的!中国军队使用着低劣的武器,用血肉之躯阻挡倭寇的勇气和抗战期间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的功绩是不能让我们忘记的。
时光如梭,现在那些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已经越来越少了,他们的亲身讲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不仅仅能够提醒我们和平的来之不易,更能还原那个时代的真实,其史料价值难以估量,堪称无价。
抛开土地面积和人口不记,当时的日本已经是一个可以自主生产航空母舰的超级军事大国,而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国力空虚,经济十分落后,各省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军队武器落后,子弹尚且无法达到保量生产,国际上毫无地位,然就是在这样一种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条件下,中国人挺直了腰板,用意志和气节战胜了对手。
我是广东人,所以我对粤军抗战的描写片段记忆的更加深刻,粤军,既广东军队的简称,在国民党军队中属杂牌军编制,装备十分低劣,两个个师一万人,只有半数配了枪,剩余的靠大刀作战,1937年7月,淞沪会战打响,就是这样一支极为简陋的部队,我们的广东子弟兵,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存亡,穿着草鞋背着大刀,离开家乡开赴千里之外的上海与日本鬼子的飞机大炮坦克战斗了三个月,随后淞沪会战失败,他们又撤退并参与了南京保卫战,首都最终没能守住,十万中国官兵在放下武器后惨遭日军屠杀,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扬子江,染红了石头城。但是,有支部队在南京陷落前夕却冲出了太平门,沿紫金山北麓向东突围,先后在仙鹤门、汤山等地与日军苦战,他们正是这支穿着草鞋背着大刀的部队,我们的广东子弟兵,这一刻我真的很自豪。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但和许多极其仇恨日本人的中国人不同,崔永元记录抗战,他说不是煽动仇恨,也绝不希望简单地激起民族仇视和对立。
作者崔永元不仅关注抗战历史,还从两国国民素质角度上考察中日问题。崔永元在日本地铁上,看到一个人喝得醉醺醺,前面的人都不躲,吐得前面那个人身上都是污物,结果那个人把手绢掏出来,他先给那个喝醉的人擦。崔永元说:“我们很难做到,真的,这些东西其实挺刺激我的。因为我看得越多,越觉得心里难受。我就想,我们的足球队踢不过他们,我们产品不如他们好,为什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就是因为我们国民素质整体要比人家低,我们才什么都不行,我着急这个事情。”
历史已经过去,我们要做的不是仇恨,而是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缅怀诸先烈,莫让屈辱的历史重现。
我的抗战观后感 4
说起哲学,人们马上联想起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英国的罗素。德国的尼采,还有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庄子,深奥的哲学理论和观点让人不敢越雷池半步。还有那些关于深奥的驳论,看得让人头皮发麻,无所适从。驳论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富商祈求上帝:“万能的上帝啊,请保佑我长生不老吧!”苏格拉底轻蔑的告诉这个富商:“上帝不是万能的,别祈祷了!”富商大怒:“上帝就是万能的,别玷污神圣的上帝!”苏格拉底反问:“那么你请上帝将自己举起来吧?!”富商顿时无语。
想要学习哲学,其实不必去研究这些枯燥的理论,我们现实生活中就蕴藏着精深的哲学观点,只是我们没有留意而已。
夫妻吵架,某人劝解,带着女方去歌厅跳舞,当中三番五次的踩女的脚。女的不悦:“你怎么老踩我的脚?”某人回答:“跳舞讲究的是一个节奏感和配合,我进你退,我退你进,两个人都往前进,不踩脚才怪呢!”女的抱怨:“既然知道怎么还踩我的脚?”某人回答:“夫妻间也是一样,两个人都往前进,总有一个被踩脚。”女的顿时停住舞步,恍然大悟。
有人问张三:“你在干嘛?”张三说:“等死!”问:“你得了绝症?”张三:“没啊!”问:“那怎么会在等死?”张三:“我出生的`当天就开始等死了。”仔细想来何尝不是这样。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有一天会注定离开这个世界,只不过长度和方式不同而已,只有看透生死的智者,才能大彻不悟,在长度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精彩。活出快乐。
笔者文中的赖六,虽然其丑无比。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但是最后居然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他桀骜不驯。目空一切的二流子德行彻底的激怒了华群,让华群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恶心,从而开始浪子回头,回到正常的生活。赖六这样的人居然还可以用来恶心人,正如古代哲学家庄子所说“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哲学的精妙还远不止这些,有时候不经意的表达和交流,都充满奇妙的令人幡然悔悟的哲学观点,就看你怎么去领悟了。
我的抗战观后感 5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红军长征时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这部电影中的“勇士”廖大强最让我不能忘怀。他是红四团的一名武将,作战生猛、杀敌无数,身手敏捷而矫健。飞夺泸定桥一役中,在铁索桥上迎着枪林弹雨奋而前进,所展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让我心中油然生起了对他的敬畏之心。
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它不仅完美地演绎了长征途中的艰难与不易,还让我有许多的感动。
影片中描绘的.红军四团战士都十分勇敢、顽强,敢于与敌人拼搏,宁死不屈。我现在还想起:在泸定桥上,一位红军老大哥为了救一个红军战士被反动派打伤了,战士们想救他,却又救不了,子弹无情的打在了那位红军老大哥的身上。他撑不住了,一下子从泸定桥上坠了下去。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红军战士们为了新中国,毅然地牺牲了他们那年轻的生命,他们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至今还震撼着我们,鼓舞着我们。这就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理由。
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我们绝不能忘记那个红色的年代,不能忘记红军战士们的那种红色精神。可是现在却有人贪图享乐、,还谈什么红色精神啊。安逸使人失去斗志,享乐使人忘却历史。如今,我们只有看到这样的镜头,心中才会生起爱国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扬革命精神,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不管什么时候,“顽强不屈、积极乐观”都是中华民族最好的美德。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为祖国腾飞,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我的抗战观后感 6
昨天我们全校一起观看两部抗日战争《紫日》、《东北归纵队》。
在《紫日》这部电影片中它讲述的是在1945年俄国向日本宣战中的一位俄国女中尉娜莎和中国农民杨玉福、日本女中学生秋叶子在逃亡路上的一切困难险阻。故事一波三折,紧扣心弦,跌宕起伏,虚实并存。在广大的原始森林中,他们经历几次险难之后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在森林中,他们因为仇恨几次想杀对方,特别是杨玉福和秋叶子。在秋叶子遇险时,杨玉福几次想让她自生自灭,但由于我国思想传统的深厚影响下,在复杂的心理较量下,最终还是救了秋叶子。故事虚实交换,扣人心弦,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在杨和秋叶子之间的矛盾中,反复地写了杨的复杂心理。杨是个老实的农民,只因在日本侵略军残忍地杀了他的.母亲和他的乡亲后。在一次日本扫射中侥幸生存了下来,正好俄国军队来到,和俄国军队一起离开的,却不料,阴差阳错地进入了日本的生活区,遭到日本敌军的反抗。与娜莎一起逃亡,并找了俘虏秋叶子,叫她带他们走出森林。于是故事就这样精彩地展了开来。
我很佩服杨玉福,在敌人面前,他能忍下满腔的仇恨屡次救了敌人的族人。而秋叶子的表现与杨玉福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秋叶子在几次闲下中想杀了杨玉福,但没有机会,有机会时下不了手。但令人婉惜的是秋叶子为了告诉她的族人战争平息了被她的族人杀死了。在这片电影中,三个主人公之间的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有着很好的借鉴。都反映着在当代的国家的思想传统:杨玉福所代表的是我国以德为思想传统的表现,杨玉福运用得很好;秋叶子所代表的是日本的道德思想以败失尊严为思想传统的表现;娜莎代表的是俄国军人以服从为思想。一个国家的兴盛主要表现在国民的身上,一个国民所受的文化素质之深浅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如果国民的文化素质不深,不会关注国家的兴亡,他只会关注自己的生活是否过得好不好。
在片中我也学到了一些常识:例如说在草原上发生大火时,不要顺风而逃,而是在一与火绝缘处用东西保护头部扒以地面。
我的抗战观后感 7
“一九三七年那,日本鬼子进了中原,先打开卢沟桥,后进了山海关。”这首耳熟能详的八路军拉大栓曾经是童年里耳熟能详的一首歌,出自电视剧小兵张嘎。
张嘎生活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鬼不灵村,是个机智聪明而又顽皮淘气的小男孩。故事发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形势最严峻的时期。他和奶奶救助了我八路军侦察连钟连长。鬼子进村搜捕时,钟连长为保护群众,挺身而出被捕,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日本鬼子杀害。张嘎为了给奶奶报仇,参加了八路军。
在芦苇荡里,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戏弄鬼子一番,弄得鬼子狼狈不堪;在敌人面前,他铁骨衷肠,“横眉冷对千夫指”,嫉恶如仇;在老一辈革命前辈面前,他尊敬有余,却并不约束自己的个性……不得不承认,以张嘎为代表的一众青少年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我欣赏张嘎的机灵古怪。他歪戴破草帽,手拿木枪,身穿白褂,光着脚丫。他只有13岁,擅游泳,能爬树,会摔跤,爱咬人。机灵鬼透,野气逼人。他既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又是一名优秀的战士,倔头犟脑却又聪慧勇敢。
我欣赏张嘎的一片孝心。他高度发扬了“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美德,“为奶奶报仇”是他觉得参加八路的初衷。在奶奶去世后,他哭得肝肠寸断,在民族灾难面前,在家庭变故面前,他还只是一个13岁的少年,民族的灾难促使他过早的成熟,最终成长一名优秀的侦察员。
我更欣赏张嘎的嫉恶如仇,拥有极强的民族荣誉。即使年龄过小,但是却异常懂事,参加八路,打日本鬼子,十分质朴的言语中藏了多少孩子美好的心愿,拥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张嘎充满那个烽火年代少年儿童应有的特质——如鲜活顽强的生命力、质朴得近乎执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面对苦难时的乐观和勇敢、面对艰险时的镇定和从容,当然也少不了他们所特有的智慧与幽默。小兵张嘎以它独有的'方式刻画了中国抗日战争大背景下几个少年儿童艰难的成长史。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段少年中国说难道只能说说而已吗?不!不是的,即使我们不需要去面对那么动乱的烽火年代,不需要面对那段峥嵘岁月,但我们仍然可以尽我们自己所能,提高自己的内涵气质,做一个丰富多彩的当代青少年,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亮,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承担起属于我们的责任,努力奋斗!
我的抗战观后感 8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当电影里传来坚定并雄壮的旋律我心中不禁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抗战时期……
《地道战》这部影片讲诉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以搞垮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大伙全结一心,同心协力,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战斗方式——挖地道。他们在平原的地下开凿地道;家家相连,户户相通,地上地上连为一体,为鬼子布下了天罗地网。利用百里长的地道和冀中人民的智慧。勇气和力量,把鬼子打得片甲不留。
百里地道蜿蜒曲折,埋伏着充满智慧的神兵,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机智勇猛,赢得胜利?是他们必胜的信心,使他们机制的头脑,是他们团结的力量。
虽然他们没有高科技的武器,但是他们有最聪明的“土”办法——地道,他们有共同的`民族魂——爱国情,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会扞卫自己的尊严而不屈奋斗;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和残忍,只要团结坚持就一定能胜利!
看完《地道战》后,我想:我们多幸福呀!丰衣足食,还有书读,再想想日本入侵那会儿,向我们这么大的孩子,忍饥受饿,无家可归,我们还生在福中不知福,真是惭愧!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准备将来报效祖国。
我的抗战观后感 9
作为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影片,《地道战》上映已经整整四十年了。这部影片在几代人的成长过程中能够说是久演不衰,其原因何在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这天电影事业的繁荣,能够说是不无裨益。
要细究《地道战》青春永葆,魅力永驻的原因,我看主要还在其传统的“寓教于乐”的审美价值取向。
首先,从它的“乐”,也就是营造其娱乐功能的因素来看,不外乎三点:一是有一个波澜迭起,引人入胜的故事。《地道战》主要表现的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进行的英勇游击战争,这个大题材并不容易驾驭;而作为一部“教学片”,它主要的任务又是介绍地道战的方法、特点,弄不好就极易流入解说、诠释的枯燥。影片的制作者明智地以“一斑窥全豹”的方法,从高家庄群众与黑风口据点敌人斗争的视点切入,运用传统的.“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这就为沉闷的教学找到了一个鲜活的载体,并由此而生发出动人的故事。交错其间的老村长报警,敌人乔装武工队等一系列的惊险情节的安排,即我们传统戏剧中“戏眼”的运用,便使影片产生了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效果。其二是巧妙引导观众思维的投入和参与,从要不要挖掘地道到地道如何挖,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从村落地道到地道网络,这些问题随着故事的展开一个个提出,让观众和剧中人一道思考,共同解决,使观众不由自主地身临其境,获得一种参与的紧张和成功的快感。其三是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大大强化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诸如三田队长、汤司令的一些台词,鬼子进庄的音乐,影片的主题歌等,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四十年来一向为人们所熟悉和传唱。
其次是《地道战》的“教”。孔子有“诗、观、群、怨”说,中国历来重视文学的教育作用。《地道战》的教育作用,即我们这天所说的社会效益又是什么呢一是让观众全面学习和具体了解当年地道战的作战方法(在科学高度发展的现代战争中,地道是否仍有当年的地位和作用显然值得研究);二是使这天的人们对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威力,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对我们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呼唤人们时时记住这段悲壮的历史,受到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在我们这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组织群众来观看这部影片,就有其更为重大的现实好处。
时代的发展也决定了某些一成不变的传统审美趣味的落后,再加上四十年前那种“左”的思维定势的制约,像《地道战》这样严肃的战争题材用类似轻喜剧的方式处理,淡化战争的残酷,淡化我方的惨烈牺牲和代价,对人物高大全的脸谱、程式化的表现,影响了人物的立体塑造,影响了人们对历史客观、全面的认识,这天看来,不能不说是影片的一些遗憾和缺陷。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老百姓有其喜闻乐见的东西。对于当今在汹涌的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困惑、迷惘的中国电影,如果能从自己幼稚年代产生的《地道战》等一批受到起观众钟爱的作品中,冷静地反思得失成败,认真地总结、扬弃,那么必定能走向清醒,走向成熟。
我的抗战观后感 10
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英勇的战士为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浴血奋战。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抗战遗址。今天,我有幸参观了一处抗战遗址,深受震撼。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第一段:感慨万千
走进抗战遗址,我立刻被那肃穆而庄重的氛围所包围。身处其中,仿佛回到了那个动荡时期。我看到了被炮火摧毁的建筑物,残存的防御工事以及战士们曾经踏过的道路。内心不禁涌上一股敬意和感慨,这是无数英雄们为了我们的幸福和自由而付出的代价。
第二段:历史的痕迹
在这片土地上,我看到了历史的痕迹。每一个墙壁上的弹孔,每一个防空洞中的暗红血迹,都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抗战的艰辛与残酷。这些历史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那个年代无数人的苦楚和牺牲,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与安定。
第三段:英雄的故事
抗战遗址也是英雄们的.故事书。我看到了一个个铭刻在墙上的名字,他们是那些为了国家舍弃生命的勇士。他们曾经冲锋在前,捍卫着我们的家园。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我不禁默默祈祷,希望这份英雄永不被遗忘。
第四段:警醒与反思
抗战遗址使我不仅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思考。我们应当警醒,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时刻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像那些抗战英雄一样坚定勇敢,用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贡献力量。
结尾:致敬抗战英雄
参观抗战遗址,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英雄的致敬。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也看到了久经磨难后迎来的胜利。这是一段悲壮而充满希望的历史,值得我们永远的记住和铭刻。
我的抗战观后感 11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则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绝望与希望缠绕震撼画面,更是民族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
影片中苏州河隔开了租界和四行仓库,隔开了浮于表面的繁华与令人战栗的荒芜,这一反差确实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斥着愚昧与麻木,地狱充满了不屈与坚守,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希望。
交战中面对日军子弹难以攻破的钢板盾牌,战士们义无反顾地将自己裹满炸药,一个个从楼顶无畏地跳下掀开钢板并引爆自己来消灭日军。正是这声声爆炸声,乍醒了河对岸愚昧又麻木的民众。此时民众开始为战士们捐赠物资,他们燃起了爱国激情。在取得了这场艰难斗争胜利之后,战士们毅然决然地升起红色的国旗,他们知道这样做定会激怒日军,即便如此,也不退缩,更是不惜用身体去拥护国旗。在战士们不屈不挠的.守卫下,最终飘扬的升起在仓库楼顶,这一幕更是唤醒了民众的爱国情怀。
影片的最后,在废墟中踏出的带着血红色的伤口白驹,正是象征着这场战,更是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最后我想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国耻,吾辈当自强。
我的抗战观后感 12
观看《我的抗战》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经历的苦难和坚韧。影片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现了战争中的`残酷和牺牲,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
影片中,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抗战中来,无论是担任战斗员、救护员还是支前队,都在不同的领域为抗战做出了贡献。而在战争中,我们看到了无数英雄的壮烈牺牲,他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经历了种种困难和磨难,但他们始终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地抵抗侵略者。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够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
《我的抗战》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珍贵和伟大,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我的抗战观后感 13
观看《我的抗战》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影片通过讲述几个小人物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战争中的残酷和牺牲。无论是身处抗日战争中的'战士,还是在后方为抗战默默付出的人们,他们都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奋斗。
在战争中,我们看到了无数英雄的壮烈牺牲,他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珍贵和伟大,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和坚定信念,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我的抗战观后感 14
看完《我的抗战》这部电影,我深深感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艰苦卓绝和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影片通过讲述几个小人物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战争中的残酷和牺牲。无论是身处抗日战争中的战士,还是在后方为抗战默默付出的人们,他们都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奋斗。
在战争中,我们看到了无数英雄的壮烈牺牲,他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珍贵和伟大,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这部电影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我们要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我们要牢记历史,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的抗战观后感 15
在观看电影《我的抗战》之后,我深刻领悟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无畏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抗战意志。这部影片通过讲述几个小人物的生动故事,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牺牲。不论是那些身处战火纷飞中的勇士,还是那些默默付出的普通百姓,他们都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不懈奋斗。
在战争的磨砺下,我们见证了无数英雄的悲壮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珍贵和伟大。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电影《我的抗战》使我更加坚定了对和平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我们要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我的抗战观后感】相关文章:
《抗战》观后感06-05
关于纪念抗战的对联02-06
我心中的抗战小英雄小学作文(通用21篇)09-22
关于抗战老兵经典观后感07-18
重读《抗战家书》观后感09-01
纪念抗战胜利作文07-12
抗战影视剧观后感08-23
抗战胜利阅兵的观后感05-17
电影抗战的观后感(精选21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