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4-10-17 08:51:51 秀雯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的读书笔记(精选7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的读书笔记(精选7篇)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的读书笔记 1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一书读完已久,可是其中却有一种东西一直深深的吸引着自己,并不断地让自己不停的思考,那就是——创新。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世界中生存的基本能力,而师德修养的新时代也要求着教育创新。因为民族对创新能力的呼唤来自于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创新人才要靠创新的教育来培养,创新的教育要靠具有创新品格的教师来实践。

  还记得书中讲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英国亚皮丹博物馆中,有两幅藏画十分引人注目:一幅是人体骨骼图,另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一位名叫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麦克劳德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要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他偷偷套住一只狗,宰杀后,把内脏一一割离,观察。校长得知后极为恼火,因为这只狗正是校长家的,而且是校长最喜欢的狗。校长的处罚决定很快出来了,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这实在是出人意料!麦克劳德接受了处罚,认认真真地画了两幅图交给了校长。“杀狗事件”就这样画上了句话。而小麦克劳德却从此与生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解剖学家,并因为成功研制胰岛素而获诺贝尔医学奖。在许多年之后,校长将他保存的这两幅画捐献给了博物馆。

  在故事中,校长或许在时间发生之初是极其愤怒的,毕竟死去的是自己心爱的小狗,可小麦克劳德完成惩罚后的'震撼也可想而知。校长呵护了一个小孩追求好奇的“生命”。

  作为教师,善于发现并且努力呵护生命世界之中的创造,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尽管创新并不是要教师做出轰动世界的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创新、都会创新。

  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知识面狭窄、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安于现状的教师是不可能有什么创新的;反之,一个知识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勤于思考、进取心强的教师则更有可能创新,也更容易创新。

  就自身而言,或许在创新之路上,善于学习是自己最需要补充的。读书,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的手段;读书,是拒绝世俗、获取智慧、寻找教育本质的“绿色通道”;读书,是痛并快乐、凤凰涅槃的情怀。智慧,是一种生命的载体,不是一种简单的叠加,是一种成长的摇篮,不是“温柔乡”的滋生。

  教师常常被称为是“灵魂的工程师”,其实并不是我们有多么卓越的“建筑才华”,可以将一个个孩子建造成为“高楼大厦”,而是我们的职业铸就我们能更多地关注孩子的“闪光点”,以其特色修建出“特色的楼房”,各有千秋。

  在教育这一片茂密的森林中,我愿意不断吸收森林的养分,从而焕发蓬勃的精力,以创新为视野,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的读书笔记 2

  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幸福和完满。我们教师则需要从职业生活中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和满足,从而找到人生的价值归宿与生命欢乐。在我们教师职业中,敬业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态度;而悟业是对职业基本要求的认识与深化;在不断地悟业中,教师能从教育影响中感受自身的劳动价值和生命价值,有次更加发自内心的投入从事的工作中去,实现职业生活与人生活动、生命活动的合一,即达到了乐业的境界。

  敬业是一种规定,而乐业是一种修养。真正乐业的教师,就是心中装着自我,自觉享受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

  首先教师要学会享受学生成长带来的喜悦。法国作家雨果说过:“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让我们尽情享受学生的爱。课堂上,学生专心听讲,为了回报老师的期待,那是学生的爱。课后,学生围绕着你告诉你不知道的小事,那是学生的爱。学会享受学生特殊的爱,教师一定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其次,教师要学会享受“教学生活”。教学意味着生活,教师在努力开启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时,也是在追求自己有意义的人生,同时体味到教学本身的乐趣。

  如果我们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我们的心不是机械地在等待,等待学生的回答。而是与学生心心相印,自然的`敞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感受课堂,就可能得到生命的快乐体验,甚至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我们和学生全然进入人课合一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就是职业幸福感,就是乐业的最高境界。

  读了《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这本书后,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多读书,勤实践,才能真正适应我们的教育,才能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优良、适宜的教师职业道德将教育生活引向和谐、美好,成为教育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道德生活重要的风向标。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的读书笔记 3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以教师职业性与生命性的统一作为师德修养的出发点、以增进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为基本路径、以促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完善为基本目标、以敬业、悟业、乐业为基本线索,抓住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最终落实在教师职业人生的幸福与卓越的追求。书中对教师职业的生存状态也有着真实而切近的关注,体现了对教师人生、教师职业生活以及当代教育问题的关照。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的读书笔记 4

  在学校的带领下,我学习了《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这本书,书里面的内容共分为五个话题。一:备课行为与师德修养;二:课堂教学行为与师德修养;三:课堂调控行为与师德修养;四;对学生评价行为与师德修养;五:教师合作与师德修养。书中通过大量生动的、有情境的教育教学案例,对每个话题先进行问题揭示,引领我们阅读和思考,然后分步对每个案例进行评价,最后对每个话题进行讨论与评析,把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的讨论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让我懂得了教师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在师生地位上,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方式上,以合作交流为主;在学习状态方面,以自主探究为主;在教学背景上,以现实生活背景为主。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不断地“再学习”。我们要尽可能地博览群书,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教师的知识越丰富,越深厚,越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尊重学生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习内容引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要拘泥于教材,要跳出教材,走进现实,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宽阔的平台。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师德是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足以影响学生、指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的品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像滴滴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学业的长进和优秀品德的形成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我认为课堂应是学生愉悦生长的地方,应是充满阳光的地方,学生在这里应该学会堂堂正正地做人,我们应把社会责任、公民素质、教育目标转化为和风细雨滋润学生成长,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使所有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身体、知识、情感、道德精神、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的读书笔记 5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一书以教师职业性与生命性的统一作为师德修养的出发点,以增进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为基本路径,以促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完善为基本目标。读完此书后,我进一步理解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并坚定了从细节入手,教育孩子的这种观点。

  雅斯贝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说明教师职业是以育人为中心的职业,培育人的灵魂。

  所以我在敬业的前提下,把“师爱”放入了首位。师爱,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发挥它的巨大作用的。

  书上提到了一则寓言,非常吸引眼球,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与启发。是这样一则寓言:“智慧”“成功”和“爱”这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她们到家里做客,天使对那位母亲说:“我们三位只能去一位,你回家商量一下,看选中我们中间的哪一位。”母亲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把“爱”请回家,母亲问:“哪一位是‘爱’,请进屋吧!”“爱”起身向屋里走去。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了进去。母亲很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我们历来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我们‘智慧’和‘成功’。”积极的爱让我们成倍地放大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促进孩子的精神成人。在我们的教育中“爱”占据了那么重要的位置,然而我们的社会对“爱”却是越来越冷漠。在电视报道中,我们不难听到些“老人摔倒无人搀扶,路遇强盗无人问津”等等,我们的爱何在?我们的良心何在?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就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孩子使之受到教育,这便是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其次,我把“教育创新”放在了第二位。创新,这既是新时代师德的应有之义,也是教师走上幸福职业路的必经之途。教育创新不仅可以改善教育实践品质,还可以提高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重要内涵。

  书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低年级语文课《雪地上的小画家》。讲到冬天下雪后,小动物们都出来了,用自己的足和爪子在雪地上画出美丽的`图画。教师问:“为什么青蛙和蛇没有出来呢?”有个孩子说:“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服,怕冷,所以待在家里没出来。”老师听了很不高兴,严厉的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之后,教室里一片寂静,没有人再站起来回答。看到这个情形,老师说:“我告诉你们,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可能出来,这个道理等你们上初中以后就明白了。”这是每位教师在课堂中都会遇到的情景。对此,不同的教师往往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反映出教师思想观念的差异。在上述情景中,既然是初中内容,为何要让低年级的孩子回答对呢?为什么我们要把这种科学知识强灌输给孩子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观念的新,有了此观念后才可以谈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

  这本书我连读了两遍,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工作的重要与艰辛。从敬业----悟业-----乐业,我要做一个乐业的教师。把教师这种职业看成自我的一种满足,在教师职业中发现幸福。有一句话是:工作并快乐着。只有保持这种宁静的心态,你才真正做到了心如止水、宠辱不惊,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这一职业使你变得快乐,变得美丽。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的读书笔记 6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一个灵魂创击另一个灵魂。所谓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教师职业理想是教师选择职业并愿、为之而努力践行的追求。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热爱教育事业。第二,热爱学生。第三,献身教育事业。第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我就围绕“热爱学生”这点,谈谈自己的亲身体会与学习感受。

  记得我还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语文课,我的语文老师是目前德胜中心小学的教导主任顾向阳老师。当时教学什么课文我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顾老师上课很认真,很投入,我也被顾老师的教学所吸引,融入到学习情景中。顾老师边读课文边做手势,也许太投入了,她的手敲在了我的头上,当时我也没有任何反应,敲到就敲到呗。但顾老师接下来的一个细节让我终身难忘,她用手轻轻的在我头上揉了揉,我的心里顿时感受到妈妈的温暖,感动,不知所措,真想每节课都让顾老师敲几下。从此以后,我特别喜欢语文课,自己的语文成绩不断提高。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一生感到温暖,让我一生铭记这样一位好老师。

  后来,我也和顾老师一样,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担任教导副主任,坐在顾老师的后面,我就把顾老师当作自己的榜样。在一次科学课上,我看到一位学生竟然在睡觉,我感觉自己的威信受到挑战,顿时火冒三丈,准备走过去好好修理一下她。我先喊醒了这位学生,学生告诉我,她今天身体不舒服,头疼,实在受不了了才在桌子上靠一会,结果睡着了。我顿时消了火,顾老师关爱自己的情景在脑海里浮现,于是,我脱下自己的外套,盖在了这位学生身上,让她别着凉,保重身体。我没有想到的是,我这样的一个细节,让我在每年教师节时会收到一个短信祝福,从不落下,这位学生告诉我,不管她在哪里,她在做什么,她都会记得我。

  原教育局副局长陈志平有一次给我们做报告,他也讲到类似情景。陈局长在高中任教时,曾经轻轻摸了一下一位男生的头,鼓励这位男生,后来这位男生在作文中写到“我感受到了父亲的爱,感觉陈老师就是我爸爸。”陈局长开玩笑说,体罚学生,学生会恨你;摸一摸学生的头,你就成了学生的爸爸,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是人不是神,教师有七情六欲,学生不听话时,屡教不改时,我们会很生气,我们会骂学生。我个人认为,不批评孩子的老师是不负责任的老师;不骂孩子的老师不会成为一名优秀老师。但是我们在批评好孩子后,要给予孩子各种方式的鼓励与表扬,批评是装装样子,点到为止,鼓励和表扬一定要真心。但不管孩子犯多大的'错误,我们的火气冒三丈还是冒三百丈,我们不能打孩子,不能变相体罚孩子,因为每个孩子是父母心里的宝贝。

  揉一揉孩子的头,给孩子一个眼神的鼓励,对教师来说,这些都是再小不过的细节。可是对学生来说,这表示老师心里有自己,老师在关心他,学生会特别感动,这样的细节,我敢肯定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的读书笔记 7

  我通过《新时期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的远程学习,感触颇深,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道德观,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道德内涵,但无论哪个时代,也无论何种职业,道德观念必有其共通的地方。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其师德内涵必然融汇于整个社会公德之中;而教师的特殊职业与地位,则决定着师德必然对整个社会公德产生极大影响。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而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才能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扮演好教书育人的角色。

  1、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提升自身内涵。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修养,塑好自己的形象,才能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2、加强业务培训学习,提升自身业务。社会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要树立终身学生的理念,不断“充电”。通过自学,参加培训,校本研究等多种渠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及时吸取新的知识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以更好的适应教育的发展需要。

  3、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自身能力。把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融入到工作中,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探讨印证理论,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不断摸索、不断修正、不断总结,着力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读书笔记(通用11篇)08-31

新时期师德修养读书笔记精选(精选12篇)08-01

如何加强师德修养07-17

教师师德师风读书笔记04-11

如何加强师德修养范文(精选11篇)02-01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读书笔记精选04-23

2015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读书笔记04-23

师德师风读书笔记05-06

幼儿教师师德师风读书笔记(精选10篇)07-04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读书笔记(精选14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