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读书笔记

时间:2022-06-09 17:28:11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孽子》读书笔记(通用11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孽子》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孽子》读书笔记(通用11篇)

  《孽子》读书笔记 篇1

  《孽子》是白先勇先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又是其以同性恋者视觉对该类禁忌题材作现实主义描写的大胆尝试。然而带着猎奇心理看这本书的人注定要失望。因为文中并无大段大尺度描写。

  由此可见,白先勇即使在处理这一类相对边缘的灰暗题材,亦保持着他一贯的儒雅风度。烟霞满纸,使人只觉其凄美,不觉污秽。

  小说采用传统的双线串珠之法。明线写眼前人事,暗线写过往风云,两条线索穿插在一起,多用插叙,将个人的前因后果不动声色便交代得清清楚楚。因为时间跨度大,使人有时空交错之感。有因作者处理得当,尽管千头万绪,却不觉杂乱。例如作者会将某一个人物作为线索上的一个点,并通过该人物眼或口,叙说那些过往。如通过人物“郭老”编的相册“青春鸟集”我们便将“黑暗王国”里那些离散的风流人物如桃太郎,涂小福,野凤凰的传奇了解了个大概。

  明线更是围绕着阿青,小玉,吴敏,老鼠等四个少年,写尽了那一群挣扎在社会底层,出卖皮肉苟且求生的同志百态。一明一暗双线之间人物层出不穷而丝毫不显杂乱,每个人物都是独立的存在,尤其独立的人格,因而即使是配角也不因此沦为主角的陪衬。这种笔法相当大气。使我想起了《清明上河图》那黯黄的画面中那些穿越千年,神态各异的市井小民们,每一个人像都鲜活无比。白氏笔下便有这种宏大的画面感。

  个人认为这种效果很大得益于其使用得出神入化的白描手法。自古以来排得上号的小说家无不擅于此道。例如曹雪芹。他写人物喜用白描,最是省时省力。例如写宝钗这样的主角也不过一句话“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已尽得风流。

  《孽子》一文中即使是一闪而逝的人物,也因作者精当老道的描写给人留下深刻地印象,例如在在第一章出现的”老x头”。作者这样描写他”颈子上长满了牛皮癣,公园里的人谁也不理他,他只有躲在黑暗里,趁我们不防备,伸出手来猛抓我们一把”。只这一句话便把个人人厌弃的老色鬼活画出来了。

  白先勇的文字色彩之浓烈使我一见如故,因为联想起自小看熟了的张爱玲。例如阿青之母挨打之后得到丈夫送的花裙这一段。 “盒子里是一件崭新的细麻纱连衣裙,豆绿的底子,起着大团大团的红芍药。母亲爬下床,将新衣裳换上,站在镜子面前左顾右盼起来。可是她露在外面的背项上,却添了两条手指粗的鞭痕,横斜在那里,青红青红的浮肿起来,象两条蛇,蟠爬在她那雪白的背上”他用字秣丽夺目,配合故事情景,竟将浓艳化作了凄艳,大红大绿的颜色,浓的化不开似地直击人心,使人一见难忘。

  很难将小说定义为具体某类题材,因为它以同性之爱为主,涉及面却超出了这个范畴。上升到了一个人文关怀的角度。例如其中涉及手足友爱,家庭伦理,代际交流,社会百态,更有彼时的民风民俗等。将其定义为同性恋小说未免失之狭隘。

  而青春鸟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我们不妨从这些年华正生而历经沧桑的少年们身上说起。作者对这些少年的态度,借文中人物郭公之口表明:“你们这群在这个岛上生长的野娃娃,你们的血里头就带着这股野劲儿,就好像这个岛上的台风地震一般。你们是一群失去了窝巢的青春鸟。如同一群越洋过海的海燕,只有拼命往前飞,最后飞到哪里,你们自己也不知道。”

  作者的态度明确,对这一群野孩子,他羡其青春,哀其不幸,怜其孤苦。丝毫没有歧视之意。不仅如此,在字里行间,还代这群青春鸟向社会发出不平之鸣。

  在这些少年加入“黑暗王国”之前,又何尝不知等在他们面前的是如何不堪的命运。然而他们无一不是为社会家庭所不容,在自我放逐与那个黑暗的国度。人生而平等,这些少年不应该因为性取向的不同就受到世俗的歧视与压迫。而相对于险恶的外界,外人眼中邪恶污秽的公园反而像是这些“苦命鸟”的乐园,是他们暂时的巢穴。这对那些坐着说话不知道腰疼的卫道士的一个绝妙的讽刺。

  此外,作者对发生在这黑暗王国里同性之间的爱情持一种悲悯的态度。小说中“龙子与阿凤的爱情在作者的笔下,”惊心动魄,纯萃狂烈,如同一个理想,相对惨淡的现实,显得那样不真实,于是作者只能让它既是在小说里,也只是一个亦真亦幻的传奇。无疑那是作者的爱情理想,一个感情的乌托邦。因为不可得而弥显珍贵。联想起白先勇只身从美国到大陆,踏遍千山万水,为重病的挚友王国祥求医问药的苦心,很难不唏嘘。

  白先勇在一个采访中曾说道,我写作是因为我希望把人类心中无言的痛楚转换成文字。他的这一个信念,在孽子一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些少年在别人眼中镇日寻欢作乐,见面嘻嘻哈哈,没心没肺一般。尽管他们个个来路凄凉,彼此之间再这种难以言说的痛楚显得尤为动人,亲密,也从不诉苦皆因“每人心中都有一段隐痛,殊难诉诸于口”。而在白氏绣心锦笔之下,这种难以言说的隐痛变得尤为动人。

  主角之一的小玉是个风流俊俏,潇洒自在的人物,连读者都以为他是个没心没肺,不识愁苦的主儿时,他却在母亲面前爆发了一次。小玉知道生父是个日本人之后便锲而不舍地做着“樱花梦”,盼着有一天他能带母亲到日本去找到父亲。为此,他到处人日本华侨做“干爹”,还将日本地图上每一条大街小巷记得烂熟。这一日他回乡探母,谈起身世,触动机心般“突然两只手揪住他母亲胸襟,一头撞进他母亲怀里,放声恸哭起来。他那颗头,像滚柚子一般,在他母亲那丰满的胸脯上擂来擂去,两只手乱抓乱撕,把他母亲身上那件菜青色的绸裙扯得嘶嘶的发出裂帛声来。他的肩膀猛烈的抽搐着,一声又一声,好像什么地方剧痛,却说不出来,只有干号似的”。他这有且仅有的一次爆发,使我们恍然惊觉,这个嬉笑怒骂,看似潇洒的少年,从生理到心理,承受了怎样的苦痛。

  又如野孩子阿凤自小会无缘无故哭泣,一哭两个时辰停不下来,全身痉挛,人问缘故,他答说“心口发疼,不哭不舒服”。

  白先勇说“我能感受到别人的那种痛楚,就有忍心的感觉”。这也许就是他成为大家的原因吧。要有一颗多善感而悲悯的心,把这一群孤苦少年的青春与眼泪,都写得这样伤痛而动人。

  《孽子》读书笔记 篇2

  虽说最近真的忙,但是我靠着睡前那点酝酿睡觉的时间看完了《孽子》。第一次听说它是在一条关于“某某作家竟然写过同志文学”之类的微博里,出于好奇心就找来看了看。这类文学在当年居然可以正经出版,其实我还挺惊讶的。放到现在也许不行了吧。顺便还了解到作者本人已有同性爱人,非常佩服白先生的勇气,身为公众人物却能如此坦然。

  老实说,平铺直叙的小说并不能够迅速吸引我,我看到大约20W字的时候才上的瘾,结果一翻页,小说结束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真的很慢热了。故事大约发生在一个晴朗的下午,阿青被父亲赶出家门的时候。他来到公园荷花池边,就这样走入了他们的王国里,成为了“孽子”。中间有过去的回忆,王国里每个人的故事,每个人的命运,还有新的轮回。

  我最喜欢的是深夜时荷花池旁聚满他们的同类人,彼此靠眼神来投映内心的火热,还有阿青和他的客人躺在床上的时候的坦诚相待。只能在那么短短几段描写里,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最原始的欲望与欢乐,那种对同类的渴求,掏出真心的感觉,一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痛快。其余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是生活的辛酸,燃起希望又被浇灭的无力,在苦涩中求得一点快乐的无奈。这个群体很弱小,每一个同类都太珍贵。

  里面有提到父亲与儿子的冲突。父亲发现自己最骄傲的儿子与男人睡在一起的时候,心里会是怎么想的呢?其实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同性恋,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过就是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而已,所以我没办法换位思考父亲的处境。只能粗浅地理解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赤裸裸的现实的冲突,加上当时的社会对同性恋的理解,就像是隔壁认识了十几年的过上小康生活的邻居突然犯罪进了监狱的感觉吧。不可思议,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

  想起我和我妈说过我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我妈骂我自私、白眼狼。我算不算是我妈眼中的“孽子”呢?“孽子”的定义,放在书里,是让父亲丧失骄傲与希望的儿子,是同性恋。他们背负着大逆不道的罪名被逐出家门,被叫做“人妖”,心里还是有一个执着的念想,还是要继续生活。小说的最后,每个人的生活都渐渐好了起来,都充满了温情与希望,希望故事里的他们,都能有美好的未来。

  最后,加上作者的题记:“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

  即使路很难走,还是要继续走下去。这句话从他们的故事里得出,也给我自己。

  《孽子》读书笔记 篇3

  《孽子》透露出来的压抑的美感是值得人反复品味的,整个故事都发生在台北新公园的那一片黑暗里,孽子们拥有着“不少可歌可泣、不足与外人道的沧桑痛史”,但是诚如附录所言,悲情的内核却被作者研成了金粉,使故事笼罩在既真实又不乏诗意的气氛之中。这些脆弱的孩子聚集在半明半暗的隐秘处,过着冒险而潦倒的生活,在暴烈的黑暗中相拥取暖,不可思议地存活了下来。

  他们有着各自所无法挣脱的宿命,但也是一群被神话了的青春鸟,飞来又飞走。于他们而言,或许唯一能留下的痕迹也不过是郭老“青春鸟集”中的那匆匆一瞥罢了,然而他们却的的确确拥有过如此浓烈的爱与恨,足以令满池的莲花为之摇荡和沉醉——残酷是残酷了点,然而有余温在。

  《孽子》读书笔记 篇4

  这几天断断续续看完这本书,心里颇为平静。这本关于同性恋题材的书叫做《孽子》,但内容却毫不低俗下流,也没有任何裸露的性场面描写,它写的就是那群不被社会认可的青春鸟。

  就现在来说,当下社会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较十年二十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再也对同性恋不会闻风丧胆,但同性恋仍然是好奇眼光的打量处。 《孽子》里的每一个人,抛开同性恋取向,是和那些异性取向的人一模一样的平凡存在,也想过上好日子,也遭受磨难。孽子不孽,甚至更加富有同情心。他们遭受得太多,所以他们的爱心也更多一点。他们的爱要么轰烈,要么隐忍,都是刻进骨头的深情。他们也有自己的爱好、自己视为珍宝的人事物。老鼠的百宝箱,吴敏的张先生,李青的弟娃,小玉的寻父樱花梦,传奇龙子的阿凤,杨先生的阿雄等一众青春鸟,傅先生的傅天赐。他们渴望、追逐,如同飞蛾扑火。那些孽子是社会的笼中之鸟、善良的惊弓之鸟,他们和社会中的其他人,一起交织成一副绮丽的百鸟图。

  白先勇他是不歧视同性恋的,他更像是傅先生或者杨先生,叹诉孽子们的生活和内心,宽容、细腻、温柔。“清风徐来,好梦不惊”这刻在扇子上的话也许正是白先勇先生对青春鸟们的期待。

  可能受到过不公平的待遇的同性恋看这本书应该会哭吧。

  《孽子》读书笔记 篇5

  如同花园里的红莲,生长在黑夜中,却带着美丽的颜色。

  在生命的无涯中,并没有什么是我们能够真正得到的。阿青没有得到父亲的救赎,自己也并未真正走出心中的牢狱。在黑夜中,他再一次领回小男孩罗平,痴念将又一次蔓延起来。

  后续仍旧无数磕碰下去,谁料得清前路如何漫漫寂寥,老鼠会否被教育感化,重新走一回人生路?小玉在东京摸爬滚打,异国他乡又会遭遇怎样的不测?书已读完,但故事远远没有结束。

  岂止他们,我们也是如此。“与对痛苦的过度补偿相比,真实的幸福当然看起来很卑劣。稳定看起来也没有不稳定那么壮观,心满意足从来没有反抗苦难所具有的外表迷人,也没有抵挡诱惑或者被激情被怀疑打败来得栩栩如生。幸福从来不豪华。”赫胥黎说的多好啊,像阿青小玉老鼠吴敏甚至夔龙傅老,经历了千疮百孔的人生,反而有种别样的美丽。这是白先勇笔下的,也是他们自己的。

  创造生命的从来不是我们自己。可怕的黑暗永远蛰伏着,但为着些微的光亮,我们要像他们一样,在黑暗中开出红莲来。

  《孽子》读书笔记 篇6

  或许是时代的不同,我的心总是带着宽容,觉得一切存在都是合理。似乎好的作品都有一种特质,就是无对错。有时有善恶,但它们总会集中在一个个体上。孽子已经不仅仅是描写同性恋群体了,它描写的可能是一群迷茫的青春鸟,拥有着青春却并不是那么舒适可爱。年轻人真正面对世界的时候总会不知所措,儿时天性的纯真和社会的现实相磨合对抗。孽子在这样的矛盾基础上加上了更沉重的同性恋中心点,使全文矛盾更加明显突出又让人依旧想要继续阅读,因为这是一个一定存在的现象,他们也是一群确实需要理解可一直没有得到理解的迷茫的人。

  野凤凰像烟火,嘭得一下盛放,璀璨夺目。是内里的硝火和外界压力空气反应的结果。我看完也不能给阿凤说个结论,他桀骜不驯,眼里始终闪着灼灼的光,像野火肆虐不把周围把自己烧得轰轰烈烈漫山遍野就不甘心,哪怕是这样,可能大火燃起也不会得安宁。我年岁不大,涉世未深。但始终相信狂风暴雨同归于尽固然刺激,肾上腺素飙升,可是和风细雨,温温柔柔的触碰和爱才是长久之计,细水长流更符合人类寿命的时长和速率。

  父辈和儿辈的关系,不知,人和人的关系太复杂,越亲近越复杂,何况是生命之间的关联。

  《孽子》读书笔记 篇7

  和预期很不一样的一个故事。比较古典的写法,起承转合段落分明。大量的环境、外貌、动作、神态描写,丰富的数字、色彩、口头脏话的使用,呈现出的人物和情节都是重戏剧美感的。有点让我觉得像《红楼梦》的地方,是主线之外大量的日常描绘。大方向的走向有强暗示,但小情节是偏独立的,很难去猜也无所谓去猜下一章会讲什么。这些小情节把个体人物填充得丰满,大情节主线则把控着群体人物的命运,和近现代诸多强目的性的文学作品相比还是比较特别的。

  隐喻、象征、呼应等等全局的手法总是最吸引人的。第二部分主要讲的爱情和兄弟情,第三部分主要讲父子情。“龙凤传奇”的故事我还没get到深层用意,如果只是讲一段热烈的爱情未免单薄。父子情是比较有趣的部分,把几段故事连在了一起。草率地梳理一下:李青父子、王夔龙父子、傅老父子是相似的,孩子使父亲蒙羞而被推开,父子二人都受折磨。乌鸦和老鼠的关系也近似一种父子,和吴敏父子有些类似,父亲单方面折磨儿子。小玉是被父亲抛下,儿子始终追寻父亲。

  小玉的比喻大概就是作者描写时的原型,老鼠灵活跳脱爱做贼是耗子精,小玉聪明娇媚是狐狸精,吴敏性情软弱乖巧是兔子精,李青这个鲤鱼精我倒是没太get到特性,可能是上进自由或是平和圆滑?没怎么描绘因性取向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眼光更自然,更多是在表现外界的反馈,这是让我比较意外的点。

  整体来说,起承转合的写法都很规整,有种完整精致的感觉。始终觉得人物关系上还有挖掘空间,需要读一读前人的书评了。书最后的老外的书评就对我很有启发。

  《孽子》读书笔记 篇8

  在第二部之前我几乎是一边哭一边看,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些画面总是反复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觉得好像是,我是阿青。

  我有一个朋友,她也叫李青,我们是小学的同学,我对她最深的映像,是一句话和和一些画面。那是我们语文老师对我说,她是一个很偏执的人,你要关心她多一些;那些画面,是我们两熬夜玩游戏,是我们一起吃辣椒炒饭,是我们复习生物男性生殖器时我们两半夜读书和讨论,还有是端午的时候跟着去她家半夜我把老鼠从我脸上抓下来,我发现她静静的打鼾,,我不叫她阿青,我叫她小青子。

  她和阿青,给了我同样的感觉,不是关于和她们在一起的快乐,而是跟她们在一起的心酸。当我看到阿青破财不堪的油布屋子,我总是会想起那时候我和她一起去她祖母家的那个小茅屋,那是很旧的电视的,味道是让人迷恋但是令人反感的,馊的味道,油开了散发的香气和老人身上给我的重重的令人闷心的味道,那时候我不知道李敏镐,我不知道成均馆绯闻,我只知道那时候我们好像地下水道的小老鼠,那种营养不良然后浑身无光,那才是卑微的样子。

  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常常使我陷入悲伤,我看到一个字,看到别人的一个眼神,看到一片叶子,我自然而然的想起很多以前的事。那些事好像约好了一样,在任何时候都能钻进我的眼睛,然后我满眼通红的走在路上,世界真小啊,人也真小啊。

  我很开心看到阿青他们这群鸟儿,最终都飞回各自的巢穴,可是我同样很失落,因为我将看不到他们。我想阿青可能会有一个喜欢的男人,他们一起生活,又或者给他一个喜欢的女人,他们生生不息的活下去,这样的'话,世上就没有那个公园了,有的只是空落落的,归于平凡的,普普通通的凡人。我不知道什么是积极的东西,大概就是那种劝人看得开,讲笑话然后比如什么甜甜的爱情那种,我觉得那不是,以前很老的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的好像是一种积极的,谁知道这种看似阳光满面的字,作者是在多少悲伤绝望中才明白。我大概看不来那些东西,我一向爱的是悲剧,我曾看过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那才是甜甜的爱情啊,为什么现在人们都那么流于表面?我看不来大喜大悲的东西,我更爱的是那些小小的人,他们身上的苦难是我一生再没有可以经历的了,我很遗憾,我活不了那么多人的样子,所以有时候觉得他们孤单,我很自责。这群孩子不是孽子,他们是天使,天使不是来自天堂,是来自地狱获得救赎才可以的。我想小玉一定能找到他的父亲,弟娃也一样会活着回来陪着阿青,父亲总会找到阿青,母亲大概得到佛祖的救赎了,被原谅了,这一生就不是在逃难和躲藏,每一个人,都会幸福吧。

  《孽子》读书笔记 篇9

  轻轻合上白先勇先生的《孽子》。心里的千种念万般想如刚被拽断的珠链,大大小小的珠子活泼生动地在地板上蹦跶跳腾,一阵噼啪过后,满地的零落。我无法清晰地照原样一一串联,只能择其一二,信口胡诌。

  看这样的小说如看话剧,当然背景是无法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一个卑贱、隐晦、肮脏的世界,这里有一群被抛弃,无所归依孩子。毫无希望的贫穷,压抑阴沉的色调在淡白色的素描纸上慢慢突显,那炭笔有点涩,笔触有些凌乱。灰暗的公园午夜,狭仄闷热的出租屋,残破污秽的巷底那间有辛辣呛鼻霉味的破旧矮房子组成一个令人绝望的场景。也许必须有这样的场景,将这世界上所有的光,所有的希望一点一点捻灭,灭到死一般的沉寂,然后在残墙颓垣,荒原疮痍上看到一丝嫩嫩的绿。这绿仿佛生宣上那抹柳芽,随水墨缓缓晕染开去,渐渐春色漾满整个画面。可惜小说里每个这样的鲜亮温暖的场景都是稍闪即逝,让我的情绪刚刚舒缓开来又陷到惴惴中去了。

  小说里能带给我丝丝暖意的情节都跟早逝的弟娃,被遗弃的痴呆小弟,福利院里没有双臂的傅天赐,还有略带智障的阿雄仔有关联,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体验尘世的残酷,还是这些尚年幼的青春鸟期望自己能饮下一杯忘却情缘和苦痛的断肠水?但是感动我的是弱势对更弱势的那种悲悯。我觉得这是种很高尚的情感,达则兼济天下是君子的德行,但只有半杯羮也能分一勺与人又是怎样的一种操守?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落雨的屋檐下能伸出手去将另一具潮湿的躯体拥入怀抱,对某些人来说总要去权衡计量,但这些孩子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也许是因为自己曾经的切肤之痛让他们的神经变得异常敏锐吧!但漠然麻木是另一种归宿,所幸的是作者并没有让这种情感占主流。他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带着理解和温柔的眼光来看这个特殊的群体,一边用灼灼的字眼描绘出人性被破坏被蹂躏的阴暗堕落的一面,一边让他们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身体彼此取暖。

  小说里基本都是男性,对于同性之间的情感我更多的了解来自于《蓝宇》,但那个是两个人的舞台,《孽子》更多的是群体的众生相,没有具体的同性情感的细致刻画,大大小小的故事基本来自于众人的口口相传,可这种旁观者的描述同样具有震撼效果,同时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所谓的畸形的东西往往是璀璨到罪恶,淋漓到无法承受。一切的情感只要过于强烈总是要遭到嫉妒的,生命力总是不可能长久的。而且人们总会为了自己的任性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只有水深火热的炼狱过后,那一声穿石裂帛痛不可当的悲啸,那对浮生宿世的淡然浅笑让自己对往昔有所交代并且释然。所以,爱呀!是一种摧毁吧!也是一种成全吧!

  这个时候,倒是想起一句话,通篇都让人感觉到一种流氓的温暖,而那些人都是一群温暖的流氓。

  《孽子》读书笔记 篇10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了一群聚焦台北中央公园里的沦落少年——“青春鸟”,细腻描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生活,以及他们被社会、家庭、亲人所抛弃的痛苦曲折的心路历程。故事以这群下层同性恋者的生活为主,旁及隐身于各行各业的同性恋者,一段段同性恋曲,反映同性恋者族群被家庭、学校、社会放逐的边缘处境,呈现同性恋者身体与心灵双重流亡的困境。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折射。

  因为与实验室管理员发生暧昧行为,阿青被学校开除了。一直盼着他能考进军校的父亲,一怒之下把他逐出家门。这少年打着赤脚,拼命地奔跑,跑出家门、跑出巷口,终于跑进了莲花池边那个隐秘的王国。在这个黑暗的王国里,有一群跟阿青一样的“青春鸟”,他们共有的,是一具具让欲望焚炼得痛不可挡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疯狂的心。午夜,这群鸟儿如同冲破了牢笼的猛兽,张牙舞爪,四处狩猎。他们一个踏着另一个的影子,狂热地追逐着,追逐那巨大无比充满了爱与欲的梦寐……

  在现代社会,同性恋依然不能为人们所接受,更何况是在那样一个封建制度下的社会,所以他们只能躲藏着,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王国。书中这样描述他们的王国:“在我们的王国里,只有黑夜,没有白天。天一亮,我们的王国便隐形起来了,因为这是一个极不合法的国度:我们没有政府,没有宪法,不被承认,不受尊重,我们有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我们这个王国里,我们没有尊卑,没有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强弱。共同有的,是一具具让欲望焚炼得痛不可挡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疯发狂的心。”

  小说浓墨色彩地描绘了王夔龙和阿凤的故事,龙子英俊高大,家境殷实,用情专一,阿凤潇洒矫健,浪漫多情,他们的爱可谓是轰轰烈烈,凄美而又浪漫。在新公园这个男同性恋的世界里,“龙凤深情”已流传为永不退色的神话传说,无不令每一个倾听者充满着强烈的羡慕与向往。书中这样描述:我对他说:“我一身的毒,一身的肮脏,你要来作什么”他说:“你一身的肮脏我帮你舔乾净,一身的毒我用眼睛替你洗掉。”龙子的爱太强烈,以至于阿凤想要逃,爱的深处没有理智可言,也注定了要以悲剧收场。

  “龙凤之情”真的那么令人羡慕吗?我不这么认为。他们的爱是变态的,不是因为同性恋,而是太过疯狂,爱并不是占有,而是尊重和自由。得不到就要将之毁灭,这是多么自私的行为!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同性恋者在社会里属于弱势群体,我们是否应该尝试着去理解他们,而不是投之以歧视的目光?他们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不应该由于性取向的不同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么一个与自己爱好相同,理解自己,惺惺相惜的人,是那么的神奇难得。有人说他们的爱是病态的,但是又有谁敢说他们的爱不会比我们的更真挚呢?所以请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其实在国外有些国家已经颁布了有关同性恋者可以结婚的法律文献,只是我们还太过于封建。

  小说之所以取名为《孽子》,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父亲都不赞成他们的这种取向,在他们眼里,公园里的那群“青春鸟”就是孽子,他们的行为就是大逆不道。但是结局还是很完美的,阿青他们并不像郭老所说的:“早晚有一天,你们要回到我们这个窝。”“青春鸟”的翅膀还真的硬了,要离开了!

  《孽子》读书笔记 篇11

  众所周知,根据中国传统规范,男女结合,传宗接代是天经地义的事。中国的古训有这么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孽子》里父亲对儿子的态度,本该是中国主流文化对同性恋的态度。即使是在今天这个开放的,具有先进思想的,崇尚自由的社会里。同性恋乃是个被大多数人厌恶、排斥、歧视甚至认为是病态的存在。就更不论在中国六七十年代那样传统的封建的社会里了。

  偏偏,白先勇,一个著名作家,他唯一的一篇长篇小说《孽子》讲的就是一群生活在中国六七十年代的同性恋者们,即使在今天,“出柜”仍是个令所有同性恋者看重的话题。而小说里的这人公们,带着反抗精神,勇敢地想家人吐出了心声。结果可想而知,家人是不会理解的,不会支持的。这种行动,在带着恪守封建道德理论规范的父亲们看来,是违反了自然,大逆不道,荒谬无稽和不可理喻的,这是违反了道德和违反了整个至高无上的规则。于是他们被驱逐‘被唾弃、被整个世界厌恶、歧视,及抛弃!这些本就命运悲苦的苦命鸟们,测底地在黑暗的世界里泯没。他们性格上歇斯底里、抑郁焦虑,以至于多重人格或不稳定情绪,紧张、兴奋、不计一切的疯狂,自虐甚至自杀 。同性恋的狂热追逐,渴望爱却对爱的天长地久不信任,不敢信任,只能像乌龟般缩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已经遍体鳞伤,不敢再尝试。他们在那个黑暗的国度,在那个外人看来邪恶污秽的公园里,生活得犹如用不见天日的老鼠,暴虐、残忍。可是对他们而言,公园反而是他们的乐园,是他们暂时的巢穴,这无疑是一种讽刺!那是对社会的讽刺,对人性黑暗的讽刺!

  书里有一段话,很好地写出了他们孤苦的悲境“你们是一群失去了巢穴的青春鸟,如同一群越洋过海的海燕,只有拼命往前飞,最后飞到哪里,自己也不知道—”读起来是不是感觉有唯美有点情调。可你若读过那本书你才明白,这句话承载着多么大的悲伤。他们本就命运悲惨,而家人的仇视如同压死骆驼到最后一根稻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没有掉一滴眼泪。因为整本书从头到尾,压抑得不得了,绝望、疯狂、痛苦、后悔、爱而不能,各种负面情绪将心脏压得闷痛,压得窒息,通到哭都哭不出来。我作为一个读故事的人,都如此悲凉,他们是经历故事的人那又该多痛。我真的怀疑,人类真的可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悲伤吗?

  阿青、龙子、阿凤、小玉,从他们一个个故事来看,人性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东西?那么复杂,那么反复无常,那么令人费解。这本书的主线,便是父与子的关系,大义凛然的父亲与“离经叛道”的儿子的关系。相互追逐又相互寻找,父与子的羁绊又怎么可能段得了。还好我们从文章的结尾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父子关系的那种美好期待的,以及一点小小的微弱的希望光芒。

  读完这本书,我本就崇尚自由,自由当挡各种自由,例如在规则下的自我放纵,和言论恋爱自由就更坚定了。我最大的期望和感想,就是“人,生而平等,同性恋者不应该因为性取向的不同就受到世俗的歧视和压迫,世界上没有一种爱情是不该受到祝福的。爱上和和自己同性别的人,这并不是种病,更不是一种错,这只是种爱罢了。同性之间也会存在真爱,同性恋又怎么了,人生短短几十年,活得自由、快乐、有意义、幸福,这就好了啊!你爱的是男是女,这又有什么重要的,这并不影响你的能力,重要的是,你觉得幸福就好。我期望着,中国有一天,能以正常的眼光去看待同性恋,他们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殊。中国有一天,不在把同性恋视为厌恶的存在,而愿意去相信,他们之间也是有爱情存在的!

  我在这里呼吁:若你身边有同性恋者存在,若你不喜欢,也请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就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就行,这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致谢!

【《孽子》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孽子》读书笔记1000字06-20

读书笔记11-13

读书笔记07-15

读书笔记大全:读书笔记100字08-07

读书笔记摘抄:《草房子》读书笔记01-30

《Of Studies》论读书读书笔记-读书笔记01-04

围城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800字02-10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 初中读书笔记01-26

《匆匆》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500字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