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会独立作文5篇(推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会独立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会独立作文 篇1
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奉献的,但是有时候一些不理解的爱也会常常发生。
有一次狐狸生下一对宝宝,狐狸妈妈紧紧地守护着自己的小心肝,用甘甜的乳汁喂养着它们。
小狐狸渐渐地长出了金色的'毛茸茸的毛,尖尖的耳朵长在头顶上。
有一天,狐狸妈妈回到家,凶神恶煞地把两只小狐狸赶出了家门,小狐狸看着妈妈,苦苦求情着:“妈妈,不要!不要!我们不能离开妈妈!我们不能离开这个温暖的家!”
尽管小狐狸怎么样求情,可是老狐狸就是不答应,这两个小狐狸无可奈何地离开了家。
它们两在田野里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一个黑黑的树洞,就钻进去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一觉醒来感到肚子好饿好饿,于是就只好自己出去找吃的,但是由于自己没有学会找食的本领,于是就恭恭敬敬地向伯伯叔叔请教。慢慢它们终于学会了找吃的本领,才渐渐地明白妈妈的意思,就是要培养我的独立生存能力!
作者:张永龙
学会独立作文 篇2
六岁那年,我胆子小,从一至六岁这段时间我都和妈妈睡一个房间,现在妈妈居然说:“你现在长大该独立睡了,该自已睡一个房间,别老和我们挤在一个房间。”
每当妈妈说这话的时候,我不是装没听见,就是找出各种理由来应付,谁叫我胆子那么小呢!这个星期,妈妈重提旧事已不下三次,我呢,没回都说;下一次一定独立睡,可每次都食言。
上个星期五,妈妈又唠叨:“你什么时候才能单独睡一个房间啊?……”听了这些话,我头都大了,一时冲动说:“下次回来一定!”“这可是你说的'?”妈妈一脸疑惑道。
一眨眼,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昨天从才到门口,妈妈就说:“床都替你整理好了,你可别耍赖哦!”心想:反正天色还早,我也没多想,就爽快地答应,转眼间天就黑了,我越想越害怕,爬到妈妈的床上,一边摇着妈妈,一边撒娇:“算了吧,还是一起睡吧!”“分床睡可是你说的,不许反悔。”妈妈毫不心软。
这天晚上,我只得一个人上楼,四周静的可怕,只有风呼呼地吹着,房间门“嘎,嘎……”的响着,像恐怖电影里的背景音乐,墙上的挂钟不停地传出“滴答,滴答”声,我已是哈欠连天,却不敢闭上眼睛,无奈只好默默地数数:一只羊、二只羊、三只羊…….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妈妈问我:“感觉怎么样?”我露出笑脸:“好极了。”我学会了独立睡觉了!
学会独立作文 篇3
星期六早上,我在家里写字。我写呀写突然被一道填空题——一来一去给难住了,一边用右手转着铅笔,一边用左手托着腮帮,大声喊着:“爸爸,我不会做,你快过来一下。”这时,爸爸过来了,他没有告诉我答案,而是要求我要学会独立思考。
我只好点点头,开始在脑子里不停地思考着,最后我想起妈妈教我的一来二去、上来下去两个成语,心里很高兴,马上写下去。我想下次要是再碰到难题,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相信难题就会迎刃而解的。
学会独立作文 篇4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还上学,后来突然就提前放学了,我才知道原来哪天是儿童节,所以学校给我们放假半天。而父母由于不知道所以根本没有回家做饭,我回到家里的时候爸妈都在上班,而我也不能饿着肚子,所以我第一次自己做饭了。
我先去看看冰箱里面有什么,我发现只有鸡蛋和几个番茄在里面,所以我打算做一个番茄炒蛋。我非常的喜欢吃这道菜,以前爸妈也经常做给我吃。而这一次我需要自己做,我就按照着以前父母的做法,先把鸡蛋打碎敲散,然后炒熟。不过那一次我做的还不是很好吃,而且做饭也做的比较多,剩下了很多米饭。晚上回来的.时候我跟爸妈说我自己中午做饭吃了,爸妈还夸了我,说我是一个长大的孩子了,也学会了独立。
学会独立作文 篇5
豆豆是院子里公认的乖乖仔――长得秀秀气气,性格又是文静,腼腆,完全一个小女生的样子,特别让她婆婆赞傲的,是他总是很听大人的话,让他玩跷跷板,他是决不会自作主张去拉单杠的。
这样的孩子,对于他的监护人来说,真是省心又省力,比起带那些调皮不听话的小孩来,要舒服很多。
所有的老年人都夸豆豆的乖顺。
相反,所有的年轻人,如我们,都觉得可惜了一棵好苗子。
好动,爱玩,调皮,捣乱,是孩子的天性。在这些过程中,孩子们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尝试到各种刺激到来的感观感受,滋生了自主创新的想法和行动,也包括,对他们心理发育的一个完善。这些,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发育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
可是,包办,代劳,让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动手动脑能力都得不到尝试,用白白扼杀了一个天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猿的独立行走,标志着向人类进化的成功,可是,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更尤其是中国的孩子,有几个,是真正能做到独立行走的?
一些幼儿教育学家,包括对幼儿教育入门较深的家长,都关注过对国内外幼儿成长监护的对比。中国的家长,向来喜欢对孩子说:宝贝,乖,听话;这个不能动啊,会烫到手的,疼;那个不能爬啊,会跌下来的,摔破了会流血的;颜料不能出线的,只能在线内画;那是人家的东西,你不可以拿……
可以说,“不”,是中国式监护人常挂嘴边的一个词,不容置疑,不可违抗,因为,家长们,尤其是带孩子的祖父母们,都把孩子看成心头肉掌中宝,都不希望他受一点点伤害,恨不得保护他终身。因此,中国人,真正因为创造发明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似乎还没有;相反,遇事畏手畏脚,没有主见的,倒是一大把。这与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思想观念,不无牵连,甚至是有很大干系的。
要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在3岁之前形成并定位后,后天,是很难再去改变的。而3岁之前的中国孩子,正是在这不许那不可以的'氛围熏陶中,乖乖儿,是他们的楷模。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家里没有人有精力管束,导致他顽劣异常,看似没有“教养”的孩子,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喜欢,到了社会上,却往往点子多胆子大,比那些高学历者更有成就。
再看国外,家长几乎不去约束孩子,也很少是祖父母专职带孩子,通常父母们注重的,不是孩子的具体行为,而是一些良好习惯的培养。放手,给孩子充分自由,让他们享尽孩童应有的快乐,满足他们的好奇,给他们机会体验失败,等等看似不管不问的教导,把孩子的创造心,探索心,爱心,同情心,自尊心,一样一样建立起来,让他们尽早适应社会上的种种。
所以,大家都觉得外国的孩子怎么就那么独立,中国的大学生们,经常是一到周末,脏袜子脏衣服一大堆拒回家给父母洗。
梁启超早就呼吁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而对少年的栽培,全在我等家长们。
和一些中国的早教专家相同的观点,我以为,对于孩子,只要没有生命危险,他爱干嘛就干嘛,没必要用溺爱束缚他们,扼杀他们的灵性。在玩得过程中,倾听和引导,才是孩子成长真正需要的。
中国的绝大多数家长们,请安心的放手吧,给孩子充分自由,让孩子真正地独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