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

时间:2024-02-10 13:40:14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作文常用[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作文常用[6篇]

端午作文 篇1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本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包粽子,赛龙舟。可是到了现在我们这里的端午节,一点节日气氛也没有,还谈什么“包粽子,赛龙舟”呢。

  遥想当年在奶奶家,每到端午,奶奶总是端出一大篓粽子,热气腾腾,甜腻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我像一只馋嘴的小猫,爪子迫不及待地就向篓里的粽子伸去,奶奶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我吃得一手、一脸。闲暇时还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来历。我听得迷迷瞪瞪的,只记得一个人跳江了。幼时的我特不理解,为什么他都跳江喂鱼了,人们还要把这么味美粽子扔江里去纪念他呢?这不是浪费吗?当然,到后来我读到“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我这才理解当时人们往江里扔粽子的这种行为了。

  长大之后,妈妈有时也会给我包粽子,但我却提不起胃口了。几次见我对粽子不怎么感兴趣,妈妈索性不再包粽子了。我这时才会想起奶奶给我包的粽子,香糯滑润,不过分的甜而爽口,多一份粽叶的清香,粒粒糯米都得到了充分的.揉捏,所以,咬上一口,韧性十足,糯米就像粘在牙上一样,滑过嗓子时也留下一阵清香,久久回味更有一番别样的酣甜。“曾经沧海难为水”,吃过奶奶包的粽子,其它的粽子都难以在入我的胃口了。

  赛龙舟与我就更无缘了,我家在北方,水渠较少,于是便少了“赛龙舟”的比赛了。我只能想象“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彻。”是一副多么激烈,多么震撼人心的画面了。唉,此情可待我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不能亲眼看到赛龙舟,我怎么能不失落呢?

  今天又是端午节了,我落寞之余只希望人们都能好好珍惜传统的节日,不要等将来又一个深远历史文化的节日无声无息的湮没在喧哗岁月中,才感到惋惜。

端午作文 篇2

  端午节的脚步渐渐逼近,勾起了我无数的幻想。

  他远远的望了一眼热爱的祖国,无比悲伤的他走在江边,时不时地擦擦眼泪。这时,他似乎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伤感,对着悠悠蓝天喊道:“祖国!你何时才能强大起来呀!”远处传来了回音,这声音既悲惨又凄凉。这就是屈原,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波涛汹涌的汩罗江水中......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这个人,就是春秋时期楚怀王忧国忧民的大臣——屈原。

  江水里,他结束了短暂的生命,他无奈的,痛苦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只给大家留下了几首优美婉转的诗词,便匆匆的.离去了。

  在这世界上,谁能让自己的生命与国家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谁又能在国家失去时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们21世纪的少年要有屈原热爱祖国的精神,时刻想着为祖国做贡献,端午节快要到了,愿屈原的精神永存!

  人们向江水中投下一个个粽子,为的是能够永远保存屈原的尸体,这甜丝丝的粽子是美妙的,而意义确是深刻的,脖子上挂着香囊,这香囊为自己祈福,也是为屈原,为祖国祈福。

  看,街上卖香囊和花镯的到处都是,小朋友们更是开心,对着这些香囊花镯挑来拣去,脸上荡漾着欢乐的笑容。

  在这大街上,到处弥漫着粽子香,我脖子上挂着妈妈送给我的香囊,手腕脚腕上缠着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花镯,欣赏着邻居挂艾叶,心里好不快活。

  听妈妈讲,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姥姥都会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时候,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门上也要插上艾叶,用以祛邪,驱赶毒气。还要炸香喷喷的糖糕只听老一辈的人说,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呢!

  看那端午之神韵,这传统节日里,虽然包含着令人心碎的故事,但有许多让人愉快的传统食品,这时,我发现,一片片云彩呈现出了粽子的形状,这美丽的端午神韵,装点着美丽的祖国。

端午作文 篇3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

  早晨,我和妈妈一起从菜场上买了粽叶、糯米、猪肉、酸菜和红豆。把碧绿的粽叶一张张洗净,用热水浸泡;再把泡好的.糯米拌上红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迫不及待地洗好小手,看着妈妈地样子学着包起来了。经过我不懈的努力,一个个似像非像,奇形怪状的粽子在我的手中诞生了。蒸好以后,我看呆了,有的大如小肥猪;有的小如枕头;有的露出了白白的小‘脑袋’;尽管这样,我还是抵挡不住那粽子的诱惑,馋得我直流口水,我抓起一个就儿狼吞虎咽起来。嗯!虽然卖相不是很好,但味道还是挺棒的。能吃上自己亲手包的端午粽,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插艾叶、赛龙舟?在这就不一一列举端午节真是个充满神奇、充满喜悦、充满热闹的节日。

端午作文 篇4

  端一盘粽子,呈一枝艾叶,与你一起过端午。这不,我和老师同学们在学校度过了一个特殊的端午。

  午后,微风徐来,端午节踏着跫音赴我魂梦之约。一缕叶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倒抽了一口气,感觉得到血管里的血液流动在加快。

  “预备开始,准备合拢”!张老师的命令重如泰山,如山谷中的洪钟传来,掷地有声,我们像打了强心针似的,迫不及待地推开桌子,嘈杂的碰撞之音似乎成了一曲桌椅交响乐。

  很快芦叶分发到每个人的手中,湿漉漉的,抚摸过我们手部的'每一寸肌肤,我笨手笨脚的学着家长们包粽子的样子,谁知,我反而成了东施效颦,样子很是狼狈。只好请四处奔走的同学朱子琪赐教。“这个嘛,小菜一碟!”她娴熟地手指勾住芦叶,巧妙地一弯,一个圆锥形的扎粽出现在我的眼前,简直是化拙为巧。

  闻着糯米的香味,偷偷嚼着带来的香甜枣子,我恨不得马上就品尝自己的粽子!伙伴王怡卓用勺子从盆里挖出许多糯米,一把塞进弯曲的芦苇叶里头,一边高喊:“陆筱寒,看我的杰作,反正老师说不掉米就行了!”她自豪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趾高气扬,似乎完成了人生一件大作品。

  朱子琪精益求精,离开我们小组又去其他小组求高人指点,而我呢,如同一颗闲棋冷子,说来就是“慢摇动弄心悄逝,事事相融也无事”。我朽木脑袋一会儿就忘记刚才的方法,拿起三四根剑形的芦苇叶,胡乱地包扎一圈,用一根绳子打了一个结。我正准备让我的‘外星生物’亮亮相,老师招呼我们上讲台合影留念啦!

  时光荏苒,愿世界在此搁浅。钟表忘记了时光,我们忘记了流年。这次的包粽子活动是多么有意义啊!让我们踩着记忆的流星,寻找爱的落点。

端午作文 篇5

  端午节到啦,我们能够吃香喷喷的粽子了,但是今年还参与了新的惊喜——画蛋。

  我们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准备蛋一枚,彩色笔一套,富有想象力的脑瓜子一个。

  可我应该要画什么呢?对了,我能够画孙悟空。我准备先画它白白的.脸,然后再画红红的头发,接着画长长的金箍棒——孙悟空的兵器我可不能忘啊!

  构思终了后,我开端了创作。蘸蘸这儿,描描那儿,画着画着,哎呀,我不当心把绿色画成了蓝色,这可怎样办啊?我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但明智让我冷静了下来,忽然我灵光一闪,蓝色加黄色就是绿色呀,可是我拿起黄颜色笔在蓝色区域又涂了一遍,还是没有抵达我想要的效果,最后我画出来的孙悟空就像是一个小丑,滑稽无比。

  再瞧瞧其他人的作品,多么有趣呀!有的很奇特、有的很平常、有的很夸大、有的很漂亮……真的是五花八门呀!

  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自己的“端午巨作”!

端午作文 篇6

  又是一年端午到,再回粽叶飘香时。端午节没有春节的喜庆;没有中秋的月圆;更没有儿童节的欢乐。端午节是一抹淡淡的艾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是永远抹不去的思念。

  每逢端午,我就会想到远在武威的`大姨公,大姨公总是会站在高处遥望东方。大姨公是江苏扬州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淮海战役,在战斗中负过重伤,是一名战斗英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响应祖国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奔赴甘肃武威,这一去就是一辈子。大姨公特别喜欢吃粽子,但是大西北没有新鲜的粽叶,很多年都是绿皮火车在端午节前夕运送一批粽叶,可是还没等到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有一次端午节,我跟随阿婆带着粽叶来到了武威,当大姨公看到家乡的粽叶时,用手轻轻捧起,狠狠地闻着粽叶的清香,眼含泪花,我当时不能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情感,觉得粽叶有什么可闻的。接着,阿婆亲手给大姨公包了几大锅粽子,粽子煮熟了,浓郁的香气飘满了整个屋子,大姨公激动地剥开粽子咬了一大口,高兴地说:“就是这个味道,家乡的味道!”吃过粽子后,大姨公并没有扔掉粽叶,而是小心翼翼地放进水池里,打开水龙头,仔细地清理,就像对待一件失而复得的珍宝,轻轻抚摸。清理完粽叶后,大姨公把粽叶挂在了自家的阳台上,让太阳那耀眼的光挥洒到那一抹绿色上,久久飘香……

  粽叶的艾香,糯米的黏稠,寄托着人们浓浓的思乡情。我又闻到了大街小巷的粽香,现在的我似乎有些明白大姨公了。当时的武威是不毛之地,可现在的武威已经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城市,为什么转变这么大?对,就因为有这么多爱国的老兵无私的奉献,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繁华,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大姨公闻到的不是粽香,而是故乡的味道,我被深深地感动了!端午时节,我们不由得想到了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想想屈原不甘楚国被侵略,跳江铭志,成为了一位爱国主义诗人。而当年祖国西北大建设,也成就了大姨公他们的一番报国之志。

  又是一年端午到,又到粽叶飘香时,就让这清清的粽香绵延流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