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道路以目的故事

时间:2022-03-31 14:39:32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成语道路以目的故事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语道路以目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道路以目的'故事

  道路以目

  【注音】dào lù yǐ mù

  【出处】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解释】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时局等

  【相近词】缄口不言、三缄其口

  【反义词】畅所欲言、敢说敢做

  【成语示列】此后要防的是“道路以目”了,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吧。鲁迅《伪自由书·止哭文学》

  【成语故事】

  周厉王时的百姓民怨问题,历史上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就要算周厉王禁谤了。周厉王施政暴虐,受被他宠信的大臣荣夷公唆使,改变周朝原有的制度,把平民赖以谋生的许多行业,改归王室所有,一时间民生困苦民怨沸腾。召公(召康公的后代穆公虎,世代辅佐王室,封地在召。今陕西岐山县)就对周厉王说:“老百姓已经受不了啦,”厉王不听劝谏却采用特务手段对付人民,他派人去卫国(河南淇县)请了很多巫师,在首都镐京(陕西西安以西)川流不息地巡回大街小巷,偷听人们的谈话,凡经他们指认为反叛或诽谤的人,即行下狱处决。这样一来,举国上下不再敢对国事评头论足了,就是相互见面,也不乱搭腔,而是道路以目。周厉王高兴地对召公说:“我能够统一思想,不再有人敢胡言乱语。”借这机会,召公就发表一通常常被后世引用的高论:“您这是强行封老百姓的嘴,哪里是老百姓真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啊。要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老百姓也是一样的道理啊,”但是,周厉王不听劝告,老百姓还是敢怒不敢言。

  3年后(公元前842年),平民们最终不堪忍受,自发地组合起来攻入王宫,把暴君放逐到一个叫彘(今属山西)的地方。史称“国人暴动”。

  【成语造句】

  1、根据收录到中学课本的《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2、天宝以后,李林甫为相,深疾言者,道路以目。

  3、在反动派统治下,同志们见了,只能是道路以目。

  4、笃信“防民之口胜于防川”?“若人人噤若寒蝉,道路以目,显然是噩梦”。

  5、残酷的现实,让人体会到了道路以目的心境。

  6、道路以目酱的更新票咱表示有心无力了。

  7、对者言其躁虐,纶怒,令吞夔以死,自是百姓惶骇,道路以目。

  8、方有恩权,无敢沮议,朝班相顾而失色,道路以目而吞声。

  9、偶语者弃市,腹诽者诛,道路以目。

【成语道路以目的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的故事10-28

亡羊补牢的故事成语故事08-02

成语救死扶伤的故事10-08

倒持泰阿成语的故事03-14

古代成语的故事11-17

成语家喻户晓的故事10-29

成语故事12-17

成语小故事12-16

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移风易俗11-12

与狐谋皮的成语故事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