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自传读后感

时间:2023-10-18 12:08:19 丽华 自传 我要投稿

荣格自传读后感(精选8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荣格自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荣格自传读后感(精选8篇)

  荣格自传读后感 1

  荣格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牧师,从小教育荣格相信上帝,无条件的爱上帝,这时候会读《圣经》的荣格却觉得并非这样。但是父亲告诉他,信仰是不能加以怀疑的,这使荣格感到苦恼。后来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他抛弃了自然科学,选择了在当时颇为冷门,整个医学界都不愿意承认的精神学,当时的精神病学是不系统的,甚至被认为是骗人的学科,但荣格对精神病学有着相当刻苦的研究和看法。

  我一直认为心理学是一个理论与情感结合起来的一个学科,由于从未学习过心理学的课程,故而心理学在我心中是神秘的,遥远的。我自小一直多梦,且梦的内容常常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仔细品味,又像在迷雾中迷了路。后来与一位友人倾诉时,她向我推荐了荣格和荣格的这本自传。

  老年荣格以讲述者的身份叙述了他的这一本自传。这本书里,荣格的梦境始终贯穿着他的整个一生,童年时期的他依靠着梦境来探索未知的现实,在这点上我与他产生了共鸣,有些梦有着耐人寻味的世界观,这些虚幻的精神世界常常让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荣格在探讨自己潜意识中常常出现幻觉,他记述出了他的幻觉,有叫做利亚的老者,有着年轻的妻子莎乐美和一条大黑蛇,后来衍生出费勒蒙,他与费勒蒙对话,散步,这个他幻觉中的人俨然成了他的宗教导师。之后他的幻觉越来越多,当时他的精神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他开始害怕沉溺在幻觉中无法自拔,成为一个彻底的神经病。之后,荣格做了一名精神病的医生,在当时的`社会,作为精神病人,往后余生的归宿只有疯人院。荣格的这个选择,遭到了许多亲友的反对,甚至是医生们的攻击,认为荣格是在闹儿戏,疯子怎么能治得好呢?我相当好奇这位19世纪的精神病开创医生会如何治理这些“疯子”,荣格在治理病人时,注重病人的情感,他费尽心思让病人放下戒心,先要做到接受他,然后进入病人的精神世界,进行缓慢的、有效的引导。当我看到他治好的一个“女疯子”在几年后上街买菜,认出他后进行了正常的交谈时,我的心里非常的感动。

  书如其名,荣格的自传从回忆起童年时的梦,由梦启发的思考,选择人生的道路,成为心理学的泰斗,发展出他自己的“分析心理学”,研究心灵的结构与动力。荣格将“分析心理学”视为释放创造力和促进个人心理发展的治疗方法,艺术、历史、哲学和神话均是其中的重要元素。

  荣格自传读后感 2

  没有手机没有网的这段时间,带着点戒断反应读《荣格自传》。书非借不能读,这本书自然不是我的。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下卷还放在那里没看。

  看完《荣格自传》,我不知道这篇读后感是不是应该写上“第一次”三个字,很难说以后会不会读第二次,毕竟戒断反应中读得不细,况且理智告诉我,这样的书应该有重读一次的价值,恰如荣格读弗洛伊德的著作,也是隔了些年头又拿来翻看的。

  也许是下笔者的缘故或翻译者的缘故,这本自传的风格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以及《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差别很大,当然我更希望是荣格本身与弗洛伊德之间的差别。这本自传更散漫意识流,好多地方如同散文,一些描写又近如小说。

  充满历史感的幼年环境,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构成,很早就关注到自己个性有别于他人的荣格敏感的体味着成长的变化。这种敏感的觉察终其一生,构筑着他灵魂栖息的塔楼。他将这座塔楼以曼荼罗为标志,如同隔离世外的独行宇宙,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但也预示着,塔楼之外无边无际的是他人的城堡与部落。

  精神分析的构建是源于自省的,即便有着大量案例经验的积累,它仍然是以自省为核心的一种思考方法。荣格的宗教特征,弗洛伊德的性欲特征,霍妮的女权特征,阿德勒的超越特征……没有一种精神分析的体系是脱离其创始者的内省。我们意识的世界是心灵的,没有内化的经验是不被察觉的。在此基础上面对疑问、阻碍、矛盾,精神分析流派的工作者们尝试解读世界,其实也就是在解读自己的心灵,直到他们的世界能够装盛在理论的'大碗里,才有片刻满足于安宁。其实我们何尝不是时时刻刻的在解读这个世界与自我的关系呢?然而,外部世界无穷尽,内心世界怎么会“无新鲜事”?理论的大碗总是不够大。荣格归之于神秘,承认神秘的存在,亦即承认了外部世界的存在。承认掌控之外的事物,避免神经症的困扰。幻觉、梦、预知,统统有了归处,接受了这分裂的两个世界也就接受了分裂的人格。为什么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促进成长,而耗时甚长?精神分析不解决问题。精神分析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所构建的世界,修葺自己的塔楼,同时引水入渠,添加灵动。来访者的问题在这里能够被接受,重新被解读,原有的大碗可能重铸了,也可能在大碗之外有了可以失去理智与控制的归墟。心灵有了稳固的塔楼,同时变得更加宽容,随时可以增添新的建筑,这大概就是《荣格自传》给我最浅显的触发。

  荣格自传读后感 3

  我从荣格对他自己的童年的描述中曾多次出现过“好奇心”和“原罪”,这让我想到:如果你对一个人的行为感到好奇,便会去分析其行为的动机,探索其内心的欲望,了解他为何会犯罪——原罪。而我们的分析总会带有一定的主观猜测,这可以追溯回自己即伊德,再感受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渴望及希望自己能获得什么,这些思想对我们的行为作出了引导,若是不好的方面,便可能会引发因原罪而犯下的罪行。

  荣格和卡伦都是弗洛伊德的门生,他们都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对其吸收和批判,他们都看到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局限性,只看到了个人的潜意识,但是人类的行为还有很大一部分受集体潜意识、不同群体文化的影响。我认为荣格他自身的局限性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他的家庭的背景,他的父亲是一个牧师,荣格是一个基督教徒,所以荣格希望用上帝来解释这个世界,我觉得这本身违背了科学性,并且会让心理学理论变得不可知化。荣格在他的童年这部分认知中太过个人化,特殊化,他认为他小时候的梦、雕刻的玩具都有性的意向,都有远古含义在里面,我个人觉得,小孩子在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大脑灵活度较高,他们更善于把吸收到的东西组合成一个新的东西,他们渴望创造出自己的世界,他们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多重体验感,每个小孩子都会有的,只是记忆深浅的关系。而在他的中学时代,荣格热衷用上帝来解释他所认知的.一切,我觉得这也是正常现象,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荣格自传其实是描写了一个在哲学之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理的人,在他童年的时代,他热衷问我是谁,这个世界是什么,他对自然有浓烈的兴趣,他可以操控自己的身体,让他生病,到中学时代,荣格意识到他具有主观能动性,虽然这是在外力的作用下——父亲觉得荣格以后没有出路,但是他从我是谁过渡到了我要做什么。

  感叹于荣格对生活的细微体验,更感叹于其对生活的一丝一毫的思考!

  事情发生于我们的身上,我们顶多是感叹几许时间的匆匆,而缺少一种相应的思考。童年的经历对于荣格个人品格和往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甚至直接为其研究提供了个人例子。或许我们也可以尝试在匆匆的时间洪流中细细地品味一下我们的生活,我们身边的一切。

  荣格在与佛洛依德有不同意见时,自己及时与其熟悉且佛洛依德已视荣格为己出的情况下,也敢于坚定自己的观点,实为难得。

  荣格自传读后感 4

  我的个人阅读分为向外和向内,对于向内这一大类,荣格是当之无愧的王者。我很享受阅读荣格的过程,他有非常清晰的部分,也有让人疑惑遐想的部分,对弗洛伊德的体系感兴趣,但同时也知道,他的理论虽然迷人,甚至改变了很多艺术创作的理念,但在目前的心理学教材中已经被逐渐淡化,更不用提荣格,他甚至更像一个cult般的存在,加上他后期的一些理论趋于玄学,提出了很多惊世骇俗的观点,跟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但仍然有许多让人疑惑的作品和见解。

  荣格有非常solid的理论框架,没有他后期那些语焉不详甚至半萨满式的魅力,甚至因此陷入到很多种族歧视的争论中。作为一个想要了解荣格的人来说,当然是读得越多越好,越完整越好,这本书也是如此读下来的。

  荣格虽能让其中读者直面自己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并不太能驱使人有所行动有所改变,意思是所谓获得实用性的那种受惠。

  心理学相关作品是一个考验读者高低的试金石,而把一个人重新放进另一个框架里去自我审视、重新行动的确很困难,但至少你能够看到一种可能解决的方法:他不是鸡汤似的`,他有效,他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理论。

  当然,作为一个荣格爱好者,我深知他的学说在国外受到多大的不正确的批评,但也深知其中有许多的亮光和天才般的洞见,哪怕是他最被诟病的人格地质学。

  由于我对荣格一生的著作都要搜集阅读并不是希翼什么所谓成长,故也没有将荣格推荐给他人的欲望,暂时也不太想讨论。一切都归咎于我对自己的认识:

  无论外界什么评价,我深知自己除了偶尔能靠着心血来潮时的那点动力加一把劲,多数时间都是一个逃避型的loser。假装在既定的铁轨上面运行,其实一圈一圈不停反转着地心引力的过山车。

  不过或许也有那种觉得自己很lost的人,这本书值得一看。

  荣格自传读后感 5

  一直认为,想了解一个学科,应该先了解经典理论的根基,理论根基必要追溯到一位学者本身,只有了解其成长经历和思想的变迁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其理论。对于心理学入门的读者来讲,读自传便是最好的途径。

  起初只是对心理学感兴趣,后来发现荣格是以心灵为心理学研究对象,便引起了我对这位瑞士心理学家的浓厚兴趣。《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是荣格的最后一本著作,荣格本是不热衷于出版一本自传的,出版商找来一个人(阿尼拉.杰菲)协助荣格完成著作,荣格仅需要做一个讲述者,不料这勾起了荣格的兴致,他亲自写了童年、中学、大学时代、塔楼、旅行、论死后的生活等章节。书中既有荣格亲自写的内容,也有根据口述整理的内容,初读难免会觉得有点凌乱,但不容置疑的是,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自传。

  整个阅读的过程,会不断的被荣格丰富的内在世界所震惊,内心的宇宙与外在的宇宙一样神秘与浩瀚。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荣格对内心的挖掘,抑或是梦中的思考,读者可以看到荣格与潜意识的较量,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会不自觉地跟随着荣格去探究潜意识的秘密。

  “我的同时代人无法领悟我幻觉的意义,因此他们看见的只是一个匆匆赶路的傻瓜”,荣格在自传中这样形容自己。可以说荣格的一生都在追逐着他的幻觉。他的确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儿时便对父亲深信的基督教产生种种质疑,与同龄人格格不入而倍感孤独;被弗洛伊德认定为继承人时却因理念不合毅然决裂;为了潜心研究潜意识放弃了大学教职……

  荣格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回忆了自己童年到大学的经历,文字流畅而又平实,真的像听一位老者娓娓道来。

  童年经历是潜意识的起源,童年时期的荣格有神奇的梦境、能够看到奇怪的幻想,也常常坐在他家花园的一块石头上,开始他最初的如周庄梦蝶般的哲思:“如果石头也能思考,那么我是坐在石头上的我,还是上面坐着他的石头呢”。三十年后,荣格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有了房子,有了地位。但当他站会家里那个花园,他感觉自己突然又变回那个坐在石头上苦思冥想究竟石头是我,还是我是石头的孩子了。或许我们的童年也有奇异的经历,只是在成长中被现实磨去了灵性的光芒。荣格在心理学取得的成就,一方面因于他身处心理学快速发展的时代,另一方面是他坚持沿着自己的兴趣所至,并对自己内心的发展历程进行探索。荣格这样评价自己:“我只能据内心里发生的事来理解自己。正是这些事情,才形成了我独一无二的人生。”

  青少年时期的荣格发觉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矛盾:他发现存在两个不同的自己:一个充满了权威,而另一个却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他对科学充满兴趣也为宗教着迷,却发现叔本华和基督教无法一直起来。由此荣格萌生了关于第一人格与第二人格的思考。大学时代,尼采是对荣格影响很大的哲学家,当时的高层学者们对于尼采的评价贬多于褒,认为尼采是个怪人,这激起了荣格的好奇心,也因自己与尼采的相似而推迟阅读尼采的著作,在阅读尼采著作时,荣格曾一度怀疑自己第二人格是否病态。而自从荣格在一本精神病学专著中看到作者将精神病称作“人格之病”,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决心从事精神病研究,并称之为“唯一可能的目标”。

  当荣格开始从事精神病治疗后,发现实际上医生并不关心病人本身,坚持固定的治疗方法往往是将某种东西强加在病人身上。在荣格看来疗法因人而异,其有效性是建立在病患的密切关系之上的,医生有必要了解病人的各种痛苦,重要的并不是理论是否得到验证,而是病人是否领会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荣格开创性的将心理疗法成功引入精神分裂症治疗,在实践中,荣格不遗余力的将他的人格理论从自身推及他人,他认为意识与潜意识的鸿沟一旦弥合,症状便会消失,然而鸿沟的弥合最重要的是病人自身潜力的挖掘,医生并不是一味的要求病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引导病人发觉自身隐藏的潜力。治疗中,荣格很重视病人的思想和幻象,他会花很长时间与病人交流,倾听病人的描述的幻象并试图解释它们所传递的信息。作为一名医生,荣格是有良知的,也是谦逊的。对于这段从医经历,荣格自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从我与病人的接触中、从与各种心灵现象的接触中,我学到了几大量的东西——不但知识,更重要的是洞悉自己本性的能力”,荣格这样总结道,“我一生中所进行过的最美好和最有意义的谈话,都是与那些默默无闻的人所作的”。

  随后,荣格开始专注于心理学研究,并在大学任教职。受弗洛伊德的启发,中年时期的荣格开始致力于潜意识的研究,这项研究基于自己的梦境和幻象,对于潜意识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但以自己的内心作为实验对象同时又是具有危险性的。此时的荣格已不同于尼采,他形容尼采是一张白纸,在精神的强风中到处翻飞,最终跌入想象的深渊,“要是较为牢固的站在人类的生存基础上,他就不至于因理智的过火走上极端了”。对于荣格来讲,潜意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推进,荣格也不断的修正他的概念,他认为潜意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梦境是荣格是潜意识研究的出发点,他记录了大量的梦境。荣格曾描述了关于自己生命之树的梦境:那是一棵生长在严寒中的,只长叶子不结果的树,在霜的作用下它的叶子变成了饱含疗病果汁的葡萄,供给给那些昂头等待的人。圣经启示录里有这样的故事,在基督千禧年的国度里,圣城新耶路撒冷里,一道生命河的水,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滋润着生命树,生命树上的果子能疗愈万民的疾病。不结果子的树代表的是没有神的生命,荣格知道自己不信奉基督教的神,但经历寒冷岁月的磨砺后,荣格的生命之树叶子却也变成了饱含疗病的果汁的葡萄,拯救困苦的人群。荣格一生都没有信基督教,却有着卓越的类宗教气质,正是这个梦让他认识到应该为人类体验做些什么,而首先,他义不容辞的人物便是探究自己精神的深处。正如开篇中,荣格说,像植物一样,生命源自根茎,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见的,是深埋在泥土里的。历经数年内心的挣扎,荣格获得了觉醒,最终找到了存在的意义与使命,在他的领域中大放异彩。

  晚年的荣格像是一位隐士,他退居自己建造的塔楼,那里群树环绕,没有现代化设备,甚至没有水和电,荣格旨在回归淳朴的生活状态,但他从未停止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的思考。也许每个时代都有相似之处,荣格的一些观点放在当今依然适用,对于当时的社会他这样讲,“由于日益高涨的不满足感与惶惶不安感的驱迫,我们便一头扎进了种种标新立异之中。我们不再靠我们所拥有的而生活,而是靠诺言来生活,我们不再生活在现今的光明里,而是生活在未来的黑暗中,对于这种黑暗,我们期待它最终将带来辉煌的日出”。他形容各种改革像生活中更高速的通讯那样是裹着糖衣的炮弹,因为通讯的'便利加速了生活的节奏,留个人们的却是更少的时间,而古人云:“只有魔鬼才会匆匆忙忙”。日益忙碌的生活,使得人类失去了对内在探寻的动力,过于理智或者教条主义会使人变得贫乏,而荣格的研究中所提出“自性化”,强调的就是整合一个健全的人格,成为和谐的人。

  荣格也没有回避他和弗洛伊德的关系,书中有一章是以弗洛伊德命名,写了他与弗洛伊德的往事,也提及了荣格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理解以及他们最终走向分裂的经过。弗洛伊德一度将荣格视为自己的继承者,由于二人基本观点的不同和世界观的不同,分道扬镳是必然的结果。两人都致力于梦境的研究,主要观点却有冲突,弗洛伊德认为梦主要是一种隐藏的被压抑的欲望(主要是性欲)的一种伪装,而荣格认为梦是无意识的,是天性的一部分,梦可以用来传达某种信息。对于荣格所感兴趣的哲学、宗教和当时兴起的灵学,弗洛伊德更是嗤之以鼻,并提醒荣格要防范神秘主义。而荣格本身就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在自传的后半部分,荣格讲述了他见到的大量梦境以及见到鬼魂的幻象。荣格的这种神秘性也是一把双刃剑,相信的人对他的理论近乎狂热,不信的人甚至评价其理论是伪科学。

  最令人哑然失笑的部分是荣格对弗洛伊德的评价,荣格指出弗洛伊德本人也有精神病,还曾教导荣格说每个人都是有点精神病的,而荣格满脑子想的是一个人怎样才能避免不得精神病,荣格认为,如果连导师都无法对付自己的精神病,那么其他人均无法理解精神分析到底意味着什么。但不可否认的是,弗洛伊德在荣格的生活中的确占有重要位置,如果没有弗洛伊德这位伯乐,就没有荣格这匹千里马。

  荣格与弗洛伊德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将宗教引入精神分析。荣格涉足的领域更为庞杂,他对哲学、历史、玄学、星相、宗教均有深入研究,荣格的视野也更为广阔,他不仅研究个体心理,也探讨种族心理乃至人类心理。正是荣格对未知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求,使他投身于神话宗教、玄学的研究,荣格对《易经》与《炼丹术》均有实验研究。书中多次提起《炼丹术》,荣格认为《炼丹术》给了他重要的指引,他的一本著作就是以《心理学与炼丹术》命名。

  对于自己的专著,荣格将它们看作是一生历程中的各个中途站,他认为他所写的一切是内心给予他的任务,其本源是一件命中注定的事,荣格写下了这样的评价,“我所写的都是涌上我心头的事情。我让感动了我的灵魂大声说出他所要说的话来”。对于自身的成就,荣格认为这是人们所赋予他的,远远超出他的预料。

  荣格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患病时期有过一次濒死体验,重病之后,他创新性的对死后的生活发表了见解。在“论死后的生活这一章中荣格对潜意识研究的演绎推理,假设可以凭借潜意识(如梦)向我们提供的启示,通过实践经验并结合宗教神话的概念,推论出潜意识对我们的帮助在于向我们传达事物或提供形象性的启示,在荣格看来潜意识更像他的精神导师。佛教中所讲的轮回,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死后的生活似乎像是老年精神生活的逻辑延续。在对后期思想理论综述中提到,宗教和哲学的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在心理学范畴内加以探讨是为了得出新的结论,宗教和哲学中的真理需要放在心理学中重新验证其可信性与意义。它们从科学性上来讲归根到底都是精神现象。

  荣格说:你没有觉察到的事情就会变成你的“命运”。我始终相信,宇宙语言还有许多内在意义足以促进心灵上的成长,提升人类的觉知。与其纠结于生命的某一阶段或某一境遇是否过得舒适轻松,不如去洞察生命给予我们的功课及成长潜力,那么在逆境与顺境中都不至于失去平衡,若是保持这样的心态,我们便不再受困于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我们将会把自我成长的过程和内心的存在状态,当成是首要之事。

  荣格自传读后感 6

  感谢“书的旅行”活动让《荣格自传》传到了我的手中,总算将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这个长长的外国名具象化在我得脑袋里,此前的确有所期待去了解这个被范丽斌班主任赞为最喜欢的心理学家,尤其是在看了范的曼陀罗手绘之后,惊叹不已!“书非借不能读也”!一周的时间要完成300多页的阅读对我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而在落笔之时我也的确没有能够读完整本书,明天就是归还日,我只完成了二分之一,我已然很满意自己这一周的表现,也确定地认为我已经获得了我需要的触动与精髓。

  弗洛伊德为外界所不齿(“至少被认为是个怪物”)的时候荣格大胆追随了他,而当弗被当作心理学(精神学)界权威的时候他又敢于发布反对意见并不惜付出“众叛亲离”的代价。这一点,荣格是伟大的。而他的伟大究竟来自何方?我的理解,是因为他本就一无所有,也足够清高地不愿攀附权贵。书中82页道出了他俩的微小共性与本质区别:“他也像我一样,是个牧师的儿子。但不同的是,他出生在国土辽阔的德国,国土一直远伸至海边,而我却只不过是个瑞士人,出身自位于边境的小村子的一个安分守己的牧师家庭而已。他讲的是优雅的高地德语,懂拉丁文和希腊文,可能还懂法文、意大利文及西班牙文,而我有把握地运用自如的唯一语言只有瓦格斯— 巴塞尔方言。他,拥有所有这些堪属可引以为荣的东西,即使被人当作是某种怪人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我却绝不能让人发现我再多大程度上也像他一样啊。”我想说的是,出生不是一个人命运的全部,但或多或少左右了命运的轨迹和成就或为此所作出的努力。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首次见面便“相见恨晚”,长谈13小时之久,虽然没有详细记载内容,我大胆臆想必然从梦开始,有人应该会就此认为他们算是琴瑟合鸣,路遇知音,没错,事实上他们的确研究着同一个领域并各有建树,可是读《荣格自传》的.字里行间,我还是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一种不对等,前辈对小辈,权威对学者,父对子,且不仅仅停留在第一次的会面。而这样的不平衡心理总算在他们朝夕相对的7个星期里得到充分地变现及爆发。书中第136页,美国之行期间,二人互相析梦,在一次帮弗洛伊德阐释梦的时候,当荣格要求弗提供有关他私人生活方面的一些补充性细节,弗的反应是:“古怪地瞧了我一眼——十分怀疑的一眼。然后,他便说道:‘这我可不想拿我的权威性来冒险! ’这时刻,他便完全失掉其权威性了。”荣格认为“弗洛伊德已把权威性置于真理之上了。”我认为,这只是他的对于这段关系的结束冠冕堂皇的解释。事实上,这件事对荣格而言是种莫大的不信任感与自卑感的涌现。试想他怀着同心同德的热诚,得到的却是没把他真正当回事的回应,情何以堪?这种内心侮辱感驱使他最后凭借发奋图强而获得的独树一帜的观点分道扬镳。弗洛伊德麾下太子一席演变成了他的跳板。

  由此衍生了一些我不得不讲的题外话:在读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时,我也饶有兴致地给身边的朋友解梦,获得了一些好评与惊叹。这件事本来计划是持续进行并搜集成册的,后来渐渐中辍与我一贯的虎头蛇尾作风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梦与隐私的关系。如果不探及隐私便无法解梦,而梦不尽然都是好的方面,它所反映的人的内心的阴暗面往往连本人都未必能想到。所以我的尝试无法深刻、准确和公开地进行下去了。我也不想过于知道的太多。毕竟,朋友不是我的来访者。我不能利用他们对我的信任无休止的探索其“背后的故事”。另外,我发现一点。我对朋友说要搜集他们的梦的时候,有些人会当时跟我说他不太做梦或者不太会记得自己的梦,而随后几日又跑过来跟我说“昨晚,我真的做梦了,我讲给你听哈。”当事人被我的意愿引导了,他开始刻意地记忆自己的梦,在我询问细节的时候,他试图阐述完整以提供我解梦的线索,这中间我很难界定是否属实而不是因为我的引导而添加了似是而非的假想细节,或者意识到怕我知道的秘密而有所隐瞒。我开始深刻地感悟到,心理咨询工作是多么的复杂与难以开展,即便是在较为正常人身上。说着说着便恰好说到我去读“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最终驱动力。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梦也。

  荣格自传读后感 7

  读荣格自传完全一时兴起想在本命年读一些传记,看看这些人的一生,特别是他们在我这个年纪时都在干嘛,但荣格自传对我来说实在太难消化了。原本期待的是他一生故事的回忆,但其实全书其实是他学术思想的一个非严格学术形式的再述,而他的思想我在此前的接触可以说为0,我不得不惊叹他的学识见识和思想深度,文中有大量宗教和心理学的思辨,大量他的幻象和梦境的阐述和分析联想,对我来说实在难以下咽,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理论我一窍不通,宗教知识也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他全文对意识潜意识的讲述我都看的云里来雾里去,大致对一些实际经历的描写可以产生一些兴趣,比如他去各地旅行的经历等。

  做一些模糊的印象的总结吧,虽然夹杂着众多我无法理解的梦境和意识潜意识的描述和分析联想,我无法确定他的这种分析和联想是否可以证实,我没有这个能力,我也不下断言,但他确实是一个以实际客观经验为基础提出理论的人,不是有足够的现实基础他不会做出判断。所以即使我难以接受他的分析,但我想这更多是归因于我未接受过相应的训练,不了解这一套分析路径导致的,而不能否认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事实。

  荣格提出的集体潜意识是我这一次看的最大的收获,大体理解是说每个人身上的潜意识来源于其祖先,其整体社会历史,人的身上有一个可能不被自己认识到的来自历史的人格部分,这部分是集体潜意识,且人通过现实的活动来发展意识,人好像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共同体。这似乎和他对来世的看法一致,他觉得潜意识或者精神存在与第四维之中,和现实的三维空间不同的是,他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脱离了这一刻度而存在,因而在死后可以继续存在,并未某种任务潜伏着,或许在一些必要的时候重新进入三维世界继续完成他的被赋予的任务,比如解答一些疑问。

  书中有一些理论性的片段我多少能理解也觉得受到了启发,也在电子书上做了标记,比如理论回顾部分他讨论分辨善与恶的部分,一个人如何做出选择,他提出教育的道德标准的不可靠性,人应当了解自己的潜意识,了解自己的心理构成,再做出探讨,他觉得心理层面的探索应该得到重视,而不仅仅是对宇宙飞船重视。还有比如他认为一些神话幻想不应该被磨灭,可以作为人思考做出科学理论的素材,但不是说把幻想作为依据,而过分的理性主义教条的盛行使得时下的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变得狭隘了。这些都蛮有意思的,脱胎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但可以作外延式的思考。

  总之我是全程蒙蔽的,阅读体验很差,原本的目的是看看荣格在我这个年纪在干嘛,我看后到没有太多这方面的认知,模糊记得他在青年时期就已经熟读很多书,对自己想要从事的事业多少有些概念,即使开始并不明确,但当他遇到精神分析时就明确知道这是他追求的'理性和非理性两个世界的完美结合之处,他可以为之付出一生来做钻研,当然年轻时候的他也怕被孤立,自觉自己不具备被孤立而好好生活的资本,而有些畏缩的不把一些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也对自己相信的权威有所顾忌(即使弗洛伊德并不受主流认可但却是荣格自己认准的权威,即他虽然有畏惧,但在权威上他是有自己判断的),但当他不断发展自己的想法,坚定以自己所掌握的实际经历为基础做出判断时,或许可以说此时他具备了对自己存在立足的认知,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称为完整的,但他确实有了对自己存在的见识的判断,即使会有困难,但他对自己的确定性的认知足以支持他向权威说不,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正确性。人或许都需要有这个确认自己存在的过程吧,此时的我对此仍然一团模糊。

  荣格自传读后感 8

  荣格自传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书,这部自传不仅展现了荣格的个人成长和思想演变,也展现了心理学领域的演变和发展。在阅读这部自传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荣格的成长经历对于他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的影响,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心理学对于人类社会和个体的重要性。

  荣格是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如集体无意识、人格类型等等。在自传中,荣格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思想演变过程,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了他的心路历程和学术发展。

  在这部自传中,荣格讲述了他与弗洛伊德的分歧和合作,以及后来的分道扬镳。荣格对于自己和弗洛伊德的分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认为这是由于自己的不成熟和对于权威的过度崇拜所导致的。这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心理学领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不同的适用性。

  除了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思想演变之外,荣格还提到了他在学术领域中的很多重要的研究和发现。这些研究和发现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集体无意识理论的研究让人们认识到了人类潜意识的重要性,而人格类型理论的研究则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在阅读这部自传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荣格的成长经历对于他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的影响。荣格在自传中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和家庭背景,这些经历让他对于人类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外,荣格还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了很多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这些方法和思考方式也为我们今天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

  总之,荣格自传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不仅展现了荣格的个人成长和思想演变,也展现了心理学领域的演变和发展。通过阅读这部自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心理学领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我相信这部自传将会对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荣格自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荣格自传读后感11-04

荣格自传读后感(3篇)11-08

荣格自传读后感集合3篇11-08

名人语录之荣格10-21

《荣格之道》读后感10-21

[我的自传作文]我的自传作文09-27

自传的作文05-19

业务自传06-07

【精选】自传作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