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文章

时间:2023-07-21 12:22:36 家庭教育 我要投稿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精选)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篇1

  1、你的时间宝贵,别人也一样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精选)

  之前在参加一次写作交流会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朋友,会后我们还互相加了微信好友。一开始他很客气,说话毕恭毕敬,给人的印象很好,我常与他分享写作的经验,还为他推荐了一些我认识的编辑。

  但后来,他的不厌其烦,却有点让我招架不住。经常在我工作正忙的时候,突然就收到他的邮件,让我帮忙看一篇文章,甚至有时候连吃午饭的小事,也要强行和你聊半个小时。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越是大不了的事情,在打扰别人的时候越要注意时机,虽然事情是无所谓的,但时间却是有所谓的,有些话只适合茶余饭后谈。

  有一天晚上,他给我发来消息,想询问一位编辑的联系方式,但当时单位有些急事,我正和同事们在进行视频会议,便回复他稍微等一会。结果他一连给我发了好几条消息,问我能不能快点,我还没有来得及再做回复,他又发来好几条消息,“好了没”,“找到了么。”我担心会耽误到他的事情,赶紧找到那位编辑的联系方式,给他发了过去。

  却没曾想到,我开完会看微信的时候,发现他新发了一条朋友圈,说“有些人就是喜欢摆臭架子,查个联系方式都磨磨蹭蹭的,耽误别人时间,真丢面儿。”我没多做解释,直接将他拉入了黑名单。

  别轻易打扰别人,既意味着不要轻易因为一些小事去打扰别人,同时也意味着,在别人无暇顾及自己时,能够保持一份安宁。

  一个轻易打扰别人的人,不仅是没有教养,而且还不懂感恩。因为他只看得到别人表面上的付出,却不懂得别人在背后牺牲得时间与精力,不理解别人也有事业,也要忙,也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与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别用时间去纠缠时间,别因烦躁去浪费别人的生命。

  2、掌握自己的时间,才不会给别人麻烦

  我太太最近总跟我吐槽她们单位新来的一位同事,说那位同事工作一点效率都没有,好多同事因为他最近没少受委屈。

  前段时间,她们公司在赶一个项目,第二天马上就要交付成果,他的报表却迟迟未交,结果交了以后还错误百出,害得整个小组的人加班到晚上一点多,把所有的工作都重新做了一遍。

  有一天单位聚餐,领导让他负责安排,结果马上就要下班了,他才想起来要订酒店。最后所有的同事都到了酒店,却发现少订了一桌,而且当时酒店所有的餐桌都满了,没有座位的十几个同事站在一旁,面面相觑,情况极其尴尬。最后大家又换了一家酒店,不仅中间浪费了好多时间,吃饭的过程中气氛也特别压抑。

  现在整个公司的人,对他都唯恐避之不及。鲁迅先生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尊重别人的时间,先要掌握好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率。话要好好说,事要好好做,别让别人因为自己的问题,而浪费时间。

  3、守时,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性

  今年网上流传过一件事,说当初某电视台与王健林约定要进行一次专访,但在采访当天,主持人和摄影组却迟到了三分钟,结果一行人眼睁睁看着王健林乘车而去。很多人表示王这种行为太不讲人情了,三分钟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等一等怎么了。

  之所以会有人产生这种想法,我想还是因为大部分人的时间观是自私的,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时间是财富,是生命,是知识,但是真正能让人吝啬的`,只有自己的时间。而别人会为迟到发火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自己本可有意义的时间,却被无意义的等待而消耗。

  就像坊间流传的一个段子,问如果一美元的硬币掉在地上,比尔盖茨会不会捡,答案是不会,因为别人弯腰的几秒钟,挣得钱远超过一美元,丢西瓜拣芝麻不合适,甚至有好事者计算了比尔盖茨一秒钟的收入,大概是2000元人民币。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有它不可替代的意义,但共同的一点是流逝的时间,都是人的生命,且去不再来。尘世里最大的浪费就是虚度年华,而守时,便是为了减少生命中本可避免的浪费。

  提到教养,人们常会想到说话别抖腿,吃饭别吧唧嘴;对陌生人投以微笑;别在公众场合吸烟……教养的体现有方方面面,每个人的看法各有不同,但有一点任何人都无法否认,那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养,一定体现了对生命的敬意。

  最好的教养,包含着对生命最大的敬意。一个知道尊重别人时间的人,即是对别人的生命负责,也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只有你尊重了别人的时间,别人才会尊重你的时间。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篇2

  今天读了《家庭教育》上的一篇文章《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一起学习》,里面有许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其中有一条说到:家长要学会宽容,敢于放弃“完美”。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思想驱动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是情不自禁的追求“完美”。这种完美主义在于其他孩子攀比的过程中,难免对不同层次的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孩子得到的只是父母的唠叨、不满、抱怨、指责,长期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的遭到打击,从而产生了厌烦感。

  聪明的'家长都是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密切与孩子接触,从深切智慧的爱出发,用“赏识”的眼光代替“挑剔”的眼光;用热情赞美代替讽刺、挖苦,宽容孩子的缺点和过失,认为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与生俱来、与生相伴的。于是,家长就会发现和挖掘孩子的优点,用有点去点燃孩子的自信,用自信去点燃孩子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篇3

  我国从古至今就得出“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结论,国外的很多心理学家在对很多孩子进行研究也发现了“孩子到了2、3岁的时候性格开始萌芽,自我意识也开始出现。到了6岁左右,孩子的性格已经初步形成”。所以,你不要看孩子那么小丢丢的一丁点,但他可是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人。特别是3~6岁这一年龄段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说说幼儿家庭教育,从我看到的一个案例入手:这天我在吃面,旁边来了个三四十岁的大姐和一个五六十岁的`阿姨,可能是对母女。大姐的手上抱着个小姑娘,约摸5岁。点了面也坐在我旁边。孩子在等待的时候总是很无聊的,于是就在大人能看得到的地方跑来跑去。终于,听到“咚”的一声,孩子被绊倒了,脑袋磕到地上。大姐和阿姨都着急了,立刻起来去抱孩子。阿姨更着急些,一把把孩子抱起来,只见她脚重重地跺了地板两下。先看到这,你会觉得好奇吧,这阿姨抱起孩子怎么还跺脚。相信这一幕在你的生活也是很常见吧,接着就听到阿姨的说话声“地板真坏!宝贝不哭,外婆已经打它了。都是地板不好,把宝贝给弄疼了。哎哟哟,好疼好疼。我吹吹,我吹吹。”接着你就看到撒娇的孩子那副又委屈又满足的表情。

  孩子为什么摔倒?对了,自己玩着不小心绊倒了。所以,错在哪里?没错,是孩子自身。在幼儿期,孩子是处于“万物有灵,万物有情”的思维阶段,你说地板错了,他认为就是地板这个生命体的错才让自己绊倒了。这样一味地责怪外界,容易让孩子产生这样的一个归因错误:我都没错,错的都是别人!幼儿的良好性格的形成跟其家庭教育有关,这又取决于优秀且有智慧的父母。对于刚才的事件,又如何处理呢?对,还是用到孩子拟人性的思维特点。“哎哟,我们家的宝贝好疼啊。外婆摸摸。”当你看到孩子只是磕到了,没有大关系,等孩子情绪消一些的时候,跟他分析问题:为什么宝贝刚开始跑得好好的,这会儿摔倒了呢?让他知道是自己不小心。在问问他,刚才疼不疼。回顾摔倒的疼痛体验。哎哟,你都碰得这么疼,你说地板疼吗?还孩子学会共情。接着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地板乖乖地在那里,你不小心摔倒了,把他也给碰疼了,那你应该怎么办?一步步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我错了,我需要道歉。

  所以,很多事情,如果是分析情况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讲道理,那教育效果应该是差很多的。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篇4

  最近有妈妈说,自己从小就教孩子要忍让,结果现在5岁多了,却经常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有的甚至比他还小,他都不知道还手。问我该怎么办。

  明显感觉到这位家长是把孩子当成汽车来开了,以前总是靠右边开,现在发现不妙了,又想靠左边开。可是,总想着控制孩子是不对的,只有把方向盘还给孩子,让他自己操练驾驶技术,才能找到最适合他的方式。下面这位妈妈的做法,表面看来不可思议,其实真的很智慧!

  公园里,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4岁小女儿在公园游玩,妈妈坐在树底下看书,小女孩在草地上奔跑,孩子一边跑一边咯咯笑着,突然一声呵斥:“小妞,走开,不要挡住我们的路!”小女孩还未反应过来就被推倒了,3个嬉皮笑脸高出小女孩半个头的小男孩站在了前面。

  小女孩爬起来,看书的妈妈听到吵闹声抬起头看,但没有走过去,旁边的一个大婶说:“你女儿被欺负了,你不过去帮忙?”

  “不用,我相信我的孩子能对付得来!”不理会旁人吃惊的表情,年轻妈妈继续微笑着看几个争吵的小孩子。

  小女孩看了看妈妈,见妈妈没反应,当三个小男孩又想推自己时,小女孩大喝一声:“你们给我住手!我可以宽容你们刚才的无礼,但是如果继续无礼冒犯我,我发誓一定会反击的!但如果你们肯跟我一起玩,我将我兜里面的`糖都分给你!”没一会,4个小朋友就开始在玩老鹰捉小鸡了,玩得不亦乐乎!

  原来,这个妈妈从孩子很小时,就开始让孩子自己尝试应对各种麻烦,只要没发现比如孩子拿着刀枪等危险因素,妈妈一般不插手。只要没有生命危险,都尽量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这是孩子学习社交的必经之路,否则他永远也学不会,而父母不可能保护他一辈子。

  当你的孩子被欺负,请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更不要掺和进去。常见到有不少家庭的父母,在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时,总是担忧孩子吃亏,他们可能会冲到孩子堆里,阻止暴力游戏的发生,更有些溺爱孩子的父母,甚至会护犊帮孩子打人,这些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为什么父母绝对不能帮孩子打架?

  帮孩子打架的那些父母,可以说是心智还未够成熟。在孩子看来,他们与其他小朋友的冲突很可能只是一场游戏,但如果父母冲进去帮孩子打架,就演变成了成人的暴力事件,无论对孩子还是成人来说,都是不好的影响。这种父母容易让孩子养成暴力习惯,靠暴力解决问题。有一个孩子很聪明,但父亲很溺爱,每次跟人打架吃亏,父亲都帮忙打回去,由于有父亲撑腰,这个孩子不害怕打架,相反还经常无事生非,甚至挑逗别人跟他打架。

  因为上次在小学门口,我亲眼见到两个小学生发生了一点小矛盾,结果其中一个孩子的爷爷“护犊情深”,立刻对另一个孩子恶语相向。另一个孩子的妈妈起初并没有说什么,但后来看那位爷爷越来越过分,也HOLD不住,加入了“战斗”。弄得两个小孩都战战兢兢!

  那么,当孩子被欺负时,爸妈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当孩子被欺负时,父母首先的做法是不理会,让孩子自己解决。因为这是孩子在学习如何跟人交往,当他们跟小伙伴发生冲突,更是他们学习如何应对困境的绝好时机,但是你的阻止或帮忙,肯能会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选择,顺其自然。简单的跟孩子说“你不能打”和“你必须打回去”,都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如果孩子被欺负后向父母寻求帮助时,比较正确的办法,是父母鼓励孩子阻止暴力的发生。“你不能打”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懦弱,“你必须打回去”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暴力。如果孩子通过想办法,将暴力阻止在酝酿阶段,孩子不仅没被欺负,相反孩子通过解决冲突还能找到自信,最重要的好处是,孩子知道了解决冲突可以通过小脑袋。

  如果孩子不够聪明,或者对方太暴力,那么妈妈就要让孩子自己变得强大了,比如让孩子学习武术或者跆拳道,让孩子有自信去阻止暴力的发生,或者给对方造成威慑作用。

  总之,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自己也不是总被欺负的脓包,爸妈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尝试让孩子慢慢学会面对人生中的一切,静候孩子一步步成长。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篇5

  暑假里第一次翻开《赵忠心谈家庭教育》这本书时,凭感觉认为它只是本普通的教育丛书,仅此而已。可仔细阅读之后,我却汗颜了,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家庭教育类书籍。为我们做家长的指引了一条怎么教育好孩子的光明之路,从此帮助孩子在各方面能健康成长有了明确的方向。

  这本书籍的文章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从内容上说:有胎教问题,智力开发问题,有文化学校问题,有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有道德品质教育问题,有家长和子女的关系问题,有家长的修养问题,有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问题,也有教育思想观念问题等等。从教育对象的年龄跨度上说,从孩子尚未出生,学龄前儿童,中小学学生,直到成年子女。

  书中例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家庭教育的事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对我启发很大。我们的孩子各不相同,书中的事例应该因人而异地去效仿,其实最重要的是在每个故事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道理,围绕着这个道理可以用许多方法来达到相同的结果。我被书中一个个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感动着、学习着。

  当今社会,多少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倾注了半生心血,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指望孩子成龙成凤,但怎样才能让孩子“出人头地”,也就给当父母的提出了一个怎样教育的问题。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篇6

  对于幼儿的培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品德的培养。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总是充满期望的,希望他(她)的学习成绩出色,高人一等,因此个别的父母会不顾幼儿的感受刻意地去培养他(她)。这样反而可能会限止了幼儿的全面发展。睿智的父母会根据自己幼儿的特点,从品质的培养入手正确加以引导,会让年幼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快乐,同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处在中班的幼儿,在智力发展方面,我们的父母不必对孩子过于苛求,担心过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活动。更多地应着眼于孩子的品德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什么是“爱心”、怎样做一个好孩子。

  二、做好幼儿的榜样。

  思想家休谟告诉我们: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可见习惯对于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幼儿的模仿能力强,情感受外界的影响大,而家长与幼儿有着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彼此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有着强烈的感染性。因此每位家长都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为孩子做榜样,从而使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之中,一些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便会自然的形成。

  三、教育意见要一致。

  也就是说在教育幼儿时,家长的态度要和气,教育意见要统一,不要出现两种声音,不要把家长之间教育幼儿的分歧暴露在子女面前,不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听从谁的教育。同时对孩子的要求和态度要一以贯之,不能“此一时彼一时”,“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也不能忽严忽松,以自己的情绪来对待孩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的希望,让我们正确把握教育的尺度,引导幼儿全面发展,同时积极配合教师搞好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篇7

  教育,就是要努力使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如果学习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没有理由不优秀.

  我们的女儿叶何铭,现在滨江小学上五年级了.在学校和老师的良好教育下,孩子身心各方面全面健康发展,学习成绩优秀,还当了班长.我们在关心女儿在校学习的同时,注重女儿的家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使家庭成为女儿学习的第二课堂.以下,是我们在女儿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精神.我们夫妇原来的学历都很低,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后,都坚持在职学习,先生参加了成教大专、本科学习,我也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以说,女儿是在我们夫妇边自学边育儿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身教”,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身教”的同时,我们还注重“言传”.例如,我们给她讲她自己名字的含义,“何名”就是什么名,告诉她一个人有什么名全靠他自己,希望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为自己挣一个名.我们经常给女儿介绍名人名校的事迹,到春晖中学、浙江大学参观游览,让她感受学习环境.先生还以赠言的形式,对女儿进行教育.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闻过则喜”,等等.女儿对赠言也能熟记于心.现在,女儿的学习精神很强,去年,先生去香港游玩的时候,他叫女儿请假一起去,女儿听说要请假,就一口拒绝了.

  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一是习惯学习.教育,就是要努力使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如果学习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没有理由不优秀.先生给孩子讲古人读书的“三上”之功(马上、床上、厕上),现在家里到处是翻开的`在读的书.二是快乐学习.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避免交给她不喜欢甚至厌倦的学习任务.我们帮助她将作文在网上“ ”发表,来培养其作文的兴趣.我们也采用适当奖励形式,来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去年除夕夜,女儿花了两个小时时间,把三册英语课文全部背诵了一遍,我们给“压岁钱”的时候,她特别高兴而且自豪.三是效率学习.学习必须有高的效率,必须得法.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只能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影响孩子全面发展.所以,在家里,我们给孩子提出学习要求时,总是思之再三、慎之又慎.如,我们要求他每天听读一小时英语,对提高英语成绩很有好处.

  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本钱.我们十分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一是关心孩子的饮食营养,保证其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二是鼓励多做游戏,督促进行体育锻炼.三是加强谈话沟通,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篇8

  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否认智力因素的差异以及遗传因素,但是,一般来说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聪明,为什么同是一个老师任教,有的成才了,有的没有成才,有的发展全面,有的发展不均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异所造成的。凡是家庭教育抓的好、科学,孩子成长和发展均好,反之,家庭教育抓的不好,父母只顾自己的安逸,或者忙于其他事务,顾不上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忽略了教育的季节,结果孩子的进步就慢,学习就差,甚至变坏了。

  那么,究竟怎样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呢?

  第一、 必须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德育方面。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远大理想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培养孩子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关心他人,艰苦朴素。目前,要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祖国为人民而勤奋学习的教育。

  智育方面。要时时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一切活动都要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形成一种高度重视,平时光是问一问是不够的,必须深入了解情况,有时要参与孩子的学习。可以共同研究探讨,提前看看书,备备课参与孩子的学习当中去。牺牲点儿喝酒、搓麻的时间,多陪读陪练,方可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上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课后及时巩固训练,放学后要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阅读课外书时遇到生字、生词,自己动手查字典,遇到不懂的问题要请教他人。直到弄懂为止。总之,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平均年龄十四岁。他们的聪明才智超出同年龄的青少年一个共同原因,就是都有一个较好的学习习惯,勤奋读书,刻苦钻研,这就要求家长从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对天资突出的孩子应该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及早地使他们接受和吸收更多的知识。

  体育方面。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特点是爱动,家长必须适度的引导孩子运动。不能由于玩的过度,影响休息和学习,要鼓励孩子做些正当的安全的有益的活动,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应该保证孩子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要睡足十个小时。看书写字要注意光线适中、不能太亮或太暗,以免造成近视眼,饮食方面要教育孩子不偏食,样样菜都要吃,以吸取多种营养,控制孩子吃零食,影响发育,还要教育孩子讲究卫生,每天要刷牙、洗脸,经常剪指甲、洗澡、洗头,勤换衣服等等。

  第二、 必须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并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形象性,因此,家长对子女教育不要成人化,要形式多样,内容要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比如,可以通过讲故事:科学家的故事、数学家的故事、发明家的故事、寓言童话等,通过电视等形式激励孩子热爱学习。

  家长要特别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经常和他们亲切交谈学校中的事,耐心倾听他们叙述学校中的见闻,及时肯定孩子学习上的进步,使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更不能忽略他们的微小进步,发现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生活有规律,这类孩子的家长都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特别有规律。一般放学后完成家庭作业,饭后可以看一会儿电视,家长要为孩子挑选一些有益的节目,象儿童节目、科普、新闻、开心词典等节目。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这些孩子在家中大多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而且阅读面广,这样既补充加深了课内学习,丰富了知识,又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

  第三、 必须加强与学校的联系,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家长应及时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还应信赖老师,教师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出于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心。因此家长应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

  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个是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看到优点,就及时表扬;看到缺点就及时批评,不能一味表扬,也不能一味批评,应该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表扬和批评都要恰如其分。表扬时,不要说得完美无缺,批评时,不能简单粗暴,说得一无是处。

  另一个问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意见不统一,比如,孩子有了缺点,爸爸批评,妈妈袒护,而且常常为此争吵,这种情况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这样孩子就是非难辨了。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及时改正错误。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篇9

  在即将踏入为人母的行列中,我忽然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当有人问谁决定了孩子的成长?谁影响了孩子?我发现父母才是孩子的导师,是孩子寄予的希望。“父母”多么伟大神圣的字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陪伴孩子的内心世界管好自己的情绪。给予孩子尊重,制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从自身做起,孩子从出生到咿呀学语,陪伴孩子身边的是父母。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好与坏是靠父母的引导与教导。“身教大于言传”,对于孩子我们学会赏识对方赏识孩子,做孩子的伯乐。同时做一个好妈妈好老师好朋友。

  孩子是家长父母的最大事业。人生在世,由少看老。父母可谓原件,孩子就是那复印件。孩子的一生都是在父母的引领下,家长是孩子的表率。孩子处于学习探究阶段,没有光明的那盏灯,孩子会慢慢走向黑暗。父母是孩子的未来,孩子是父母的未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所谓优秀就是要当能力不够的时候,勤劳来凑。有些人,生而会之,学而会之,觉而会之。而我们不管处于那个层次,都要时刻提高自己,无论修养,知识,智慧,境界,胸怀,那么孩子才会有所影响,也会变得优秀。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过去,感恩现在所拥有的。人活着呢,不要因为没有的而生气,要为拥有的而感恩。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具有重大的影响。不管是生活还是在社会中,我们做父母的要经营好自己的家庭,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庭经营是生活的一种手段,家庭好了,人也就好了,日子也就过好了。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篇10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重要发育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最重要的可塑时期,幼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对接。

  3~7岁的幼儿大部分要送到幼儿园,幼儿在家里和幼儿园的学习、活动配合的如何,是决定幼儿教育成功还是失败的重要环节。家庭与幼儿园尤其在幼儿思想品德方面的配合教育必须对接用一个标准,统一口径共同协调。如果配合不好,或不配合,标准不一,那么,幼儿将无法分辨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是”与“非”,对幼儿的'道德形成,行为习惯,性格情感,以及体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形成“差别障碍”。这一障碍将使幼儿教育误入歧途。

  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对接要注意以下各点:

  一、家长要充分了解幼儿园的生活条件,教育内容,在入园前就向幼儿解释明白,减少幼儿入园后的陌生感。

  二、入园后要详细向老师介绍幼儿在家里的教育内容、方法、计划,以求得老师的配合支持,幼教之友《幼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对接》。

  三、详细介绍幼儿的身体健康情况,在家里的生活状况,幼儿的行为习惯。

  四、幼儿回到家以后,家长要详细询问在幼儿园的生活感受,学习情况。要协助儿童消化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五、经常与幼儿教师交换家庭、幼儿园教育的配合情况,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对幼儿进行集体主义、合群性、分享性教育。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幼儿园,如何使幼儿养成合群、集体主义观念,非常重要。

  七、尊重、信任老师,对幼儿回家“状告”老师“偏心”、“打骂”和幼儿欺负之类的情况,家长要耐心听,然后仔细开导,使幼儿养成尊敬老师,团结儿童的好习惯,为将来进入学校打好基础。切忌在幼儿面前贬低老师、袒护孩子。是非标准对自己和其他孩子都只有一个,不能因为是自己的孩子打了别人就不受批评,而别人的孩子打自己孩子就暴跳如雷。家长在儿童面前行为举止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的效果。

  八、幼儿后期,家长和幼儿园共同携手,做好入学前教育。儿童身体、心理、学习态度方面的入学准备十分重要。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篇11

  家庭教育是个长久的话题,“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引发多方讨论。教育局虽有文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但这个都是个大框架,到底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教育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对此,有几位权威教育专家为我们来做个指导:

  【对话人:刘焱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鲁善坤代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长),张济顺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孙惠玲委员(天津市河西区副区长),李冬妮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院长)】

  孩子不是家长手中的风筝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盼望子女光耀门楣,这背后反映出一种不当的子女观。”刘焱委员强调,“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并没有将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来尊重与看待,而是将孩子视为自己私有,视为自己手中的风筝。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国家长为孩子设计太多、奉献太多,却也牺牲得太多的原因。”

  “除了受传统观念影响,还有现代社会的人才评价机制、选拔机制等原因,让家长感到压力重重,不由自主地将孩子的培养视为一场无形的比赛,总希望能让孩子起跑早一点、竞技能力提升一点,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胜出。”鲁善坤代表指出,“事实证明,对孩子严厉,并不一定起到很好的效果,相反,不当的教育方法还容易导致孩子心灵的扭曲,甚至出现叛逆、轻生。”

  张济顺委员也强调:“压力式的家庭教育是站不住脚的。大部分棍棒式的家庭教育违反基本人性,压抑了儿童自由发展的天性,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在重压之下会自暴自弃。”

  不能把孩子当成“投资”

  经常听到不少家长抱怨:“人家孩子行,咱家孩子凭什么不行?”很多代表委员表达了这样的观念:每个孩子都会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个体特点与差异,学会发现并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是目前我们家庭教育急需的。

  “孩子在独立发展过程中,会遵循一般的发展规律,也会呈现出个体特点,同样是学习一样东西,有的学得快,有的学得慢。家长应该善于了解与发现,从而创造条件,让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尤其是优势领域得到全面发展。”刘焱说。

  “和郎朗同时练钢琴的孩子成千上万,但真正脱颖而出的有多少?这说明孩子的成长是个性化的,依据其自身天赋和个性发展,家长不应以模仿、从众、单一的模式教育孩子,而忽视了固有的家庭文化。”孙惠玲委员强调,“家长不能把孩子当作‘投资’。教育要有前瞻性,培养孩子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在当下,而是要考虑到20年、30年之后,要让孩子具有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现在很多家长往往只看到智力开发,注重知识和才艺的学习,却忽视了孩子身体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的养成及审美情趣的培养等。以学钢琴为例,很多家长并不会带孩子听音乐会来提升音乐兴趣与素养,而是将钢琴课变为课程训练强加于孩子。其实,审美情趣与道德修养才是家庭教育需承载的重要内容,是在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逐渐形成的。”刘焱强调,“别把家庭教育当成家庭课堂,那就失去了家庭教育本真的意义。”

  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

  代表和委员们强调,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家庭教育的困境是整个教育制度困境在一定程度上的显现。倡导理性的家庭教育,离不开教育制度的`改革。

  张济顺强调,首先要从完善高考制度做起,深入探索多元评价体系,通过自主招生制度、一年多次考试、提升高中综合能力评价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重等“稀释”高考压力,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帮助家长和学生以平常心来对待学习,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会说‘非985不要’、‘非211不要’,这是一种显性歧视,背后还隐藏着中国社会对教育评价的误区,名校与一般校的差距被刻意强化了。这种不合理的评价机制更将名校塑造成一个神话,成为父母的唯一目标,从而进一步促成了不当的家庭教育观。”李冬妮委员强调,“改变这一状况还有赖于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只有当基本生活不再成为难题,人人有能力追寻自己的爱好时,人们对教育的评价才更趋于合理。”

  孙惠玲说,“我发现很多教育理念先进的国家更强调对孩子学习能力、自信心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不是知识与技能的开发,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从国家发展与民族强盛的长远来看,培养出学习能力强、具有较强自信心与责任感的下一代更加重要。”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篇12

  家庭教育本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体系下的关键性补充点,现目前已经取得了极为良好的实践效果。幼儿所呈现出的家庭教育,实际上指的是家长直接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家庭本身作为儿童第一个接触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家庭教育的相关方案。

  伴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过早的送入幼儿园,将孩子的教育完全寄托在幼儿园的教育上,进而忽视了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实际上就是学前儿童所能够接受的初始性教育工作,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促使儿童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起到了奠定性的作用,儿童在出生之后,所面对的第一个世界就是家庭,也是家庭为儿童这张白纸添上了第一道色彩,这其中的家庭教育带来的基础性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及重要性

  幼儿的家庭教育发生于家庭之中,与幼儿园的教育相比较,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及时性特点,家庭教育的这些特点,使得家庭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起点,对于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早期性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因此家庭成为儿童生命的摇篮。在家长的指引下孩子在第一声啼哭后,由父母引导着进行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了人生的教育,所以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庭教育具有早起性的特点。

  2.广泛性

  幼儿园时期的家庭教育,其本质上来说是帮助孩子完全融入到整个家庭生活当中。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当中呈现出来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其不仅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知识,还包括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的文明习惯、伦理规范、生产技能、自然知识、社会知识。除此之外,家庭教育工作存在于每一个普通的家庭当中,社会全员都能够参与到家庭教育之中,对于当前人类社会来说,一个孩子出现在一个家庭中,那么家庭教育也就涌现出来,这使得家庭教育越来越广泛。

  3.权威性

  家庭教育是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家长对于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为了使得孩子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作为家长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正是这种亲情,使得孩子对于父母,家庭产生了依赖之情,进而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权威的体系。在年幼的儿童严重,父母是权威的化身,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言行和教育是有着一定的权力和威力的。子女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父母,而且父母也是孩子们在早起摹仿的榜样,所以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其本身愿意得到家长的表扬和管教,这直接促使家长本身的教育工作更好的号召力及感染力。

  4.差异性

  由于每一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及所处的背景不同,不同的家庭都有着自己不用的教育模式及方法,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孩子身上出现的性格上的巨大差异。由于家庭的成员构成不同,所带来的家庭传统、家风也有着极大的差异性。

  5.感染性

  由于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着亲缘及血缘关系,使得孩子对于父母的“喜”“怒”“哀“乐”都能够心领神会。在处理一些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进行学习和模仿,逐渐成其以后处理问题的方式。

  二、完善幼儿园家庭教育的相关对策

  1.父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存在早起性及连续性,孩子在家庭中度过其生命中模仿欲最强的两个时期,而这个两个时期的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生活在乐观、向上并有着良好的兴趣习惯的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在其个性心理的建立形成中就会倾向于乐观向上;如果是父母每日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大肆吵闹,耽于大牌娱乐,则会对孩子兴趣与人格的形成有消极的影响。由此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幼儿园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2.提升家长自身素质

  父母的品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的感染性及权威性使得孩子将父母作为其摹仿的对象,父母的言行及道德水准,孩子都会加以摹仿,由于幼儿园中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关于价值标准以及道德标准还尚未成型,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孩子没有足够的判断力来决定什么应该摹仿,什么应该摒弃 孩子无知的在学样,父母作为孩子学习的一面镜子,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宽阔的胸怀,正直的品格,成为子女道德行为和思想上的模范。

  3.帮助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目前许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孩子的缺点及特长,没有根据自身孩子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孩子的合理的培养目标,盲目的追随自己的意愿,最终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应该建立一个对孩子的合理期望,进而制定出合理的、适宜自己孩子特点、、兴趣需求、发展水平的培养目标,促进孩子进一步发展。此外,最为家长应该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父母对于子女应该采取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教育方法。充分理解子女的兴趣和要求,经常向子女提供足够而有效地信息,并且言传身教,引导子女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尊重自己孩子的想法,使得孩子有勇气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愿望及想法。

  综上所述,幼儿园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的形成及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于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成为传统教育体系下所无法替代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家长应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与担子,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积极配合幼儿园之间的教育工作,完善幼儿园的教育体系,使得儿童能够在更好的家庭环境之下保持茁壮的成长。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篇13

  以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只鹰,后来这鹰逃走了。几天后,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主人想不出为什么鹰会无缘无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才恍然大悟。

  原来鹰在笼中,养尊处优,竟失却了猎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

  孩子是一群终究要离开笼子的鹰,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面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

  然而,试看今日之中国,哪里没有锁在笼中的“鹰”?他们从没有经过历练,他们从来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小心地生活。上学嘛,有父母接送,有父母帮助背书包;生活嘛,有父母帮着洗衣洗被,帮着穿衣服系鞋带;甚至去夏令营,也有父母准备好足够的食物,足够大的装脏衣服的袋子……

  试想这样的一群“鹰”飞出笼子,还要如何生活?他们除了感觉到生活的麻烦与沉重外,还能怎样,清华大学曾辞退了一个学生,原因是该生在学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带。另有报道说,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吃鸡蛋,只好哭着握着两个鸡蛋回家。这样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吗?不奇怪!有这样的教育,就会有这样的孩子。

  并非用甘蔗浇灌出来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砺,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砺中才能形成。马卡连柯曾一针见血的说“过份的溺爱,孩子而言是一种毁灭。”这并非耸人听闻。

  可曾见过傲立悬崖的孤松?在寒风中它的茎为何岿然不动?那是由于它从巨石中探出身体的时候,已经饱受了苦难的摧残。

  可曾见过蹁跹飞舞的蝴蝶?在阳光下它的双翅为何那么雄健?那是由于破茧而出的时候,它用尽了一生的力气把体液挤往双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古人虽已远去,但言犹在耳啊!

  有人说:国家的前途与其说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家庭教育,关系国家命运。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笼中放飞,让他们去经历风雨,让他们去打造雄健的双翅。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篇14

  今天看了家庭教育里的一段内容非常有感触,写下来分享一下。

  这段内容主要讲了五个问号教孩子养成规划习惯。我家的哲凡同学时间观念不强,做什么都很慢条斯理的,看了以后觉得非常适合他做作业慢,拖拖拉拉的,不能合理规划时间。一问是假期有什么计划?二问是想去哪里放松一下?三问是那可能要占用一天半的'时间,你觉得够吗?四问是那你制定时间表吧,怎样才能休息好又能提高?五问是如果没有完成,你觉得需要多久时间弥补?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是位有智慧、耐心的爸爸,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规划态度方面依照这样一个规律:询问并引导计划——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监督检查——修正改善。在上次计划落实的基础上,下次适当的延长时间,逐步锻炼孩子的规划能力,不唠叨只问了五个问题,这位家长就让孩子养成了规划的好习惯。

  通过学习觉得做什么事都要有方法,好方法事半功倍,我会继续学习的。

【家庭教育的文章】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文章12-17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07-28

家庭教育孩子的文章03-14

家庭教育文章15篇03-13

[通用]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07-20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7篇02-26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7篇)02-26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汇编7篇)02-26

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