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下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8-03 19:05:12 王娟 知识点总结 我要投稿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总结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一生物下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1

  1、身体各部分之所以协调配合,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2、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

  脑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

  神经系统

  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概括:反射和传导功能。

  脑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3、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支配人体生理活动的司令部。

  4、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下部与脊髓相连。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5、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神经细胞跟其他细胞不同,它的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神经元的这些结构形态特点,是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

  7、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到兴奋。(说明:这种能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2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体内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来完成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两类。

  3、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一般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反射和反射弧不同,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而且只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反射是一种生理活动,而反射弧是一种结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来实现的。例如:排尿中枢受损,将不能排尿,只能采用人工导尿。另外,如果大脑控制排尿的中枢受损,将无意识排尿。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有传导功能,大脑能控制排尿。婴幼儿易尿床,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控制力差。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3

  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探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2、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只有光照是不同的,所以它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而其他条件如温度、土壤的潮湿程度等因素都是一样的。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3、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两类,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分别是非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4

  生物圈概念: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范围:海平面上、下约10千米,共20千米左右的圈层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

  2.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现存的每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普遍存在。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于较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色水库”之称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于干旱地区,缺高大植物,动植物种类较森林生态系统较少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植物多为微小的浮游生物,动物种类繁多,大多能在水中游动。

  淡水生态系统:由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组成

  湿地生态系统:在多水条件下形成,以沼泽为典,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喻为“地球的肾”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5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通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6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没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得,度过休眠期的。大多数种子萌发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时一定提供适宜的各种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发芽率达到90%以上的种子才能播种。

  2、种子萌发时最先发育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乳(玉米)或子叶(菜豆),所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同时萌发。早春地膜覆盖是为了提高土壤温度使种子早萌发。

  种子植物

  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在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变蓝的是胚乳,因为胚乳内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

  2、将胚的各个部分(胚芽,胚轴,胚根)都连在一起的是胚轴。

  3、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是胚乳,大米不能萌发时因为无胚。

  4、被子植物(桃树)与裸子植物(松树)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绿色植物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阴湿处,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的分化。如:水绵、海带、衣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占大气的90%。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植株矮小,有茎、叶、假根,无输导组织。如:墙藓、葫芦藓。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如卷柏、贯众、满江红。形成煤

  裸子植物: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有茎、叶、种子,结构复杂。如:油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

  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有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如:玉米、小麦、毛白杨、。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这三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所以称为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所以称为种子植物。

  "春水绿如染"中的"绿"指藻类植物。鱼缸内壁的绿膜指藻类植物。

  苔痕上阶绿"和"应怜履齿印苍苔"都指苔藓植物,大树一侧树皮上的绿色植物是苔藓植物

  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7

  一、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组成: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2、功能: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二、骨

  1、种类: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等。

  2、长骨

  (1)形态:呈管状,分为中间稍细的骨干和两端膨大的骨骼。

  (2)结构:

  1骨膜:覆盖在长骨的表面,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2骨质:分为致密的骨密质和蜂窝状的骨松质。

  3骨髓:填充在长骨骨干中央的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幼年时为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内红骨髓转变成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3)骨的生长:幼年时骨能长长和长粗,长长与骨骼端软骨层的细胞生长有关,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8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特征:动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植物通过气孔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进行呼吸);人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植物落叶:(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追猎物,含差草叶片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产生种子,动物产卵、产崽:(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按照用(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5.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6.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7.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8.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9.(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10.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食物),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无机盐)。

  1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草、细菌等)都可能是生物因素。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9

  1、生物质燃料发热量大,发热量在3900~4800千卡/kg左右,经炭化后的发热量高达7000—8000千卡/kg。

  2、生物质燃料纯度高,不含其他不产生热量的杂物,其含炭量75—85%,灰份3—6%,含水量1—3%

  3、绝对不含煤矸石,石头等不发热反而耗热的杂质,将直接为企业降低成本。

  4、生物质燃料不含硫磷,不腐蚀锅炉,可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企业将受益匪浅。

  5、由于生物质燃料不含硫磷,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因而不会导致酸雨产生,不污染大气,不污染环境。

  6、生物质燃料清洁卫生,投料方便,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改善了劳动环境,企业将减少用于劳动力方面的成本。

  7、生物质燃料燃烧后灰碴极少,极大地减少堆放煤碴的场地,降低出碴费用。

  8、生物质燃料燃烧后的灰烬是品位极高的优质有机钾肥,可回收创利。

  9、生物质燃料是大自然恩赐于我们的可再生的能源,它是响应中央号召,创造节约性社会,工业反哺农业的急先锋。

  总结:对世界各地的生态环境和植物类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用植物或农作物中不能吃的部分生产高效生物燃料的可持续性。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总结11-05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总结3篇11-05

初一生物下知识点总结(3篇)11-07

初一数学下知识点总结12-06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11-18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06-20

初一上册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01-12

初一生物知识点总结12-19

初一下册生物期中总结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