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想象化石向人类讲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进一步认识自然的奥妙,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3.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把握内容,体会化石向人类讲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
2.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进一步认识自然的奥妙,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象,认识科学的神奇。
教学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激趣:利用电教媒体放映多种恐龙的图片,并配以恐龙的模拟声音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质疑:距今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前的恐龙早已灭绝,我们看到的恐龙模样是怎样再现出来的?
3.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猜测,保留同学们的奇思妙想。
4.阅读:网上搜索“猛犸冰封3万年遗体完好眼睛至今仍透明(组图)”。
5.小结:正是这些沉睡亿年的化石裹藏着昨天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套珍贵的密码,人类才得以把思绪带进曾留下生命辉煌的远古世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
板书课题:16.化石吟
6.解题:
(1)理解“吟”的意思。
吟,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2)化石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组图片就知道。
①欣赏化石图片(网上搜索)。
②说说化石是什么?
③定义化石: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有机体自身保存完好,或在沉积岩中形成印模,或保留生存时留下的痕迹,漫长时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这就是化石。
(3)课题是什么意思?(赞美化石)
二、诵读全诗,加强理解。
1.自由诵读,初步理解。
学生分小组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并能有选择地背诵。
2.阅读资料,加强理解。
①最早的鱼儿、最早的鸟儿、最早登陆的鱼儿、最早的树,依次指的是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裸子植物。
②猛犸象:也称“毛象”,古代哺乳动物,大小近似现代象,身上长满棕色长毛,上门齿向上弯曲。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更新世(延续时间自160万年前至1万年前)晚期的寒冷地区。中国东北、内蒙古和宁夏等地曾有这类动物的化石发现。
③“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研究表明,化石还部分保存着生命有机物的残余,并未真的完全石化。
④骸骨:尸骨。
⑤太古:远古的时代。
3.开火车分小节诵读。其他同学注意诵读者对于会认字和会写字是否读准,节奏是否掌握恰当。
三、评价讨论,理解感悟。
1.读后评价,同学们在评价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对诗歌的理解感悟。
(1)关于读音。
思绪xù不朽xiǔ躯qū壳裹guǒ藏档dàng案葱茏lóng幽yōu雅卓zhuó越
[4]
(2)关于写字。
强调“裹”的写法,“果”字夹在“衣”中间。
(3)关于节奏。
结合学生读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重点指导: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4)关于感情色彩的处理:
①针对刚才同学们读的情况大家互相评价,指出读得好与不好的地方。
②说说应该怎样读,自己读读。
③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④师生共同探讨诗歌感情色彩的处理,整体感受。
第1、2节是第一层,开头运用排比的手法通过连续不断的问句,以疑问略带遐想的语气引发作者和读者的想象和思考。
板书:发问想象
第3、4、5、6节是第二层也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用一种赞美的语气、拟人的手法来写化石,语气中满是对化石所具有的神奇力量的赞颂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的叹服。
板书:遐思飞跃
第7节是第三层,用陈述的语气为第2节做肯定的回答,进一步赞美化石的神奇、大自然的神奇。
板书:回答呼应
整首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应通过反复诵读、评价讨论来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2.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进一步感知、思考(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学生可在自由诵读中思考,然后讨论,讨论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3.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1)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2)诗歌表达作者对科学神奇的赞美之情。
(3)诗歌分为三层:第一层为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第二层为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第三层为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4.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后,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作铺垫。
四、全文总结,整体感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什么?
(感叹科学的神奇、大自然的奇妙)
板书设计:
自然奇妙——科学神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板书课题。
二、研读赏析,精读课文。
1.学法指导:我们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解后,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段落、句子、词语,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阅读诗歌的时候需要有节奏地、反复地吟诵感悟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字词需要用心体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的情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
2.学习第一层、第三层并结合理解第5节。
(1)一、二组读第一层,三、四组读第三层。
(2)学习分析。
①师引入:哎呀,读第一节真是感到奇怪!最早的鱼儿没下巴,最早的鸟儿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竟然没有腿,最早的树又不开花,这些最早的动物、植物所具有的特征人类是怎样知道的?(是化石告诉我们的)
②小结:对,是沉睡亿年的石头告诉我们的,是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告诉我们的。
③对照解前后呼应。(幻灯片演示诗歌第二节、第七节)
A?演示第二节,师指读问:请问同学们,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演示第七节,师:第七节做回答,齐读。
师引导学生齐读:沉睡亿年的石头说话。
B?(学习方法同前)演示第二节,师指读问: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演示第七节,师:第七节又做回答,齐读。
师引导学生齐读: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C?对比着读后,你们发现什么?(第一层问、第三层答)
D?小结:第一层问第三层答,第三层就是对第一层的呼应,进一步赞美化石的神奇、大自然的奇妙、科学的伟大。这就是写作手法中的前后呼应。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可以用到这种方法,使文章结构更完整、紧凑。
E?再读一遍。(一、二组读第二节,三、四组读第七节)
(3)深入学习结合理解第5节。
①这两节中的“逝去万载、沉睡亿年、长眠地下”这些词语说明什么?(说明化石所讲述的故事是非常非常遥远的。)
②诗歌中哪一节很能说明这一点?(第五节)
③齐读第五节。
④解化石的特点之一:年代久远。
提问:
A?“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指谁?怎样理解这句话?(“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外表的样子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
B?“海枯石烂,斗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说明什么?(说明不管时间过多久,成千上万年以后,生命仍然在不断地延续、发展)
⑤过渡:多么遥远的故事啊,可正因为遥远,它所讲述的神话才会怎么样?(奇幻、令人神往、惊讶)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奇幻的神话。
3.学习第二层。
(1)学习第三节。
①指名读第三节。
②这一节说明什么?找出本节中的关键词。(生物进化)
③“你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说明什么?“冰冷的骸骨”指的是什么?“平凡的真理”指的又是什么?
④小结:说明生物是不断地进化来的,不是造物主造出来的,在沉睡亿年的化石身上找到这个真理。
(2)过渡:为什么说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这个平凡的真理?哪一节给我们答案?
(3)学习第四节。
①齐读第四节。
②“生之灵火、生命的信息、珍贵的密码”分别指什么?
(化石中的有效物质)
③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之所以是“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
④阅读资料,进一步解化石的特点之二:生命的信息。
7000万年前的骨头还“活”着
美国古生物助理教授玛丽施魏策尔宣称,已经成功从距今7000万年前的霸王龙腿骨化石中分离出软组织。被分离出的软组织不仅几乎是完好无损的:仍旧透明和具有柔韧性,而且显微镜下看起来像血管和细胞的内部结构仍旧存在。科学家宣称,恐龙化石分离出活性组织,有望复活恐龙。
⑤小结:真是不可思议!可它就有这么神奇。
(4)学习第六节。
①齐读第六节。
②组图欣赏:(此时可以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有条件的学校网上搜索)
③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象时,你有何感想?
学生发言可以畅所欲言,只要想象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5)指名分节读第二层。
三、质疑交流,剖析课文。
1.诗歌运用那些表现手法?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拟人、比喻、第二人称)
2.对诗歌的学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形成参与式讨论。
四、课后作业,拓展想象。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什么话?逝去万载的世界重现的是怎样一番景象?结合自己的感想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
语文教案 篇2
单元设计标题:多彩四季
关键词检索:多彩、四季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2、欣赏散文优美、精辟、诗化的语言,能举出具体实例加以点评。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写好景物的关键所在(抓住特征,用词准确,层次分明)。
4、走出课堂,深入生活,观察周围景物,抓住其特点,并作恰当的描述。
5、收集、积累描绘四季景物的诗句、美文,并尝试创作,通过互助协作,合办一份“多彩四季”专辑。
6、积极参与说话活动,使语言具有针对性,有吸引力,能打动别人。
大约需要时间2.5~3周
单元计划:
1、阅读课共8课时,16课及诵读欣赏各1课时,共余均为精读,各2课时。
课文教案设计参考:
《春》
①通过诵读,总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描绘几个画面的特征,体会作者的感情。
②师生合作,选取有代表性的段落,具体评点作者是怎样淋漓尽致地展现春光之美的。(用词准确,大量运用叠字叠句,选用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画面融入人物活动,写景注意层次……)
③小组学习,学生选取喜爱的段落,评点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进一步体会、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④师生合作,总结本文写景成功的关键所在。
⑤比较阅读“文笔精华”(一)《充满活力的春天》。
⑥背诵及积累收集描绘春景的诗句并交流,互相补充(可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分类收集)。
⑦为课文某一段内容绘一幅图并拟一首小诗。
《三峡》
①播放电视片《话说长江》有关“三峡”的片断,让学生说说三峡风景的特点。
②导入新课学习:简介作者后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跟着朗读,使其初步感知课文。
③小组合作学习:参看页下注及工具书,试译课文,如有困难,提出后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或教师帮助释疑。
④讨论:课文写了三峡哪些景观?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课文按这样的顺序来写是否合理?说说自己的理由,有人说本文语言简洁概括而又生动形象,请举例说明。
积累、拓展:
课外收集有关三峡的图文资料,摘抄精彩的.描写片断。(如李白的《下江陵》、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电视片《话说长江》、《神女峰的传说》等等。)
⑤开展配乐朗读比赛(评委可由教师、同学一起组成)。
《济南的冬天》
①可由岑参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引出塞外冬景的特点,并播放北风肃杀,大雪纷飞的奇寒景象,给学生以酷寒难忍之感,然后导入新课,让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初步感济南之冬的特点。
②反复朗读课文,并思考:作者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来突出济南之冬“温晴”的特点的?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试各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写景是按照一定顺序的,你能理清写景的层次吗?(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③再读课文,体会景中之情,品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色(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来谈)
④师生合作,以简明扼要的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用语特点。
⑤学生自选文中喜爱的片断,尝试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小组推选代表,组与组展开竞赛。
⑥就如何写好景物,学生交流学习本文的收获。
⑦比较阅读。(《白雪歌》、《草原之冬》或学生课外自找描写冬景的诗文)《夏》
①布置学生课前查找资料,收集有关“夏”的诗文。让学生初步感知“夏”在文学作品中常被当作压抑苦闷的象征。(如《悯农》、《观刈麦》、《苦行》、《在烈日和暴雨下》等等。
②由学生交流搜集“夏”的诗文材料,导入新课学习。
③自由朗读课文,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⑤品味语言: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用得传神,哪个句子富有表现力?圈出来加以评点。
⑥拓展:每个季节在孩子的眼里自有它的迷人之处,请学生说说自己心中对夏的独特体验。(如夏夜美景,夏季充满乐趣的活动……)
说明:
①课文的先后顺序可根据教者的需要灵活调整。
②诵读欣赏可单独用一课时完成,也可将诗文插入相关课文后作为比较阅读,拓展积累的材料。(以学生自学为主)
③好的诗文当是“三分分析七分朗诵”,根据本单元课文特点,宜在诵读环节上多花功夫,采用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开展朗读训练。
写作训练:
①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观察景物,多侧面感知景物特点。
②指导学生注意把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景物的特点。
③选取特定的景点(或学生自选喜爱的景物)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花一定的时间进行细致的观察。
④回顾本单元几篇写景美文在写法上的成功之处,作为自己习作的借鉴。
⑤强调:为写活景物,人的感情、人的活动也很重要,这些可以增添画面的活力。
⑥指导修改作文。
口语交际
①自荐演说的内容,范围可扩大(如竞选文娱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甚至值日组长),让学生有话可说。
②讲故事不同于背书,应对语言进行加工,使之口语化,并努力在讲述中倾注感情,做到以情动人。
③教给学生说服人、打动人的说话技巧,提醒应注意的问题,列举几个说话成功的实例,让学生有“章”可循,举一反三。
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竞赛的形式,以敦促学生充分准备,倾力投入活动。
⑤补充说话题:班里如有同学因学习差、家境困难而准备辍学,你打算如何说服他(她),使其安心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
本单元主题为“多彩四季”,学完课文可开展一次“多彩四季”展览会,将学生收集。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既然是是通过诗歌这种体裁来表现爱国情怀这这一主题,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抓住“诗歌”和“爱国”者两个重点来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体会古诗的韵律,领略古诗的音韵美,凝练美,意境美和含蓄美。
过程与方法: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法学法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诗歌的学习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积淀,所以在这堂课中我觉得应充分的贯彻老师作为辅导者,学生才是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在教法上,老师主要还是要通过讲授的方法来行课引导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在的学法上主要是通过诵读和讨论来学习这首诗歌,来体会诗歌中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杜甫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诗人,所以我觉得在导入这个环节选择介绍作者来导进课文。一方面,先让学生说出现在他们对杜甫的一些了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和积累文学常识,而且还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情况,再者课堂一开始的师生互动,能够使得课堂能够融洽些,学生也能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再对学生的回答的内容作总结和补充,提出学生要掌握的文学常识,并且抓住其中的一个要点来引入正课,而这个要点自然是要抓住爱国情感这个点来过渡到正课。
2、诗歌讲解
诗歌的讲解评析是课堂的主题部分,在这个部分我想不仅要讲解诗歌也要教会学生怎样的分析诗歌和记忆诗歌。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个线索来分析这首诗歌,而在这里我想抓住情感这个线索来分析,在了解学习完字词后先让学生尝试朗诵一下这首诗歌,当然这时学生还没能很好的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所以就需要进一步的分析这首诗歌了,由此正式进入诗歌。所在这一部分我想有以下的几个部分。
(1)了解字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等解决生字词:抵:值浑:简直胜:承受簪:zān
(2)初读诗歌及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引出把握诗歌情感这个线索。
(3)分析讲解诗歌
A、学生先结合课下的注解以及小组的讨论尝试翻译下诗歌。
B、请一为同学翻译下诗歌的首联和颔联
C、讲解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确定首联和颔联的联系,首联:一幅国破后的衰败凄凉的画面
颔联:以“花”“鸟”作为主体的观画伤情。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在分析诗歌的诗歌可将这一思想贯彻在分析中,首联是勾勒出了一幅衰败的景象,通过和学生一起的分析出这幅画面,而紧接的颔联我们可看到“花”“鸟”
两个物象说到“花溅泪”“鸟惊心”那么就可由此提出问题:花为何溅泪,鸟又是为何惊心?这样两联的联系也就确立了。
所以在这里主要的提问有:
首联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花为何而溅泪,鸟又是为何而惊心?
D、分析完两联之后可让学生朗诵首联,朗诵时可在脑海中勾勒出刚才的分析出的画面,然后再由勾勒的画面尝试背诵这两联。
E、请学生翻译诗歌的颈联和尾联
F、讲解颈联和颔联,确定这两句的联系。颈联:国家战乱,思念家人尾联:一个频频搔头的白发老人的形象,颈联的结果。“白头搔更短”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残酷的痛恨。所以以此作为连接点建立两联之间的联系。
主要的提问设计:
为什么会“家书抵万金”;体现了什么?
为什么会“白豆搔更短”?
G、学生根据两联之间的联系朗诵颈联和尾联,脑海中浮现一个频频搔首的老人形象,然后再由这个老人形象老尝试背诵这两联。
H、据刚才的分析,尝试背诵全诗。
3、探究感悟
A、分析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讲解互文修辞手法。
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两个部分,看似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情。
诗句理解:由于为国事担忧,为离别感到遗憾,花儿也不禁落泪,鸟儿也为此惊魂。
B、分析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典型的爱国人物形象。
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含蓄而又深刻的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4、课堂总结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感)的诗歌,他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充满了怎样的情感,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诵读这首诗歌?
本诗歌的名句是哪句,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根据脑海中的画面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5、课后练习
再搜索一首杜甫表现爱国情感的诗歌,并对其进行分析,体会是怎样表现爱国情感的。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求简介扼要,要能清晰明确的反映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板书设计的方面,我选择板书各联描述的主要内容,并使这些内容能够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够浑然一体,而且通过这个板书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
画面,而由这幅画面能够背诵出这首诗歌,做到所谓“诗中有画,花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首联:一幅国破的衰败凄凉的图画↑↓画→观画
颔联:以“花”“鸟”为主体观画伤情
颈联:国事战乱,思念亲人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丢失的骆驼》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人丢失了一头骆驼,到处寻找时碰到了四兄弟,四兄弟将这头骆驼的特点描述得十分准确,丢骆驼的人误认为是四兄弟偷发骆驼,后来在法官的帮助下四兄弟澄清了事实,并帮这个人找回了骆驼。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日里看待问题的角度要细致,要全面,要从客观出发。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看待问题要细致,角度要细致,要全面,要从客观出发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丢骆驼人的心理变化。
3、朗读或讲述故事,体会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的写作思路,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兄弟能找到骆驼的原因。
4、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具体,并学习“说”的三种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四个年轻人是怎样根据现场留下的痕迹来判断骆驼的样子的。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具体,学习“说”的三种表达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 悟看待问题要细致,角度要全面,要从客观出发的道理。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侦探小故事《盲女孩关在哪间屋》引入
一位双目失明的少女在一个炎热的夏日被绑架了。家人交了赎金后,她在3天后平安回到家。少女告诉警察,绑架她的好像是一对年轻夫妇,她应该是被关在海边的小屋里:“在这间小屋里能听到海浪的'声音,我好像被关在阁楼上。天气非常闷热,不过到了夜晚会有风吹进来。”
警察在海边找到了两间简易小屋,一间朝南,一间朝北,主人都是一对年轻夫妇。不过这两间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找不出痕迹。
后来警察根据一些情况,立即做出了判断。
这些情况是:
(1)两间小屋结构几乎完全相同。只是阁楼的小窗一个朝北,一个朝南;
(2)海岸面向海的方向是南面,北面对着丘陵;
(3)少女被关的3天都是晴天,而且一点风也没有。 那么,你知道少女被关在哪一间小屋里吗?
二、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设疑导入。
一个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四兄弟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这个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丢失的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丢失的骆驼》。(板书课题)
2、围绕课题质疑。(丢失的骆驼是什么样子?找到了吗?怎么找到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语文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人文情愫浓厚的童话故事,因此本课设计力图体现“以情感变化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感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小鹿的玫瑰花所传递出的“能够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朴素哲理。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感受花开灿烂
1.导语: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你看,杨柳绿了,小草发芽了,花儿笑了……
2.利用多媒体展示花儿盛开的春天,配乐《春到湘江》。
3.诵读并积累关于描写花的短语或诗句。
设计意图:通过美好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把学生带入花的世界,让学生去感受美,并在美的情境中激活生活经验与原有认知。
二、整体感知——用心触摸文本
1.导语:万紫千红的春天里,鲜艳夺目的玫瑰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出示课题:小鹿的玫瑰花)
指名读课题。认读“玫瑰”,注意“瑰”字的读音,记忆“玫瑰”的字形。
2.小鹿喜欢玫瑰花吗?小鹿的玫瑰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怎样的童话呢?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3.哪几个自然段特别难读?个别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设计意图:阅读心理学讲,阅读应该是先由整体到局部,然后再由局部到整体。先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为局部感知做好认知和情感上的铺垫。同时在整体感知时,以学生原有基点为准,解决读音与朗读的难点,充分体现教为学服务的意识。
三、随情感悟——走进心灵的花园
(一)栽种玫瑰,等待花开。
1.正确朗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这两个自然段讲了小鹿什么事呢?
2.品读交流。
(1)讲了小鹿什么事?
(2)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玫瑰花慢慢地发生了哪些变化?(指名说、朗读指导)
(3)转换角色想象在玫瑰生长过程中小鹿的不同心情。
(4)创设情境,分享数玫瑰花的快乐。(出示图片:长满花骨朵)
(5)想象不久的一天小鹿玫瑰花坛的情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透过玫瑰“抽枝长叶”再到“长出花骨朵”的不同变化及通过创设情境(数玫瑰花骨朵),感受小鹿看着玫瑰渐渐长大而欣喜,体会小鹿对玫瑰的喜爱之情。
(二)久盼玫瑰,枝叶无花。
1.导语:小鹿就这样一天天地看啊,一朵朵地数啊,他盼望着,憧憬着,高兴着,快乐着,幸福着!就在花骨朵渐渐地长大,就在快要开放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当他伤好之后,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门前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2.看大屏(出示无花的玫瑰图)交流感受:小鹿都看到了什么?猜猜小鹿当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3.课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
4.品读交流。
(1)正确地朗读这段话,思考:小鹿感到最失望的事是什么?
(2)你从哪句话中感受到的?请你好好地读一读,想想该怎么读。小鹿满怀期望地来看玫瑰,结果却一朵也没有看到,由期望到失望的心情变化,又该怎么读?
(3)再自由地读文,还从哪儿感受到小鹿对玫瑰花开的期盼?如果你就是小鹿,躺在床上的那段日子,想得最多的会是什么?重点品读“一瘸一拐”。
(4)辛勤栽种的玫瑰,最终自己一朵花也没有看到。面对此情此景,小鹿会怎么想?(个别说,再读课文有关语句。)
设计意图:在“如果你就是小鹿,躺在床上的那段日子,想得最多的会是什么”的体验中,感受到小鹿是那么迫切地希望看到玫瑰花,从“你种的玫瑰花,自己却一朵花也看不到,你会怎么想”中感受小鹿看不到花时的那种惋惜和难过的心情。学生不断地角色体验,体悟小鹿前后截然不同的情感变化,是学生生命活力的外化,是对课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重新组合和建构。
(三)聆听话语,玫瑰满园。
1.导语:真的是白栽吗?我们来听听黄莺、微风是怎么说的?(放录音)想一想:从他们的话中听懂了什么?
2.交流:从他们的话中听懂了什么?谁愿意来当小黄莺,读一读黄莺说的话。引导:请问小黄莺,你看到玫瑰为什么想唱歌呢?你这么快乐,最想感谢谁啊?“玫瑰香风”到底指谁啊?是谁让微风拥有了这么美妙好听的名字?
3.想象:还有谁也看到了玫瑰花,她会怎么说呢?
4.如果你就是故事中喜爱玫瑰的这只小鹿,当你听了黄莺与微风的话,你又会怎么想呢?
5.有一句话说得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一位小朋友就像一朵朵盛开的玫瑰花,你们开得快乐,开得自信,开得智慧,开得有个性,带给大家无限的快乐。让老师和你们一起努力,把快乐送给更多的人,让生活处处开满快乐与幸福的玫瑰!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此,教学中在聆听黄莺和微风说的话以后,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帮助想象的平台:还有谁也看到了玫瑰花?让学生自由想象说话,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创造,保护了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此设计在学生有了充足的阅读基础后,让其以“如果你是小鹿,你又会怎么想呢”体会小鹿的玫瑰花所传递出的“能够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朴素哲理。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1.我们爱你啊,中国
拟 2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按要求写好这7个生字。
3。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等词语说一段话。
4。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说一段话。
2.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突破重、难点的过程
一.导入,揭题。
1。 教师示范背诵,并出示课件。
2。 提问:听了老师的朗诵,你有什么感受?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出示课题。
4。 提问: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爱你啊,中国”?
5。 提问:你有这样的感受吗?能具体说说吗?
6。 谈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领悟。
二.初读,检查预习
1。 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交流朗读情况。
3.出示生字词。
4.交流字词的预习情况。
5.提问: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6。提问:这些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7.当场描红习字。
8.齐读生字词。
9.再次轻声自读课文,思考:祖国的`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去热爱。那么,课文着重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的呢?
10.小结: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土地富饶
历史悠久
精神高洁
1.听,看图片。
2.指名交流。
3.指名补充。
4.齐读课题。
5.指名回答。
6.指名回答。
7.指名补充。
1.按要求自读课文。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指名评议朗读。
4.指名读字词。
5.指名正音。
6.指名领读齐读。
7.指名交流。
8.指名补充。
9.齐读字词。
10。指名交流。
11.指名补充。
12.描红习字。
13.交流展示。
14.齐读。
15.轻声自读课文,思考。
16.指名回答。
17 指名补充。
精彩创意搜集信息
渺——左中右结构,各部件要紧凑,不宜太宽。
脊——上下结构,上面部分要收紧。“人”的两笔要宽大一些。罩住下面的“月”字。
恢 魄 拓——同为左右结构的字,比过天地后,就有了区别。“恢”左右平齐,左瘦;“魄”右小,左部件居中;“拓”是右小祖斜孙的结构。
作业设计与实践活动
(1)熟读课文;
(2)默写生字词;
(3)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札记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我爱你啊,中国,我们爱你啊,中国第一课时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景象之美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秋天的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
1、自制生字词卡片。2、秋天的风光插图。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炎热的夏季向我们挥挥手告别时,秋姑娘已经一路欢歌,一路笑迎着走来,当她来临的时候,你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吗?
2、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画面可美了。(文章插图)
3、画面上有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在画旁出示词语:苹果、梨、高粱、稻)
正音:“梁”单个字读第二声,在词语“高粱”中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
这位小朋友很了不起,他还能把这幅图写成如此美丽的一段话,请你打开课本,让老师读给你们听。
2、生自由读
请你自己练习朗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也可以同桌合作练习朗读,互相帮助。
3、交流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图——图画梨——梨树 笼——灯笼、浪——波浪、粱——高粱、燃—燃烧、勤——勤劳
(2)开火车,指名读,贴在黑板上摘苹果领着大家读。注意正音:“勤”是前鼻音,“笼”单个字读第二声,词语“灯笼”中读轻声。
(3)学生出示自己的生字卡片,同桌合作检查读
(4)看看这段有几句话,指名读自己想读的句子。
(5)教师引读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6)同桌师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如编儿歌:梨树是木,波浪是水,高粱为米,燃烧是火,勤劳靠力。
猜字谜“图”:在大房子里过冬天。“梨”:木上一把刀,正在割禾苗。“笼”:竹子编个圆圈,糊个灯笼真好看。“浪”:熟字“狼”换偏旁,大海翻滚起波浪。 “勤劳”:辛勤劳动,力在其中。“劳”:用力背起一捆草,不在旁边看热闹。
三、学写生字,生成评价
出示要写的字: 波、浪、灯、作、字、苹、丽、劳
1、自己读贴,把8个字分成两类。
2、观察左右结构的生字,你有什么发现?(左窄右宽)
教师范写(是学生感觉到比较难写的字)
学生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生生评价。
3、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请左右结构写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范写。
学生仿写。
四人小小组评价(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优点后缺点的原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二、诵读课文,品味欣赏
1、请你再读课文,你觉得秋天的图画美在哪里?可以随笔标画一下
2、重点指导第二句。
出示句子: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1)去掉了“金黄的、红红的、金色的、燃烧的”这些词语,再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体会秋天的色彩美)
出示句子:
梨树挂起灯笼。
苹果露出脸颊。
稻海翻起波浪。
高粱举起火把。
(2)谁能把秋天的色彩美读出来?
(教师结合图画加上适当的语言渲染:如金黄的梨像一盏盏灯笼多美啊!一个个苹果多像小朋友的脸蛋,圆圆的、红通通的、笑眯眯的,真是太可爱了;稻子结满了沉甸甸的稻穗,金黄色的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秋风吹来,一大片稻子高低起伏,真像大海翻起金色的波浪。你看,高粱挺直了腰杆,展示着自己丰收的果实,多神气呀!)
(3)谁能配上动作读一读,(体会动作词的`准确用法)
如“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让学生们笑眯眯的,捧起自己的脸颊。又如“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用双臂做波浪的动作。
(4)秋天的图画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出示:秋景欣赏图]如果请你画,你还画些什么?板书:落叶、菊花、葡萄……
(5)用上面的句式说一说。
3、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也来高兴地招呼大家一起来欣赏。(朗读第一句: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带着微笑,声音响亮些,第二句比第一句读得更热情、更深情。
4、重点指导第四句
(1)谁使秋天这样的美丽?我们来听听蓝天上大雁的回答。生齐读——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出示课件)练习朗读
(2)勤劳的人们是指哪些人呢?你觉得大雁的回答是吗?我们来问问梨树、苹果、稻海和高粱吧!
梨树说:“是勤劳的人们把我变成金黄的灯笼。”
苹果说:“是勤劳的人们让我____。”
稻海说:“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粱说:“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背诵全文,完成配音
我们已经把课文读得很有感情了,能不能给画面配音?那就赶紧把课文背下来吧!
指名为《秋天的图画》配音。
四、作业
摘抄描写秋天的句子(写在摘抄本上)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22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园地的语文教案05-11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5-3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语文优秀教案04-11
语文园地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