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时间:2023-03-20 08:43:2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汇编15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的进行习作。

  2.明确要求及思路,激发的兴趣。

  3.增强对学生们对文化古迹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如何明确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旅游时最想去的是哪里?老师这里有几个特别好的去处,谁想跟着我一起去?

  二、展示优秀

  1、胡新宇笔下的笔架山

  2、王思维笔下的长城

  3、聂立雯笔下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4、请导游(学生本人)来带我们先领略一下这些名胜古迹。

  三、经验交流

  1、指名写的好的同学谈习作体会,在习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2、听了他们的你学到了什么?以后在中该注意哪些问题?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3、屡清思绪,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4、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拟定。

  学生自读、其他同学赏析

  交流、评论,说一说他们的习作哪里写的好。

  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取了自学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习作经验,再进行小组、全班的交流。这样对提高他们的能力会更。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点:

从文中明白题目“绝招”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1、“绝招”的意思。(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讨论理解题意)

  2、通过课题,你还理解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讨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几个孩子都比赛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四、全班讨论交流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1、引导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2、重点引导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学生可各抒己见,想象他在练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3、通过两次比绝招的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中有很多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要通过这些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六、扩展延伸

  说说自己有哪些绝招,平时有过像课文描写的那样的比赛吗?有兴趣可以写一写。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3

  1、教学要求

  一、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起门生对生存的酷爱之情。

  二、在指点察看丹青时,培育门生察看和想象本领。

  三、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阵势”“小心”“索性”“聚精会神”等词语。能用“赏识”与“津津有味”造句。

  四、实习有情感地诵读课文。

  2、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即文中对小守门员的描述。

  二、培育门生的察看与想象力。

  3、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

  4、教学时候:

  3课时。

  5、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1、揭露课题

  一、开导发言:班上哪些同砚爱看足球赛?哪些同砚爱踢足球?你准当的守门员?

  二、今日,咱们学习第一课《小足球赛》。

  2、指点察看丹青

  一、出示挂图,请同砚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上画了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小守门员瞩目火线,1些小观众和一名叔叔在看球赛。)

  二、指点察看次序。依据这幅图的特色,咱们可按甚么次序来察看呢?(整幅图可按从人到景的次序来察看,而入又可按从主到次,即从守门员到观众的次序来察看。)

  三、指点观事小守门员和候补守门员。

  ①对小守门员咱们可从哪些方面来察看?(可从他的穿着、神志。动作等方面来察看。)

  ②请同砚们从衣看、动作、神志等方面过细察看,说说小守门员的模样。

  (在察看进程中引诱门生注重小守门员严阵以侍的神志,聚精会神盯着火线的眼神,前倾的身子,下垂的双臂,手上戴着的皮手套及膝盖上的纱布等。)

  ③察看并说说小守门员后面的小男孩的动作、神志。

  四、指点察看观众。

  ①在赛场一侧旁观竞赛的共有几个人?(共有八人)

  ②先察看图上左边5位观众的动作、表情,说说他们的模样有甚么差别。

  ③再察看图上右边三位观众的动作、表情,说说那位叔叔与边上的两位小观众有甚么差别。

  五、指点察看配景。从图上四周的景物看,他们是在什么地方进行足球比赛?

  (从野花、青草、堆置的物品可看出这是一块闲置的平地。)

  六、小结。

  适才咱们依照从总体到部份、从人物到景物、从首要人物到次要人物的次序察看丹青,认识了图意。

  3、范读课文

  适才,咱们同砚察看并说了图意,那末课文又是怎么样描写丹青的呢?情同砚看着图听教师把课文诵读1遍。

  4、指点分段,概括段落主旨

  一、请同砚门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个自然段讲了甚么。

  二、看看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写守门员?哪些自然段写观众?想一想全文可以分为几段,怎样分?

  商讨归纳。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吸引了很多观众。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小守门员和候补守门员的模样。

  第三段(三一五自然段):讲小观众和大个子叔叔旁观球赛的情况。

  三、指名分段诵读。

  5、学习生字。

  注重提示门生“欣”是前鼻音,注重指点“磕”和"套”的写法,区分“惕”与”赐”字音和字形的异同点。

  6、功课

  誊写词语i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1、指名分段诵读课文

  2、看图,学习第一段

  一、看看第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甚么?

  二、看图,说说为何课文中说“这块旷地真是赛足球的好处所”?“又”字说明晰甚么?(申明孩子们常来这儿踢球,他们爱好踢球这项活。)

  三、看图思索:从球赛吸引了这么多的小弟弟、小mm和途经的大个子叔叔,可以看出这场球赛得怎么样?(竞赛必定严重、剧烈、出色。)

  四、齐读第一段。

  3、看图,学习第二段

  一、指名读第二段。

  二、比照课文看图,看看这一段描述了图中的哪两小我,他们各有甚么特色?重点写了谁?

  三、学习写小守门员的两句话。

  ①这两句离别从哪些方面写了小守门员?(从神志、动作两方面来写的,〕

  ②哪些词语写了小守门员的神志,比照图,说说“小心”‘瞩目”“绝不在乎”是什么意思?(“小心”指对可能发生的伤害情形维持敏锐的感觉,时候注重着。“瞩目”就是注重地看。”绝不在乎”就是涓滴不放在心上j从这里咱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守门员?(警惕性高、意志刚强的守门员,)

  ③小守门员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如许的姿式说明晰甚么?(说明晰小守门员是一名合格的守门员。)作者为何要说“真正的守门员都是如许的”?(这是对小守门员的称颂。)

  ④看着图用自己的后描写小守门员的动作、神志。

  四、学习写候补守门员的两句活。

  比照图读第二段的后两句,说说候补守门员有甚么特色?(摩拳擦掌,急切地想上场一显身手。)

  五、齐读第二段。

  4、看图,学习第三段

  一、指名诵读三至五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默读第三自然段,离别用“——”和”…”画出写到的观众和描述他们动作、神志的`词语。

  ②结合图文,理解有关词语。

  “索性”要是换个词可用甚么?(爽性)看图中谁人搂着小弟弟的红领中,说说“聚精会神”的意思?(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势”在这里指甚么?(措球赛情形)察看图上白狗的模样,说说“闭目养神”是一种甚么模样?(闭着眼睛,疗养精神)

  ③从观众的动作,神志咱们可以看出甚么?(竞赛很剧烈,观众对赛场上的情形特别很是关切。)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画出写到的观众及描述他们神志的同语,“不相干”是什么意思?(不要紧)齐读这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默读画出描述大个子叔叔神志的同语,看图说说“律津有味。的意思?(很感兴趣,看着孩子们出色的竞赛,大个予叔叔会想些甚么呢?(回想自己小时候踢球的情形,想到来日诰日的足球运动等)

  五、齐读三至五自然段。

  第三课时

  1、实习诵读课文

  2、学习写作法子

  一、文中描述了画面上这么多人,但有没有给人相通的感觉以没有相通感?

  二、又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是写的画面自身,哪些是写的作者的遐想?如许将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写有甚么优点?

  三.小结,课文作者在对画面进行过细察看的基础上,按从主到次的次序,捉住人物特色,同时又适量开展遐想,将画面上的人物写活了。

  3、完成“思索·实习”三

  4、创设情境,进行片断实习

  一、下面咱们学习课文描述人物动作,神志的法子写教师的动作、神志,要求写出特色。

  二、老师演出进教室上课或解说某一题目的情境让门生察看。

  三、商讨描写次序。

  四、分步演出并描写。

  五、已将描写内容写下来。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4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多音字“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3.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课件出示:折叠式口袋书制作方法)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谁能按照课件上出示的图片,将自己面前的正方形的白纸折成一本口袋书,计时2分钟,现在开始。

  2.(时间到,教师选2位同学上台展示)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位同学折得好?为什么?(引出“急性子”“慢性子”,随机板书)

  3.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两位主人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明确初读要求。(课件出示)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想一想:课文中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检查识字情况。

  1.课件出示课后生字词。(带注音)

  (1)指名读,其他学生相机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领读、开火车读)

  (2)课件出示去掉注音、打乱原来顺序的字词。(领读、开火车读)

  2.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慢性子裁缝”——“慢”到什么程度?(布料一直在柜子里搁着)“急性子顾客”——“急”到什么程度?(每天都会去找裁缝,告诉他自己最新的想法,希望早点穿上新衣服)

  2.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顾客的布料还在柜子里搁着,裁缝还没开始裁料)

  师小结:同学们可真厉害,这么快就将课文内容梳理清楚了,那么“慢性子”和“急性子”碰在一起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字。

  2.指名说写好这些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卷”不要多写一横,“衬、衫”两个字的部首不要少写一点,注意“性”和“姓”的不同)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

  3.教师评议,导入学习。

  二、指导读文,积累技巧

  1.小组合作。

  (1)分角色朗读,可加上动作和表情,体会两位主人翁的性格特点。

  (2)完成课后第2题中的表格,相互交流。

  (3)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思考:你喜欢哪位人物?为什么?(生自由发言,师随机评议;指导朗读时,“急性子”语速快、紧凑,“慢性子”语速平缓)

  3.课件出示:“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

  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1)听到裁缝的话,顾客的表情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2)此时这位顾客会说些什么呢?

  师过渡:急性子顾客因为裁缝没能及时地用他给的布料做衣服,感到十分生气,可当他听到“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这句话时,他又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变化呢?(学生自由发言)

  4.假如他们俩交换一下性格,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呢?发挥想象,互相交流。(指名说,教师随机评价并指导)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俩人之间的有趣故事。

  三、总结提升,复述故事

  1.出示表格:

  时间急性子顾客的要求慢性子裁缝的表现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

  2.学生看表格说故事,先在小组内练习,组员相互补充,再派代表发言。

  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4.师总结:这篇课文十分有趣,大家更喜欢故事里的哪位主人翁呢?如果你是个慢性子或急性子,在读完故事后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做任何事之前,我们要做到考虑清楚,做决定后不要随意更改。)

  [教学板书]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急顾客 要求多变

  慢裁缝 配合顾客要求

  [教学反思]

  为了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我在导入新课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小组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本文是一篇故事,让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文中所传递的启示。最后,结合课后习题,我引导学生将故事进行创编与改编,让他们在阅读与表达能力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会认“纪、必、须”等12个生字,会写“世、界必、须”等10个生字,会写“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结局、开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4、让学生明白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样东西我们都尽量简单化。

  教学重点:

  认识并掌握生字新词,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世界万物的变化秩序。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会认“纪、必、须”等12个生字,会写“世、界必、须”等10个生字,会写“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结局、开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的样子吗?你最喜欢做什么?你在小的时候学会了哪些本领呢?

  2、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4、质疑:原来你们小的时候做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啊。那孩子们猜猜世界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都有谁?他们又学习了哪些本领呢?

  5、鼓励学生大胆想像、猜测。

  6、揭示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引导读课题,认识生字:纪,纟+己=纪。

  二、初读课文,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几遍。

  (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来,等着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1)请小班按顺序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他们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2)出示要求认的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3)学生说说这些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

  (4)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A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形声字):

  每+攵=敏

  工+力=功

  辟+言=譬

  米+造=糙

  q+间=简

  目+争=睁

  口+我=哦

  B利用词语一起识字:秩序必须

  (5)学生开火车读一读生字。

  (6)如果把拼音宝宝去掉,你还认识它们吗?试试吧。

  (7)同桌检查识字情况:你指我认,我指你认。

  (8)把生字送入词语中进行识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解决了生字问题,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课文吧!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4、师小结。课文主要讲了当世界年纪小的时候,太阳、月亮、水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生活很简单,世界也有它的秩序。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观察要求写的10个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

  2、学生互相提醒。

  3、老师根据学生提醒的归纳。

  (1)“必”字三点的位置应该注意。

  (2)左右结构的“功”、“须”和“睛”要注意左窄右宽。

  (3)上下结构的“简”、“界”和“弄”要注意是上窄下宽,特别是“界”字下面是一撇和一竖。

  (4)强调“世”字的笔顺。

  (5)在书写“复”字是要注意中间是一个日字,是一横。

  (6)把“睛”和“晴”字联系记忆。有“目”就是“睛”,有“日”就是晴。

  4、学生自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写生字。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书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2、让学生明白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样东西我们都尽量简单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世界、年纪、必须、学习、

  但是、声音、月亮、主意、

  一直、只好、反复、变化、

  简单、万物、生长、泥土、

  眼睛、相当、、结局、开头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二、学习1——4自然段,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

  1、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1——4自然段,要求:

  (1)开火车阅读课文1——4自然段。

  (2)都讲了谁在世界年纪小的时候的学习和生活?

  (3)勾画出重点的词语句子,看看它们是怎样学习生活的?

  (4)有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记出来。

  2、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

  3、分小组汇报交流。

  (1)分小组开火车阅读课文。

  (2)汇报:这里主要介绍了太阳、月亮、水在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学习和生活。

  (3)太阳:学上山下山。这就是太阳的特点,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4)试着理解: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A太阳没有其它特点,所以说它试过做别的`事但都没有成功。

  B“譬如”的近义词是什么?

  C“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粗糙”的反义词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D试着说说太阳可能还学过哪些本领?都是因为什么没有学会的?

  (5)月亮:学会了晚上发光,也学会了不断变化。这符合现在月亮的特点吗?月亮为什么觉得白天发光这个主意不好呢?

  (6)你会说“反反复复”这样的词语吗?试试吧。

  (7)水:学会了流动,往低处流。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

  三、学习课文5——9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5——9自然段。

  2、说说你从这几个自然段里读懂了什么?

  3、学生汇报:

  (1)那时候的生活很简单。

  (2)万物都很有秩序。

  4、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个世界还相当有秩序的?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应该鼓励)

  5、“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你会接着写吗?试一试。

  6、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四、拓展延伸。

  1、这篇课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分?说一说,并读一读。

  2、你会接着讲故事吗?

  试着从下面的两个开头中选择一个继续讲故事吧!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3、学生分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五、总结。

  1、师:孩子们,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老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3、了解列举数字的作用。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谜语:

  出示谜语:(齐读)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出示课题。

  2、有关太阳的神话、传说、故事:

  太阳给人类送来了光明与温暖,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

  看,这就是古代人眼中的太阳──三足乌。(出示图片)

  (师讲述:太阳的传说)

  3、过渡语:

  我们的课文就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开头的。

  学生齐读,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

  ⑴ 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太阳的认识。

  ⑵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现在人们对太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4、听课文录音,思考:

  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

  (板书:特点关系密切)

  二、新授

  1、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

  太阳是个大火球。

  太阳这个“大火球”有什么特点?各用一个字概括。

  2、分析指导:

  远:距离地球1.5亿公里。在学生回答时,出示有关的图片。

  问,课文是分几步来说明太阳的“远”的?(列数字、比较)

  齐读有关的句子。

  教师小结。

  (出示要点)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太阳的“远”,

  再用比较的方法让人形象地感到太阳的距离远。

  学生齐读要点。

  3、学生自学“大”和“热”:

  大:130万个地球。

  热:表面温度6000度,中心温度更高。

  分小组自学,自学后交流,说说课文中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

  4、能不能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

  刚才同学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用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

  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

  5、教师小结:

  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出示关联词练习:

  ⑴ ( )太阳离我们很远,( )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⑵ 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⑶ (虽然)太阳很大,(但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分析:第一句中可以什么关联词,为什么?

  第二句呢?这是什么句?(指名读句子)

  第三句有几层意思,谁能正确填写?

  齐读练习。

  太阳( )离我们这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6、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⑴ 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交流中提出来。提出问题,解答疑问。

  ⑵ 学生读有关的句子,提出不能解答的问题。

  ⑶ 归纳,集体解答。

  7、学生表演:

  谁愿意来扮演太阳,回答同学们的几个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教师提问:

  太阳,有人用箭射你,能射到吗?

  为什么我每次看你总感到很刺眼?

  书上说,埋在地层底下的煤炭与水的循环、风的形成你有关,可是我怎么也看不出来,你能告诉我吗?(观看有关的影片)

  妈妈很喜欢晒被子,她说有好处,这是真的吗?

  老师说,刮风下雨,也和你有关,这是什么道理?

  出示关联词练习:(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

  三、结束

  1、练习:

  我这里有一段影片,可惜它没有配音,谁愿意当一回播音员,给影片配音?

  (先看一遍影片,讨论后确定解说词)

  (边看影片边配音)

  2、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太阳》,它介绍了太阳的几个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

  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有了答案,有些还没有答案。因为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人们去揭开。希望在将来,人们能揭开这些奥秘。

  〖板书

  太阳(大火球)

  远

  特点 大

  热

  动植物的生长

  与地球关系密切 天气的变化

  人类的生存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向人请教的方法。

  2、运用正确简明的语句表达自己的问题,渗透礼貌教育。

  教学设计:

  一、审题激趣

  1、板题解题 请教 解题: 求教,请人帮助你解决困难。 告诉你该怎么做?

  2、讨论归纳讲明意义:你遇到什么困难、疑义,你通过请教就可以得到帮助,解决困难。

  二、示例学法

  1、示例:当你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

  2、讨论学法:

  ⑴有礼貌 的发问 对不起,打扰一下!我今天做作业,有一道应用题不会做,你有空帮我讲解一下。

  ⑵具体地说清困难和疑义 这道题中的.“其他年级参加的总数比二年级的4倍还多6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⑶得到帮助后,表示感谢! 我懂了,谢谢你的帮助!

  总结:例中的小朋友在向人请教问题时能注意做到:礼貌地发问,具体地提疑,真诚地感谢。大家也学着这个方法来试试看。

  三、自选内容,同桌试讲。

  四、全班交流,评议试讲。

  五、小组交流考核

  六、实践训练: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会请教。

  板书:请教:发问——提疑——感谢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7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了解齐白石,收集齐白石的作品图片,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略)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学习课文1、2、3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2.学习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方法。

  3.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复习生词:想看看齐白石画了些什么么?读出密码就能看到。(CAI出示生词:、贫困、经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微不足道、欣欣向荣。学生每读准一个就出示一幅齐白石的画作)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3.自由读课文,回顾全文主要内容:用复习的生词串起来介绍齐白石。(CAI出示填空,自由读书,同桌交流后指名答)

  齐白石是我国()的画家。他出生在一个()的乡村。童年这一段(),丰富了他的农村生活经验,成为他(、)的绘画源泉。他画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他的画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生活的幸福美好。

  4.明确本课学习要求:齐白石的画与众不同,今天咱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他的画的特点。

  二、品读课文4——6自然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给我们具体介绍了齐白石的的几幅画?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找一找介绍了哪几幅画?指名答。

  (1)你最喜欢哪一幅画?喜欢它什么?小组交流后指名答。重点指导:

  A.感受小鸡争夺蚯蚓的乐趣,指导读。

  B.想象蝌蚪嬉戏时的'快乐,指导读。

  C.欣赏蝗虫美好、灵动,感受劳动气息,指导读。

  D.感悟小虾的栩栩如生、齐白石绘画技艺的高超,指导读。

  (2)根据学生喜好分角色读小鸡、蝌蚪、蝗虫、小虾的句子。

  (3)引导理解:生动亲切。

  A.齐白石的画真让人感到——(引导学生从书上找词接答:生动亲切板书:生动亲切){学法指导:抓关键词}

  B.他怎么能把这些画画得那样生动亲切呢?这和什么有关?(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学法指导:联系上下文}

  C.在齐白石的眼里,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画,难怪作者说——指导读句子“如果没有……生动亲切的。”

  (4)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妙。(齐读第4自然段)

  2.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齐白石还画了哪些事物呢?默读课文5、6自然段,勾画。

  (1)指名答。(出示相关句子)

  (2)齐白石画的这些东西和什么有关?(引导说出与生活、劳动有关)

  (3)那他怎么想到要画这些呢?(体会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指导读句子。

  (4)齐白石画的这些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不起眼的东西叫什么?(理解:微不足道。出示相关句子)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透过齐白石的笔却有了深长的意义。这深长的意义正是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生接)热爱。指导读句子。

  (5)对比原有中国画和齐白石的画,体会“清雅孤高”和“民间的活泼精神”。

  A.其他名家都画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对比欣赏一下。(出示名家画作)你能说说这些画和齐白石的画有什么区别么?

  B.用书上的哪个词能概括这些名家画作的特点?(清雅孤高)而齐白石的画就显得怎样?(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

  C.难怪作者说——(出示句子,生齐读)中国画原有的清雅孤高的面貌,经过他这一改,就变得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了。(板书:民间活泼精神)

  (6)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引读,生接读5、6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让我们走进齐白石画中的美丽世界。(欣赏齐白石的画作)把你们的评价送给齐白石吧!(齐读第7自然段)

  2.看板书小结本课所学知识:齐白石的画确实与众不同,他的画不仅(生接答)生动亲切,而且富有(生接答)民间活泼精神,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3.还想看看齐白石画了哪些有趣的东西么?(出示画作)请你选一幅你喜欢的画,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来形容它们。

  4.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引导齐读

  5.延伸课后:生活多么美好啊,只要我们像齐白石一样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就会收获无穷的快乐。请同学们课后把你们的收获记录下来吧!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体会形容词在表达意思中的作用及动词运用的准确。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生机勃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体会燕子的特点及春天的生机勃勃。

  2.体会文中的好词佳句,特别是拟人、比喻、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

  感受燕子的可爱及本文的描写顺序。

  教学准备:

  投影、课件、录音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春天的光彩夺目、生机勃勃。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怎样抓住特点描写物和景。

  教学准备:

  投影、课件、录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你能说说大地有什么变化吗?(引导学生背诵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二、认定目标:口头认定

  由古到今,春天是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赞颂的对象。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齐读课题)

  三、导学目标:

  (一)学生读通课文,了解内容。

  (二)老师导读,学生小声跟读课文。

  (三)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并组词。

  2.教师强调生字词重点,并出示练习:

  泼( ) 拢( ) 谱( ) 掠( ) 拂( )

  拨( ) 扰( ) 普( ) 惊( ) 佛( )

  (四)通过课文第二段感知春天

  1.播放录音,集体跟唱《春天在哪里》。

  2.找春天:你们在课文插图的那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1)师导:这是一幅乡村的村景图,你们仔细观察,找找看,哪些地

  方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来了?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对景物进行有序的口头表达。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说。

  (3)教师小结,导入课文的学习:

  春天树木茂盛,花草繁多,光彩夺目,生机勃勃。作者仅用了三句话就把春天的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请同学们快速读文,用"--"画出来。

  (五)赏析文中写春景的语句,体会春天的光彩夺目。

  "才下过几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光彩夺目的春天。"

  1.全班齐读。

  2.这些句子好吗?体现在哪?

  (1)小组内交流看法。

  (2)集体反馈。 (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理解、体会其中颜色词语、

  拟人手法等多方面的妙处)

  (3)教师归纳总结。

  a."蒙蒙"写出了春雨的独特特点。

  b."吹拂"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c."黄色""青""绿""各色鲜艳"写出了春天的五彩缤纷。

  d.拟人句的使用使春天显得更加的生机勃勃,充满生气。

  四、达标测评: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读的方式可多样,比较、个别、范读、分组比赛,以活跃课堂)

  五、总结:

  了解春天的特点以及体悟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

  六、作业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的羽毛 ( )的翅膀 ( )的细雨( )的尾巴

  ( )的柳丝 ( )的燕子 ( )的天空( )的稻田

  2、背诵课文第二段。

  七、板书设计

  燕子

  描写生动活泼的春天:春雨——蒙蒙

  春风——柔和

  春色——五彩缤纷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0

  一、课题:

  能干的钟点工

  二、教法与学情分析:

  阅读法、自主学习法、阅读感悟、合作探究法。本课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介绍了家政服务机器人的劳动本领及外形特点。文章趣味性强,生活化对话较多,很适合儿童阅读,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理,又能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三、课型:

  阅读课

  四、教学目标:

  1、认识“钟、铃、汤、禁”等18个生字,会写“块、扫、吸”等8个字及“两块,打扫”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机器人外形和能干的特点。

  3、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和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五、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读通、读顺、理解课文,并从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六、教学准备:

  收集机器人的`图片和资料、生字卡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朗读课文,了解机器人外形和能干的特点。

  2、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和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一、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词语。

  2、抽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分角色朗读,感悟1—6自然段。

  (1)学生自读这一部分内容,想想该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

  (2)分角色朗读,要互相评价,订正中体会词句的意思。(从中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第5自然段内容,体会机器人外形特点)

  2、读说结合,感悟7—9自然段。

  (1)重点讨论:机器人的能干表现在哪里?指导比较机器人与人洗窗户的不同,以及机器人怎样打扫房间、疏通下水首、修剪草坪的。找出相关词句想一想,读一读。

  (2)让自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机器人是怎么能干。

  3、自主理解、感悟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自主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帮助解决。

  三、指导朗读。

  1、小组读。

  2、个别朗读课文。

  3、师生合作读课文。

  四、读后拓展,课外延伸

  (1)读一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照样了摘抄几个四个字的词语定在空花朵上。

  (2)你知道有哪些机器人,它们能干些什么?说给同学听。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

  板书设计

  能干的钟点工样子;

  怪模怪样、能说话能干:

  檫窗户收拾房间打扫地毯

  疏通下水道收拾草坪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1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学生分析:

  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3、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的确立:

  (1)重点:

  ①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3)德育点:

  ①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4)创新点:

  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5)空白点:

  多处设置空白,主要体现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中。学生自由研读,提出问题等。

  教学内容

  正如它的题目,讲述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中,人们靠着手中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盖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露,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创新教学程序,重视读中感悟,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村庄的画面,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感悟,同时设问质疑。

  2、教师#三年级# 导语: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那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研究探索(学习2~4节)

  1、学习第二节:

  (1)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指名读,质疑。

  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线画下来。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2)自由研读,分析理解:

  ①设计问题:

  从哪个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树的?(留空白,尊重学生的选择,有观点后讨论,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句多角度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渗透环保教育)(空白点、重点、德育点)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露的土地。

  ②质疑:

  指名再读,其他人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空白点)

  (尊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请学生在读的基础,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读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A、理解“谁”。

  B、理解“拎”。(换词方法)

  C、理解“露”。(出示图片对比理解)

  D、小结。

  (板书:随意砍树)

  ③指导朗读。

  ④句子训练: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补充句子,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生活经验相合)(创新点、留空白)

  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⑤小结。

  2、学习第三节:

  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1)课件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2)理解“不断砍树”:

  (板书:不断砍树)

  理解省略号的作用(此处作者省略意味深长,说明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在这设置空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过度采伐是如何形成的。)(空白点、德育点)

  (3)句子训练:

  应有尽有家具和各种各样的工具都会是什么呢?排比句子练习。

  (空白点、创新点)

  (4)理解“柴烟”:

  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柴烟是指木柴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

  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来后干什么了?这里指树木被人们砍下来,用来生火做饭、取暖。

  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文章内涵──环境保护。)(德育点)

  (5)指导朗读。

  3、学习第4节:

  过渡:我们虽然生气、我们虽然难过,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1)理解“不错”。

  (2)出示句子:

  引读第四节。

  (3)情境再现。(课件)

  (4)谈感受。

  (5)指导朗读:

  自由读、齐读。

  4、学习第五节:

  (1)出示句子:

  引读最后一节(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2)指导朗读。

  三、巩固与创新运用

  1、小结:

  板书:保护环境

  2、情境再现:

  出示98年洪水的图片和各种污染环境的图片。

  3、谈感受:

  任选其一,想一想,先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

  (1)我想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

  (2)所有地球村的村民们,我奉劝你们──

  (3)让我放飞想象的翅膀将美丽的村庄、咆哮的洪水细细描述给你听!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创新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思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设计多种形式,任选其一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的感悟,同时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立足于刚掌握的知识,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勇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创新点、德育点)

  延伸作业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作业请各小组任选其一来完成。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2、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简单的汇报材料,与同学交流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幻灯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认识本课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读文解题,感知全文

  1.板书课题:检阅

  试问学生:什么是"检阅"?

  2.基于学生不甚理解,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检阅。

  3.交流: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检阅"了吗?

  4.出示插图,看这就是在七月,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举行的一次检阅流行。

  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随机指导朗读文中有关描写检阅隆重场面的句子。

  随机读词:博莱克截肢拄拐等,了解博莱克

  二、再读课文,了解故事

  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1.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队员们发生了什么事?

  2.汇报交流,理清脉络:

  (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捡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在交流中随机指名读相关段落,及时正音,如:鸦雀无声羡慕沉默的局面情不自禁等。

  三、走进故事,品味语言

  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你想说什么呢?(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大家都想表达这一个意思,对么?好。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

  (一)、走进博莱克

  1.一生读。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

  2.生自由读,边读边想:哪些话让你感受博莱克棒。

  3.交流

  重点品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①哪些词让你感觉到博莱克棒?(根据学生回答,抓重点词指导朗读。)

  ②想象当时博莱克在想什么?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体会人物心情,引导有感而读。)

  ③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博莱克说句什么话呢?(进一步指导朗读)

  4.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

  生再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博莱克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继续故事

  1.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2.没考虑这个问题是么?没关系,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就明白了。(出示课文2--9段)读一读,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

  3.交流。

  师:大家都夸队长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我怎么不知道?谁来帮我解决这个疑问?

  生:队长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给了博莱克信心。

  生: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人一个样,他们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

  师:说得好!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的儿童队员是一样的,这就是队长主意的高妙之处。

  4.我知道博莱克也明白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队伍中走得那么出色。让我们再来看看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睁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再次指导朗读这个句子)

  5.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这坚强的博莱克,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怎能不称赞呢?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走出故事,升华认识。

  1.教师诵读最后一节。

  2.这长时间的掌声是送给谁的?

  3.虽然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但你知道他们还会议论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升华课文主题。融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

  四、巩固积累,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博"、"截"、"默"、"羡慕"

  五、课外练笔,引申主题。

  1.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也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2)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说:…文章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对,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五自然段)

  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相机板书)

  4、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莫高窟,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二、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2、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据是什么?

  3、师述: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她端庄温情,含笑自如;这天王身着戎装,身披铠甲,真是威风凛凛;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瞧他这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

  4、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5、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出示图片)谁来读读描写卧佛的句子?指读。

  (评价:①读得不错,如果你的朗读能让大家感到卧佛像活的一样就更棒了。②是啊,我们似乎还听到他的呼吸声。③真是“惟妙惟肖”。)

  7、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据说的有9层楼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但每一尊都精致巧妙,,这就叫“精妙绝伦”。

  8、齐读:这段话先总写了彩塑的特点,再分别介绍三种彩塑,接着描写一尊卧佛的特写镜头,最后总写游人的感受,写很有条理。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三、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

  1、莫高窟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宝库,是因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出示)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看看,这句话在上下文之间起什么样的作用?

  (2)这句话的前半句概括的第几小节的内容?后半句呢?这样的句子,我们称它为过渡句,过渡句可以使文章前后连接自然、流畅。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壁画的特点是——宏伟瑰丽。

  2、齐读,这句话中哪里写出了壁画的宏伟?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听起来很大,但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来算一算。

  请同学们看看我们上课的教室,它大概是一百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

  有人说,如果把壁画全部排列起来,有二十公里那么长,可见,敦煌壁画是多么宏伟呀!

  3、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默读第三小节,用心读,大胆想,要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读完后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刚才,同学们静静地读,默默地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谁先说给大家听?

  4、同学们很会读书,真的把文字读成了鲜活的画面,敦煌壁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西方学者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课文中这样概括地写了壁画的内容——引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

  5、敦煌壁画中,各种佛像画、故事画、山水画、动物画、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应有尽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写飞天的句子,想想怎么才能把婀娜多姿、美丽迷人的飞天读到我们的眼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教师指导。

  (3)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我给你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画面,用心去欣赏画面。

  (4)评价:读得怎么样?掌声送给她。谢谢你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壁画上的飞天和同学们想象中的飞天一样吗?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飞天视频)

  教师引说: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个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同学们,课文用一个排比句来描写飞天,句中用五个有的写出了飞天的不同姿态,句式非常整齐,而且描写飞天形象用的都是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1)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的句式也写一写飞天。就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一个正常,写两个超常,如果能写出三种,那就太超长了!

  (2)指名交流。

  7、同学们笔下的飞天,和莫高窟飞天壁画一样,姿态万千,优雅柔美。

  师引读——看着这些??

  四、感受藏经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1、敦煌彩塑神态各异,敦煌壁画宏伟瑰丽。游览莫高窟,有一个洞窟是必须要去的,这就是面积不大的藏经洞。事实上,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黑咕隆咚的小洞,里面一无所有,人们为什么一定要到这个小洞前看一看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4节,你能找到理由吗?

  2、指名交流。

  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板书:藏品丰富)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注意一个曾字,你读出了什么?

  3、是呀,这长宽仅2.7米左右,高仅2.5米左右的洞窟曾经封藏了六万多件的文物,如果把这六万多件文物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有25公里之长。可如今藏经洞陈列馆展出的只有19件文献真品!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资料,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历史的控诉。(朗读文字)

  看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

  4、是呀,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小节。

  五、总结全文

  敦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她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

  作为中国人,我们理当为祖国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让我们自豪地读————(出示第五自然段)

  《莫高窟》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金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且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点读书方法和学习方法,如: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领悟写作法等。

  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生字,通读了课文,并且再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引导学生认真、扎实地经历“初读”的过程。再加上将利用网络资源,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了起来,想象力较丰富,但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有所欠缺。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感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另外,发挥数字化平台的辅助教学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看、读、想等方式,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开学没多久就开始着手选材,收集资料,制作平台的`工作,尽量让学生能够利用丰富的平台资源,更深入地学习课文,提高语文素养。课上,环节清晰,一环紧扣一环。设计的学习活动也很丰富。特别是教学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自由浏览网页,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特浓。然而综观本次教学过程,学生的确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看、读、想等方式学习了课文内容,但学习得还不够深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原因在于:

  1、整堂课的设计老师牵的多放的少。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是相似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后可以总结学法,提出自学步骤,让学生自学讨论,在交流时教师再作适当地引导。这样,就避免了教师带着学生一个又一个问题机械似的走下去。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得不够。由于这篇课文所处的位置较前,第一课时的教学与第二课时的教学间隔时间较长(中间隔了个期中考试),学生已经能把这篇课文熟练地背诵出来了,因此课堂上的朗读激发不起他们的朗读激情,学生读得比较乏味。而这时我非但没能用慷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反而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每一次的指名朗读都是草草收兵。就算是飞天的那部分积累语言,虽然以幻灯片的形式摆出来了,学生也会背了,但感情地激发还不到位。

  3、不由自主地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时,好多学生站起来仅仅是说了一句话,老师也就满足了,而没有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问题。尤其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想象片段的训练,没有落实到位。第一处是彩塑神态的想象,学生没有明白老师的要求,想象回答的是“有孙悟空”“有猪八戒”等,此时教师没能很好的把学生引导到进行神态描写的训练上,而是进入了下一教学环节,没能达到真正的训练目的。第二处是飞天的想象。有好几个同学站起来表达的都很美,但遗憾的是他们都只说了一句话,此时如果教师能适当点拨,说一句“如果你能用上自己的,再加上别人的,变成一段话就更好了!”这样无形之中就提醒了学生,相信他们会越说越多,越说越美的。另外,这里如果能加进一些图片的支撑,学生的语言可能会更丰富。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4

  课时目标:

  1、完成词语超市、连连续续、加标点、写字板这四个板块的练习。

  2、积累叠词,掌握词语的恰当搭配。

  3、运用标点符号,练习写好钢笔字。

  重点:字、词的积累。

  难点:叠词的仿写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说说这8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仿说叠词,并写一写。

  3、选择一个词造句。

  4、再读词语,识记。

  二、连连续续。

  1、出示“连连续续”,自由读左右两边的词语。

  2、看看这些词语是什么词?

  4、师生配合朗读。

  三、加标点。

  1、复习逗号、句号、感叹号有什么不同的用法。

  2、读书上的句子,自己填写。

  3、交流汇报,评价填写情况。

  4、板书答案,齐读句子。

  四、写字板。

  1、出示写字板中的'6个字。

  2、观察字的结构,发现规律。

  3、重点指导“罚”和“寿”字的写法。

  4、学生完成写字板,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叠词,完成了连线题、给句子加标点,并做好了写字板,同学们的收获不少。

  六、作业设计。

  学生观察、汇报

  分组仿写,看哪一组仿写的最多。

  3、连线,和同学交流。

  回忆标点符号的用法,汇报交流

  观察字的结构和规律,学生完成写字板。

  1、在第三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叠词,抄写在摘抄本上。

  2、将第三单元的生字抄写两遍并听写下来。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年轮、树冠、指南针、稀疏、密集”等词语。

  2、按课文的不同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对话的不同语气。

  3、了解有关年轮、树冠的形成和作用知识,热爱树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了解树冠、年轮的形成和作用,学习按课文不同内容理清写作思路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年轮实物。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喜欢)假如你去郊外旅游时不小心迷路了,你会怎么办(自由说)有的同学提到可以用树木辨别方向,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有关树木的文章《院子里的悄悄话》,板书课题,齐读课文。

  (以谈话形式导入,贴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姿势端正,读准字音)

  2、遇到不认识的字应该如何处理?(学生边说教师及评价)

  3、找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同桌互读。

  4、回答:课文写的是谁和谁说悄悄话?你都知道了什么?

  (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使学生掌握容易错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的第一个难题,知道课文中是老槐树和小槐树在说悄悄话,为继续学文奠定基础)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辨别方向的方法。

  2、出示句式,练习说话条理性。

  我用()方法来辨别方向的方法。

  3、汇报学习情况,辨别方向的方法。

  (1)年轮(出示实物)观察年轮是怎样辨别方向?(贴图)

  (2)树冠(出示图片)指名到板前哪部分是树冠?树冠的形成(板书:南北)

  4、自学年轮的作用。

  (问绕文中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这一中心议课进行研读,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进行认真感悟,研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和整体,同时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和引导,并结合进行一些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情朗读的练习,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四、指导朗读,感悟课文

  1、(出示课件)理解老槐树是个怎样的人,采用多种形成读读老槐树说的话,(指名读、范读、自由读、同桌互读)互相评价,认为读的好为同桌画一个笑脸。

  2、指导读小槐树说的话(尝试,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采用自评方式,读好的为自己画个笑脸。

  3、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对话部分,不读叙述部分,边放课件边读,教师与学生互动,参与其中。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适时评价,进而更深刻感悟课文内容)

  五、课外延伸,扩展知识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我还没听够老槐树和小槐树说的悄悄话呢?你们呢?假如你是老槐树爷爷你还对小槐树说些什么?请在课下查找一下有关数目的其他知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通过扩展延伸,让学生知道树木的其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板书设计】

  院子里的悄悄话

  干旱低温

  温暖多雨

  南年轮图树冠图北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02-26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乐园》02-25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教案10-26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