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18 11:03:0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语文教案精选15篇

初中语文教案1

  教材说明

  《哨子》处于浙江省编写的义务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议论的观点和材料”中第二课《杂感两篇》里的第二篇。本单元是深入阅读议论文的起始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统一关系,初步学会阅读议论文或听人发表议论时,能分辨议论的观点、材料及两者的关系;并在自己发表议论时能提出明确的观点,选用充分的材料加以证明。

  教学目标

  1、掌握议论文的观点必须正确鲜明,材料必须确切而充分。

  2、了解议论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统一关系。

  教学设想

  1、重点:对议论的观点和材料的要求。

  2、难点:①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关系。

  ②“哨子”的不同含义。

  3、学法指导:议论的观点和材料的概括方法。

  4、整体设计:三大板块:材料—观点—关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时我们已从“从三到万”这个故事中领悟到“学习文化要渐渐积累,不宜要求过急”的道理,可能那富翁和他儿子的故事给了你很大的启发,今天我们再来听一个小故事,看看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关于材料的分析

  (一)具体感知

  1、引导学生默读第一段,请一位学生讲述富兰克林七岁时关于“哨子”的故事。

  2、请6位学生分别朗读第4、5、6、7、8、9自然段,其余思考:

  ⑴这六种人的“哨子”和付出“过高的代价”各指什么?

  ⑵各用一句话概括这些故事,可采用“××人做××事”的句式。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加以肯定与鼓励。

  (二)理性分析

  1、关于“哨子”的这些故事,你认为真实可靠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六种人关于“哨子”的故事?如果去掉其中任何的一两个,你认为可以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3、教师小结:议论文的材料应当确切、充分。(板书)

  三、关于观点的分析

  1、学生速读全文,思考:

  ⑴长大后,“我”为何对七岁时的“哨子”一事记忆犹新?

  ⑵“我”关于“哨子”的故事和其余六种人关于“哨子”的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从议论的角度来说,前六个故事都是议论的`材料。请找出文中议论的观点,并指出观点所在的位置。

  3、齐读观点,思考:⑴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⑵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正确吗?

  ⑶作者采用什么句式来表述?

  4、教师小结:观点必须正确、鲜明(板书)

  四、关于观点和材料统一关系的分析

  1、“观点能统帅材料”这一知识点以教师讲解为主。

  2、“材料能证明观点”设计如下问题:

  ⑴议论的材料都是真实可靠的。如果将第5段的材料换成另一个真实材料,如“某人醉心于名望,全身心投身于政事,也时刻关注自身的家庭、健康等等”,可不可以?为什么?

  ⑵如果将第8段的材料换成另一个真实材料,如“某人辛勤劳动,收入丰厚,但他生活俭朴,不追求物质享受”,可不可以?为什么?

  3、教师小结并板书:统率,证明。

  五、比较本文写法与《谈骨气》的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1、杂感写作特点:由此及彼,借题发挥。(板书)

  2、本文材料较为概括,而《谈骨气》材料较为详细。

  六、总结

  1、材料和观点的要求。

  2、两者的统一关系。

  七、作业

  参照《哨子》的写法,以《哨子》为题,写自己曾为一个“哨子”付出过高代价的一件事。

  总评:

  教案紧扣目标,按材料、观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三大板块设计,条分缕析,完整统一,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分析;既能突出重点,又能突破难点;既重视学法指导,又重视思维训练,是一则不可多得的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四,预习指导: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愠 罔 殆 谓 哉 焉 诲

  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3.熟读。

  五,教学过程:

  A、三分钟演讲

  B、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C、文言文入门:

  教师讲解:

  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

  3.通假字

  4.朗读与背诵

  5.四种特殊句式:

  D、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E、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

  (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

  (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

  (3)弄清虚词的用法。

  (4)补充适当的词语。

  (5)调整句子的语序。

  (6)揣摩句子的语气。

  (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F、指导翻译第1—5则:

  处理方法:

  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

  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G、指导背诵

  H、小结

  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则明白了什么是学习方面的道理。

初中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能够疏通文意,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文章,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同学们喜欢花草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

  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莲花。

  过渡语:莲花,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钟爱之物。“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等等,这些诗句可谓写尽了六月莲花盛开之态。而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宋代文人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在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之际,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悠远,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这篇千古佳作——《爱莲说》。今天,我们就来品读这篇文章。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2、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感情充沛,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师总结: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他把莲花比做君子,赋予了莲高洁、质朴(洁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达理)、美名远扬、端庄令人敬重(仪态庄重)等品格。

  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写菊、写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师总结:菊是隐逸者,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既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又通过菊的正面衬托和牡丹的反面衬托突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说说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归纳主题: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逐富贵的世风。

  4、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师总结:对偶,排比,比喻,拟人。

  (四)迁移拓展

  1、请欣赏几幅莲花的图片。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写作中可以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

  2、积累古诗文中描写莲花的诗句,尝试背诵课文。

  (五)作业小结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作业:任选一种自己喜爱植物,采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板书设计

  菊 莲 牡丹

  隐逸者 君子 富贵者

  清高避世 不慕名利 追求富贵

  修辞手法:托物言志

初中语文教案4

  一、提出中心意思:美德最美。

  二、具体论述美德最美。

  1、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

  2、通过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

  3、通过某些老人和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

  三、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光辉。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十七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美》。一说到美,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这样两件事。

  1.1946年,二战刚刚结束,德国历经战火的城市,到处颓垣残壁,一片惨象。一天,有两个美国人访问了一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然后,这两个人有一番发人深思的谈话:“你看他们能够重建家园吗?”“一定能!”“你为什么回答得这样肯定?”“你没看到他们在地下室的桌子上放着什么吗?”“一瓶花。”“对,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一个困苦的境地,还没有忘记美,那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2.《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有一段冷子兴的叙述:“那周岁时,政老爷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所有的东西摆了无数叫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脂粉钗环抓来玩弄,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这是贾宝玉抓周的一个镜头,贾政的评价完全是唯心的,倘从唯物的角度出发,一个周岁婴儿,抓取脂粉钗环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脂粉钗环色彩最美,不仅贾宝玉,李宝玉、张宝玉也照样如此。

  可见,不管身处绝境的民族,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都爱美,但是怎样认识美呢?我们今天要学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论美》。

  二、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析疑,解疑。

  1.师:美的分类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美无处不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培根这篇文章仅533字,主要谈了哪一方面的美呢?——人的美(板书)

  明明谈的是“人的美”,为何起“论美”这么大的题目呢?

  提示:一篇文章的理解不要忘了出处,这本书的书名就是《培根论人生》。作者作了说明:“系关于人性及人生问题之研讨”,体现了文艺复兴后欧洲人的价值观,在这样的总标题下,“论美”也必然只涉及“人”的领域。(注意不是谈自然美,艺术美。)

  2.这篇文章的语言简洁、含义深刻,含金量很高,同学们在预习中一定有不少问题要提出来讨论,现在请一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一下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

  估计要展开讨论的问题,有难度的、有共性的有:

  (1)第二段写“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它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给彼。”后面又列举一连串二者兼备的人,是否自相矛盾?

  ——其实不矛盾,因为培根用词时极有分寸:“并不都有……许多……此话也不全对……”说明绝大多数人是美貌和才能不能两全的,但大千世界,情况是多种的,不排除有两全之人。思维多么周密,言辞严谨,貌似自相矛盾,实则无懈可击,不愧是个哲学家,在议论文中有时候留有余地反而无懈可击!

  (2)“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为什么?

  ——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所以在三者中最高。这三个层次都属于外形美,但层次有别,不在同一个审美层次上,故作者“仔细考究起来”,看法很有新意。

  (3)“最高的`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奇妙在何处?

  ——“最高的美”应指内在美,比如德行,画家怎么画得出来呢?“奇妙”在于会起变化。在内在美的照射下,一个人假如原来外貌较丑,人们也会对他改变印象,觉得他美。如:“简·爱”、“卡西莫多”,这种审美心理的变化简直如同化学反应一般,怎么不奇妙呢?体育运动员不少从形体到颜色都不美,但当他站在领奖台上,听着国歌,看着国旗的激动神情,就觉得美。

  (4)“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这句话的精髓是美是相对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的人对什么是美各有自己的看法,没有统一的美的标准。“情人眼里出西施。”

  例△中国唐朝以胖为美,体胖者生在今天就是机遇不佳,而杨贵妃机遇太好。

  △伏尔泰:几内亚人认为,美就是黑得油亮的皮肤,深陷的眼睛和扁平的鼻子。

  △德行的美也不是绝对的,各个国家国情不同,各阶段情况不同,如在日本是正派的事到了罗马就不正派。

  (5)“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可爱”一词是否恰当?

  ——人到老年,因饱经世事而乐观、豁达、开朗,笑对生活的一切,外貌是无美可言了,但性格和精神世界令人可敬可爱。

  例:有的老人性格可爱得像个老顽童,对下一代呵护有加,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精神使他变得可爱。

  教师:17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说过:女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女人如此,男人、老人亦如此。

  (6)文章的开头结尾似乎自相矛盾,开头:美德只要朴素外表的衬托就行,只要有美德,打扮并不华贵也行。结尾:“只有把美的外貌与德行结合,才能……真正光辉。”究竟要不要外貌美?

  ——不矛盾。全文始终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外貌不美的,机遇不好,要加强修养,让宝石发光,对“世上的许多美人”呢?不要倚仗年轻美貌,“只有二者结合才是最佳选择”。联系作者生平,从小出入宫廷,看惯了上流社会的贵族贵妇人们是怎样注重外形美的,所以结尾的号召是有针对性的。

  ——至此文章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文章的主旨也应该清晰了:内在美胜于外形美,二者结合,美才放射真正光辉。

  三、请同学们选取文中最精彩的句子做一张“美的格言卡”,你准备选哪句?

  (估计选比喻句多,师:文章论美,语言本身也美,仔细推敲起来,恐怕就美在大量比喻,具体形象唤起我们的想象。没有这些比喻,文章会像干瘪的水果,尽管还有些营养,但引不起人们的食欲。)

  四、同学们,培根的《论美》写于400多年前的英国。

  此刻,当我们用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培根的观点,你认为它过时了吗?这篇文章无论在遣词造句还是思想观点方面还有没有值得修正、补充和发展的呢?

  估计会有的反应:

  1.没有过时,内在美胜于外在美永远不会过时。即使开放如美国,克林顿当总统时发现有绯闻还是差点下台的。

  2.外在美与内在美可并重,因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讲究点包装打扮,更何况现代科技手段为人的外形美创造了种种可能性。(整容术)

  ——但是任何科技手段都无法使我们的内在美得到任何一点弥补,因此培根此文的现实意义永远不会过时,将伴随人类社会始终。

  ——那么有没有提升内在美的美容术呢?——读书,培养优雅作风、德行

  3.“美是不能制定(绝对)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常)是公式。”

  ——这样更严密,原文太绝对。

  如:公认的规范还是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第一次政协会上讨论,绝大部分小组不约而同地选定了现在的五星红旗。

  和谐是美,黄金分割是美,《蒙娜丽莎》是美,都是公认的。

  4.内在美或不美真的会直接影响到这个人的外在美不美?

  ——如:一个人心胸狭窄,仇恨焦虑,闷闷不乐会影响皮肤,生出皱纹,加快衰老。相反,一个开朗豁达的人,拿得起放得下就青春常在。广告不是说:“女人的容颜,是由内而外的保养”么?所以面对半瓶酒,我们应该怎么说?——还有半瓶酒。

  3.仿照例句,以“美”为话题,另造二个句子。

  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是饥饿时的一块面包。

  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如:美,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美,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4.结合“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这句拉丁谚语,谈谈对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中“最美不过夕阳红”含义的理解。

  【明确】这里的秋天与夕阳红都象征老年。夕阳瑰丽多姿,温馨从容,老人尽管岁至暮年,但是,因为作风优雅,生活充实,其风采依然属人世间至善至美者。

初中语文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

  3、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快速阅读课文,x分钟。

  (三)合上书,快速回想课文内容,x分钟。

  提问:

  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

  2、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

  3、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

  板书:乐园

  (四)分组讨论:

  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

  (五)用自己的话来总结。

  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六)提问: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

  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

  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七)小结: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

  所以当鲁迅一天天的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小孩子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学的情形。他能适应得了学校生活吗?

  (八)快速阅读“我”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百草园是我用回忆美化了的乐园,三味书屋却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学堂。板书:学堂。

  (九)小组讨论:

  1、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于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好奇心。

  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

  3、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鲁迅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他能够逃避,不去上学吗?

  板书:成长。

  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

  (十)下面我们再一次认真看课文,请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十一)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文章写得非常美,我们大家找一个值得你学习的句子,模仿它写一段话。

  (十二)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活泼、天真、好奇、求知欲强等)

  在我们学过的《风筝》一课中,在我们看到的鲁迅的照片中,他却是一个很严肃的,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感觉。那么鲁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作业就是搜集关于鲁迅的文章、作品与资料,然后写一篇《我眼中的鲁迅》,时间是x周。

初中语文教案6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用《游子吟》导入。这首诗体现了母亲对远行儿子的无限牵挂。一位身患重病,即将离世之前,对儿子的疼爱和牵挂,这份牵挂渗透着苦与痛,读之让人不禁落泪。一起走进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生字词。

  2.体会作者将浓烈的感情寄托在叙事中的写法。

  3.掌握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4.深切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感恩情怀。

  二、基础知识

  1、作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xx年12月31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xx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美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以至于忽视了慈爱的母亲对他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当他发现母亲病情严重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2、字词

  瘫痪侍弄整宿憔悴仿膳豌豆诀别烂漫翻来覆去絮絮叨叨

  侍弄憔悴诀别絮絮叨叨喜出望外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初步感知,:双腿瘫痪后,“我”是怎样的状态?

  明确: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2.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明确:身患绝症儿子瘫痪

  深受苦楚的母亲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没有大声呼喊,“我可活什么劲儿”?

  自己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人!

  四、品赏语言,学习写法

  面对“我”的暴怒悲观,母亲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A.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品味“偷偷”“悄悄”)

  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母爱是理解

  B.“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品味“扑”“抓”“忍”)

  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母爱是执着,是坚强,是生死相依……

  C.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动作、语言描写母爱是细心的呵护

  D.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地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母爱是商量,是理解。

  E.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聚焦“笑”,“敏感”透过这几个字,你看出了什么?)

  母爱是细心,是宽容

  五、深度思考,深化主题

  1、作者多次在文中也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明确:母亲带“我”看花,是想唤起“我”生存的欲望。

  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在告诉读者“我”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

  2、细读本文,你能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是怎样的心情?

  悔恨悲痛怀念

  3、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秋天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

  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

  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不仅自己会好好儿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儿活,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放心。

  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

  主旨概括:

  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六、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又是秋天,当作者站在母亲的墓前看着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呢?

  母亲,儿子来看您了。自从您秋天走后,我和妹妹都懂了您的话,您放心吧,我俩在一块,一定会好好儿活。

  七、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是啊!母爱多么伟大!妈妈每天忙这忙那,还不都是为了我们!有时候,我们不耐烦地嫌她唠叨。现在我们明白了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小时候,妈妈把好的都留给我们,长大后,我们应该体谅、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妈妈,在明年春暖花开、五彩缤纷、绿草如茵的五月,我一定送您一束最美丽、最鲜艳的花!

初中语文教案7

  散文凝炼质朴,蕴藉秀美,生动有趣。既是美好思想情操的载体,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学习价值。文学作品的阅读题在中考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文学作品里面现代散文又占了更大的分量。因此,如何进行初中现代散文教学,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了语文教师着力探究的问题。我在教学《散步》一文时进行了情境教学和合作探究教学,如:歌曲导入、真情访谈、激情辩论等。

  【要点:研修主题的切入点和课例】

  散文《散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当代千字美文,在看似寻常的一次家庭散步中,涉及了中年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涉及了尊老爱幼这一亘古常新的伦理问题,还有如何享受家庭亲情等。涉世未深的孩子,能以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走进成年人的内心世界,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生命质量吗?

  经过反复思量,我决定以“爱”为主题,要求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打量我们的周围,从现有生活资源中去获取一种快乐和幸福,并充分地享受它,延长它。所以,我想让自己、学生和听课的教师一道经历一次灵魂的洗礼。

  为了上好《散步》这课,我准备了很久。课前我从网上下载了几首歌曲,决定用中央电视台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歌曲《让爱住我家》的FLASH来激情导入,注重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教学流程设计为“情境导入”、“赏读文本”、“互动感知”、“分享体验”、“回报亲恩”五个环节。

  进入“互动感知”环节时,我对学生说:“我们在阅读时应跳进作品中去,与里边的人物作心灵的沟通,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散步》中的那位父亲或其中的一位,面对分歧,你是怎样作出抉择的?”一瞬间,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烈气氛。通过讨论交流,同学们纷纷作出了抉择。余娇同学说:“如果我是那位父亲,我会想到母亲的辛劳和对自己的培育之恩,我会选择走大路。”比作者想得更远、更好。甘萍同学说:“如果我是那位父亲,我觉得选择很困难,但我会选择走小路。因为‘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也很听她的话一样’。我想母亲是明理的,她会理解我的;她又那么疼孙子,自己改变主意要顺从孙子走小路,所以她应该是不会怪我。我选择走小路,我的`小儿子会很高兴,他会给全家人带来欢乐的。”张琼辉同学却反对:“虽然母亲对我的选择会理解,难道母亲就没有想法吗?她是否会想:‘我老了不中用吗?自己的话连孙子都不如,我真是白疼儿子一场。’课文说,‘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想他不至于会哭闹。”陈小梅同学说:“我如果是文中的那位妻子,我会听从丈夫,因为我不想让丈夫左右为难,也不想在母亲心中留下坏印象,因为媳妇难当。所以文中的妻子很伟大。”全班同学都笑开了。其他同学们也纷纷以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文本,作出自己的表述。

  我对他们的选择表示了理解和赞赏,因为从学生的抉择中,我感受到他们正在正确抉择自己未来可能的生活:有责任的生活,有爱心的生活,富有创意的生活。

  学生很配合我,加上我精心设计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的教学用语,以及学生“现场访谈”、“赏读文本”、“回报亲恩”的精彩表现,我对这节课比较满意。

  【要点:课前预设】

  前一天上预习课时,我发现“赏读文本”环节,很多学生能找出优美或精彩的语句,但因为缺乏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朗读时语气、语速、重音把握不好,赏析也不到位。“回报亲恩”环节,学生的思路不开阔,只一味想到怎么做,形式太单一。反复思考,我忽视了以下几个方面:

  【要点:课堂实际效果】

  第一、不切实际,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对于末尾一句“中年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必强求,可引导学生从家庭成员之间“爱”的角度进行点拨。第二、平时授课,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致使思路不开阔,解决问题形式单一。在“回报亲恩”环节中,我提示学生可采用绘画、唱歌、写感恩话等形式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第三、教学手段的使用还不够丰富。对于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钻研和使用不够。

  【要点:教学反思】

  这节课就三维目标来说完成的很好,学生不但能体会到尊老爱幼的主题,还能领悟到中年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我没有预见到的,对于难点的突破也很顺利。可见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很强,挖掘的潜力也很大。就我而言,比较满意的是在处理美点时,我原来的想法是每个小组一一展示,可实际操作时,我发现可能时间不够,于是,我就临时决定,第一组具体说,其他组说出不同的和没有的,这样既保证了时间又避免了重复,课堂的完整性体现的很好。课堂教学真是一门艺术啊!我喜欢音乐,所以选了几首乐曲,《让爱住我家》、《 相亲相爱》,效果很好,学生很容易被带入情境。由此我想到了新课改对一个老师的多元要求,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要点:理论支持】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储备。

  教学中,对于一些相对固定的知识,如每课的生字词、文学常识、作家生平、课文的写作背景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课前运用工具书、查阅相关资料或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知识来加以解决,教师可制定一套有效的检查方案,如小组检查并记录完成情况,教师抽查,督促学生及时有效的完成课前预习。教师可利用课堂时间把学生的预习作业在班级进行交流,让学生的预习效果形成互补,共同提高。这些固定的知识,属于积累型的知识,学生只要愿意做,是能有效的完成的,教师应该鼓励、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固定知识的学习就会有较好的保障。

  总的来说,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是为进一步开启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的关键。

  【要点:感悟与反思】

  从全局来看,整个课堂上对于营造一种和谐活跃互动的气氛,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的措施还需要努力挖掘。这一堂课对我自身来说是一种新模式的尝试,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检验;希望在不断地深入思考、反思自我的基础上,自己的实践经验会越来越丰富,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

初中语文教案8

  一、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

  二、理解父亲形象的深刻内涵。

  三、预习检测,熟悉情节。

  师:同学们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让我们一起回顾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师:下面请几位同学分别概括小说的几个环节,说不全的其余同学补充:

  生1:小说开端围绕三级青石板台阶,写了青石板台阶的来历,青石板台阶给家人带来的方便,以及父亲在台阶上洗脚的片断。

  (师板书:三级青石板台阶)

  师:父亲的一句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哪句话

  生:“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底。”

  生2:小说之后着重写了父亲为建高台阶而做了认真而漫长的准备。

  (师板书:准备建造高台阶)

  师:做了哪些准备呢

  生3: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捡回一块瓦,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忙时种田,闲时上山砍柴卖钱,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师:故事的高潮阶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4:写父亲修台阶时的兴奋和喜悦,以及台阶修好后的怅惘。

  (师板书:建好九级新台阶)

  师:台阶建好后,父亲应该尽享他的收获和喜悦了,小说是这样写的吗

  生4:不是,写父亲建完了九级高台阶后身体累垮了,连一桶水都挑不动了,父亲非常难过,他老了。

  (师板书:父亲老了)

  四、精读小说,分析人物。

  师:我们熟悉了情节,大家再思考一下,“台阶”在文章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生:贯穿全文的线索。

  师:但小说主要为了表现台阶吗

  生:小说主要为了表现父亲,台阶只是观察和表现父亲的一种独特的视角。

  师:小说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成功的使用了细节描写,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

  请大家看屏幕:(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肖像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师:小说使用了第几人称来叙事这种方式便于描写人物的心理吗

  生:第一人称,不便于描写心理,但是便于观察。

  师:好,让我们精读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大家看要求:(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父亲情感和性格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细节描写,并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学生在文中寻找,用圈点标注法分析语段,找到的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师巡回辅导。

  师:好,哪位同学先来尝试分析

  生1:父亲在三级青石板台阶上洗脚的细节“┅┅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上沙啦沙啦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这里是对父亲洗脚动作和父亲皮肤颜色的描写。

  师:找的很准确,那么从这段描写中,我们了解到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用板刷刷脚上的泥沙说明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也可以看出父亲生活的贫困和艰辛;“黄几几”是泥土的颜色,更是父亲的肤色,看得出父亲的朴素和敦厚。

  (师板书:吃苦耐劳、朴素、敦厚)

  生2:父亲在准备建台阶时,有这样一段描写:“父亲坐在绿荫里,经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是对父亲神态的描写,父亲虽然忠厚老实,但看到别人家高高的台阶,内心世界还是时时有波澜的。

  师:你分析的很好,你能发挥想象,说说父亲到底想了些什么吗

  生2:父亲应该在想:“我家什么时候也能盖起高台阶的'房子呢不行,光羡慕是不行的还得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奋斗啊!”

  师:想象很合父亲的身份,那么这里可以看出父亲的什么性格特征呢

  生2:有志气,有理想

  师:你刚才分析的很到位,可你读的缺少点感情,能重新试一下吗

  生2有感情的读。

  (师板书:有志气,有理想)

  生3:在建好了新房,大家都来给他庆祝时有这样一段描写:“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是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这一段既有对父亲的动作的刻画,又有对父亲神态的描写,写出了父亲在众人仰慕是的不自在。

  师:父亲应该扬眉吐气才对啊,可为什么不自在呢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在做怪呢

  生3:┅┅

  生4:我觉得是自卑心理,因为前文介绍到“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这说明他的自卑心理是长期存在的,而盖好了新房后一下子受到别人的仰慕,这种心理反差造成了父亲的尴尬。

  师:你能深入人物的内心,分析的很透彻,你能用一个合适的词来概括这种性格特征吗

  生4:谦卑

  (师板书:谦卑)

  师:小说还有反映父亲这一性格特征的细节吗

  生5:有。“第二次他再坐台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挪台阶的细节正是父亲谦卑心理的外在表现。

  师:大家找找有没有典型的语言细节描写

  生6:“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的这句话贯彻了全文。

  师:父亲为什么总是重复这句话这看出了父亲的什么心理

  生6:因为在家乡有这样的风俗:“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亲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父亲说这句话正是他追求高地位的反映。

  师:在家乡,地位高意味着什么

  生6:意味着会受到乡亲们的尊重。

  师:父亲的这种追求也是六十年代初新中国农民的普遍追求。这是时代的进步所致。那么父亲耗尽一生的心血只为建造高台阶的整个过程,体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呢

  生6:坚忍不拔,持之以恒

  (师板书:坚忍不拔)

  五、尝试写作

  师总结过渡:小说正是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完成了对父亲性格的刻画。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内的细胞,人失去了细胞,将失去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也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我们领会了细节描写的神韵,我们也来尝试一段描写怎么样,大家有没有信心写好!(生答:有)

  大家看,小说有这样一段情节:“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作者写到这里,没有将我和母亲展开描写,留下了一段空白。

  请大家看要求:(出示屏幕):请你发挥想象,给小说补充一段情节,对母亲看到父亲闪腰时的心理、动作或神态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50字左右。

  (学生写,教师巡视)

  学生写作展示,师生共评:

初中语文教案9

  一、 导入

  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导入语:

  这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仍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挚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与它同样题材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

  泰戈尔是印度伟大的诗人、作家。他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小沙子》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过渡】下面,我请三位同学和我共同完成这篇文章的范读。

  二 、朗读

  1 师生共读 师读1、2、3段,一位读4, 一位读5、6, 一位读7、8、9 。

  【过渡】三位同学读的都很不错,接下来,我想请其他同学起来试一下,选一段你最喜欢的场景。在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孩子跟妈妈嬉戏的场景,选一部分你最喜欢的,读几句话也可以,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下,看看你是不是能把孩子的个性表达出来,把孩子的感情表达出来。如果读得好,我们在座的同学就给他以掌声来表示肯定。来谁愿意试一下。

  2 学生试读 (选6人)

  三 、 以读带问,引出重点(母子对话)的朗读分析

  1 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 妈妈是怎样的人?

  【过渡】刚才这些同学读的过程中,你们为什么会给予掌声?因为他们读的怎么样啊?

  (读出了感情,读出了个性,或者说,我们听他们读了以后,感觉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啊?)

  【板书】孩子 天真 淘气 贪玩 孝顺 关爱 (还有没有?这个孩子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可爱 善良

  【过渡】那么,从同学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妈妈又是怎样的人呢?

  【板书】妈妈 关心 担心 无私的爱 慈祥 亲切

  【过渡】慈祥、亲切,为什么呢?

  (孩子变成金色花,玩了一天,妈妈也没有责怪孩子)

  那么,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妈妈的话中,哪个词应该强调呢?妈妈一天没有见到孩子,此时一见,什么心情 ?

  (担心)

  那么,哪个词应该强调呢?

  (哪里)

  坏孩子是什么含义?该怎么读?

  (嗔怪、担忧、焦虑、欣喜交织在一起的情感 假装生气 亲切)

  孩子不回答妈妈的话,是撒谎吗?那是什么?应是什么语气?

  (顽皮 撒娇 得意洋洋 淘气 天真 机灵)

初中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亲情。

  2.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3.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1min)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而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散步)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2min)

  问题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先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第一、散步的时间?——初春

  第二、散步的地点?——田野

  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

  第四、散步中发生了什么?(课文中)——分歧

  第五、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第六、谁来解决分歧?——我

  第七、为什么我来解决?——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第八、我要如何解决呢?——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我说:“走大路。”

  第九、最后是如何选择的呢?——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第十、为什么选择了小路?——母亲改变了主意。

  好,下面根据上面的回答,让一位同学概括一下,迅速组织语言,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明确: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师明确: 时间是初春,地点是田野上,人物有我、妻子、儿子和母亲,我们一起散步。所以可以概括为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问题二:课文的题目是《散步》,他们为什么去散步呢?

  师引导:文中说,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真要出去散步,多累啊,应该让母亲在家多休息才好呢。

  生1:老人更需要关爱,如果把母亲一个人留在家里,母亲会觉得很孤单。一家人一起散步,会让母亲感受到家的温暖。

  生2:文中说,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说明母亲的心里是期盼春天的到来,希望出去走走。

  师引导:春天总算来了,“总算”说明了什么。母亲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反映了什么。

  (朗读指导:“太迟、太迟了”、“挺不住”、“总算”、“熬”)

  师明确:初春的景色很美,而且母亲也熬过了一个严冬,出去走走还可以唤醒母亲心中的活力,所以一家四口一起出去散步。

  那作者为什么要写散步这件这么简单的事呢,它究竟表达了人间的什么情感?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与他的创作背景,思考以上问题。

  (三)作者与创作背景。(2min)

  莫怀威:笔名 周平安、章大明。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散步》和《家园落日》等。本文创作于1985年,创作的契机在于作者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乎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而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在追求对外开放、大力提高经济水平时代所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作者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作者想通过此文呼吁人们捡回失落的亲情,多关心自己的亲人。那么下面让我们细读文章,体味文章的亲情。

  (四)、品读课文、分析人物、体味亲情(14min)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样呢?首先,看看“我”,同学们说说文中的“我”这个人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

  关于“我”:[5分钟]

  你认为“我”是怎样一个人?

  (孝顺,善良的人)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

  (板书:“我”:孝顺善良)

  关于我的母亲:[4分钟]

  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奶奶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或语句。

  (五).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板书:小事情表现大主题)。所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其实,在我们经过的平写出凡日子里,都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转瞬即逝一幕幕将永远留在我们心底久久回味,从而使我们更爱自己的家人,更珍惜亲情,珍爱生命.

初中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描绘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春天的各种景色及特点,把握作者情感。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领会作者细心观察、生动描写的抒情方式,学习抓住事物,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写景状物。

  教学难点:

  提高朗读领悟能力,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音乐美、语言美、图画美、情感美。

  教具准备:

  学生预习生字词,查找作者背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聆听春天

  多媒体课件展示冬春对比动态画面,以《蓝色多瑙河》作为背景音乐。提问:听完有什么感受?让学生了解经典名曲中所表达的,人们在饱受了寒冷的严冬之后,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期盼和喜悦。同学们能大声说出关于“春”的名句吗?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都是古人对春天的描写的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天的赞美的散文。

  (二)师生诵读,感知春天

  聆听录音,感受春色之美。

  解决字词,交流背景。

  (1)在预习基础上排除生字词,学生竞读。再次感受文章语言美和情感美。

  (2)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朱自清的资料,师生相互补充。强调基本常识。

  点拨:补充朱自清其他代表作及写作风格。

  理清思路,总观春天。带着以下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

  点拨:文章围绕“春”字,分别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三)合作探究,剖析春天(小组讨论)

  提问:盼春、绘春、赞春重点描绘了春天哪些美丽的景色?

  点拨:春草、春花、春雨、春风、迎春五幅美丽的画图。

  生齐读春草图,思考:(1)说说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可不可以替换?为什么?

  (2)作者从哪些角度,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3)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情感(4)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点拨:分析出“偷偷”、“钻”写出了小草在春的催发下,不声不响地生长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等词语从色彩和质地表现出春草嫩绿的特征 ,“坐”、“躺”、“踢”、等动词,以及人的感受“轻悄悄”、“软绵绵”等形容词来体现对春草的喜爱。体会采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优美的效果。

  分析春花图,指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开展议论。如思考: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有顺序地描绘这幅春花图的?

  (2)绘景时哪些词用得精确,哪些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3)作者是怎样通过对春花的描绘表现出早春的季节特征的?

  学生自由发言,其余同学作扼要记录,学生评论作者自己补充修正。

  点拨:指导学生评论,指出哪些地方理解得正确,分析得中肯,哪些地方不够。

  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原因。并仿写一句。

初中语文教案12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齐读课文,讲读第1、6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

  ⑴ 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⑵ 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

  你们想去颐和园吗?

  (想。)

  那好,就让我们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游览一下颐和园的美景吧!

  二、复述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长廊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作者的描写中读懂什么。

  2、学生汇报:

  ⑴ 长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长)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课文用了具体的数字说明长廊的长。你知道7000多米有多长吗?

  ⑵ 长廊还有什么特点?

  (长廊美,长廊周围的'环境也美)

  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⑶ 结合理解神清气爽。

  ⑷ 指导朗读:

  突出长廊的长和美的特点。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这一自然段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

  2、通过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谈:

  ⑴ 作者的观察点是在山脚下,从下往上看。

  ⑵ 从下往上看,看到了什么?

  (佛香阁、排云殿)

  ⑶ 佛香阁耸立在半山腰,可见它的高;闪闪发光的琉璃瓦和金碧辉煌的宫殿,可见它的美。

  ⑷ 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抓住佛香阁、排云殿的宏伟气势这一特点来介绍的。

  3、指导朗读:

  强调闪闪发光和金碧辉煌。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一转眼,就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作者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分别抓住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⑴ 写树丛、屋顶、宫墙,重点描写颜色,突出美。

  ⑵ 写昆明湖,用比喻和反衬突出它的静和绿。

  ⑶ 写远处的城楼和白塔,突出它的古老。

  3、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从近到远)

  4、指导朗读。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到了昆明湖,你又看到了什么?

  1、自读第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从课文的描写中,你能看出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吗?

  (桥洞多、石柱多、石狮子多,且姿态不一。)

  3、指导朗读。

  七、朗读全文

  八、创设情境,拓展练习

  这一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颐和园,感到颐和园确实很美。所以,作者在课文的最后再一次点到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究竟颐和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点,作者没有向我们介绍呢?你们能根据自己对颐和园的了解,向大家做个介绍吗?

  现在,每个同学选择一处颐和园中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点,可以是作者介绍过的,也可以是作者不曾介绍过的,像导游一样,带领着老师、同学到颐和园游览、观光。要想介绍得好,首先课文先要熟悉。因此,先把你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争取将它背下来。

  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同学练习当小导游。在小组练习的时候,有什么不足之处,同学之间要相互纠正、补充。

  (全班交流)

  九、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当小导游,都很称职(根据本班情况继续加以评点)。回去之后,可以向你的爷爷、奶奶等做介绍。可根据他们的不同需要介绍颐和园的景观。

  还可以学习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抓住特点介绍景物的表达方法,练习向你的家人或朋友介绍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板书设计】

  长廊──长

  18、颐和园 万寿山──美 美丽的大公园

  昆明湖──静

初中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2、朗读、背诵课文。

  3、研读前五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

  1、孔子及《论语》资料

  强调识记: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课文

  1、理解重点词语:

  ⑴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⑵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下列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死而后已。

  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理解课文: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吾日三省吾身。

  ⑶传不习乎?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三、概括思想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归纳到如下几点:

  1、学习方法。

  2、学习态度。

  3、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学习体验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五、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识记字词。

  3、预习剩余部分。

  4、完成“研讨与练习”。

初中语文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文学常识。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以读带思,以思促读的方法分析课文。

  (2)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本文蕴含的浓浓亲情。

  二、教学重点:

  诱发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以读带思,以思促读的阅读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本文蕴含的浓浓亲情。

  四、教学设想:

  运用诱思导读法,启发学生集思广益,合作探究问题的兴趣,以“点”带“面”层层深入地分析本文主旨,体会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鹰隼试翼篇

  同学们,童年的时光里都有许多美好的回忆:难忘的朋友,难忘的游戏,难忘的玩具。打开你记忆的窗口,给大家讲述一个你小时候做过的游戏或是玩过的玩具。

  导入课题,并板书。

  初露锋芒篇

  (1)知识积累

  谁愿意毛逐自荐给大家读一遍21页注释①,让我们一起了解本文作者鲁迅先生,在今后我们将学到他更多的文章,将逐步认识这位作家个性化的语言、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人格,下面我们比一比,看谁记住这个注释最快、最准确。努力吧,相信自己,你就是最优秀的!

  (2)诱思导读

  第一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运用工具书掌握它们的读音和含义。

  A组学生练习题: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秃 蟹 憔悴 诀别 嫌恶

  B组学生练习题: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惊惶 傲然 虐杀 宽恕 苦心孤旨

  留给大家5分钟,同桌之间看谁掌握的最准确,最牢固。

  设计目的:让学生运用工具书,注重掌握和积累词语,为朗读、分析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第二步:请同学们细细研读课文,开启你智慧的大门,集思广益,合作探讨下列几个问题。教师在学生讨论间适当点拔,参与学生讨论。

  (1)从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鲁迅先生内心感情的'词语。

  (2)从文中找出作者描写风筝的语句。

  (3)第一段中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4)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

  设计目的:抓住本文中几个“点”,进而辐射整个“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学生讨论的教学机制。

  第三步:重点段落研读,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记叙了我折断、踏扁破坏小兄弟风筝这件事,表达了作者内疚、懊悔的复杂心情,请找出详细记叙这件事的片段,朗读两遍。朗读可以高声,也可以低声、不出声;可以读快,也可以读慢,读完后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⑴当他发现我时,为何“便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⑵“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这句话,“秘密”是指什么?“满足”与后文哪个词相呼应?

  ⑶本段中的“傲然”和“绝望”形象地表达出人物怎样的心情?

  ⑷联系上下文,指出作者现在如何评价当初的做法,同时表达出作者一种怎样的愿望?

  设计目的:通过分析探讨重点语句,深入剖析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清晰地把握文章主旨。

  才艺展示篇

  ⑴说话训练:

  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讲述你与祖辈、父辈、同辈的兄弟姐妹之间感人的一幕,并谈谈你的感受。

  ⑵拓展训练:

  亲情是人间最温暖、最真挚、最美好的感情,在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亲情的语句,你能写出一、二句吗?

初中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动人。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浓浓的爱心。

  3、体会作品流露的淡淡的哀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懂你》)

  这首歌的名字叫《懂你》,那么听完这首歌,同学们知道“你”指的`是谁吗?(父母)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只有父母才会有这么真挚的感情。“父爱比山高,母爱比海深”父母之爱是一首永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歌颂父母之爱的佳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著名小与说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

  (多媒体出示课题、作者)

  二、走近文本

  1、初读课文,感受父母心(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标出段序,注意字词,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要求:

  (1)语言简明;

  (2)内容完整。

  提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是要说清楚故事涉及的“人物+事件”。

  过渡:

  ①同学们读书非常投入,我们先来检测一下字词;

  ②谁来说一下你概括的内容?其余同学依照要求、提示,对同学的回答作出点评。

  2、再读课文,揣摩父母心

【初中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的教案03-16

初中语文《风筝》教案12-26

初中语文教案03-03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03-07

初中语文 《春》教案08-25

初中语文乡愁教案10-14

初中语文 《春》教案03-19

初中语文《台阶》教案06-22

初中语文《理想》教案02-19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