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理解方法

时间:2024-10-08 08:11:03 阅读理解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理解方法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理解方法1

  1、循序渐进,有层次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理解方法

  语文阅读课,应该努力让学生自主读书,但自主不等于放任,阅读与训练是相辅相承的,学生的字词语言思维等阅读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长期的训练。不同的年龄段,学生的阅读水平是有差异的,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层次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应该从各年段发展的连续性上整体把握,不要只盯着本年级的目标。如低年级学生阅读课文,可以按“读准——读通——读懂”这样几个层次进行。

  中高年级也可以按照“读通——读懂——品读”这样几个层次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这里强调“品读”,按照年级的不同有一定的培养欣赏、评价能力,这样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2、多元辐射,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努力提倡学生创造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语言和创造性思维。

  广义地说,读、述、唱、画、演、问、比、思都是阅读的.形式。把他们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读述结合(把学生自读课文与指导复述结合起来,即把朗读、默读、速读与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相结合。)读唱结合(把指导阅读理解和音乐演唱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加深对课文的领悟,提高朗读能力。)读画结合(把读与美术绘画结合起来,在读中或学生自画,或师生共画,或展现现成图画。)读演结合(把阅读和表演相结合,在学生阅读中,或教师独演,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读问结合(把阅读和质疑问难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学会问,在疑中加强读。)、读思结合(把阅读和思考、联想、讨论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及生活阅历加深认识,于思接千载、钩前联后中拓宽视野,在师生共议、争鸣辩驳中交流心得。)读比结合把阅读和比较相结合,在阅读中或换词比较,或缩写后与原段相比较,或数篇课文相比较;或比较课文内容的相似点,或比较课文艺术手段的不同点。)读写结合(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或仿写,或续写,或扩写,或补写,通过写句成段来实现读写迁移。)让学生自己与课文对话,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从而创造性地阅读。

  3、让学生广泛阅读——使阅读成为习惯

  阅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学生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包括课外。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一项大工程,同样需要学校与老师的帮助指导。

  研究表明,中国儿童的阅读量远远少于同年龄西方儿童,中国儿童大量阅读的时间也比西方儿童儿童整整晚了四年,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孩子阅读能力的形成。利用学校的资源,自主开发资源,通过课外大量的阅读,不仅是对阅读教学的补充,更是阅读积累,思想积累,方法积累的有效途径。方法有:

  (1)学校应该尽可能开放图书阅览场馆,班级成立读书角。发动学生带来阅读资料。组织好阅读小组,对阅读资料进行分类删选,注明阅读字数,阅读时间、提出阅读任务,做好“学生阅读情况记录”。

  (2)定期不定期的开展阅读竞赛活动。

  (3)成立阅读小组,组织阅读测试等。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理解方法2

  一、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经常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习作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课内阅读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侧重的就是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方法的指导是必须的,但要掌握这种阅读方法,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并形成一种习惯。学生在运用多种阅读的同时自身要理解,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

  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能够达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了这种生活的能力。”因此,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更多地需要在课外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

  二、教予课外阅读方法。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但光有兴趣而毫无目的、不求方法地在茫茫书海中“潇洒走一回”,我想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课外阅读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常有家长反映:老师,我给孩子买了许多书,而他也都喜欢看,可怎么就没觉得他各方面能力地提高呢?我想问题大多由于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对。因此,我们教师应教予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从书中汲取所需的营养。

  1、指导精读。就是说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在课堂上教师就已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谈感受。对于课外阅读,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课上所学得方法加以运用,养成认真有效阅读的好习惯。

  2、指导速读。在现代社会当中,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筛选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则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需选择读物进行速读,当然在速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能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3、指导写读书笔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目前许多学生将读书笔记作为一项硬性任务,我想我们可以将读书笔记做得更鲜活一些,比如做成贺卡、书签等,这样阅读就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4、朗读和默读朗读,也叫诵读,这是一个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言语的过程。朗读把“目视”与“口读”结合起来,听读并举,声情并茂,有利于理解、体验和记忆,便于培养语感,一般诗词文赋的阅读多用此法。默读是不出声地目视。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映大脑,为大脑提供思维材料。默读的视觉广度大,阅读速度快。

  默读可以重复看,反复看,有助于理解。由于阅读时默默无声,更利于思考。除诗歌以外一般阅读多用此法;在查阅资料,阅读报刊,以及在理解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中也广泛使用默读法。学生在默读时,如果经常伴有标划、批注、摘录、做笔记、列提纲、画图表等笔头活动,会更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理解方法3

  一、把品字词句作为训练主线

  1、加强词语训练

  三年级学生,有较好的字词基础,课文里遇到的,多数是熟悉的词语,但这些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该怎样深入地理解,应是三年级进行词语训练的重点。

  如《罗盛教》一课中,作者用“摸、托、顶”三个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罗盛教三次抢救孩子的经过。当罗盛教听到喊声,迅速地赶到出事地点,“猛地跳了下去,在水中摸了好一阵”,“摸”一词用得确切,表示在水中寻找的动作,第一次没摸到孩子,意识到时间就是生命,他很快地钻入水中,这次罗盛教把“孩子托上来”了,“托”字用得十分贴切,说明罗盛教摸到孩子后,一心想的是把孩子先救上来。

  因此,他用双手高高“托”起孩子,充分表现了他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第三次又钻入水中,“过了好一会儿”,“才看见孩子慢慢地露出水面”,孩子是被“顶”出来的,“顶”字用得更加确切,这时他已经没有力气用双手托,是用全身最后一点力气把孩子救上来的,而自己献出了年青的生命。

  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在字面上易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语言环境,读懂这些词在文章中表达的深刻含义。

  2、加强句子训练

  三年级阅读教学,要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结构复杂、难理解的句子进行训练,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例如,在《南京长江大桥》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正桥连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较难理解。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知道这句话是比喻句,讲清作者把“正桥连着二十二孔引桥”比作“钢铁巨龙”。然后,指导学生抓住“钢铁巨龙”和“卧”两个关键词语去理解,在此基础上再理解全句。

  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句意(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引桥的坚固、巨大,又突出了引桥雄伟壮丽,而且还知道了理解这类句子的方法,即先弄清把谁比作什么(也就是本体和喻体),理解了关键词语,再理解全句。

  指导学生读懂总起句和过渡句的意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教学《会飞的水》一课时,我抓住“水究竟是怎么飞起来的呢?”这个过渡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提出这个疑问,目的在于激起读者接着往下阅读的兴趣,引出下文,点出看的喷灌区不止一个,水飞起来的办法不止一种。

  3、加强段的训练

  段的训练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主要抓自然段的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划分段落。例如《一个粗瓷大碗》一课,在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初步了解每一自然段主要写的什么,接着引导学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同时说明为什么这样分,并找出第二部分是重点段,然后从重点段入手进行分层训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结果的顺序把第二部分分成三层。

  当学生分层遇到困难时,就再让学生反复读课文,看一看两个自然段之间联系得是否紧密,如果紧密就放在同一层里,如联系不紧密就把它分开。这样帮助学生解决了分层遇到的问题。分完层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第二部分内容,归纳出每一层的意思。第一层写送碗;第二层写用碗;第三层写“丢碗”。

  再重读第二层并找出重点句“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引导学生体会赵一曼作为抗联政委,心里想的不是自己,而是战士们,同战士们同甘共苦,表现她关心同志的高贵品质,这种精神是感人的,所以文章开头写这个碗能使文章前后呼应,这样逐步反复训练,学生学会了划分段落和划分层次的方法。

  集中识字后的三年级阅读教学,要从词、句、段入手,加强基本功训练,能为读懂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授之以渔,教给孩子阅读之葵花宝典

  1、以抓学生预习辅导为突破,导之以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

  如在教学《大海的歌》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

  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

  如教学《听》一课时,给学生的预习提纲是:①熟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的是谁?什么事?②利用字典学习13个生字词;③结合课文理解“槿紫、凝神、溢到、生怕”等词语;④划分段落。

  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打造精品高效课堂,促好的阅读习惯养成。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记一次乒乓球赛》一课时,单元训练项目是“掌握文章段落”,在学生初步掌握自然段的基础上,交给学生掌握意义段的方法。我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知道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接着让学生按着“报名-预赛-决赛”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语句说出了段落大意,并学习这种分段方法。

  本文后面有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回忆精读课时用的分段方法,然后,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深入思考,让学生自己独立练习给课文分段、分层。

  在《读读说说画画》上,为了巩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配有三篇课外自读课文,运用课堂学习的方法,经过自己独立阅读,反复练习,分段,归纳段意,逐渐提高了学生分段,归纳段意的能力。

  三年级的阅读量较大,如第五册教材,共48篇课文(其中精读课36篇,略读课12篇)16个练习(48篇课外自读)。教学时,如果平均用力,单篇教学既完不成教学任务,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运用精读带略读,课内带课外,一篇带多篇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总之,集中识字后三年级阅读教学,要加强词句段的训练,打好阅读基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加强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理解方法4

  一、阅读方法

  1、认真阅读,整体感知

  一般要求孩子至少读三遍。通常阅读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速读。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

  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

  三年级的孩子还没达到倒读的水平,所以我现在还是引导孩子先读文章。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以及“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2、仔细审题,切忌粗心

  首先要静下心来,认真读题。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有很多孩子都是因为粗心而导致失分的,例如要求给加点的字注音,有的同学反而把加点的字给解释了。有的本是要求写近义词,结果却写成了反义词。因此在做题的时候要仔细认真,弄清题目要求。

  3、按题目要求,完整答题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的文章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再次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可让学生用笔在文章中做一点相应的标志符号。同时我们一定要提醒孩子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答题时间,先易后难是做阅读理解题目时的一般方法。

  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学会放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容易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4、用心检查,避免错漏

  在做完阅读理解题后,不要马上就放到一边。要让孩子养成即时检查的习惯,马上就把这一部分的题目再通读一遍,以免发生做错或漏题的情况。当然在完成整张试卷后,还会有一次检查的机会,但即时检查也有好处,因为大脑的记忆理解还存在当前的状态。

  有很多孩子就有漏做题的情况出现,尤其是那些加标点、划横线、划波浪线、找出中心句、选择正确拼音等这类题目,因为题目中没有括号和空格,孩子是最容易把它们放过的。

  二、完成阅读题的注意事项

  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还是有一定方法可寻的,我们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答。有很多试题在文章中就可以找得到答案,如近义词反义词等,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改头换面。

  回答问题时,对于用词造句要反复推敲,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不同的语境,要准确的使用词语。还要提醒孩子答案的完整性,尤其是问答题,句子必须做到通顺、完整。一般会引导学生按照题目回答,如“我明白了”“我懂得了”“我的想法是”“我的体会是”。我这里大致总结为4种。

  1、将问题放在上下文中思考。此方法适用于“理解词义;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找近义词、反义词、体验情景”等。

  2、让学生与作者进行角色互换,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此方法特适用于问答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题目。

  3、联系生活。即从文本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再扩大,想想与此有联系的东西:如学过的课文、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是否可帮助自己解题。此方法特别适用于谈自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类题目。

  4、结合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理解方法】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方法08-28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05-16

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09-30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08-16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06-08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12-12

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学习方法10-10

语文阅读理解04-17

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08-05

阅读理解教学方法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