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王昌龄隐居阅读答案

时间:2024-08-23 18:35:21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宿王昌龄隐居阅读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宿王昌龄隐居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宿王昌龄隐居阅读答案

宿王昌龄隐居阅读答案1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②。

  【注】①王昌龄未出仕时,隐居在石门山。常建辞官西归后到石门山一游,在好友王昌龄当年隐居处住了一夜,当时王昌龄外出做官,并不在此。②鸾鹤:鸾与鹤,相传为仙人所乘。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诗歌的内容与手法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首联描述好友隐居之所清静幽雅,是个隐居修身的好地方,可惜人去室空,徒留诗人一片怅惘之情。

  B.颔联写隐居之地的夜景,诗人夜中仰望,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诗人也想候着这清光陪同友人。

  C颈联写院中散步所见所感,花影像安睡在庭院中一样,苔藓在滋长蔓延,交代此庭院久未人住,早已荒废。

  D.本诗在意象选择上独辟蹊径,如“清溪”“孤云”“花影”等,既是隐居之处的'真实写照,又蕴含禅思佛理之趣。

  16.作为唐代隐逸诗的名篇,这首诗的“隐逸”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B “清光犹为君”以拟人手法写明月不知主人不在,仍来相伴,今天他也来陪伴我。

  16.①所写之景,隐居之景:②所写之情,赞叹隐士(友人)高洁情操:③所抒之志,抒发诗人归隐之志。

宿王昌龄隐居阅读答案2

  宿王昌龄隐居①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②群。

  【注】①王昌龄未出仕时,隐居在石门山。常建辞官西归后到石门山一游,在好友王昌龄当年隐居处住了一夜,当时王昌龄外出做官,并不在此。②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指溪水深不可测,王昌龄隐居之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之上。

  B.颔联写夜宿此地所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以拟人手法写明月不知主人不在,仍来相伴。

  C.颈联“宿”“滋”二字生动传神:“宿”,写花影像安睡在庭院中一样;“滋”,写苔藓在滋长蔓延。

  D.尾联点明志向,将要归隐与鸾鹤为伴,"亦"字是说要学王昌龄隐逸,实际可能是劝他坚持归隐的初衷。

  16.明代谭元春在《唐诗归》中点评此诗:“是昌龄一幅小像。”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答

  15.A(“溪水深不可测”错,“深不测”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指溪水流得很远。“清溪深不测"可以翻译为"清溪流向深不可测的`石门山谷”。)

  16.本诗描写了王昌龄品格高尚、情趣高雅的隐士形象。(2分)在前三联中,诗人以隐居环境的清静幽深来侧面烘托王昌龄的形象。(2分)在尾联中,连诗人自己也动了离开俗世隐居的心思,衬托了王昌龄清洁高雅的隐士形象。(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宿王昌龄隐居阅读答案3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此诗于常建辞官归隐途经王昌龄入仕前居所时所作。常建和王昌龄是同年同科进士及第的好友。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常建沦于一尉,只做过盱眙县尉,此后便辞官归隐于武昌樊山。王昌龄虽然仕途坎坷,曾有短暂归隐,但此时已登仕路。

  1、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2、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3、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4、群:与为伍。

  (1)颈联两个动词宿、滋用得生动传神,请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4分)

  (2)诗歌尾联是什么意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

  (3)从本诗看,隐居者有怎样的人生情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本诗作者对王昌龄的隐居是怎样的态度?

  (4)齐梁隐士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而常建说王昌龄隐处唯孤云。你是怎样理解本诗中孤云这一意象的?

  参考答案:

  (1)宿字,写花影象安睡在庭院中一样(1分);滋字,写出了苔藓在滋长蔓延(1分);暗示这里少人活动,甚至久未有人,突显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1分);两句写出了隐居之地寂静而不乏生机,与人事疏离而与自然亲近的情趣(1分)。

  (2)尾联是说我也要辞别俗世,到这里与鸾鹤为侣,隐逸终生(2分)。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1分)(或者,表达了对王昌龄原先归隐的追慕,深情地呼唤王昌龄和自己一起归隐。)

  (3)隐居者有清高的人生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从其屋前有松、屋边种花、院里莳药可以看出来。诗人对王昌龄的隐居很认可并表示自己也将归隐。

  (4)白云孤,更见隐者之清高。清人徐增说:唯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种说法也有道理。(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

【宿王昌龄隐居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宿王昌龄隐居阅读答案11-08

《宿王昌龄隐居》阅读赏析01-10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及赏析10-02

唐诗《宿王昌龄隐居》鉴赏03-28

《宿王昌龄隐居》唐诗鉴赏01-09

(精选)宿王昌龄隐居原文及赏析07-04

《宿王昌龄隐居》诗歌赏析07-17

宿王昌龄隐居原文及赏析02-05

《宿王昌龄隐居》全诗及鉴赏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