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行阅读以及答案

时间:2021-03-18 19:20:54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秋行阅读以及答案

  秋夜学案及答案

秋行阅读以及答案

  课题:《秋夜》

  一、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字豫才,现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 》等。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毛主席曾称他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二、 作品背景:《秋夜》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当时北京的政治环境正如鲁迅所说:“实在黑暗的可以!”北京当时正处于段祺瑞政府的统治下,黑暗势力猖獗,革命形势正处于有低潮到高潮的前夜。这篇散文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揭露社会的黑暗,赞颂抗击黑暗、追求光明的战士,是一篇寓意深刻,战斗性很强的文章。

  三、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枣树虽势单力薄、孤独无援,但毫无惧色、直刺天空的描写,热情歌颂了枣树不畏强*暴、不受蛊惑、顽强战斗的精神,表现了作者与黑暗势力抗争、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

  四、【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意。瑟缩( ) 窘得( ) 蛊惑( ) 丁丁( )栀子( ) 敬奠( ) 猩红( )呵欠( )花瓣( )弧形( )乱撞( )

  2【词语释义】 蛊惑:毒害,迷惑。驱逐:赶走。 瑟缩:身体因寒冷、受冻等而蜷缩或抖动。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敬奠:恭敬地祭奠。 猩红:像猩猩血那样的红色。

  3辨析注音组词

  猩 渗驱梢瓣

  惺 惨讴稍辫

  五、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1段概括介绍后园有两株枣树。

  第二部分2---6段写- -------的秋夜景象。

  第三部分 7---10段写--- ------的秋夜景象。

  六、写作特点:象征手法的运用

  关于象征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者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作者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 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如红色象征喜庆,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把现实和幻想融为一体,确切真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格化的景物所代表的社会力量,寄托作者的爱憎情感,表现作者自身的战斗精神,运用象征手法的课文还有:《海燕》、《松树的`风格》、《井冈翠竹》、《白杨礼赞》等文章形象的象征意义

  夜空、月亮、恶鸟:象征 作者的情感:

  “小粉红花” 象征了 。作者对其的感情是:

  枣树:象征情感:

  小飞虫:象征 情感:

  七、品味语言

  1、“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如果把这句话改写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好不好?为什么

  点拨:不好。运用 的修辞,突出枣树的形象。作者这样写目的是。

  2、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句中的“秋”“冬”象征什么?“春”象征什么?

  “秋”“冬”象征 ,“春”象征。

  八、拓展积累。

  鲁迅名言诗句(积累背诵)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还有的。③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④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描写秋夜的文章有很多,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秋天夜景,把你看到的景物以及感受写出来

  参考答案

  一、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六、写作特点

  夜空、月亮、恶鸟:象征黑暗的恶势力 作者的情感:厌恶、痛恨、蔑视

  “小粉红花” 象征了那些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枣树的群众基础。作者对其的感情是:同情、赞美

  枣树:象征反抗黑暗的恶势力的坚毅不屈的战士形象 情感:赞颂

  小飞虫:象征追求光明的势力,象征追求光明,不怕牺牲的进步青年

  情感:喜爱、敬奠、称赞

  七、“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如果把这句话改写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好不好?为什么

  点拨:不好。运用反复的修辞,突出枣树挺拔卓然、自主自立的形象。作者这样写目的是加深读者的印象,树立反黑暗恶势力的正面形象。

  “秋”“冬”象征暂时的黑暗与腐朽,“春”象征必然到来的光明与幸福。

【秋行阅读以及答案】相关文章:

《背影》阅读以及答案11-13

观沧海阅读以及答案11-08

《长安秋望》阅读答案08-18

宗璞《报秋》阅读答案06-03

杜甫新秋阅读答案09-07

《山居秋暝》阅读答案11-19

《鲁山山行》阅读答案08-20

李白《清溪行》阅读答案06-12

河中石兽阅读以及答案11-07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以及答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