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难免会有事故发生,为了降低事故后果,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分享。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一、编制目的
为了切实提高我院应对突发食堂食品安全故事的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医院职工和患者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以防为主。
1、以保障全院医患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处置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时要以生命救助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将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2、本院职能部门应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积极开展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切实做好实施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3、工作中要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指导,与有关政策相衔接,确立决策科学、反应及时的处置方式。
(二)统一领导,协调配合。
1、成立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2、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管理的原则,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认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3、健全食堂食品安全信息报告沟通制度,整合本镇应急资源,加强协同作战能力;必要时迅速要求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调度应急资源,以应对突发食堂食品安全事故。
(三)信息公开、科学果断。
1、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公布相关信息,保障信息通畅。
2、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全院职工及病患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有关职能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依靠科学,提高效率,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抢救伤员,减少损失,并及时将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院职工及病患出现的'突发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置与抢救措施。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副院长)
成员:
2.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小组成员职责
组长:负责总体协调,组织、指挥、做出相应的应急工作安排。
副组长:协助现场整体工作安排,收集记录相关情况,形成文字材料。
组员:负责现场救治,与卫生、疾控、医疗等部门联系,查明事因,及时落实相关工作安排,并向食品中毒人员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五、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流程
1.对食物中毒者采取紧急处理
(1)停止使用中毒食品(饭菜);
(2)采集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
(3)组织好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4)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
(5)对中毒食物及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性措施;
2.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1)保护现场,封存剩余的食物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材料;
(2)为控制食品中毒事故扩散,责令商家和生产经营者回收已出售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3)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或监督销毁;
3.对相关用品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1)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具及工具,并进行清洗消毒。
(2)对微生物食物中毒,要彻底清洗、消毒接触过引起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以及存储过程中的冰箱、设备,加工人员的手也要进行消毒处理,对餐具、用具、抹布最简单的方法是采取煮沸办法,煮沸时间不应少于5分钟,对不能进行热力消毒的物品,可用75%的酒精擦拭或用化学消毒剂浸泡。
(3)对化学性食物中毒要用热碱水彻底清洁接触过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对剩余的食物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4.食物中毒紧急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和接受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应及时填写《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说明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以及食物中毒等有关内容。
5、环境处理组。由职能部门牵头快速查明主要污染源、污染种类以及污染影响,在职责范围内及时控制污染的扩建,消除危害,并对潜在危害继续监控。
六、责任追究
1.针对外包食堂,我院具有监管职能,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事故),善后工作由医院办公室,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集体研究,制定处置方案。
2.责任追究:外包人负责落实执行;属外包人管辖的,由食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集体研究决定。
3.事件处理结束后,立即着手清查隐患,堵塞漏洞,组织食品管理和食堂工作人员全员培训,并对员工进行情况通报和教育。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
一、总则
为加强门诊突发事件医疗保障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和医疗保障应急救治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医务人员对门诊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能力,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医疗保障、应急救治等各项措施,将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保障医院职工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诊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
为确保门诊楼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理门诊区域内的突发事件,保护患者、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1.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个部门负责本部门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各科室负责人积极配合,按照分级响应、分级管理的要求,落实应急处置的责任制。
2. 严格规范,处置有力。按照“建章科学化、工作制度化、行为规范化、办事程序化、监督过程化”的要求,严格执行各类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加强协调配合,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反应迅速。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涉及医院各科室、各职能部门、有关单位的,要主动配合,密切协同,形成合力,保证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处置果断有力。
4. 坚持平时工作和应急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要将事前预警与事后应急结合好,按照应对突发事件的要求,将应急处置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中,做好经常性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三)编制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四)预案适用范围
1.突发事件适用范围本预案所指门诊突发事件是指门诊工作中突然发生的、影响或可能影响门诊正常诊疗秩序,危及或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患者在门诊就诊期间,突然出现危及或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事件,主要包括昏厥、休克、猝死、严重输液反应等。
2.突发门诊运行保障事件。主要包括停电、停水、火警、电梯运行、网络故障等意外。
3.突发医疗投诉、纠纷事件。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在门诊就诊期间,因医疗争议在院内突然实施的影响医疗秩序、危及人身安全以及可能造成公私财物损坏行为的事件。主要包括对医务人员进行侮辱、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损害医院财物等行为。
2. 突发事件分级。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对门诊整体公共安全、环境稳定和诊疗秩序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医院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紧急事件。
(2)重大突发事件(Ⅱ级):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门诊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环境稳定和诊疗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医院多个部门力量和资源进行联合处置的紧急事件。
(3)较大突发事件(Ⅲ级):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门诊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环境稳定和诊疗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本部门及医院个别部门力量和资源进行处置的事件。
(4)一般突发事件(Ⅳ级):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门诊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环境稳定和诊疗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只需要调度本部门或医院个别部门力量和资源能够处置的事件。
二、医院突发事件应急事件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成立医院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二)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培训和演练。
2.做好日常安全工作,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3.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接到突发事件的报告,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各成员根据各自分工,履行各自职责,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注意分析事件发展趋势,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二)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办事机构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设在门诊办公室,负责日常突发事件的管理工作。
三、预警机制
(一)预测与预警。门诊办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预警级别和发布。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报告人、科室等。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短信、微信、警报器或组织人员逐科通知等方式进行。
四、应急处置
(一)信息报送与处理。
1. 报送的主要内容。
(1)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及初步统计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2)报送科室采取的应急措施及实施情况;
(3)需要门诊办协调的有关事宜;
(4)事件现场的即时状态;
(5)事件的后续报告即抢救或处理的情况(直到处理完毕)。
2. 信息报送的方式。
(1)医院各单位发生突发事件后,各科室应在第一时间内首先向科室领导和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非工作时间同时报告总值班。
(2)报告采用电话口述上报信息,并以书面形式做好记录。
(3)发现有隐报、瞒报、缓报的,将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3. 信息处理。发生突发事件,各部门及时进行受理、记录(登记)、报告,做好联系沟通等信息处理相关工作。
(一)门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处理及上报
(1)最先发现病情变化及意外事件的医务人员(包括导诊及分诊人员)为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现病人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事件,立即呼叫就近科室的医护人员,同时迅速做出判断。如病情允许搬动,立即将病人送至急诊科抢救。如病情不允许搬动,应立刻进行就地抢救,如患者心跳停止,需立即行心肺复苏。
(2)就近科室的医护人员为第二责任人,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急诊科(内线电话610,外线电话xxxxxxxx),并与第一责任人配合抢救。
(3)急诊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携带急救物品到现场进行抢救。
(4)如遇重大抢救或需多学科协作,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并报告门诊办公室(非工作时间报告总值班)。
(5)门诊办公室(总值班)应到现场指挥抢救,根据情况及时上报医务处和主管院长,必要时上报院长。
(6)经紧急处理后,根据病情办理住院、留观或离院。
(7)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门诊办公室向医务处、主管院长汇报抢救经过,相关科室人员完成病历并填写死亡证,行 政保卫处协助家属将尸体运走。
2.工作要求
(1)门诊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尽早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2)急救物品做到定时清点,保持状态完好,可随时投入使用。
(3)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参加抢救人员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详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并做好患者家属的解释工作。
(5)如患者无家属陪同,应及时联系家属并保管好患者的随时物品。
(二)突发医疗投诉、纠纷事件
1.风险分级一级风险:患方投诉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质疑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以上情况经耐心解释及简单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
二级风险:
(1)患方来门诊投诉人数少于10人,占据门诊诊疗、办公场所,干扰正常医疗秩序,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2)患方对门诊科室的诊疗过程提出质疑,经解释无效,影响其他病人诊疗的行为。
三级风险:
(1)患方来院投诉人数超过10人,聚众占据门诊诊疗、办公场所,严重干扰医院工作。
(2)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或者侵犯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干扰医务人员正常生活。
(3)停尸闹丧,拒绝将尸体移送太平间或殡仪馆,在门诊大厅设灵堂、摆花圈,拉横幅等行为。
(4)患方在门诊内实施暴力行为,造成物品损坏等情形。
2. 处置及报告
(1)发生一级风险的突发事件由当事人报告科室主任,科室不能自行处理时报告门诊办公室(非工作时间报总值班),门诊办公室(总值班)派人负责协调沟通,必要时请保安人员协同处理。
(2)发生二级风险的突发事件,科室立即报告门诊办公室和行保处(非工作时间报总值班,总值班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并通知门诊办公室和行保处)。属医疗纠纷方面的以门诊办公室、医务处工作人员为主负责与患方沟通协调,治安方面则由行保处协调处理,其他科室及职能部门配合。如门诊办公室不能协调处理可以移交医务处处理,必要时主管院长出面处置。
(3)发生或可能发生三级风险的突发事件,门诊办公室和行保处立即赶赴现场处理,迅速组织足够保安人员,采取有力措施,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医务人员及门诊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院公共财物的安全。在向主管院长报告的同时,向110或云岗派出所报警(情况紧急时,医务人员直接报警),并随时向医院主要领导报告事件动态。
(4)发生突发事件后,当事人或科室负责人应积极处理,职能科室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5)当患方有攻击倾向时,当事科室和个人应立即采取必要的自我保护手段,发生冲突的医务人员应尽量避免与患方直接接触。
(6)向警方提供有关患方人员违法闹事的证据,与民警共同做好患方的教育疏导工作,引导患方依法处理突发事件。
(7)收集和保全相关证据,包括病历资料、有异议的药品、事发过程中的影音资料等。
(8)科室应做好其他患者的诊疗和解释工作。
(三)突发门诊运行保障事件
1.门诊突然停电应急预案
(1)局部小范围或单个楼层停电,由各科室负责人直接电话联系电工班处理。
(2)门诊楼全楼停电,门诊办公室(非工作时间总值班)立即电话联系电工班和后勤保障中心主任。电工班应尽快查明原因,门诊办公室(总值班)派专人现场与相关部门(电工班和后勤保障中心)协调处理。
(3)如短时间内无法供电,应作好以下工作:
①后勤保障中心立即将情况通告门诊办公室(总值班)。
②门诊各科室 医护人员做好患者解释工作,门诊办公室(总值班)与行政保卫处共同维持正常秩序,及时疏散病人。③需低温保存的试剂、各种标本、药品,妥善安置转移到有电区存放。一旦供电恢复,应尽快完成各种标本的化验。④手工挂号、划价、收费,手工开具各类检查单、治疗单及处方,病情相对较重患者,引导去急诊科,启动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安全。
⑤正在进行的门诊手术,在确保安全、有效的情况下完成。
⑥正在抢救病人,医护人员应沉着、冷静,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必要时立即转入病房。
⑦各科室增派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同时加强巡视,注意防火、防盗。
⑧恢复供电后,电话通知患者来院完成相关检查、治疗,领取门诊收费收据。
(4)各科室应备有应急灯、电筒等照明用物,定期检查,保证完好状态,放置在固定地点。各种可充电的抢救仪器应保证有电。
2.门诊电梯运行意外应急预案
(1)电梯运行中发生意外情况(摔倒、夹手等),电梯安全管理员应立即处理,做好安抚工作,必要时报告行政保卫处。
(2)如果导致人员受伤,行政保卫处应及时通知门诊办公室(夜间总值班),安排伤者就医,保留就诊资料。
(3)如电梯内有人员被困,立即报告门诊办公室和行保处(夜间报总值班),派人现场协调处理。
(4)预期会出现较严重后果,门诊办公室上报医务处和主管领导,同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应急准备。
(5)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情绪稳定工作,避免事态的扩大。
(6)定期对电梯进行保养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电梯因故障停止运行时,应关闭电梯,并在各电梯口安放停用标识。
(7)重症患者转运需有医护人员陪同。
3.门诊火警应急预案
(1)小的火情立即使用灭火器扑灭火焰,防止火情扩散。同时报告科室主任和行政保卫处,以查明起火原因,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2)一旦发生大火,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①首先发现起火者立即告知周围人员,如遇到电起火,立即断开电源。
②同时报告119、行政保卫处组织灭火。报告时应讲清楚自己的姓名、单位和起火点的地址、楼层。
③接到报告后,行保处、门诊办公室要明确火灾方位,迅速赶到现场,察看火势,指挥火灾扑救工作。
④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
⑤工作人员组织患者、家属按就近原则从安全出口疏散、撤离。先疏散危重和不能行走的病人,同时引导能行走的病人自行撤离。疏散时告知病人抓住楼梯扶手,不要拥挤争先,防止挤倒踩压。
⑥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切忌慌乱、相互拥挤。
(二)响应指挥调度程序。
1. 突发事件发生,由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相关应急预案的启动,并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2. 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到岗开展工作,落实医院赴现场指导处置工作及人员,根据处置工作的进展情况协调相关支援事项,跟踪事件处置工作进展情况。
3.门诊办公室始终与事件发生科室保持联系,根据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4. 门诊办公室要做好突发事件处置过程的详细记录,由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定期检查。
(三)应急响应终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完成,由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必要时由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向上级单位报告。
(四)调查与评估。
1.事件完成之后,调查、分析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科室和个人未依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据《医院领导干部责任追究规定》和医院的其他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对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
一、目的
为了确保财务资金、财务数据、会计档案等安全,维护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对财务紧急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积极处置”的原则。坚持做好财务安全的预防工作,将财务安全意识贯彻于日常工作中,对不安全因素提前发现提前消灭。对于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处理。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涉及财务安全的各类事件的防范、应对和处置。包括危及现金、银行存款、财务信息系统及财务网络、会计档案等事件。
四、政策依据
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医院应急预案》等有关法规和规定,制定本预案。
五、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领导机构
为有效防范和快速、妥善处置危及财务安全突发事件,成立财务科财务安全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领导机构职责
识别涉及财务安全的各类事件;
研究制定财务安全应急事件的防范办法和应对措施; 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住院处、收款处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负责加强本部门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财务安全防范工作,做好本部门存放档案和计算机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在紧急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按照本预案流程进行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发展。
六、紧急事件
(一)盗窃事件
在财务办公室内或财务人员外出途中针对现金、支票、印章、其他票据等发生盗抢事件,一般可造成单位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亡。
(二)会计档案安全
在档案室、财务办公室或计算机房发生的会计档案损毁事件,如发生火灾、水灾、故意损坏等行为致使纸质或电子档案损毁。
(三)网络故障
指由于人为或客观原因致使财务信息系统或资金网络结算系统(网银或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产生故障,而不能正常使用。
人为因素主要指故意破坏或在网络维护中产生故障;客观因素 主要指由于网络运营商或系统提供商原因产生的故障。
(四)财务数据失窃
财务部门以外人员未经授权,取得财务数据(包括纸质数据或电子数据)的行为,不论是否将数据用于非法用途均属财务数据失窃。
(五)计算机病毒感染或电脑黑客攻击
由于财务部门计算机或财务服务器感染各类计算机病毒,致使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或者计算机产生数据丢失、破坏,甚至造成银行账户资金损失(如木马病毒窃取资金账号和密码)。
(六)操作失误
主要指工作人员由于误操作致使资金损失或数据丢失,如出纳付款失误、资金结算人员通过网络平台付款失误,系统管理员数据维护的误操作等。
七、防范措施
(一)增强防范意识
出纳人员、网络资金结算人员、财务信息系统维护人员、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人员等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二)密码管理
相关人员要保管好自己所有密码,包括保险柜、财务信息系统、网银重客密码,不得向他人泄露,并要定期修改。
(三)财物管理
在离开办公室要将重要物品及时收纳妥善保管,如财务印章、保险柜钥匙、银行系统操作卡等,办公室内如没有本部门人员时, 离开时必须锁好办公室门窗。
(四)当在办公室附近或取款途中发现可疑车辆、人员,应加强警惕,必要时向领导小组成员报告。
(五)所有财务人员都要注意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定期检测报警系统、监控系统、防盗门窗、保险柜的性能,确保各安全设备正常运行。
(六)所有财务信息系统的操作员,都要注意严格执行系统安全规定,不得向别人出借自己的用户名,不得在公共场所登陆系统。
(七)网上银行所有操作必须在办公室指定的计算机操作,不得在指定计算机以外(如在其他单位、其他部门、操作人员家里、公共场所等地方)的任何计算机操作。
(八)加强对财务付款审核工作,也包括通过银行柜台办理和通过银行提供的网络结算系统两种形式,防止由一个人操作而引起的操作失误。
(九)从各个关口把好财务数据保密关,如对外提供财务报表,信用等级,资金证明,财务账簿和会计凭证,以及电子数据通过网络失窃或外单位人员(软件、硬件、网络等服务商)进行数据拷贝等。
(十)严格按照管理要求做好电子数据的备份和保管工作,手工备份要及时,自动备份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备份结果,对于备份结果要多处分处保管。
(十一)对于财务部门专用计算机,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操作,并要严格按照指定用途使用,如税务专用、银行结算专用、NC 系统专用要严格区分,一般不得串用。
(十二)财务人员因工作调动而进行工作移交,除移交纸质文 档和实物外,还要移交电子数据和本人使用的计算机。
(十三)信息中心要做好财务电子数据的备份和储存工作,定期对服务器和电子数据存放地点,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八、应急事件处理
(一)盗窃事件
在办公室中或外出途中遭遇不法分子时,财务科工作人员应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
发生暴力事件,工作人员应尽可能避免与歹徒发生正面冲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记住歹徒的相貌、年龄、身高等基本特征。如有犯罪车辆,应记住车牌号或车型、车身颜色,方便公安机关追查。如现场有人受伤,应拨打“120”急救。
如果发生盗窃事件,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并保护案发现场,同时做好保密工作,避免产生不良影响,以便领导小组统一指挥。
(二)会计档案安全事件
对于危及电子数据安全的事件,第一发现者立即报告领导小组并通知计算机网络中心采取有效措施,如进行存储设备保护,数据转移,数据恢复等操作。
(三)网络故障
当财务系统网络出现故障时,致使所有成员单位不能正常登录财务系统服务器,由管理员直接向信息中心报告,由信息中心人员进行初步诊断,查找原因,分析所造成的影响或后果,判断修复需要的时间,如果在短时间内(半小时)可以修复的.,计算机网络中心立即进行修复,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修复的,立即通知所有成员 单位,并向领导小组报告,进一步确定解决方案。
当资金结算网络(网上银行和国库集中支付服务系统)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立即联系银行或财政部门技术支持人员和信息中心人员,联合进行修复,必要时可以请网络运营商参与解决问题。
如果在网络出现故障时有急需要收付的款项,由资金结算人员到开户行柜台进行办理手工结算,或者使用银行网络进行办理。
当 HIS 系统无法登录时,收费处暂采用手工收费方式维持基本业务,待系统正常后进行数据补录。
(四)财务数据失窃
当发现财务数据被窃取,发现者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控制数据散播,尽可能将损失降至最低。并组织相关人员对被窃情况进行分析,查找数据被窃取的源头和渠道,分析窃取者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判断可能导致的后果,进一步查找窃取者。对于难以查找窃取者的情况,由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对于因数据窃取未给医院造成损失的或损失较小的,由领导小组给予相关人员处分,包括数据窃取者本人,配合数据窃取的人员,在数据管理方面失职人员等。对于因数据窃取给医院造成巨大损失的,医院移交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理。
(五)计算机病毒感染或电脑黑客攻击
当财务计算机系统受计算机病毒感染或电脑黑客攻击,致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时,计算机使用人员直接向信息中心报告,由信息中心人员进行初步诊断,查找原因,分析所造成的影响或后果,判断是否产生数据丢失或破坏,是否被窃取银行账户信息(如用户名,账号和密码)对于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信息中人员进行维护后继续使用,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包括电子数据破坏,系统瘫痪, 资金通过网络失窃等,要立即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并向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对于情况复杂的案例,信息中心人员无法准确判断或正确处理的,可以请外部相关合作单位协助处理,如软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硬件提供商的专业人员。
(六)操作失误
对于付款操作失误,一经发现,首先与开户银行取得联系,确认该笔款项是否已经通过银行系统发生,如未发出,通知银行立即取消(适用于非实时汇款)。如果银行已确认付出,立即通知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和具体经办人员与对方协商,要求对方退回款项。
对于对方不承认收到款项或不愿意退回款项的,经多次协商仍无效的,领导小组可以决定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处理。
对于电子档案操作失误的,一般为误删除或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数据备份,一经发现,立即停止任何操作,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数据的恢复和抢救。
(七)相关人员责任
在涉及财务安全事件中给医院造成财务损失或名誉损坏的,相关责任人和各级领导均要求承担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于事件处理中有积极表现的责任人员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九、预案的制定、修订与执行
本预案由财务科制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
一、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治安保卫条例,规范医院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保护病陪人、医务工作者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维护本医院工作、生产、经营秩序,正确处置治安突发事件,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刑法》、《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省《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地方性法规及办法、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重大经济损失以及较大社会影响的治安突发性事件或事故。
四、预案体系
本预案为专项应急预案。
五、工作原则
纪律及奖惩统一指挥,快速反应,以人为本,迅速化解,减少损失;力争把突发治安事故的危害与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不得瞒报、缓报、谎报突发事件;不得阻碍应急工作;不得拒绝履行应急职责,延误应急时机;违抗命令,否则予以处份和处罚,情节严重者,将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做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事故等级
1、一般事件与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下并且不满足重大突发事件条件的事件与事故。该类事件事故采用医院内部规定的程序处理;
2、重大经济损失事件:重大经济损失是指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
3、重大突发事件:给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人民币1万元以上事件;造成人员重伤死亡的事件;给医院形象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事件;严重影响医院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件。
七、医院危险源
医院发生治安事件的主要类型:
1、重大斗殴事件;
2、群体性极端人员寻衅滋事;
3、重大盗窃事件;
4、针对重点人员和部位的恐怖袭击事件;
5、危害医院正常经营的其它治安性质的事件。
八、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应急小组架构
1、医院治安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
成员:院办主任、党办主任、综治办主任、财务科主任、总务科主任、医安办主任、设备科主任
2、医院内部各科室根据本科室情况成立以科室主任任组长的“治安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3、治安事件应急小队:
队长:综治办主任
副队长:医安办主任、警务室主管
成员:警务室全体成员、车管队全体成员、职能科室人员、治安事件相关科室人员
成员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负责治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急决策、整体调配应急资源与力量、整体指挥应急行动、应急状态解除、向政府部门汇报重大突发治安事件。
2、应急小组副组长具体落实应急小组决议和组长指示;组织指挥和统筹协调应急资源与力量;信息汇总分析;对外联络及信息发布;后勤资源与力量调配。
3、应急小组成员接到突发治安事件信息后及时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救援过程中通讯联络、现场处置、施救、费用借用、事故处理。后续办理事故保险索陪事宜。
4、科室治安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在本科室范围内承担与医院治安应急领导小组相应职责。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管理
1、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加强全体职工法制培训教育,增强、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2、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医院治安管理制度执行;
3、对医院全区域实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督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处理。并将一切可能发生的治安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
十、预警及措施
按照突发治安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根据“有备无患”的原则,对有关信息进行评估,当符合“重大经济损失或重大突发事件”的突发治安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应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进入预警状态;进入预警状态后,根据应急事件或事故的类别与性质,可能采取的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在适当范围内传递关于预警状态的信息,必要时广泛发布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物资,并妥善安置;
4、指示医院科室应急小组组员、应急小队进入应急状态。进行初步应急资源整合,做好调配准备;
5、需要报上级单位的,应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报告。应急响应
治安事件发生后,现场目击人员要立即向周边人员发出预警警报,警务室值班电话。
如有人员伤亡,立即拨打医疗急救电话120,情况严峻时拨打110。现场人员应立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正确处置初起事件。
警务室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组织值勤人员和备勤人
员前往事故发生点,组织应急处置,并将情况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
十一、针对治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突发刑事案件应急处置:
1、警务室工作人员接报或发现斗殴、流氓、暴力等事件,要第一时间通知警务室当班人员赶往现场并上报治安事件小组领导;
2、查明闹事人是否带有凶器及其人数、地点,维持现场秩序,疏散围观人员;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3、向小组领导报告事件发展情况,根据事件发展的严重性,建议是否报案;
4、小组值班领导3分钟内赶到事发现场,组织协警制止双方的过激行为,通过劝说、诱导或强制方法,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避免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
5、对现场进行保护,对外围人员进行观察,对可疑人员进行监视;
6、如实向公安机关讲述事件过程,积极配合其工作。
突发盗窃事件应急处置:
1、值班人员发现盗窃分子正在作案,应立即通知警务室严守医院各出入口,组织人员包围犯罪嫌疑人,争取当场抓获,连同作案工具、赃物一并送交公安机关处理,在现场有受害人的要一起到公安机关配合破案;
2、发现盗窃现场,盗窃分子已逃离现场的,要保护好现场,通知相关领导组织人员从外围包围现场所有出入口,监控值班人员重点监控各主要出入口,并汇报给值班领导并组织人员对现场附近严格清查;
3、发现形迹可疑人员,应暂请对方滞留在警务室,并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和警方进行盘查;
4、对可疑作案人员,可采取暗中监视或设法让其滞留,并报告公安人员前来调查;
5、保护作案现场,不能让任何人触模现场痕迹和移动现场的物品,经请示值班领导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听从公安人员处理;
6、警方调查取证时应将事主和目击者的情况如实向公安机关作出详细报告。
突发爆炸物、可疑爆炸物和违法物品的应急处置:
1、严禁非本单位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全体工作人员均有权阻止进入,同时汇报值班领导;
2、警务室人员检查发现或接到各类可疑物品的报告时,要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并留守现场,围起隔离带,阻止任何人接近可疑物品;
3、初步确认为可疑爆炸物品时,立即组织院内人员进行疏散,并设置临时警戒线,任何人员不得擅自入内,并拨打“110”报警;
4、对危险品和违法物品携带者一经发现,立即扣留,并带到警务室进行调查,禁止其离开,待公安人员到现场后进行调查;
5、经请示领导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6、待公安人员到现场后,协助公安人员排除爆炸隐患,积极配合调查;
7、如果爆炸已经发生,警务室工作人员和值班领导、义务消防队员要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抢救,协助运送伤员,稳定人员情绪,保护好现场,有秩序的开展疏散工作;
8、各级相关人员要积极配合领导及公安机关进行案件调查。
突发抢劫事件应急处置:
1、门卫人员在执勤中遇有公开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如强行掠取个人或院内公共财物的犯罪行为时,要切实履行保安人员的职责,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必须立即进行制止处理;
2、迅速制止犯罪,设法擒获或召集组织其他人员擒获罪犯;
3、如在楼内发生劫案,应通知值勤门卫,严格检查,组织人员对院内进清查,如罪犯逃走,应注意观察看清犯罪分子的人数、衣着、面貌明显特征、身体特点、所用的交通工具及其型号、品脾、特征等,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4、门卫人员接到报警立即封锁大门,并对出入人员严格检查出入证件,对去过案发现场的和怀疑携带盗窃物品的人员请其暂滞留在原处,并立即报告值班领导请警方进行盘查;
5、发现不法人员禁止其离开本院,应暂请对方滞留在原地,并立即报告值班领导请警方进行盘查;
6、封闭保护好现场,劫匪遗留凶器、作案工具等不要用手触模,不要让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如无固定现场的、无法将劫匪遗留的物品留在原处的、要一一收拾起来,交给公安机关处理;
7、访问目击群众,收集劫案情况,提供给公安机关,同时公安人员未勘查现场或未勘查完毕不能离开;
8、当事人或在场人员如有受伤的,要立即将伤者送医院急诊室抢救医治,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执勤中遇到不执行规定不听劝阻的应急处置:
门卫在执勤过程中,如遇到强行进入不准随意进入的区域、在不准停车的地方停车等,可采取如下处置方法:
1、处理问题时要态度和蔼、说话和气、耐心解释、以理服人;
2、对不听劝阻者,尽量想办法查清其姓名或单位,如实记录下来及时向领导汇报;
3、一般情况可门卫车管人员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告之我院的相关制度,请其今后配合工作;
4、发生纠纷时,车管人员一定要冷静,避免争吵,不能和对方发生任何冲突和过激行为;
5、若遇到个别人员蛮横无理,打骂车管人员,可立即通知上级主管领导,上级领导同此人共同协商妥善处理,若情节严重,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6、车管人员遇到上述情况严禁动手打架,本着以理服人的原则妥善处理。
突发醉酒滋事或精神病人的应急处置:
醉酒者或精神病人失去了正常的理智,有些处于不能自控的状态,很容易造成伤害,执勤人员应按如下方法处理:
1、进行劝阻或阻拦,让其离开管辖区域;
2、如果熟悉或认识醉酒者或精神病人,应设法立即通知其工作单位,请他们派人领回,并采取控制和监护措施;
3、若醉酒者或精神病人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可将其强制送交警务室,处理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
对突然死亡事件的应急处置:
在日常工作中,如遇突然死亡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因突发病死亡人员,先检查确认病人是否死亡,如未死亡应尽量采取抢救措施,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并迅速向上级领导汇报;
2、遇有突然死亡事故,自杀或他杀时,首先要保护好现场,而后报告院长和行政副院长,相关人员应在3分钟内赶到现场,并向公安机关、院急救中心报告;
3、对自杀人员,首先保护好现场,设立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待公安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寻找死者有无遗言等证据材料;
4、对他杀人员,首先保护好现场,设立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并坚决对现场人员进行控制不得离开,观察周围有无可疑人,待公安人员到达后,汇报有关线索和情况,协助破案;
5、现场目击者、警务室主任、行政院长须待公安人员取证、拍照完毕后,征得公安人员同意后清理现场。
当群体性冲击医院时的应急处置:
当门卫保安遇有群体性冲击医院的事件发生时,要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并报警,同时招集备勤人员进入应急状态;
2、密切注意群体性闹事者的动向。警务室人员利用有利地形,密切观察群体性闹事事件为首的和起煽动教唆作用的幕后分子,尽力记住他们的面貌特征和主要违法犯罪行为,采取可行措施减少医院的损失;
3、保持缄默;群体性闹事大多属于对立矛盾引起的,要解决问题只有依靠当地政府以及公安机关和有关单位,保安人员如果乱发意见,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所以,只能保持缄默。医安办的工作人员出面协调并根据现场的情形,和上级领导的指示,灵活、机动、果断处置。
十二、应急保障
后勤保障:确保应急器材装备、食品、饮品等物资的'供给,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经费保障:财务科负责紧急物质采购的资金和其它应急用款的调拨。
技术保障:水电管理人员、网络管理人员。
信息保障:警务室人员的手机正常使用,相关人员的手机、办公室座机畅通。
人员保障:各科室负责人。
交通保障:救护车司机抽调车辆保障突发治安事件的交通用车。
治安保障:警务室人员紧张时,可安排加班或依靠当地公安机关力量配合。
医疗保障:急救药箱、上级医疗机构。
十三、后期处置与恢复重建
各级应急小组成员根据分工合作,在充分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处理突发事件的善后及恢复与重建工作,包括:
1、全面盘点损失情况并以照片等形式保留证实性材料,以备保险理赔所用;
2、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消除负面影响、挽回医院声誉;
3、对相关人员进行安置、补偿;
4、现场清理、恢复应急装备与安全防护设备设施以及警示标识等;
5、排查并排除安全隐患;
6、修复或重建基础设施以及修复或更换机器设备等以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7、进行必要的重建或恢复生产动员;
8、必要时对职工灾后心理进行疏导或矫正、资助或慰问受灾严重的职工及其家属。
9、保险理赔: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需保险机构参与赔付的事件,财务科及时与之沟通,尽快开展保险理赔工作。
十四、应急培训演练及应急能力考核
1、各科室应加强职工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突发事件预防常识,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和心理准备,提高职工的防范能力。该类培训与宣传,每年至少一次;通过集中学习形式或采取灾害模拟演练进行;
2、本科室应急小组应加强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各科主任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结合应急系统化要求,打造本科室应急力量。应急性质的培训每年至少一次,如果事故或其隐患出现,则必须适时培训;培训方式主要是结合工作实践,以促进“应急意识”的提高;
3、应急小组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性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4、应急能力考核:为保障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并实现应急体系持续改进,医院治安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对各科室应急制度和工作程序的执行与完善情况,队伍建设、人员培训与考核、应急装备和经费管理与使用等情况,实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十五、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治安事件应急预案综治办管理。应急预案的变更当应急技术、资源、职能发生变化时;应急演练或实践发现预案本身存在问题等情况下,可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并存档后试运作。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
一、总则:
1、目的:为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及时有效的采取各项防控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制定本预案。
2、处置工作原则:处置过程实行调查与控制措施同步进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的扩大化。
二、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组织体系及职责:
1、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1)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组织、协调应急处理工作。
(2)对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事件成立与否做出最终判断。
(3)决定本预案是否启动和是否终止。
(4)研究并制定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及疑似暴发事件时的控制措施。
(5)负责对外信息发布。
(6)按规定向市疾控中心及市卫生局报告。
2、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技术专家组
(1)医院感染暴发医疗救治小组
①负责对疑似病例进行会诊、讨论,明确诊断并积极进行救治。
②负责对本预案的启动及终止提出建议。
③调度各科医疗技术力量(医务部负责医师调度,护理部负责护士调度),保障救治感染患者工作的开展。
④负责患者分流转运及转运途中的医疗监护。
⑤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⑥根据事态发展及调查结果完善诊疗方案。
(2)消毒隔离及医疗护理小组职责:
①根据事件性质,负责消毒、隔离、防护技术指导和具体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工作。
②协助调查医院感染发生原因,做好标本采集。
(3)流行病学调查小组职责:
①进行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②负责对感染病例发生地点、时间、涉及人数、主要症状和体征、可能原因等信息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报告。
(4)后勤保障组职责:
①负责消毒、隔离防护、救治药品等物资的应急供应。
②在接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通报后,总务部、药剂科应立即对医疗设备、防护器材、药品、消毒药械等进行库存检查、质量检修,根据库存状况及领导小组的进一步安排,进行紧急采购。
三、预案的启动
1、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程序及责任人:
(1)临床科室发生3例(含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由本科室科主任、护士长上报院感科,休息时间报总值班。
(2)检验科在短时间内(一般为7天),在不同患者的同类标本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立即上报院感科。
(3)在接到临床科室或检验科的报告后,院感科主任应立即向本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进行报告,同时报告分管院领导,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同时向医务部、护理部、药剂科及总务部进行通报,以利于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4)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分管院长应于1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报告,请求协助调查处理。
①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②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5)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分管院长应于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报告:
①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确认程序
(1)在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程序启动后,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应在1小时内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及专家组成员对暴发事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当领导小组成员出现不同意见时,由院长决定本预案是否正式启动。
(2)在本预案启动后,技术专家组必须立即召开会议,严格履行各自职责。
四、应急处置及控制措施
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同时,随着调查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1、查找感染源:院感科、细菌室应对感染患者、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2、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患者及相关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感染患者及周围人群发病情况、分布特点并进行分析,根据疾病的特点分析可能的感染途径,对感染患者、疑似患者、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确定感染途径。
3、对感染患者: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感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
4、切断感染途径:在确定感染暴发的'传播途径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感染源污染的环境采取正确有效的消毒处置措施。
5、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必要时对易感患者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接收新患者。
6、调查结束后应尽快将调查处置过程整理成书面材料,记录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并分析此次调查的经验与不足,制定今后的防范措施。
五、预案终止
在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被消除后,距离本院最后一例医院感染病例的最长潜伏期也无新的病例出现,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责成技术专家组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展态势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本预案是否终止。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院发生紧急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在医院职工及家属和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充分利用和发挥已有资源,对所涉及的机构、人员、设备、物资、信息进行整合,一旦出现紧急突发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及时应对,保证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
二、机构和制度
第一条、应急机构
1、医院组织成立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处理本预案下的突发事件:
组长:吕恒先
副组长:
丁红霞、赵振友
成员:李卫东、房斌、刘林、燕颖、郭蕾、王鑫君
2、发生突发事件后,由医院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组成工作小组。
第二条 报告制度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应当一经发现后迅速向总公司办公室报告,并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火灾等引起重大伤害事故的
(2)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
(4)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暴力伤害事件的
(5)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医院职工及家属人身伤害的事件。
2、任何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三、预案及处理流程
第一条 可能引发医院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由于种种因素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而挺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等是引发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第二条 预防措施
1、加强对职工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对医院有精神病症状人的监控;加强对精神病人的关心。
3、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第三条 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暴力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报警。打 "110 " 报警电话或者按紧急报警按钮。
2、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伤员抢救工作,并通知家属。
3、立即报总公司办公室、可先口头后书面。
4、保护现场,配合警方调查。
5、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
四、医院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第一条 可能引起火灾事故的原因:电线老化、乱拉乱接临时线、违章使用电炉和其他电器设备、液化煤气和煤炉共用、食堂油锅过热、易燃易爆物品使用保管不当、违章动用明火、乱扔烟蒂、小孩玩火等是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第二条 预防措施
1、院长是医院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根据消防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2、医院应当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指定专人负责消防器材、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经常检查和定期更换灭火器药品。
3、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基本消防知识,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4、加强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整改,保持通道畅通,不堆杂物。
第三条 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火灾,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打 "119" 电话报警。
2、立即切断着火楼的电源。
3、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线路迅速疏散人员,
4、如有伤者要及时送上级医院救治,并及时通知家属。
5、在等待消防车到来期间,可组织医院职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扑救。
6、灭火后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相应的调查工作。
7、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追究责任,维护医院的利益,并协助处理善后事宜。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7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设立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业务副院长
组员:医务处、院感科、护理部、感染性疾病科、药剂科及检验科主任
二、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报告
1、发生医院病毒感染肆虐盛行趋势时临床科室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呈报院感科。
2、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于12小时内报告县卫生局,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3、证实出现以下情形时:10基准以上的医院病毒感染肆虐事件;出现特定病原体或者崭新播发病原体的医院病毒感染;可能将导致关键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病毒感染。应当按照《国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建议展开报告。
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三、发生医院病毒感染肆虐事件时,应当实行以下病毒感染控制措施:
1、院感科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并将调查证实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院领导。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感染控制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证,使感染控制有序、高效展开,将受到感染人群缩小到最低范围。
2、医务科负责管理非政府专家展开诊治,帮助临床科室搜寻感染源及传播途径,隔绝有关病人,避免感染源的传播及病毒感染范围的不断扩大。
3、护理部负责协调护理人员,协助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及病人安置工作。
4、检验科负责管理各种病原学检测。
5、药剂科、器械科、总务科负责应急物资、药品的准备和发放工作。
6、病毒感染管理科负责管理流行病学调查:
a、证实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病例进行确诊。
b、搜寻感染源:对病毒感染病人、碰触者、蹊跷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看护人员等展开病原学检查。
c、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d、制订和非政府全面落实有效率的控制措施:包含对病人搞适度的化疗,展开恰当的'消毒隔绝处置,必要时隔绝病人甚至暂停发送崭新病人。
e、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在科室的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作出判断。
f、出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订防范措施。
四、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措施:
1、积极开展医院病毒感染的监测:及早辨认出医院病毒感染盛行肆虐的趋势,及时实行控制措施。
2、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尤其是某些特殊抗菌药物的应用。
3、强化医院消毒杀菌效果的监督监测。
4、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5、强化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和管理,例如消毒及无菌操作、消毒产品的管理等。
6、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
7、及时汇总和意见反馈临床上拆分的病原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8、做好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包括医疗救护的药品及器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用品等,以保障卫生应急工作进行。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8
医院是一个人员密集且患者集中的特殊场所,随时可能面临各种突发事件。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医院内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其主要职责包括:
1. 对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2. 负责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资源的调配。
3. 组织并协调相关科室和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各科室设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突发事件的初步处理、信息报告等工作。
二、突发事件分类及应急处理措施
(一)火灾
1. 发现火灾后,立即拨打医院内部消防报警电话,并同时通知保卫科。
2. 利用就近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疏散周围人员。
3. 保卫科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引导患者和医护人员向安全区域转移,特别要注意行动不便患者的转移。
4. 消防人员到达后,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工作。
(二)地震
1. 发生地震时,医护人员应立即组织患者躲在病床、桌子等坚固家具下,或躲在墙角等安全三角区域。
2. 地震稍停后,迅速组织患者疏散,按照疏散通道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
3. 对受伤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并及时统计受伤人数和情况。
(三)公共卫生事件
1. 当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启动医院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2.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做好防护措施。
3. 检验科快速进行相关检测,为诊断提供依据。
4. 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三、应急物资保障
1. 医院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必要的医疗物资、消防器材、防护用品等。
2. 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有效性。
3. 根据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应急物资。
四、培训与演练
1. 定期组织医院全体人员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包括消防知识、急救知识等。
2.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突发事件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责任与奖惩
对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应急处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科室和个人,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9
鉴于医疗机构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承载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任,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事故或大规模伤亡事件等,为确保迅速、有效、有序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对社会的不良影响,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体系构建
组织架构:成立医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担任总指挥,各副院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明确职责分工,形成高效运转的.指挥体系。
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通过多渠道收集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应急队伍:组建由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等组成的应急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二、应急响应流程
接报与初步处置: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了解事件基本情况,初步判断事件性质、规模及影响范围,同时开展初步处置工作,控制事态发展。
信息报告与通报: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同时根据需要,向院内各部门及员工通报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现场救援与救治:组织应急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开展伤员救治、患者疏散、环境消毒等救援工作,同时协调外部救援力量参与救援行动。
后续处理与恢复:事件得到控制后,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清理,评估事件影响,制定恢复计划,逐步恢复医院正常秩序。同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三、保障措施
物资储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医疗救治、消毒防护、应急救援等物资,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调用。
技术支持: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急救中心等技术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技术支持体系,为突发事件应对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宣传教育: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院员工及患者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和修订。全体员工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预案各项规定,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0
社区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一环,直接面向广大居民提供日常诊疗与健康管理服务,其运营安全与应急响应能力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健康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医疗纠纷、设备故障及信息安全威胁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与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与影响,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体系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全面指挥、协调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设立应急工作小组:根据事件性质,下设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信息报告组等,明确各组职责,确保各司其职,协同作战。
二、预警与报告机制
建立预警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各类潜在风险的监测与预警,确保信息畅通无阻。
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突发事件苗头或已发生事件,立即按照既定流程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三、应急响应流程
初步评估与判断:接到报告后,应急领导小组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事件性质、规模及可能的影响范围。
启动预案: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明确响应级别,部署相关工作。
现场处置:各应急工作小组按照预案分工,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人员疏散、物资调配、安全保障等工作。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准确、客观地向公众通报事件进展及处置情况,避免谣言传播。
后续处理与总结评估: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组织力量进行后续处理,包括伤员救治、环境恢复、设备检修等,并召开总结会议,评估应急响应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案。
四、保障措施
人员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物资储备: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调拨所需物资。
演练与评估: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根据演练结果不断优化完善。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6-30
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15篇)04-09
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3-28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9-10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6-17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01-26
医院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通用13篇)08-11
突发事件应急暴雨应急预案06-21
最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0-05
考试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