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研修总结与反思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研修总结与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研修总结与反思1
本学年,我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完成自己所制定的研修计划,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简要总结如下:
读书:阅读各类书目,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我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精读了《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教育的理想和信念》等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工作之余,我欣赏一些文学书籍,《中外书摘》每期必读,常年坚持了阅读《教师博览》《小学语文教师》等专业杂志,从而不断充实了自己。同时还研究了孙维刚、王金战、魏书生三位教育家的关于如何做好班主任的书籍,并把这种思想与实践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研究: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准时参加校内外教科研培训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此外,我还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不断地反思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
实施: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语文研修总结与反思2
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悉心领会、积极实践,以更好的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我谈一下习体会。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质。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我们在理解这些基本理念时,必须把握好以下两点:
第一,语文教学对象的全体性。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不是为少数尖子学生设计的。例如,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祖国语文是祖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载体。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作为首要目的,使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具体落实。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干扰,语文课程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还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二、语文素质培育的全面性。语文素养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养。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的有机结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生活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大发展和突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和性学习,顺应了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大发展和突破。具体表现在一有利于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落实。因为小学生学习语文主要有两个通道:即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这两个渠道是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两翼”,相辅相成,既有紧密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二是有利于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是“润物细无声”。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加语文综合性学习,将大大增强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三有利于各类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探究的需要,随时改变原设计的思路,沿着更新的目标去探索、前进,以求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的进行设计活动,这样便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力。因此,在活动中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施展,智力因素都能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
3、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学习方法。
以往的教学突出表现为重结果,轻过程,轻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将“过程和方法”提到课程的三大目标之一的重要高度来强调,无疑是对旧教育思想的有利反抗。关注“过程和方法”,既遵循了人的的规律。同时,关注“过程和方法”,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化。对于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老师并不陌生,但是,从我们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把他们列为三重之一,就是要强化观念,坚决落实,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化。首先,“过程和方法”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尽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但在不少老师的眼里“主导”即“领导”,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课堂所有环节的设计都按着自己的思路,运行在自己设计的框架之中,而学生永远是教师操纵的对象,在这样“主导”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显然大打折扣。现在《语文课程标准》强化“过程和方法”,就要求教师把视角中心转到学生身上,要认真考虑才怎样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还要考虑给他们创造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机会来运用、提高。这样,教师必须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让学生活动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过程。所以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必然会引起权重的转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巩固。其次,“过程和方法”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教法向学法的转向。过去,老师设计的是教案,研究的是教法,现在,新课程标准强化“过程和方法”,就促使教师要把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方法去解决实践问题,即要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学法指导上。“课程标准”要求的学法指导,并不仅是简单的学习几种方法,更有着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会做人的深刻涵义。
冰心说:“文章写到有了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于他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他的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他自己的情感的独特的语言。这语言乃是他从多读书、善融化得来的鲜明、生动、有力、甚至有音乐性的语言。”当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有了创作的热情,有了对自我的表达,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已经成功了。语文教师不用将分数常挂心中,现行的高考作文评价标准正愈来愈倾向于对学生心灵的解放。只要我们的学生真正拥有了写作的自由和快乐,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语文研修总结与反思3
不知不觉,一学年已经结束了,在xx年里我积极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培训,以下是我对于这一年来的研修总结:
一、品读校本教研的含义,真正理解,真正去参与校本教研。
“国家兴衰在教育,教育好坏在教师。”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作为当代的语文教师,真的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提到日程,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不断强化和提高。
通过学习我明确地知道了校本教研的定义: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改善本校教学实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进而促使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目的。
作为教师要真正参与到教研的课题中,通过不断地发现琢磨研究需要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要真正地在校本教研中受益并且去让我们的学生和学校和我们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二、校本教研中要多关注自我反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努力在认真反思中前行。
“自我反思是教师个体与自身的对话,它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和基础。”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就是研究者,离开了教师个体的参与,校本教研将失去它的生命力。作为一名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一定要学着不断反思,每当参与一项课题的研究或者和同组的同事们或者校本研修论坛里的学员们交流时,都要想一想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问题自己应该怎么做,想着如何最大限度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以使自己更快地进步和提高。
比如在校本教研的时候,我们同组的其他教师总是会对一节课或者某一位教师身上存在的缺点进行实事求是地剖析,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及时记录,并且深刻地做以反思,如果同组的教师给自己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自己一定要听从并且尽快改正自己的缺点,我争取在远程培训平台的带动下,争取在校本教研的大气候下尽快地成长起来!
三、在校本教研中,要多关注同伴之间的互助,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同伴互助就是教师与同伴之间的对话。在教师反思的基础上,要不断地开放自己,分享交流,彼此学习、共同成长。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仍然需要明确自己的身份——研究者!教师是校本教研中的主人。在学校为我们创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之后,每个科研组的同伴们可以自由地交流观点、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成果,教师之间就是最好的合作者。打架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四、校本研训中如果能够得到专家的引领,将会带到教师更快地提高。
专家的引领就是实践与理论的对话,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机会与语文教育专家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但是我们可以优化校内人力资源的整合,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我们可以多在网络中学习或者多购买一些语文教育书籍来阅读,遇到困惑了及时消除困惑,遇到难题了及时解决难题,心中想着提高和发展,就一定会有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很有幸参加这次培训,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到了教育方面的专家,我们要在这样的校本研修中真正去领悟专家讲座的精髓,在浏览回复时我也学习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吸收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虽然不能一一领悟透,但是我会慢慢地去将自己不懂的地方琢磨透的!
语文研修总结与反思4
教学设计是为了支持有效的学习而预先对教学所进行的规划与组织,是对学生学习业绩的解决方案或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它是一种改进教学的艺术,也可称为“教学策划”。本文谈点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体会。本人认为教学设计大体可分为四个过程:备课—授课—提问—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备课。
1、备课时应认真研读课标,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地整合与处理,主语也应以学生为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采用“体会、体验、认同、感悟、感受”等心态词汇。在课堂教学中,更要能始终贯穿目标,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不仅包括学生知识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应包含学习方法与情感体验等方面。
3、教学开始时首先展示单元或本课总体结构。
4、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层次性强,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及开放性的问题。
二、教学设计的第二点任务——讲授。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选择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讲授法、情景复现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法等等。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具体来说比如“讲授法”是一种最传统最基本的历史教学方式了,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方式仍然有它的'特点和优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根据教师的特点和可行性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步骤,而科学的教学设计则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选择适合学习任务和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和媒体,因此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教学设计的第三点任务——提问。
“提问”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要想成为学生主动参和的、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提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新问题是联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纽带,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手段之一,因为许多教师仅仅将提问看作是一种很简单而随意的教学方式,没有深入地思索运用时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在提问的科学性、启发性、目的性、交互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失误。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心理差异和教师教学的个人素质,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出发,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出发,教师亟待对课堂提问的策略加以探究。
四、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任务——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作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教学反思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任何教学设计,都有“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之嫌。因为课堂是动态的,“每一堂课都是一条不同的河”。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后对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学习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总结和反思教与学的得与失。因此可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没有反思的教学设计是不完整、不科学、不合理的设计,从此层意义上讲,反思教学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重视。
语文研修总结与反思5
1.抓住关键,从教师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课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讲解诗歌鉴赏课时,我先从分析《东风破》,《菊花台》这些流行歌曲的美妙之处开始,引起学生的向往,再讲解诗歌鉴赏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便很好。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简单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用心。
2.务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用心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3.培养学生的几个小习惯。
其一,记的习惯。掌握科学的记忆习惯。科学的记忆方式,无论是联想法,还是其他,记住一条,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考试要在必须的时间内,其实生命的基本单位不是时间吗?必须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而且要及时复习,语文不是短时间能出成绩的,但是不要以为一次的好成绩,就忘乎所以。
其二,爱读书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不要以为名著就是买来放在那里看封面的,而伟人传记,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旧时的说法文以载道是之。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且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构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从应试来说,也有其现实好处。
其三,动手的习惯:就是写的习惯。很多的学生背诵了不少,口中的话滔滔不绝如绵绵的江水,但是写得时候却如挤牙膏一般,那么平常就写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透过日记能够看出一个学生很多方面的问题。不要以为大作家都了不起,其实还不是都写出来的。
其四,向别人学习的习惯:善于向别人学,甚至要会“偷”学啊,三人行,必有我师。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也要有的,现今的竞争,让我们不再有“铁饭碗”了,而从实际来说也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其五,怀疑,好问的习惯。改编一个笑话,为什么嘴在耳朵前面啊,就是让你问的.,让耳朵在后面好好听的。
4.注重语文的渐进性,透过设置阶段目标,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信心对于高中学生更为重要。高中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立刻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忙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从简单问题开始,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容易得分,甚至容易得满分,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再逐步过渡到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难点上。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从而,提高成绩。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语文研修总结与反思】相关文章:
研修反思总结01-19
研修总结反思02-23
研修总结与反思01-23
语文研修总结10-17
语文的研修总结04-05
语文的研修总结05-22
远程研修总结与反思11-30
远程研修总结反思03-15
语文研修培训总结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