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1
对孩子来说好的习惯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学习成绩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习惯的比赛。“习惯决定着命运”。小学阶段是孩子自觉性、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下面我从家庭角度,谈谈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些体会,将其概括为两点:
一、玩乐和兴趣相结合,父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一个孩子有了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老师教育起来省心,在家妈妈也少操心。作为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什么事对的,什么事错的,什么时间该做作业,什么时间该玩。从孩子一岁半开始我们就为他订购《乐智小天地》,孩子对巧虎这一形象人物很感兴趣,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常仿效巧虎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三年的巧虎相伴给儿子的幼儿生活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也给孩子增添的不少的生活常识:玩具每次玩过后都会收拾放在玩具桶里,看过的卡通书、光碟都会还原摆放,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睡觉前刷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时还学着巧虎的样子批评偶尔有不好习惯的爸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越发感觉到榜样的作用。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我们越来越感到责任的重大,时时处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我们深信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行为的一面镜子。
正所谓有办事认真的父母,就有学习认真的孩子;有做事马虎的家长,就有作业马虎的孩子;有诚实守信的长辈,就有不说谎话的孩子;有不讲文明的`家人,就有不懂礼貌的孩子??因此,我们在家身先士卒,不仅在语言上教导孩子,更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孩子。平时在家早起整理床铺,闲时收拾家务,待人诚实守信,谦和坦诚,处事规规矩矩,有条不紊。
二、赏识、鼓励培养其独立性及动手能力。
对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不实行包办,让他学会做“大人”。说到做“大人”还有一段小插曲。记得那一次,儿子突发问我:“妈妈,我什么时候能像你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总是由你安排?”我脱口而出:“你能将自己的事情做得与妈妈一样的标准,你就是大人了!”不经意的一个回答让儿子走进自己的房间摆弄自己的床铺,收拾自己的玩具,虽然还是不够规范,但我很欣慰也很开心,因为给了孩子一个方向,孩子就会有一个标准,让他们学会历炼,才会长大。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难能可贵的是儿子现在已经完全的习惯了。很多时候,孩子自己的事情都是他自己安排得理理落落的。用孩子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这样不但方便拿,更加方便自己找。用妈妈的话说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快乐无比!
在生活中,相信孩子,鼓励孩子,赏识孩子,多给孩子尝试或是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表现,学会自理。俗话说得好“数落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
评中纠缠做错的事,还不如适时的肯定,淡化问题,给孩子的每次进步来一次鼓掌,给孩子每一次犯错后一次机会!珺燚是个很懂事也很乖巧的孩子,在家经常学着我的样子帮收拾做家务,不管做得好与不好,我都给予肯定。从中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孩子的动手能力。自从上了小学开始,他的睡房、书房、书包都是自己收拾整理的,而且天天都保持很整齐,很干净。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在尝试—总结—发现的过程中成长的。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时我也会深深感到教育孩子真的很累,教育好一个孩子真的付出好多好多!这就需要我们长久的督促和指导。但回忆起孩子成长的过程,我们都会感到很欣慰。孩子是每个父母心中永远的希望!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健康快乐地成长,相信他们一定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2
对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要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
一、潜移默化的榜样教育
儿童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在他生活环境中对他接触最多的人行为的模范。模仿是儿童最早的学习方式,父母如何待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等行为,对儿童来说,就是一本没有字的生动教材。所以,父母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主要前提,父母对人热情、诚肯、文明礼貌,孩子就不会对人冷漠、粗鲁,父母爱读书、经常看书、逛书店,孩子也会爱看书,父母的言行在无形之中就构成了孩子学习的榜样。
二、主动参与的体验教育
儿童年龄小,很多道理他们不能理解,因此我们要让他们在创设的环境和活动中亲自去体验。例如,要让儿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就可以组织一些游戏,不遵守游戏规则时,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游戏,或者在游戏中不能取胜,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儿童只有亲自的参与中才能体验,在体验后才有行为。
三、目标明确的训练教育
每个人的良好习惯,除了先天的不条件反射行为外,极大部分的行为均是后天习得的。所以,在儿童的生活中、学习中、做事中,根据年龄阶段的特点,父母对孩子进行必要训练,这也是儿童养成良好习惯所必需的。在训练过程中,父母对儿童行为的正强化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当孩子按要求做的时候,成年人一定要对他的行为进行表扬或鼓励。这种正强化会加速良好行为从被动转入主动再到自动,从而形成习惯的过程。
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教育
在生活中,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想法,或者理念,如能不能微笑对人,儿童看书、涂鸦时拿笔及看电视时正确的姿势;进餐时不对食物挑肥拣瘦,不偏食、挑食;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嚷,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等等,都是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父母如果能抓住身边的这些细节,就能让儿童自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3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在讲话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除了节假日,同学们每天都要上学,那么,我们到学校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太多了!在我看来,我们到学校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为什么这样说?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就是我今天讲话的主题:《培养良
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现代人类社会研究学者都有这样的共识:“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因此,教育家们都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那么,习惯是什么?简单地说,习惯是人们在较长时间里养成的生活方式。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大家都知道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达尔文所说的“规则”,便是指良好的习惯,当然也包括学习习惯。就连智力超群的科大少年班的学生,在谈到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都强调自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曾有一位美国医学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站在领奖台上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记得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我的老师就教育我们清洁卫生,对人要友善,不说谎话。”按理说这些与他的医学研究没有任何关系,但就是这些看似细小的习惯,成就了他一辈子的德行,为他的医学成功奠定了真正的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生长点,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撑性平台。
总的来说,习惯分两大类: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怎么样才能养成呢?下面我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是思维习惯。我们初中现在所学的知识是一些基本常识,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大多数都会用得着,有一些对一些人来说是用不着的,比如说,英语、数理化中的部分知识。有些同学肯定就会问了:既然用不着,我们为什么还那么辛苦去学呢?问得好!我的回答是:只有通过学习,特别是通过博学,才能使我们变成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人。通过学习英语,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先进的科学成果等等;通过学习数理化,完善自己的思维方法,数学里面的一题多解就能培养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看同一事物的思维习惯,甚至是逆向思维。思维习惯经常左右着我们看问题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往往决定于我们对于问题的看法,如果多几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其实就可以多一些智慧和豁达。
从前有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卖草帽的,一个嫁给了卖伞的。老太太经常是忧心忡忡,愁苦不堪。有人问她,你为什么整天愁眉不展。她说,“晴天,我就担心卖伞女儿的雨伞难卖。而雨天,又担心卖草帽女儿的草帽没人买,一想到这些,我心里便难受,吃不好睡不香!”问话的人听后,笑着说:“这个太好办了,你不妨这样想,雨天,卖伞的女儿伞肯定好卖,晴天,卖草帽女儿的草帽一定好销。这样,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你的女儿都不愁没生意,你还担心什么呢?”老太太按照这一说法,调整了心态,从此以后,果然吃得好睡得香,变得快乐起来了!老太太的两个女儿,就好像事情的两个方面。当你只看到消极的`一面时,就会悲观失望,忧心忡忡,当你换个角度,反过来看的时候,事情就会立刻转向积极的那一面。当你呈现了事情好的一面,心态就会随即转换,人自然也就乐观起来了。
再举个例子,有两个旅行者在烈日下焦渴疲惫地走在沙漠上,取出惟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旅行者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旅行者却高兴地说:“是吗?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好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个角度,就有了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爱迪生为了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进行了一千多次实验,当有人嘲笑他的失败时,他却自豪地说:”我已发现了一千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气度,这样的智慧,难道不让人拍案叫绝吗?!而这一切,不正是源于爱迪生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吗?
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影响着我们的心态,心态又影响着成败。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下面谈谈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有很多,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等。学习习惯平时老师都说得比较多了,我主要讲讲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也包括很多习惯,比如说家居生活习惯、出行习惯、相处习惯、卫生习惯等。
当我们走进一个人的家,特别是他的卧室就知道他的居家习惯。有些人的家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把家里的东西布置的整整有条,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温暖的感觉,充分显现出主人家的良好素养。而有些人就很随意,换了鞋随意放,换了衣服随地扔,门窗几年都没擦洗过,家跟鸡窝狗窝差不多。
现在说说出行习惯。作为学生,平时出行的方式主要是骑自行
车。我们大多数同学骑车出门的时候都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过马路的时候、通过十字路口的时候,总是确认安全了才通过,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但有些同学就不是这样了,在马路上横冲直撞,完全不把街上的车水马龙放在眼里,也不把自己和别人的安全放在心里,更谈不上珍惜自己跟别人的生命!还有些同学只顾自己的方便,完全没有顾及对别人造成不便,比如说阻塞交通(校门口)。也有些同学骑车回到学校后乱停乱放,有个别同学甚至连自行车都忘记上锁。如此种种不良习惯,轻者影响别人的出行、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或者是财物的损失,重者造成生命的损失。
再说说相处习惯。我们大多数同学与人相处的时候都很友善、很有礼貌,见到长辈师长问个安,见到同辈问个好,去到哪里都是个开心果,这样的同学谁不喜欢?但也有极个别同学好象全世界都欠他一样,见到谁都黑着脸,一开口就恶语伤人,这样的人去到哪里都是良好气氛的破坏者。
最后说说卫生习惯。(个人卫生、用餐习惯、光顾无牌摊贩、乱倒乱扔)
老师、同学们,思维习惯影响心态,心态决定成败;行为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坚持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是使学生变成更有教养、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行为端正、阳光上进的人;就是使学生变成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人。让我们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为将来美好幸福的人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4
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下成长的,学生则主要是生活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成长过程即为受教育的过程,一个班级的班风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一个良好的班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如:一个淘气的学生进入良好的班级便显老实些,而一个安分的学生到了混乱的班级也学会折腾起来。我在班主任之友上看到一个学生写了一份心得:“我到xx班后改了很多坏习惯,这应该感谢我到了一个良好的班级,每天进入教室,教室内人人自觉看书,认真学习。想起我原来的班,早晨一到教室,大家把书包一放,都去议论昨晚的电视节目,认真看书的反遭讽刺打击,也只好加入到议论的行列,每天早读乱哄哄的无人管,若有同学出来制使会立刻遭到攻击”。由此可见组建一个良好的班级,创造和谐向上的班级气氛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而良好班级并不是班主任的一道命令可以形成的,也不是班主任单凭热情与愿望就能发展的。怎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体呢?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总结了如下几点看法:
一、确立班级目标,形成集体意识
每个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和培养都是在集体中进行的。班集体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手段。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地区、学校、家庭,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个性相异。这些不同导致他们在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等多方面参差不齐,是一个松散的群体。需要班主任的组织和培养以及各种活动的接触,从而产生自发的人际关系,由松散的群体过渡到联合体。这就要使每个学生的生活目标与班级目标一致。班主任首先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制定出符合班级发展的奋斗目标。如:近期目标:本期进入全校“十佳”班级。共同制定的目标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同,从而把同学们的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会把自己作为班集体的主人,随时用“十佳”标准来约束自已的言行。才会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个集体成员积极性,使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使每个集体成员都感受到班级目标的实现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而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方式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实现目标的信心和动力,为整个集体创设一种平等、和谐、向上、团结互助的心理气氛,以形成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形成为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综合素质的坚实基础。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集体的活动没有自己的参加就不是一个完整的集体。同时也让他们以参与创造集体荣誉为荣。鼓励学生齐心合力为班级争光,、为集体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这样便创设了一个具有凝聚力,团结进取的班级体,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二、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行为规范
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还必须依赖于正确的舆论和规范。舆论和规范直接影响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学校的规范是由学校或班级明文规定的各种守则,这种规范是在一定外力下强制学生必须遵守的。另一种规范是学生在自己的群体中形成的大家认同的潜在规范。这种规范既无明文规定又非外力强加并通过舆论的褒贬迫使该群体成员加以遵守。正确的舆论就是班集体中大部分学生对同学的行为和班上发生的事情能明辨是非,分清好坏,以议论、褒贬的形式影响集体的思想和言行。正确的舆论向导能形成群体压力,促使学生遵守规范,从而保正群体规范的约束力。有了正确的舆论,不规范的行为在班集体中就得不到支持,就会被制止,遇到侵害集体或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事,就会受到大家的批评。如:某同学有不讲就卫生的习惯在教室内随地吐啖,便会受到大家的指责,陷于孤立,在这种群体压力下,该同学就会很快改正这种不良习惯。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培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学生的是非观,可利用墙报、黑板报等组织学生开展论、评论,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对正确的言行加以褒奖,对错误的言行加以批评和制止,在集体中经常开展批平与自我批评的教育,正确舆论的持久作用就会形成优良的班风。
三、抓班团干队伍的建设
班团干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在学生自管理中起主导作用。班主任应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学生认可的、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并能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乐于为班集体服务以及具有奉献精神的同学组成班团委。班主任根据每个成员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分工,明确责任,人尽其才,自理自治。班主任加强领导和指点。对班级工作中的困难予以鼓励,对工作中的失误班主任要承担责任,对工作中的成绩给予表扬和奖励。充分调动班团委的工作积性,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骨干作用,这样良好的班集体才能得以长期维系。
四、沟通家长,相互探讨,取得教育方法的最优化
“父母是孩子的最优引导者,环境塑造人。”家庭对孩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时常召开家长会,主动的对学生进行家访,电话交流等方式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交流学生的表现、学历成绩。讨论每个孩子的个性,看不同的学生应该怎么样进行教育。只有家校联手,密切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集体利益的最优化的思想理论灌输与学生的头脑,才能取得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对促进班级的构建有着重大的作用。
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级管理的组织者、班务工作的协调者、办学理念的践行者。作为班主任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纯熟的班级管理知识,还应有高尚的品德、敬业的精神。班主任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古言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班主任要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学生,但更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学生作到的,班主任应当带头作到;禁止学生做的,班主任应坚决不为。比如:基本的学生准则上课不要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上不要说话、交头接耳、接电话等等。课外要求学生不说脏话、不参与赌博。班主任在谈话的时候就应注意文明,娱乐时就应注意场合和方式。构建一个良好的班级也妻我们注重任何一个小问题,这能都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总而言之,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级体是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也是教师们坚持努力的方向,更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班主任应该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学生特点出发,利用各种可视及隐形的规范手段,通过老师的影响以及学生之间相互的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气氛,从而达到对班集体每位成员的正面引导。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5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在讲话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除了节假日,同学们每天都要上学,那么,我们到学校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太多了!在我看来,我们到学校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为什么这样说?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就是我今天讲话的主题:《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现代人类社会研究学者都有这样的共识:“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因此,教育家们都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那么,习惯是什么?简单地说,习惯是人们在较长时间里养成的生活方式。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大家都知道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达尔文所说的“规则”,便是指良好的习惯,当然也包括学习习惯。就连智力超群的科大少年班的学生,在谈到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都强调自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曾有一位美国医学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站在领奖台上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记得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我的老师就教育我们清洁卫生,对人要友善,不说谎话。”按理说这些与他的医学研究没有任何关系,但就是这些看似细小的习惯,成就了他一辈子的德行,为他的医学成功奠定了真正的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生长点,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撑性平台。
总的来说,习惯分两大类: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怎么样才能养成呢?下面我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是思维习惯。我们初中现在所学的知识是一些基本常识,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大多数都会用得着,有一些对一些人来说是用不着的,比如说,英语、数理化中的部分知识。有些同学肯定就会问了:既然用不着,我们为什么还那么辛苦去学呢?问得好!我的回答是:只有通过学习,特别是通过博学,才能使我们变成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人。通过学习英语,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先进的科学成果等等;通过学习数理化,完善自己的思维方法,数学里面的一题多解就能培养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看同一事物的思维习惯,甚至是逆向思维。思维习惯经常左右着我们看问题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往往决定于我们对于问题的看法,如果多几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其实就可以多一些智慧和豁达。
从前有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卖草帽的,一个嫁给了卖伞的。老太太经常是忧心忡忡,愁苦不堪。有人问她,你为什么整天愁眉不展。她说,“晴天,我就担心卖伞女儿的雨伞难卖。而雨天,又担心卖草帽女儿的草帽没人买,一想到这些,我心里便难受,吃不好睡不香!”问话的人听后,笑着说:“这个太好办了,你不妨这样想,雨天,卖伞的女儿伞肯定好卖,晴天,卖草帽女儿的草帽一定好销。这样,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你的女儿都不愁没生意,你还担心什么呢?”老太太按照这一说法,调整了心态,从此以后,果然吃得好睡得香,变得快乐起来了!老太太的两个女儿,就好像事情的两个方面。当你只看到消极的一面时,就会悲观失望,忧心忡忡,当你换个角度,反过来看的时候,事情就会立刻转向积极的那一面。当你呈现了事情好的一面,心态就会随即转换,人自然也就乐观起来了。
再举个例子,有两个旅行者在烈日下焦渴疲惫地走在沙漠上,取出惟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旅行者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旅行者却高兴地说:“是吗?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好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个角度,就有了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爱迪生为了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进行了一千多次实验,当有人嘲笑他的失败时,他却自豪地说:”我已发现了一千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气度,这样的智慧,难道不让人拍案叫绝吗?而这一切,不正是源于爱迪生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吗?
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影响着我们的心态,心态又影响着成败。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下面谈谈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有很多,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等。学习习惯平时老师都说得比较多了,我主要讲讲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也包括很多习惯,比如说家居生活习惯、出行习惯、相处习惯、卫生习惯等。
当我们走进一个人的家,特别是他的卧室就知道他的居家习惯。有些人的家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把家里的东西布置的整整有条,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温暖的感觉,充分显现出主人家的良好素养。而有些人就很随意,换了鞋随意放,换了衣服随地扔,门窗几年都没擦洗过,家跟鸡窝狗窝差不多。
现在说说出行习惯。作为学生,平时出行的方式主要是骑自行车。我们大多数同学骑车出门的时候都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过马路的时候、通过十字路口的时候,总是确认安全了才通过,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但有些同学就不是这样了,在马路上横冲直撞,完全不把街上的车水马龙放在眼里,也不把自己和别人的安全放在心里,更谈不上珍惜自己跟别人的生命!还有些同学只顾自己的方便,完全没有顾及对别人造成不便,比如说阻塞交通(校门口)。也有些同学骑车回到学校后乱停乱放,有个别同学甚至连自行车都忘记上锁。如此种种不良习惯,轻者影响别人的出行、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或者是财物的损失,重者造成生命的损失。
再说说相处习惯。我们大多数同学与人相处的时候都很友善、很有礼貌,见到长辈师长问个安,见到同辈问个好,去到哪里都是个开心果,这样的同学谁不喜欢?但也有极个别同学好象全世界都欠他一样,见到谁都黑着脸,一开口就恶语伤人,这样的人去到哪里都是良好气氛的破坏者。
最后说说卫生习惯。(个人卫生、用餐习惯、光顾无牌摊贩、乱倒乱扔)
老师、同学们,思维习惯影响心态,心态决定成败;行为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坚持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是使学生变成更有教养、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行为端正、阳光上进的人;就是使学生变成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人。让我们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为将来美好幸福的人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相关文章: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教案12-03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02-23
特殊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02-23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02-23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案例研究07-28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教案设计06-19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论文06-29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论文06-29
家园合作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论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