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辨识与预防》感悟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时常会受到启发,对某些事或人产生新的感悟,这个时候,写篇关于自己感悟的文章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到底应该要怎样去写感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辨识与预防》感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今天听取来自浦东教育研究院的严红老师做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辨识与预防》主题讲座,她轻柔亲切的语音,不急不缓的语速,将日常中常见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结合实际的案件一一阐述,让我们对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作为家长的我们深受启发。
首先,严红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几个不同的案例,如一个被称为笨蛋的孩子,其实并不是这个孩子的智力有问题,他只是有自闭倾向。再如一个13岁的女孩,她每天都需要将自己的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离开卧室前一再检查这些物品是否放好等,其实一开始家长都认为这些都是好习惯,但是到后来发现这种过度的习惯其实也是一种强迫行为倾向。这需要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平时细心地观察,通过主观经验为标准来早日发现孩子的一些问题。
其次,严红老师也给出了一些辨别的建议和方法。比方说家里有没有遗传史,孩子有没有现实感,是否和一般人一样或不一样,是否和同龄人一样或不一样等多方面来综合辨别。让我们知道从何入手,也打消家长的顾虑。
第三,以症状表现为标准,来观察和判断孩子的行为,必要的时候需要去寻求专业的机构或医生的诊断,但是不能随意的贴标签。课上严红老师以多动症状为例,分享多动症状的表现特征让我们排除了传统的误区,不是孩子多动就意味着多动症,它需要符合特定的标准。所以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形,可以去找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最后,在预防这块,严老师也给出一些她的心得。记忆犹新的是家长能否尊重孩子和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内心真实的想法,做到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的沟通比如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包括理解孩子的行为,有时他的行为不是故意的。要看到孩子的优势,要引导孩子的行为和规范,让其提升对自己的期待。帮助学生寻找到交流的真谛,同时成人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教会学生营建生活的意义。
总之,通过这次讲座我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青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儿童也是有患有心理障碍的可能的,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老师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减少出现心理障碍的可能性。要正确的引导他们才能避免出现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那么青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呢?
情绪行为障碍
情绪行为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时期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分离焦虑障碍,广泛焦虑障碍,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强迫症,癔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选择性缄默等。
发育障碍
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言语、认知、运动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上述任一方面出现问题,均会导致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或者精神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言语发育障碍,孤独症,学习障碍,语音障碍,口吃等。
睡眠和进食障碍
儿童青少年易于出现睡眠及饮食方面的问题,如:失眠,夜惊,梦魇,睡行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等。
个性发展问题
良好的个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如果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孩子容易形成个性发展的异常,如:自信心不足、自私、缺乏合作能力等。
其他心理障碍
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也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对患儿的社会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青少年心理问题原因
一、家庭的影响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偏重于智力开发,早在学前阶段就教育孩子学外语弹钢琴,学绘画,背唐诗。他们一心指望孩子各科考高分,不顾其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对他们提出过多的苛求。过重的压力、繁多的学业,几乎将孩子天真烂漫,敞开胸怀接受大自然和社会影响的机会全部挤掉。
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家长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智力开发一样重要,导致孩子的心理发展与智力开发严重失衡。智力开发超前,心理发展滞后,在青少年身上形成强烈反差,重智力,轻心理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心理素质造成了严重的先天不足。
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反常的家庭:不和睦的家庭,不检点的家庭,不自尊的家庭,不廉洁的家庭,不开明的教育,不健全的家庭。
二、社会的影响
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期,竞争愈来愈激烈,人际关系也显得更为复杂,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便越来越多,出现了某些不健康的思潮与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并存的局面。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各种淫秽,凶杀等不健康录像制品的泛滥,青少年接触社会传媒不良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是非分辨能力尚不够成熟的青少年,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三、学校的影响
当前,由于不少学校还未实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忽略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青少年有没有出息的唯一的标准,青少年也将考试升学的挫折看成是人生的挫折和失败。教师也很少告诉他们应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
青少年在考试,升学的挫折面前,想到家长或教师的斥责,自然感到惶恐,感到前途渺茫,有些人便选择了逃避的做法,对自己彻底放弃。有的甚至离家出走,给家庭、学校、社会、也给自己造成了不应有的缺憾。另外,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青少年心理上疲劳,情绪焦虑不安。不少学校的课业负担体现为三超:即超负荷的学习量、超高的学习难度、超长的学习时间。
四、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心理发展错综复杂。他们追求成人感,有独立性意向,但这些心理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依赖性出现矛盾。他们只要求权利却不愿尽义务,只要求被爱而又不懂得爱别人,产生明于知人,黯于知已,严以责人,宽以律已的不良倾向。
一些青少年过于自信、自负,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驱使下,故意表现得横蛮无理,甚至有意与教育者对抗。此外,青少年处在青春萌动期,对异性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容易出现早恋问题,其间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
青少年心理问题对策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青少年学生服务的工作力度,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能力建设,从而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健康的心理有助于青少年学生确立积极的生活目标与态度,培养健全的人格与个性。
(一)首先要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要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榜样,树立家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培养青少年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从根本上避免外在的、强制的、过度的教育,从而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二)其次要注重同伴之间的关系。青少年学生渴望同伴间的友情,这一时期的同伴的影响大大超过了父母、教师的影响,要通过有效的外部干预和帮助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和良好的集体认同感。
(三)学校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应包含心理健康养护的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以心理健康知识为主,后一部分则以心理、情绪调节最有效的方法为主。另外,学校应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班主任、校医等相关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学生心理行为异常、疏导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指导学生寻求医疗帮助的能力。
(四)建立和完善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档案。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档案可以记录和反映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生活的历程、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材料。建立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有助于更好的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特征,归纳出青少年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适合青少年学生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预防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青少年心理的表现
一、害羞或躲避。
有些青少年,遇到难为情尴尬事情,害羞,甚至躲藏起来,不敢面对现实。如在大众面前表演,与异性朋友接触,与老师及权威者表示自我意见时,有些性格内向敏感、缺乏自信心的青少年,常采用躲避、害羞的反应方式。
二、紧张、不安、焦虑或忧郁。
在对待严重紧张的事情上,如面临重要的考试,或与同学争吵,被老师责骂,人都会产生不安、焦虑或忧郁不乐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是一种警戒作用,也是防御性质。但过份紧张、焦虑、忧郁或闷闷不乐反应,则会影响日常生活,而且自觉很痛苦。
三、“身心反应”。
一个人心情紧张、不安或不悦时,不仅心理上有反应,而且生理上也有反应。如头痛、头晕、腰酸、背痛、恶心,手脚发麻、出汗、拉肚子、咳嗽、呼吸短促等等。有时情绪上的反应并不显著,而只有躯体现象,精神医学称之“身心反应”,即因心理上的应激与挫折而产生躯体方面的症状。青少年常常有这种身心反应,如被父母大声责骂而晕倒过去;功课未作好,怕上学校而感恶心,不舒服等等。
四、攻击、敌对、仇视行为。
青少年心理反应特点之一,乃是容易呈现反抗、敌对的态度,并采取攻击或仇视的行为。特别是对权威性的人,如家长、老师或管理人员,有时容易对他们采取批评,看不起或反对的态度,极端时还公开表现反抗,甚至采用仇视的行为。作为父母或老师对有这种倾向的青少年,宜避免当面挑开刺激,触发其反抗行为。
五、“动作化”倾向。
青少年另一行为特点,乃是冲动性,以“行动”来表现其心理问题。如与父母吵架,父母骂,滚出去”!则有些青少年就真的离家出走;着到朋友被人欺负,自己马上挺身出手,打起架来。青少年血气方刚,容易以直线行动来表达其情绪反应,精神医学称之“动作化”倾向,是青少年们特殊心理反应之一。
六、犯罪性行为。
有时候,青少年的行为问题牵涉到偷窃、打闹、结帮、闹事,或者从事社会上所不允许的性行为,产生犯罪性行为。依其性质,可分三大类:第一类,乃是由于青少年一时情绪上过份的反应及冲动性产生的违法行为,是与情绪有关的“动作化”表现。事后,青少年觉得很懊悔;假如给与适当机会,容易改过自新。第二类,是结伴成群的违法行为。通常在一个带头的人领导之下,一群青少年合群犯法。其主要心理,往往是想随合群众,被大家接受,在群体驱使之下,干起违法行为。有时,其群体被分散且失掉其带头人,则不再发生。第三类,乃是性的犯罪行为。即明知违法,但贪其利益、不择手段行事犯法。此类犯罪者,须长期管训,才有希望改善。
七、烟、酒、药物嗜好行为。
有些青少年,为了各种原因,尝试烟、酒、或其他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且成瘾,形成行为问题。致于其起初开始尝试烟酒或药的心理,有时只是为了好奇;有时是想模仿大人,以为抽烟喝酒就像是大人了。有时是故意想逗大人生气,有时,是想符合青少年群体特征,大家抽喝,自己也就跟着抽喝。有时是迷上了酒烟或药物的化学作用,借化学品来刺激,以至成瘾、停不了。
八、精神疾患
假如年青人患有特殊的精神疾病,则依其病情而呈现不同的精神症状。如强迫神经症者,常重复作一些强迫性动作,如反复洗手,检查东西,连自己想停也停不了。瘾症病人,一遇到心理冲击,则晕倒、抽搐。患有精神分裂症者则语言无伦次,且表现奇异动作等。依其病情而呈现思考、情绪、动作各方面的精神症状,是比较特殊的心理问题表现。
总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变化多端。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青少年们所遭遇到的心理压力与挫折也就不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成人的支持和辅导。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辨识与预防》感悟】相关文章:
预防校园欺凌青少年学生感悟08-11
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心得体会01-13
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讲座总结(精选5篇)06-28
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3-02
青少年心理辅导方案06-16
青少年心理辅导方案12-22
青少年心理辅导方案05-1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问题探讨论文03-19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论文03-01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