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通用19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通用1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1
10月27——29日三天时间,我在禹城观摩了市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学能手评驯活动。每一堂课都是具有学习意义,但都各有特色。对于正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这次观摩学习使我产生很大的思想震动,当然收获也很多。我谨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注重指导学生朗读,恰当点评学生的发言。
还给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在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入境界,并且还要生发联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读,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意。要达到这一步,学生应建立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老师讲解分析的基础上,学生靠阅读读懂、品析文章,可以形成自己的能力,如果靠老师讲解分析那永远是接受现成的分析成品,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在这次语文课堂上,都将阅读贯穿始终,对学生的读书通常做了如下安排:
1、观其大意,谓之粗读,只要求将课文读通,了解其大意。
2、参照有关注释和有关资料,细嚼慢咽,谓之细读,可提出疑难,请求解决。
3、在已然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品析美句美词。
4、细赏其文理构思,享受美文,谓之美读(或范读),通过这四步既发挥了学生的客观主动性,又在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培养。
很多老师会在课件上给学生出示“学习方法”,名字多样“温馨提示”,如王晓林老师在执教《五柳先生》品读课文环节是这样设计的: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括号中是这样提示的:(提示:如性格、爱好、生活状况、人生追求……)。让学生收获一种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个别老师很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三、设置简单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因此,很多老师在新课的导入中会有意地设疑,激疑或精心设计,或课前播放歌曲,或课前进行语言互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新课意境。
我对张士诚老师印象深刻,在他的课堂上,我发现他非常擅长并注重语言的运用,极其幽默。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活泼的授课方式,整个课堂欢乐愉悦,让我们听课老师也深深陶醉其中、乐在其中,很轻松。
四、浮华已随风飘去去,课堂本色显朴实。
这次听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执教的观摩课都比较朴实,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淡化了课件等的辅助作用。但有用的很有分寸。华丽惹眼的课件被几张简单的幻灯片或言简意赅的问题、扎实的读书练习所代替,真正还原了课堂本色。
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进行适时鼓励和评价。
课堂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不仅是某个环节的终结,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课堂及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适时鼓励和评价。这次活动中,老师几乎运用了及时评价,并且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个微笑等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如陈万泰老师在读完《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歌时,有一名学生读的非常好,陈老师用语言激励,更重要的是,当他用手掌抚摸在孩子的肩膀上时,那股力量应是无比的莫大,我想,这个孩子一生会记住的!
六、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调控课堂游刃有余。
教学基本功是所有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它既不是某些教师的特权,也不是个别老师的天赋,他是教师成其为教师的基本资格。可以说,这次语文教学能手评比活动中,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都比较的深厚,例如王晓林老师,她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课堂上通过讲授五柳先生,做到分析文本,又将先生的品格、嗜好誉为一棵大树的形象,首尾呼应,直观生动。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感到受益匪浅,对此我也仔细的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学,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基本功还应需加强,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方法应须改进,尽可能的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2
4月20日,威海市举行了优质课的评选, 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由于时间的限制, 我仅听了四节课:塔山中学张秀平老师的《孤独之旅》、威海中学丛旻光老师的《我的叔叔于勒》、蜊江中学袁晓燕老师的《伟大的悲剧》以及威海九中杜兰薇老师的《你一定会听见》。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在这几堂课中,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一, 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才认识到《孤独之旅》这篇文章原来也可以这样设计的, 那精美的电影更让我心动!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语文的教学。
第二,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让学生自由畅谈,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比如, 杜兰薇老师在《你一定会听见》中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学生各抒己见, 积极性很高!还有蜊江中学袁晓燕老师的《伟大的悲剧》,老师让学生在欣赏南极美景的同时,自己表达心中的感想。
第三, 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 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 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比如:塔山中学张秀平老师在《孤独之旅》中让学生反复诵读描写环境的句子, 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在《我的叔叔于勒》中, 丛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菲利普夫妇的语言,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人物的性格以及语言的描写手法, 并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了人物的性格。
第四,注重有效地延伸,领悟其义。在拓展延伸这一部分,张秀平老师为大家出示了《壮志在我胸》这首诗歌,让学生更加深刻透彻地体会到了“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这一重要含义。林清玄先生说过:心美则一切皆美, 情深则万象皆深。无论是郁达夫对江南的如诗如画的深情眷恋, 还是苏轼的乐观豁达的情怀, 只要我们有发现美的眼睛, 感受美的心灵, 世间万物一切皆美。课堂上只有教师的精心指导才能造就课堂深层次的延伸。
其次,就是老师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说教师的语言。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这四位老师的语言魅力深深的折服了了我;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直苦于课堂语言,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而在这一环节中,四位老师也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相应、合理的评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听了这四位教师的课之后,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当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慢慢地培养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使自己的体育教学不断地充实。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提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使自己不断成长。
总之,这一次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3
来xx高中教学三年,曾遇到很多困难,也有很多想法,所以曾和同屋老师探讨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思路,限于各种条件,只能搁浅。近日,期待已久的外出学习终于成行,满是欢喜。
不失所望,二中的一老一小两位政治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不同的风格。
小范老师的教学总的来说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有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小组合作探究,还有小组展示。形式上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自然,学生总体的表现也让我们赞叹。从知识点的把握上,从我的角度看,小范老师也有个别地方没有完全展开,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比较而言,老李老师的科班底蕴比教深厚,带有老教师那种严谨的风范,对知识的的整合有自己的观点,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但是她的班级小组学习就不是那么到位,小组内的讨论不活跃,各组也没有竞争意识,展示环节学生也不积极发言。这可能与开学初期同学们还不太适应有关。
课后进行了探讨。
关于深度,虽然教材有些变化,但他们还是按老的套路讲,能深则深。
关于导学案,他们否定了预习案的作用,说也实践过,但认为填空把学生限制住了。对这个问题我保留个人意见。这学期,我也在我们班尝试了使用预习案,感觉效果还可以。因为具体学情不同,我们的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即使预习了也不会看书。设置填空或简答可以帮助他们养成预习习惯。部分同学在“我的疑惑”里还真有问题提,我也就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水平及疑问,有的放矢。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及时检查预习案。自然,任务量增多了。
自我感觉,在教改中二中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尝试、总结、舍弃、尝试;也知道,外面还有更精彩的世界。所以很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的机会。学习自然是为了借鉴,所以回来后更有实践的想法。当然,我们要想在改革的路上图新,还需要有相应的`条件来支撑。我认为目前有以下三点比较为重要。
一、教室内多媒体硬件安装的必要性。一是“温故”的过程以课件呈现前两节课的知识线索,既提醒了学生,又将知识点串线成功,利于学生记忆。二是“知新”过程以课件展示教材上没有的公式、表格、例题,课堂容量大增。三是用课件呈现五套人民币并配以古典音乐,给学生以文化的熏陶,有效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以这个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即便还是目前这种大班授课,课件的辅助作用也会为课堂增色不少。
二、小班化教学、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载体就是小组,这相当于一个小家,几个兄弟姐妹熟悉了,交流了,才会有思维的碰撞和创新意识的产生。二中的五、六个同学围坐在一起并固定下来的形式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因为目前来说,大多数学校还是这种传统的课堂。也看过人手一台电脑围成圆桌似一圈的,那个太不现实了。在现有条件下重新排列组合一下即可。当然,人数以25—36人较为合适。
三、各科联动、备课组齐上阵。班级内小组固定,每科都进行小组讨论,形成一种常态氛围,学生慢慢就会适应,就会放得开手和脑。很多资料的收集、习题的挑选需要大家分工,工作量就会小些。
或许是因为年轻吧,总希望有所改变,不喜欢墨守成规。15年前来铁高补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那时老师留给我的印象,如今,我也登上铁高的讲台,还是这样的形象。不可否认,很多老师用他们博学的知识、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演弥补了这一缺陷,博得了学生的喝彩,但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有时也想,15年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得承认,人容易变懒的,或许那时连改变的想法都没有了,也是上上网聊聊天,与当初的喝个茶水看个报纸相比,这也算与时俱进了吧?
其实有时也怕改变,因为改变就意味着有可能失败,承受得起吗?但不失败是否就是成功呢?很多事做过了才知,也就那么回事吧。
听课总结?似乎跑题了。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如有失言,还请阅者见谅。哲学里有个观点,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在学校领导的英明领导下,铁岭高中的教改之路会拥抱胜利的朝阳。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4
听了蒋军晶名教师执教的群文阅读课和关于“群文阅读”的讲座后,我对“群文阅读”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以《文成公主进藏》“群文阅读教学”中,蒋老师用简洁而又亲切的语言带着孩子们在民间故事阅读中,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同时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孩子们带了快乐,让孩子们沐浴在书的芳香里,激励着孩子们去大量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
蒋军晶老师的讲座让我初步明白了“群文阅读”的特征。群文阅读是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 所谓“群文”,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要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那么从单篇到“群文”,对阅读教学而言,意义究竟何在?从她执教的课中,我明白了群文阅读的意义:首先是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原,其次,群文阅读是对真实阅读情状的模拟意义。群文阅读意味着“教”的改变,意味着你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不可能提太多问题,不能发起太多讨论;意味着老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不可能更深、更细(全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周活动总结及小结)、更透地讲析文章了;意味着你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不可能步步扎实;意味着你不能将“朗读”、将“有感情朗读”无限放大。“群文阅读”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因此,“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 因此,“群文阅读”更是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为此,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阅读积累!
此次活动,带给我们全新的阅读形式,随之而来的还有关于阅读全新的思考和探索。这是一场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革命,革命需要坚持和尝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是阅读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如何将阅读课上的得效、高效,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和改革。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5
复课后,我们的日常教学已经进入正轨。各学科教师在繁忙的日常教学之间,依然紧抓时间去听课,向其他老师学习,感受各位老师的课堂趣味与艺术。
听完课后,老师们会深刻总结听课后收获,大家一致认为,好的课,就是课堂上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把每一堂课的教学互动模式变的多样化,激起同学们对学习的兴趣,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课堂活动的.形式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活动要为内容服务。任何活动的设计都应是围绕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而不是讲究形式。
我们在课堂活动的设计时必须面向全体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任务可参与。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能得到发展。但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兴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也是不同,在学习能力上的体现也不同。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突出真实化,生活化。课程标准提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并积极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发展。把活动的设计拉进了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持久。
通过每一次的听课,老师们开阔了眼界,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更完美?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授的课?听课学习中,除去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更多的是自己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
通过短短的40分钟,老师们深刻感悟到了其他老教师们课堂的朴实,扎实,求实;感受到了他们对教学的热情,激情;感受到了他们对教法的慎重选择,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对教学目标的准确落实,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
大家表示,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要更多地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取得每一节课更多更好的效果。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6
本学期,我们焦山河小学组织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作为一名教师,我聆听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老师的课,收获很多,感受很多。置身于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的镇定自若,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低吟浅唱,或手舞足蹈,或激情朗读,或妙语连珠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几天来,我的感触颇深,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当我听着教师们的上课时,教师的语言魅力像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它能带领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把自己放飞在心灵的海洋。有的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陈建光老师的《赵州桥》,不仅教师的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更具有惊人的感染力。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说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精炼,都是那么让人回味。正由于此,不仅是学生,而且连听课的老师都被感染,为祖国的灿烂文化而流下自豪与感动的泪水。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温老师的这节课,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影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周总理的简朴、辛劳,用自己的语气读出来把自己的话写出来,最终落脚到让学生“读”上,让学生其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进一步深化了思想,仿佛把学生了总理的身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总理的简朴、辛劳。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7
今天,听了两位优秀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有魅力
当我听着这些教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和蔼,它能带领学生欣赏中国地图,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在教学小学三年级苏教版《北大荒的秋天》这一课时,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欣赏,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爱国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再者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激发了学生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与热爱,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倡导“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你把鱼放掉》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
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三、评价语言的收获
两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老师评价语言丰富,适时、到位,我记下了这些美丽的语言:没关系,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你最聪明,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别说孩子了,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两位教师的语文教学真正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她们的课不但具有“灵”性,很扎实,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很重要,需多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吧,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8
20xx年11月15日,在领导的带领下,我很荣幸地参加了陵水中学组织的如何运用导学案教学的同课异构活动。本次参加初中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的是九年级的两位老师,分别来自天津中学的马敬秀老师和陵水中学的杨文海老师。通过听两位老师的课,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很大,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自主化、艺术化。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老师讲的是华东版九年级的“《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虽然两位老师都运用导学案教学,并且导学案的设计都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学习目标、情景引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达标、小姐反馈。但是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各有春秋,以致使我从中学到了许多。
教师良好的素质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两位老师基本功扎实,能够运用导学案和多媒体课件的操作相结合,合理的把大容量的知识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在教与学中轻松解决。主要体现在利用导学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在教学中能够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拓展知识面。
在这两节课中通过运用导学案,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两节课授课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综观两位教师的课,感觉新课改理念在这两位教师的课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各自独特的教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导学案设计合理、高效,引导学生活动方法得当,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希望以后多进行相关的活动,多走出去,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以使自己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9
在上周的时间里,学校为了提高我们老师的专业水平,也为了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进步。学校领导安排我们几个老师到xx学校去听了几场课。这几堂课下来,让我收获颇多。不仅让我见识到了其他学校老师的教课方式,还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心得和体会。我想这正是此次听课的意义所在。
一开始我们几个老师来到xx学校,就受到了各位老师的欢迎,当然也包括学生。我们到达学校的每一处地方,都会有学生跟我们说老师好。在听课的时候,他们学校的学生也表现得十分尊敬老师。不得不说他们高等学院的学生素质和礼仪,都要高于我们普通院校的学生。在这一点上我必须得承认。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学校需要学习和进步的一点。在学校里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们的知识教育,我们还要加强对他们的素质教育,以及礼仪方面的一些培养。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才会是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孩子。
其次在他们老师的`教课方式上。我们在这段时间听了大概有4堂课左右,这4堂课的老师讲课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他们的课堂效果都是非常的好。从上课到下课,没有一个学生出现开小差的情况,全部都在全神贯注的听讲中。而且有的老师做的特别的好,他们会加入很多趣味游戏来跟学生们进行课堂互动。有了互动,课堂就变得更加的生动和有趣起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和热情也会变得更加高涨起来。不仅这些学生们会被带入其中,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也在不知觉中被带入了其中。甚至还蛮享受整个过程。所以我觉得在课堂上,适当的和学生们进行一些互动,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式,在回去以后,我也会多加参考和尝试的。
平常在我们这些老师讲课的过程里,有些同学们听的不是想昏昏入睡,就是在紧张的状态里。而他们学校老师讲课,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的轻松和愉悦。一堂课下来,都不觉得累,甚至还觉得有一丝意犹未尽的感觉。我想这就是他们学校老师教课的魅力所在吧。 这次听课我不仅学习到了很多,还感悟到了很多。我会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更加用心的来对待自己教学的每一天。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10
新学期开始,学校也展开了听课的活动,我也在这次的活动中旁听了其他几位语文老师的课程。而这次听课也让我感受颇深,每一位老师的讲课的风格都不同,或是活动性比较强让同学们能够时刻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或是娱乐性更强能够让同学们在听课的时候也不会觉得无趣,对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不让学生们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或是专业性很强的,在讲课之余会讲到一些涉及到的知识,像作者的生平,一些文章背后的'故事。而这些也都是很有借鉴的意义,我也通过这次的听课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也让我得到了很多的启发。
语文作为中国最基础的学科之一,有着很久远的历史性,上到文言文,下到现代的散文。每一种表现形式,表现手法都有着它特有的魅力和意义,而我们在教导学生们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也是更要让孩子们知道缘由是为什么。例如一首诗,为什么好,哪里好,这些我们是可以教给他们,但是孩子们能够在自己看到一篇文章的时候就知道好不好吗,这很难,所以需要我们去教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他们知识不如传授他们自己学习知识的方式和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更要强调这些。语文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枯燥,如果讲的好也是非常的有意思的。最近了解到一位名叫戴建业老师,在看了这位老师的讲课视频之后让我也是收到了很大的启发。这位老师语言风趣幽默,同样的知识在这位老师嘴中却换了一种不一样的方式讲出来,原本略微枯燥的知识,也时立马就生动形象了起来。而这也是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做到的,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时还能感受到知识来带的快乐。
语文其实并不枯燥,只是不同的讲课方式会给人来带不同的感受。可能这位讲起来枯燥的知识,在另一位讲出来之后却又妙趣横生,而这也并不能说明哪位老师的讲课就更好,只能说明是不同的方式。而不同的方式也有不同的优缺点,有趣的可能就是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更专注的听讲,但是讲课的知识含量方面为了有趣些肯定就会讲的慢一些。而专业性强些的却因为讲的全是干货而会快很多,让孩子们学习的更快。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老师和学生,而我需要做到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教导学生们。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11
高中生活中,语文课是我们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学习的基石之一,语文课程给我们提供了语言沟通和思维启发的平台。我始终对语文课抱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并且在日常听课中,不断总结体会,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下是我对语文课的心得体会。
首先,语文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口语表达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辩论,从而锻炼我们的口才和逻辑思维能力。我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自己的辩论技巧和思辩能力,不仅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并适时反驳。同时,语文课还强调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写作和作文训练,让我们逐渐掌握文体的特点和写作的技巧。
其次,语文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课上,老师会引导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其他各类文字材料,培养我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可以欣赏文学作品的风采,还能够深入研读其中的内涵和意义。同时,通过分析、解读和评析,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哲理和思想,并从中汲取到知识和智慧。
第三,语文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课堂上,老师总是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并通过讨论和解答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思考问题的不同层面,去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办法,并且学会了合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第四,语文课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不仅关注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和名著等,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魅力和精神。在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和价值观,更加珍惜和理解文化的独特之处。
最后,语文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语文课上,老师经常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如作文比赛、语文讲演和创新写作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我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不仅能够写出独特的文章和故事,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文学审美和创新意识。
总之,高中语文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思维启迪的来源,也是语言表达和沟通的基石。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增强了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我将继续保持热爱语文,不断学习、进步,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学习者。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12
高中语文备课和听课对于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备课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为上好一堂课做好准备;而听课则是为了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下是我在高中语文备课和听课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备课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备课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每一篇课文的主题和内容。其次,要认真研究教材中的习题和课后作业,为学生的复习和巩固提供参考。最后,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二、备课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可以通过讲解词汇,解读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梳理篇章结构等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三、备课过程中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教材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起点,要想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在备课中注重对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其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读书推荐和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听课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听课我始终抱有积极的态度。每次听课,我都会认真观察和倾听其他老师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尤其是那些优秀的教师。通过观摩和学习他们的教学技巧和方法,我能够更好地改进我的教学方式,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五、听课后要及时总结和反思。每次听课后,我都会把自己的观察和感悟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体会。同时,我也会带着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考自己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备课和听课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认真备课和积极听课,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在备课和听课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及时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13
高中语文是我们受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语文听课更是学习的关键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倾听老师的讲授,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进行深度学习探索。下面我将分享一下自己在高中语文听课中的体会和总结。
第一段:把握好课程的时间点。
在高中语文听课中,要特别把握好时间点,尽可能保证课堂效率。上课前要提前预习,了解课程的内容和难度,以及老师传授的重点。在课堂上要及时做好笔记,重要的内容一定要加重笔画。此外,在老师讲到重点的时候,一定要聚精会神地听讲,不要分心或懈怠。
第二段:理解课程意义,掌握知识点。
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全面理解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并掌握重点的知识点,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运用和理解这些知识。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课堂上,我们应该认真听讲,掌握好学习的重难点,加强思考和的应用。课后,我们应该总结知识点,认真复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
第三段: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语文素养水平。
在高中语文听课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语文素养水平。我们必须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要求自己不断进步。此外,学习中应该加强读书和写作训练,多阅读好书,提高写作水平。这样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以后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多角度思考,为学习积累经验。
高中语文学习需要多角度思考,这样才能积累经验,不断进步。学生们在学习中应发挥自己的思维,加强思维锻炼,注重思辨和创新。此外,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积极跟进问题,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段:总结学习体验,掌握学习方法。
在高中语文听课学习中,我们要总结学习体验,掌握好学习方法,及时反思和纠正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错误。要重视广泛学习,积极开放思维。同时,要加大创新和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听课并不只是听讲和复习,还要注重思维、交流和创新。是一个全方位的学习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实践、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成功。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14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听力训练的现状透视
1、学生听课能力差,漏听、误听
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文言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难点,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因此,课堂上是否能够准确捕捉教师讲的要点,对这些要点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学生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很多学生记的东西较少,甚至有些还记错了,有的学生即使记了,也是零碎的片段,没有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系统。这是由于学生听力水平不同造成的。
2、听力能力差导致诵读困难
很多学生完不成老师布置的课外背诵作业,大多学生表示背诵很烦、很枯燥,背诵起来很困难。究其原因,就是日常教学中忽视了听力的重要性,在背书过程中,不能忽视“听”的作用,良好的听力是学好知识的必要因素。
3、课堂上师生对话困难导致听力滞后
学生从上学那一天开始就从内心里“畏惧”老师,感觉老师是高高在上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大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站起来后一言不发,有的学生站起来后因为太紧张而没有听清楚老师提的问题,有的学生明明听清楚了却不愿意和老师对话,这些现象都会造成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学生的这种听力问题与长期以来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模式有密切关系,他们无法马上适应“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而教师一直是“权威”角色,从心理上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学生应该完全听从老师的话。这就造成学生听力的惰性和暂时性盲点。
二、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缺乏学生听力培养的原因
1、大纲有要求,教材无内容
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虽然规定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但是没有对听力做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我们看20xx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就会发现有“写作、口语交际”板块,但是涉及内容却主要是写作。20xx年初审通过的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已经完全取消了口语交际的板块,仅仅只有写作的板块,可见,新课程对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足的,缺乏必要的内容和重视。这就导致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听力的教学没有具体的依据,没有必要的教学指导,无法组织、实施听力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听力的训练几乎没有,以致学生在听力能力上存在严重缺陷,影响了学生课堂知识的获取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中考命题的偏差
在当前,中考已然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进入高级中学的考试,但是,一直以来,我们中考的试题都以评价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主,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评价是忽略不计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语文教学就出现了严重的偏差:重读、写,轻听、说!尤其是对于“听”这一知识点,完全被忽视!
3、忽视了“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
“听”是获取语言信息,进行整合,并作出准确判断的重要过程。有了“听”的能力,才能发挥“说”的能力,所以听、说、读、写是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握这条规律,从而促进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说能力,我们就应该重视听力对其他能力的积极作用。
三、课堂上学生有效听力训练的教学实践
1、实施课堂教学的优化,激起学生主动“听”的兴趣
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是获取课堂知识的保证。由于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已经远远脱离了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加之文言文词义的艰涩,学生听不清教师的解读,听力效率不高,文言文教学始终是教师和学生头痛的教学内容,如果课堂教学方法死板,课堂氛围紧张,更会减弱学生主动听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高超的教学艺术、活泼的语言风格和肢体表现力去激起学生“听”的兴趣,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氛围。通常,讲述法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文本内容大多是由老师的讲述、讲解来进行的。课堂上,学生听的就是教师讲的话,因此要让学生认真听、注意听,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就显得很重要,教师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是激起学生“听”的兴趣的首要条件!因此,激起学生“听”的欲望,教师就要优化课堂教学。课前,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做到简洁明了,悬念设置跌宕起伏,教学方法灵活善变,以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肢体表现力调动起学生“听”的愿望,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另外,引导学生在记录听课内容的同时,训练自己“听”的能力,检验自己的听课效果,但是重要的知识点教师不要重复很多遍,尽量做到说一遍学生就能记下来,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听力更敏锐。
2、善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感官欣赏中训练听力
背诵古诗词或文言文是学生深感头痛的事,而背诵困难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学生没有调动起自己的一个重要感官――听力。对于文言文和古诗词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依据课文描绘的情景,把自己对文本描述的感受、自己获得的情感体验讲出来,把自己对文本描述对象在头脑中的意境画面说出来,这种情况下,教师说得辛苦,学生听得迷迷糊糊,课堂效率低下。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重现文本内容的情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文本内容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图、文、声、画并茂地直观、生动活泼地展现文本描述,激起视觉感受,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因此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音频、视频来展现情境,渲染课堂氛围,以激起学生的听觉,使学生在愉悦的多媒体音频、视频的欣赏和感受中获得知识,体验情感。
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课时,我利用音频、视频,将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融为一体,把这首诗词中描绘的意境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就会完全沉浸于视听所营造的氛围中,视听感官要求受到极大满足,情绪受到诗词描述的感染,真切地感受到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就容易了,记忆也就牢固了。
3、利用听写和记录课堂笔记,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听写了,也是部分学困生感到难度较大的一种听力测试方法。因此,听写测试时,教师要语速平稳、缓慢兼顾听力的能力差的学困生,教师可以重复两遍但不能多次重复,以提高学生听力的敏锐度。
大家都知道,记录课堂笔记很重要,课堂笔记既记录了课堂讲的重点、难点,又是一次知识的记忆。因此,我还引导学生利用记录课堂笔记的机会训练自己听的能力,教会学生边听边记录,在记录老师讲课内容的同时,训练了自己“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提高了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课堂笔记的记录,这样既能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又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比如,我班陈同学,考试时文言文类的题目常常因为只回答一半的问题而丢分,以至于语文成绩上不去。一次测验后,望着失落的陈同学,我心里一动,就过去和她攀谈了起来。原来,她没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老师讲解的时候似乎都听懂了,考试时却一脑门的糊涂,记不清了。找到了病因,我就说,你别急,老师会帮你的,我们先从做课堂笔记做起,好吗?
此后,我引导她先集中注意力听,边听边记,能记多少是多少,下课后来我办公室补充,慢慢地,陈同学能自然而然地记录课堂笔记了,语文考试的成绩也提高了。
4、进行专业听力训练,增强学生听的敏锐度
要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重视课堂听力的训练,并且要进行专门的听力训练,如果学生连字音都听不清楚怎么能够正确地识别字音呢?学生通过专门的听力训练后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提高:
(1)所讲的内容能够立即听明白。
(2)所讲的要点能够立即进行记录。
(3)所听到的内容能够立即作出判断。
(4)听到所讲的内容后能够即时进行联想和想象。
对于这四个方面的提高,我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听力方面的训练。首先,我从听词语入手,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地听的过程中辨析词语的字音,再由听词语辨析慢慢过渡到听简短的对话,从对话中透露的重要信息进行辨析,以训练学生敏锐的听觉,然后,从听对话而过渡到听短文。课前,我预先挑选出简短而精彩的故事,让学生听过一遍后立即口头复述,听第二遍后再复述、再听!这样循环几次,学生听后复述的兴趣高涨,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求复述!这样,既能训练学生听力的敏锐度,又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的记忆力持久而有效!真可谓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听”的能力对学生如何学好语文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可小觑,更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自发地重视学生听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也对听力提出了很多要求,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使教师在听力教学实践中能有据可依,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15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把素质教育的大课题做好,将远目标拉近,是摆在每一位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当前语文听、说、读、写、思五项基本能力培养中,听力训练往往成为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盲区”,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摆正“听”在语文教学中的应有地位,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加强和改进。
实际上,语文听力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年来,因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只重视多读多写,而语文听力教学却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导致学生在听的能力上存在着许多弱点,影响着学生知识的获取和人际交流及思辨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为:有些学生听老师讲课,漫不经心,似听非听,不知教师所云;有些学生听课,往往只能抓住片言碎语,而不能把整堂课的内容完整记取下来;有些学生听老师讲话,往往会在某阶段产生思维“停顿”,以致前后内容连接不起来;有的学生听老师讲话,往往“走神”产生无控制的联想,以致丢掉后面听课内容等等。所有这些听力上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阻碍素质教育的进程。
听力是一种迅速而高效地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包括准确记忆、迅速理解、敏捷判断诸项能力。听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基本的途径之一,一个善于听的学生,他就会源源不断地吸收大量的信息充实自己,学习效率就会比较高。而不善听的,却往往事倍功半,十分费力。因为语言的使用与人的思维与人的智力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听,是人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这种感知,绝不是大脑听觉系统机械地操作,它包括对传导于听觉器官中的语言信息的全部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也就是说,在耳听的同时,还需要心记、脑想,没有思维的配合,听就无法进行。可见,听须与想配合。反过来,进行“听”的训练,将使学生具有更敏捷的理解力,更迅速的反应力和更缜密的思维力,从而使说、读、写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培养训练学生“听”的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实现突破。具体目标要求是:
①集中注意力。要求听别人讲话时,精神高度集中,不走神,控制联想。
②提高记忆力。要求记住所听到的内容,并做出相应的反映,或以各种形式再现所听到的话。因为记忆是理解、想象、思维的基础。
③训练和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增强理解力是关键,要求听得准确、清楚、完整,抓住要领,辨别语调、语气,对语言进行分析、综合,努力听出各种语气所包含的意义和感情,并做出评判、鉴赏。总之,训练“听”力,就是要充分利用听觉器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培养和训练学生听力的途径方法很多。如:听课、听广播、听朗诵、听报告、听力竞赛等等。侧重培养听力的课堂训练方法,常见的有听写、速记、记要、追记、听后复述、听忆评判、提问等多种形式。
目前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及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实践中我主要侧重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第一,强记性听力训练。有些中学生有一种不良的习惯,在听讲时往往似听非听、漫不经心,然而改变学生记忆淡薄的毛病,是进行强化记忆的听力训练。一是听记复述。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听力训练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有意注意和强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听完材料(录音或教师朗读)之后,在限定的时间内机械复述材料,根据训练的.要求和限定的时间可口述。二是听忆答卷法。要求学生听完两遍材料后,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材料的记忆,书面完成阅读材料的问卷。
第二,情趣性听力训练。听课时,笔者发现有些学生缺乏耐心,对听讲提不起兴趣,这也是造成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一情况,提高学生有意注意力、激发学生听觉兴趣是很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生对其内容产生兴趣,带着一种高昂的情绪,专心致志地去听、去思考,学生才可能听清老师所讲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可定期组织演讲评比会,散文、诗歌等文艺作品的欣赏活动,从而调动积极性,训练学生听觉器官,使学生在陶冶情趣中提高听力。
第三,理解评判性听力训练。有些学生听讲时,不能有效地伴随思维,话听完,却不知对方所云,要改变学生听力模糊的状态,笔者认为应对学生加强评判性听力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时要求学生听完两边材料后,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对材料的综合判断来评判材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指导学生运用角色辩论方式、比较法等培养评价意识,从而提高听觉的判别力。
近几年来,笔者从素质教育出发,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倾听”,下大力强化对学生进行语文听力训练,其语文基本功大大提高,语文学习成绩也跻身全区的前列。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16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非常重要,作为老师,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所以工具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在语文学习中,是不开口的良师益友,要培养中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在每个学期开学,我都会要求每个学生配备《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经典工具书,然后经常性地训练学生运用音序、部首、笔画、四角号码等常用的检字法。在读书时,遇到生字新词定要查字典,还要把其整理到“专用本”上,教师定期检查督促。这样,时间长了学生遇到问题,就会自觉去翻词典,真是既提高了读书的质量,又养成了“勤用会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教辅类工具书因为它的针对性很强,内容往往针对某一册其至某一课的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以成人的眼光“肢解”文章的句段,并给出文中习题的答案。因此在使用此类工具书时,我就指导学生慎重使用。对于工具书中关于背景知识及其它小资料,可以参阅工具书来了解,而对于课文主要内容、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内容,不可以盲目的照搬照抄,以免能力不能得到提高。我发现,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节制地使用工具书,帮助孩子切实养成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对于语文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二、培养阅读积累的习惯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每学期,我都会让学生准备一本厚一点的软面抄,专门作为积累本用,一学期积累的东西都会记在上面。并且,每周都会有一节阅读积累课,学生在这节课上按照我的要求进行积累点评。积累的内容一般每次我都会规定范围,或者是班级集体征订的杂志,或自带的名著,或是配套的《语文读本》,条件允许的话我还会组织孩子去图书馆进行阅读积累。从孩子积累本的批阅和调查中我发现,每次孩子都会有很多的收获。
我还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积累分享,学生在课上分享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和好段。记得多了,有的东西就会存储在自己的大脑里,成为学生终身营养,构成了语文素养。因此强调积累就要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文化,积累精神,打好文学底蕴。
三、培养勤思善问的习惯
很多语文老师,特别是初中的语文老师,会和我一样遇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大多数孩子在数学或者是其他学科上都有问题可问,可是当问到语文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沉默了,感觉语文没什么好问的,其实我认为这个习惯是很不好的。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也需要培养勤思善问的习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勤思善问,“打破砂锅问到底”,才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积极鼓励学生提问,把学生自己认为能考倒老师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再提出,我会给他奖励,学生一听都跃跃欲试。在学生提的问题中,再引导学生进行筛选,同学们进行讨论、争论,最终达到通过合作自行解决。这样做有时会引起激烈争论,但教育的佳境也在于此。
四、培养勤记笔记的习惯
俗话说,“心记不如带墨”。老师讲的知识可能在课堂上记住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所以,做好笔记是很有必要的,特别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中学语文内容丰富,课堂容量一般比较大,记笔记和听课同等重要。语文课堂笔记是对教材的必要补充,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维持班级整体的课堂纪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促进大脑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服务。我要求学生养成做“三步”笔记的习惯。
第一步 课前预习笔记
预习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在整个预习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边阅读教材边在原文上圈、点、批、注,但要注意有重点:其次,要求学生预习以后,做好预习笔记,其内容包括:
(1)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2)段落标注
(3)重点词语的圈画
(4)课文结构
(5)简单的赏析。
调查发现课前预习的笔记,可以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减少了盲目性,学生就会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步 课上课堂笔记
课堂上的“笔记”要和上课的“听讲“结合在一起。有的学生上课听得清楚,而课后却糊涂起来,其原因在于“不记”;有的学生上课只顾照抄老师的板书,死记讲课内容,忽视了听讲,结果仍然所获甚微,其原因在于“不听”。所以“听”与“记”一定要结合在一起,灵活记笔记。
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着重记教师讲授的要点和提纲、补充的内容,自己没听懂的知识点、疑难点,以及老师的解题思路、方法分析和归纳总结等。
此外,我还要求学生记“灵感”,有的学生上课虽能开动脑筋,但经常离开老师的思路独自思考问题,因此我要求学生将自己上课时出现的想法,先记在笔记本上,下课后再去深入思考。这样,学生既不会错过上课听讲的机会,又有利于课后深化,以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步 课后复习笔记
课后笔记是课堂笔记的发展,首先,要求学生整理课堂笔记,一方面要求学生把课堂上未记下的内容补充上,并对课堂上记下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样可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避免日后出现模糊不清、张冠李戴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将教材、参考书与课堂笔记结合起来,记下从参考书上摘录的精华部分以及典型题目和解法。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17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高中语文课堂的听课活动,这次经历让我对高中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在听课过程中,我被老师们精湛的教学技艺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所折服。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导演,能够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世界,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老师们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他们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老师们也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老师们还非常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他们在教学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我要向优秀的语文老师学习,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同时,我也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18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参加听课活动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在这次听课中,我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也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精彩的课堂导入
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听课过程中,我看到老师们采用了多种精彩的导入方式,如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图片导入等。这些导入方式不仅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而且富有创意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二、巧妙的教学设计
老师们的教学设计非常巧妙,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能力的培养。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老师们还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们还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良好的.师生互动
在课堂上,老师们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良好。他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老师们也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五、深刻的教学反思
听课结束后,老师们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他们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教学的措施和方法。这种反思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要学习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我也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状态,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19
参加高中语文听课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在这些精彩的课堂中,我不仅领略到了各位老师的教学风采,也对高中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注重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文本解读,而老师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们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感悟文本。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语文知识,还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一篇小说时,老师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环境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老师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老师们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故事导入、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等。
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老师通过播放优美的音乐和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然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老师们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略读、精读、批注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在写作教学中,老师通过范文赏析、写作指导、作文点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口语表达教学中,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关注学生情感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老师们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讲解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时,老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温馨瞬间,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珍贵和温暖。然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文本的情感内涵,还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总之,这次高中语文听课活动让我收获满满。我将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中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听课心得体会范文01-31
老师听课心得体会03-14
语文老师听课心得体会05-08
音乐老师听课心得体会04-21
教师听课的心得体会10-09
教师听课心得体会12-27
教师听课的心得体会01-30
教师听课心得体会08-24
高中语文老师培训心得体会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