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7-04 17:10:5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通用27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通用27篇)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1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2

  云南一位县级领导在教育局工作的时候,有幸和张老师有了面对面的接触。

  2008年香港教育工会组织了“向张桂梅老师学习分享活动”,一行30多人到了儿童福利院看望张桂梅老师。

  香港教育工会的副理事长李副秘书长临行前,特意递了个信封给这位领导,说“张老师身体虚弱需要加强营养,建议每天喝袋牛奶,但没有冰箱牛奶不易存储,上半年我给了她3000元嘱咐她买个冰箱,昨天去她住房看没有买,这笔钱都用孩子们身上了!这里面有2600元,请你在张老师搬到新的儿童福利院时,帮忙用这笔钱给她买个冰箱,拜托了!”这位领导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副秘书长的用心良苦,接受了这个重托。

  可还没等到张老师搬新家,组织安排这位领导到了新的岗位,临行前他到儿童福利院看望张老师,一是辞行,二是把李副秘书长的心意告知张老师。他诚恳地对张老师说,“请您不要辜负李副秘书长的心意,一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笔钱只能用来买冰箱……”再三嘱托后便离开了。

  半年之后,这位领导到新福利院看望张老师,发现宿舍里除了原有的书和物件外,没有看到冰箱的影子!“牛奶只是我喝,孩子们却没得喝,我怎么能喝呢?”张老师说到。

  后来知道张老师把钱用在购买孩子们的生活用品上了。这位领导深深地自责,觉得辜负了李副秘书长的重托!耳边回响起秘书长的话“张桂梅老师的身体太弱了,她的工资不用在自己身上,连我们寄给她买药的钱,她也用在孩子们身上了,请你给她买个冰箱,华坪天气热,鲜奶必须放冰箱保鲜,希望她能每天喝上一袋鲜奶。”

  万般懊悔之后,这位领导陷入沉思,每天喝一袋牛奶于常人不过是平常之事无可厚非,况且身体健康需要,张老师却视为奢侈,孩子们有的她才能有,有人说张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真诚赞同。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3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4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5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6

  1995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初来乍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中心中学,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抓学生学习、管学生日常都亲历亲为,一步步推动着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中共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但张桂梅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

  说到慈善,张桂梅这一生几乎都与慈善事业挂钩。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女孩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起她便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张桂梅和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张桂梅表示,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她都记在心里。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很重要的工作。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山区偏远、山路艰辛,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达到,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10多年来,华坪女高以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发展成长。张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视角,不断摸索出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到学生心里;她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变教育背后的贫困。“山里的学生太穷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帮帮她们。”正是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张桂梅“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7

  近日,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张桂梅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让人深深敬仰。无数网友更是纷纷点赞:实至名归。最是情怀动人心,最是敬仰励人心。每每想到张桂梅同志的事迹,就会感受到一股股力量在澎湃,催人奋进,不由自主地去寻找张桂梅同志身上那让人敬仰、学习的“密码”。

  “世上只有妈妈好”,她选择了做大山女孩的“张妈妈”。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更加持续和谐地发展。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社会问题要及时关注、及时聚焦,更要在发展中解决。面对大山里孩子们的迷茫、焦虑和难过,张桂梅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与她们交心交流,开导她们再次走入课堂,更加积极乐观地憧憬未来。“张妈妈”用行动再一次诠释了该如何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正因为张桂梅对孩子们全心全意的爱,才有孩子们心中永远的“张妈妈”。这再一次告诉我们对待群众要不掺任何私心杂念,因为你在群众心里,不仅是党员干部,更代表着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对党越是忠诚,对群众就越是无私,越能自始至终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只有这样,群众才能真正把你当亲人。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她选择了让自己苦、让自己穷,因为孩子们的成长就是她唯一的财富。“她没有房子、没有财产,十几年来一直住学生宿舍”,这就是张桂梅。“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她把自己贡献给了党和人民最需要、最光荣的。

  事业,为孩子们插上了飞出大山的“翅膀”,践行着与时代同频共振,相向而行,充分彰显了党员的时代自觉。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身上这种“无我”的境界,更加融入时代发展,始终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树牢正确政绩观,不断汇聚民心民力。更加聚焦发展的关键领域、发展的短板,尤其是卡脖子的地方,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地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前进,把群众的满意和幸福作为我们唯一的“财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选择了“燃烧”自己。

  照亮了更多人朝着“大山”前进的脚步。63岁的她身患20多种疾病,但她仍咬牙坚持每天陪伴学生晨读、上课、自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张桂梅为学生们传授了大道。许多学生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归大山,选择去最艰苦的岗位。人与历史长河相比,不过是一瞬,唯有精神永恒,永远在人们心里捂着。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更要认真思考,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什么,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不断激励人心向上向善的精神。以赤子之心,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这才是党员干部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路径。人生虽短,但一旦践行着这样的精神,就能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永远树立被怀念、铭记的丰碑,鼓舞着更多的人努力奋斗。

  时代楷模不仅充分体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这背后更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价值的'积极实现。在我们身边,“时代楷模”正闪耀着光辉,启迪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8

  为了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保山市永昌小学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11月1日下午,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工在五楼报告厅集中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她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为人师表、像红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初心不改、使命不弃。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用自己真情挚爱,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她以勇者无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续写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张桂梅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其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

  党支部书记、校长辉春梅同志要求,全校教职员要认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心系群众的高尚品德;学习她注重学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学习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学习她淡泊名利、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开拓精神;学习她坚定信念、执着坚定、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

  在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把向张桂梅同志学习作为重要载体,全体教职工广泛深入学、联系实际学、结合工作学。让每个党员清楚知道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党员,应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守初心、担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工作点滴中提升自我、服务人民、实现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迹。要把张桂梅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开展自我剖析,及时整改落实,真正心系学生,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家访中,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访回来,张桂梅都要重病一次。对于62岁、身体长期有病的张桂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次的“长征”。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9

  张桂梅同志自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工作,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境国家贫困地区,致力于高尚的教学和教育事业。她患有各种疾病,但经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痛苦,始终坚持在三英尺的平台上。凭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开展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特点的方法。她没有孩子,过着节俭的生活。她拿出大部分工资来帮助贫困学生,为没有学费的学生支付学费,带生病的学生去看医生,在寒冷的天气里给他们买被子,把母亲的爱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关心生活中的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细致地照顾他们。

  在观看张桂梅同志事迹的视频时,我的眼睛总是湿润的:当她每天在寒假和暑假走这么远的山路,只是为了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告诉父母和孩子成绩很好,只要她被华坪女子高中录取,她就可以免费上学;当她晚上在手脚关节涂上治疗风湿病的药酒,躺在办公室冰冷坚硬的椅子上;当她面对镜头时,她唯一的愿望是我想再活两年,送这些孩子上大学,我的心非常震惊。作为一名教师,很难达到张桂梅同志的无私道德品质和高尚奉献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学习张桂梅同志帮助穷人,爱无限的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和我周围的许多人都参加了这场扶贫斗争。早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有幸参加了一次慈善活动,为贫困山村的穷人献上爱。我对贫困有了初步的直观感受,我的心萌生了我应该为此做些什么的真实感受;毕业后,我来了村教书,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身体力行的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将“所想”变为了“所做”,不仅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还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了扶贫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却显得相形见绌了。所以,我们都应以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指引,再接再厉,努力奋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因为我们都知道,消除贫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10

  7月24日,州委政研室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再次组织学习“云岭楷模”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把张桂梅同志的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在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中,为文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曾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十佳人物”“‘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中国十大教育年度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2020年6月29日,省委宣传部授予张桂梅同志“云岭楷模”称号。

  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学习她爱党爱教、至诚报国的崇高信念,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学习她教育扶贫、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永不懈怠的昂扬斗志;学习她以德施教、敬业爱生的师德风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学习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政研改革事业推向前进。学习“张桂梅精神”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11

  那一束光照亮了更多的人

  华坪女高成立以来,张桂梅每天都会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吃饭、自习、做操。学生们跑步去晨读、跑步去吃饭、跑步去睡觉……每一件事情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们开玩笑私下叫她“周扒皮”。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严峻。学生来自大山,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也不强,教学难度很大。刚开始的几届学生,有些连中考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过。

  在张桂梅和同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建校12年毕业10届学生,上线率和升学率都是百分之百,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1800多名贫困女孩在这里放飞了梦想、走进了大学,成就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人们都说,这所学校“低进高出”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的苦读、教师的苦教,更离不开张桂梅不顾生死的奋斗。

  这些年来,张桂梅将自己的工资、各级政府发给她的奖金,甚至是大家筹集给她看病的钱全部捐给了华坪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社会事业,累计有上百万元。她个人没有任何财产,现在还住在女子高中的学生宿舍。但她却说:“我什么都有,我心里有学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

  张桂梅就像一束光,一束帮助大山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她无私的大爱,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一届届学生。

  韦堂芸老师,左脚骨折拄着双拐坚持为学生上课;勾学华老师,婚礼当天上午还在学校忙碌;杨晓春老师,长期资助学生却从不说起……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大学毕业后考取一所中学的教师,听说母校紧缺数学教师就放弃正式编制,回女子高中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打拼的黄付艳,在华坪遭遇水灾时,把自己积攒的钱首先捐给学校……学习“张桂梅精神”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12

  家访路上,每一个拥抱都让人动容。

  一次,在永胜家访,由于路途遥远,休息的时间很少。当时,张桂梅一直咳嗽,并感觉胸口疼痛。她以为是咳嗽引发的疼痛,只吃了几片止疼药。可接下来,疼痛加剧,随后又开始发烧,到了行走都困难的地步。可一想到孩子们下学期就要参加高考,便咬牙坚持走完了这些孩子的家。那时张桂梅自己都不知道因为路途颠簸,自己的两根肋骨已经被生生颠断了。还有一次在家访途中,张桂梅住在宁蒗一个小旅馆里,因为发烧,半夜口渴找不到热水喝,也不愿意惊醒大家,就在那样冰冷的冬夜里,从水管里接凉水喝。她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那些巨大的疼痛,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10年来,张桂梅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地前行。她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的不解、非议,忘记了殊荣,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她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她就是要让学校培养出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学生。

  为了省钱,她多年来从不吃肉,每天生活费控制在最低标准。但在华坪,张桂梅对别人的慷慨却是出了名的。张桂梅慷慨的事例不胜枚举:全国劳模的5000元奖金,她考虑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党费;优秀共产党员3万多元奖金,刚拿到就捐给了灾区;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专门拨给她治病的2万元全部给了山区缺水群众打水窖。截至目前,张桂梅捐出的奖金和大部分工资累计达70万元,通通用于资助学生、帮助困难群众和发展教育事业。学习“张桂梅精神”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13

  柔弱女子三尺讲台树立伟岸身躯,“燃灯”校长边陲境地书写不朽人生。

  张桂梅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人民的教师”。正因为如此,张桂梅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边远地区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践行了人民教师的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她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她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教师的骄傲、偶像和榜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土壤里。张桂梅对教育和孩子充满爱,与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没有张桂梅那样艰苦的条件,但一定要像她那样,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心工作,恪尽职守,在普通的教师岗位上做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14

  张桂梅同志扎根于教育事业,与时俱进,勇敢克服生活带来的困难,没有被病魔吓退,又出任孤儿院院长,爱学生如自己子女,将自己的一生都无怨无悔的奉献给了党和教育事业。张桂梅同志对党忠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绝大部分工资用于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张桂梅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人民教师的优秀模范。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作为一名党员,更应学习张桂梅同志的舍身取义的大无畏精神,工作总结范文更应在教学中学习她的优点,并将优点发扬光大,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工作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思想,争取做一个优秀的党员教师。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15

  “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一个重病的人,为什么有浑身病却不死,比一个正常人还苦得起?因为我有追求和信念,有一种精神支撑着我,那就是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仰。”张桂梅校长的话格外有情感有分量。

  1996年8月,张桂梅从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调入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任教。当时,她的爱人刚因病去世不久,为了给丈夫治病,她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尝尽了世态炎凉。

  可刚到华坪一年,张桂梅又查出患有子宫肌瘤,需要立即住院治疗,为了不影响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张桂梅带病上课,直到中考结束,才把患病的事告诉学校。张桂梅没想到,得知她生病后,学生和家长都送来了关心,华坪县妇联更发动全县为她捐款。

  “这些真诚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让我感受到人情的温暖,给我生命注入了一股股巨大的暖流,使我的热血奔腾了起来,点燃了我活下去的愿望和信心。”张桂梅对自己说,“活着吧,好好活下去。这片热土上的父老乡亲,是你们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决心用这第二次生命来报答这片热土,来报答父老乡亲们”。

  1998年4月,张桂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华坪女高办学之初,条件极其艰苦。不到半年,第一批进校的17名教职工走了9个,学校教学工作几近瘫痪。这所学校还能办下去吗?张桂梅却在翻看着教师资料时突然眼前一亮:留下的8名教师中6名是党员!

  “只要党组织在,只要党员带头干,学校就不会垮!”

  张桂梅迅速把6名党员教师组织起来,建立党支部,重温入党誓词,大家眼里泛着泪,紧握右拳向党旗保证: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什么力量可以让人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超越?

  张桂梅提出以“党建统领教学”,开创“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并一直坚持下来: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歌曲、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有效凝聚和壮大了教师队伍力量。

  党员教师韦堂芸左脚骨折,不顾医生要求静养的建议,拄着双拐给学生上课。党员教师勾学华,婚礼当天即赶回学校。资助学生、义务补课,这样的事在女高屡见不鲜,有教师这些年来的义务加班时间累计达5760多个小时。

  张桂梅一边嚷着“缺老师”,一边坚定地说:“女子高中的底子已经打好了,将来接班人只要是党员,只要有这种忘我、无私的精神,那肯定比我干得好,共产党员肯定一代更比一代强”。

  对学生,华坪女高也花大力气开展党性教育。张桂梅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学校还紧紧依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等改进课堂教学,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广泛开展读原著、听专题报告、谈心得体会、看影像资料等活动;学唱革命歌曲,听江姐、刘胡兰、赵一曼的英雄故事,定期举办“重温入党誓词,缅怀伟人功绩”等主题教育活动,使红色文化教育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如今,一走进女高操场,远远地就会被“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几个巨幅红字锁住目光,校园里随处可见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宣传组画。

  时代在变,这样的教育会不会过时了?

  “唱国歌是什么状态,唱《英雄赞歌》是什么状态,它是提精神的,那是魂啊,学校要把这种‘魂’立起来。”

  “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很有必要,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在学生心中埋下红色教育的种子很重要。我就是要为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信仰要坚定,必须信仰共产主义,要记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忠诚于党。我希望女子高中的孩子出去就变成星星之火,长成燎原之势。”

  华坪女高毕业生多选择了医生、教师、警察等相关专业和职业,在求学、工作过程中积极参与公益、扶贫项目,主动投身偏远、贫困甚至危险地区的建设和发展。看到学生作出这样的人生选择,张桂梅感到欣慰,心里想的是:“共产党后继有人了,而且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16

  七一勋章,时代楷模……获得者张桂梅同志,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事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张桂梅同志扎根于教育事业,与时俱进,勇敢克服生活带来的困难,没有被病魔吓退,又出任孤儿院院长,爱学生就如爱自己的子女,将自己的一生都无怨无悔的奉献给了党和教育事业。

  张桂梅同志对党忠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舍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绝大部分工资用于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方面无微不至的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

  张桂梅同志是共产党员的优秀党员,是人民教师的优秀模范。她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作为一名普通群众,我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更应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学习她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17

  记得以前上学时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时候始终不太明白这是怎样一种境界,觉得好像除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母亲就没有其他人适合用这句诗来形容。等到去年在网络平台上看到张桂梅的感人事迹之后方才明白这句诗所表达的境界。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020年因网络平台的传播和媒体的报道,张桂梅的事迹才广为人知。张桂梅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2008年在她的倡导下,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她身边的学生和孩子们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大山深处的贫困,以及由贫困造成的悲剧: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她想要终止这样的悲剧,她想要为大山里的女孩撑起一片天空。为了建起这所学校,她曾四处筹款。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女孩走进学校,为了不让每一个女孩失学,她一次次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做工作,她走遍了丽江边远山区的每一个村子;

  为了让学生们考出好成绩,她每天早上5点起、凌晨1点多才躺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切费用全免。她将自己挣得每一分钱都投到了这些孩子身上,甚至提前预支了自己的丧葬费。在这整整12年的时间里,在她的帮助下1800多个贫困女孩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大学校门。然而,命运似乎从来没有眷顾过她。多年的劳苦奔波使张桂梅积劳成疾,身患20多种疾病,这些病痛一直折磨着她,她却不想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治病上。她说她也想过有自己的生活,只是有一天,干着干着就把时间忘了,把自己的生活忘了。她说,当她走进大山,走进这些孩子当中的时候实质上象征着她也走进了贫穷,当时的她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就想着干一两年,结果没想到自己一陷进去就拔不出来了。她没有自己的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家。她把那些孤儿和大山里的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学校当成家,把教育当成终身的事业,她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体面与尊严,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奉献着,燃烧着自己。

  或许有人觉得张桂梅太过严厉与苛刻,但其实她比谁都更清楚更明白,读书对于贫困山区的女孩意味着什么,她又比谁都更心疼孩子们,1800多个大山女孩们背后是1800多个家庭,这可能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最真实写照吧。这样的奇迹背后,却是张桂梅和所有的女高的老师们,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怨无悔、甚至不顾生死的付出。她很伟大,她的故事,让我们许多人为之感动,我们感动于她的坚守与执着、奉献与倔强。

  我就在想大山里到底有什么魔力吸引着她?到底是什么让她如此执着?是什么让她有用不完的力量和勇气?是什么支持着她不放弃一路向前,一步都不肯后退的燃烧着自己?她说是因为共产党员的信仰。记得入党誓词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张桂梅用自己的行动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誓词。她用自己高尚的精神品质,顽强的意志履行着她的誓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指引者我们。她以及和她一样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倔强而又坚定的告诉我们,原来这世间还有一些人肯舍命燃灯,为那些身陷泥泞,苦苦挣扎的人照亮前进的方向。她就像一朵花儿,美丽芬芳。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一段话,用在张桂梅身上恰到好处: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她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我们要学习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让人欣慰的是,因为张桂梅事迹的感召,许多年轻人纷纷汇聚,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一起传递她的精神。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18

  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攻坚克难,执着奋斗,为当地教育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她矢志不渝,克服种种困难,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成针对贫困山区家庭困难女孩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贫困家庭脱贫发展的希望与信心。

  去年10月24日,刚从医院出院的张桂梅回到华坪女子高中。拖着疲惫的身体巡查完教室后,她接到了在丽江读书的“儿子”王龙朗的电话。王龙朗委屈地向张桂梅倾诉在异地求学遇到的困难,张桂梅安抚好“儿子”后,便给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李雅兰打电话,请她帮协调解决,并叮嘱李雅兰一定要多关心“弟弟”王龙朗的生活,不能让他在外受委屈。

  李雅兰和王龙朗一样,都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李雅兰告诉记者,2001年,从她来到福利院的第一天起,“妈妈”张桂梅就倾尽全力照顾她和弟弟妹妹们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和健康的生活习惯。19年过去了,她和弟弟妹妹们长大了,妈妈却老了,但妈妈对他们的照顾和爱护却越来越多了。

  今年63岁的张桂梅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72年跟着姐姐来到云南参与“三线建设”。20世纪80年代后期,她认识了自己的爱人,从中甸到大理追随他当了老师,伉俪双飞令人羡慕。不料1995年,丈夫查出患了胃癌晚期,她花光所有积蓄,依然没能挽留住丈夫的生命。

  为了缓解悲痛,张桂梅决定离开伤心地,申请调动工作,最终选择了从未去过的华坪县任教。

  到华坪后,张桂梅拼命用上课来化解心理创伤。学校里,有的孩子只打饭、不吃菜,有的为了省钱两三个月都不回一次家,有的床上垫的是包装箱的硬纸壳……眼前的情景深深刺痛着张桂梅,她开始缩减伙食费,省下钱来接济孩子。

  由于工作出色,对孩子充满爱心,2001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找到张桂梅,希望她能担任福利院的负责人。张桂梅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下来,成为了54个孩子的妈妈。

  “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故事,每个孩子心里都揣着一块冰。”说起儿童福利院孩子们的身世,张桂梅一脸难过,“所以我要加倍对这些孩子好,让他们找到光明、温暖和希望”。

  有一年中秋节,华坪县法院的工作人员找到张桂梅,告诉她“儿童之家”的几个小男孩把法院围墙的铁栅栏偷了。张桂梅回到福利院,严厉地批评了孩子。在她的追问下,孩子们委屈地说把偷了的铁栅栏拿去卖了买月饼了。张桂梅含泪对孩子们说:“妈妈最近工作太忙,忘了到中秋节要给你们买月饼,这是妈妈不对,可你们乱拿别人的东西是违法的,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当晚,福利院食堂桌上摆满了月饼和水果。

  “我直到现在还记得那个中秋节的场景。”福利院孩子张惠华说,院长对我们兄弟姐妹一直都很严厉,但从那天起,我们就把院长当成了自己的妈妈。

  在张桂梅的关爱和悉心教导下,张惠华成了儿童福利院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孩子,还考上了华坪县石龙坝镇的公务员,在基层一线担任扶贫工作队员,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像张桂梅一样为贫困山区做贡献。

  “妈妈收养的孩子已经有136个,像我这样从华坪儿童福利院出来的,有50多个走上了工作岗位。”张惠华说,每逢过年过节我们都会回来看望无家无子的妈妈,因为我们心里明白,是妈妈用无私的爱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教会我们怎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19

  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在茫茫滇西深度贫困山区,半生坎坷半生奉献的张桂梅,用瘦弱的身体扛起1800名大山女娃的人生希望。“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在63岁的年纪,张桂梅那些足以“感动中国”的诺言和行动,仍在继续。

  能够抗衡时间、改写命运的,唯有执着信念。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把累计超百万元的全部奖金和大部分工资捐出……与张桂梅有关的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着“膝下无儿女,桃李遍天下”的奉献精神,印刻下“教育改变女孩命运”的执着信念。

  造就伟大需要执着踏实肯干。执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是造就伟大事业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执着坚持,都离不开伏下身子抓落实。张桂梅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育事业上,放在大山的孩子们身上。她对教育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对初心的坚持坚定不移,对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志向矢志不渝。在新时代,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平凡岗位,为新时代伟大梦想的实现贡献力量。

  信念指导行动,当把自己的梦想同国家的梦想关联时,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时,更能激发出党员的自我价值感和荣誉感。张桂梅17岁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她感恩这片土地,她也用实际行动回报这片土地,经过她的努力,2008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2年来,华坪女子高中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大山里走进大学。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立足岗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小我融进国家的大发展之中,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理论不过时,技术不落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造就伟大需要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品质,张桂梅同志就是学习的榜样。她放弃了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每天不超过3元的伙食费,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托举起了贫困山区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梦想,而把病痛置之度外。党员干部对待工作更要不推脱、不抱怨,更要有奉献精神,真正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20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落实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为师者高风亮节,动之以情,付之以爱。张桂梅18岁从东北家乡来到云南后,当地领导和群众在她身患重病时伸出援手,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让她坚定了以教育扶贫回报山乡、用爱心传递温暖的志向。在教育方法上,她注重因材施教,摸索出民族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作为教育的前提和目标。在她眼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关爱,从来不用“贫困”二字形容自己的学生,而是称他们是“大山里的孩儿”。正是秉承着一颗单纯而真诚的仁爱之心,张桂梅长期扎根红土高原,为山区孩子放飞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支撑着我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中无愧。”年幼时就已“渗入红色基因”的张桂梅,始终坚持树人先树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创建的学校,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学模式,确立了“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办学宗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成为校园里铿锵有力的呼号,诵读革命故事、传唱爱国歌曲、开办法治讲座、弘扬传统文化、组织理论学习成为塑造师德师魂的日常功课。师生们在举手投足、潜移默化中感受革命精神、爱国情操和红色基因,不断激发对党忠诚、报效祖国、艰苦奋斗的信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不懈用理想和信念“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是成就张桂梅传奇的源头活水,是“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的强劲动力。

  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我们就要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之中,以家国为己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21

  为大力弘扬张桂梅同志的崇高精神,营造对标先进比实干、争创一流比贡献的浓厚氛围,近日,丽江市开展“六个一”活动,引导激励党员干部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坚守初心使命,为丽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组织开展一次专题集中学习活动。各级党组织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座谈交流、听取报告、专题培训、主题党日、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一次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集中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通过对标学、深入学,讲感想、谈体会、话心得,教育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找准差距,自觉对标,不忘初心、埋头苦干,立足岗位、勇担使命,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对标一流、争先进位,真正把感动变为心动,把心动变为行动,把行动变为带动。

  组织开展一次“开学第一课”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围绕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开学第一课”活动。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以“我向张桂梅同志学什么、怎么做”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并将“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列为本学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举办新学期第一次主题班会,将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以及华坪女高精神播种到学生的心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组织开展一次“党课开讲啦”活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学习身边榜样”,把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列入党课内容,组织开展一次“党课开讲啦”活动。进一步深入挖掘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特邀张桂梅同志现身讲述感人故事传说和感人事迹,制作反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专题片,层层推荐报送省委组织部和中央组织部,进一步深化学习成效、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推动在全省乃至全国各级党组织中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热潮。

  组织开展一次帮扶慰问活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结合推进脱贫攻坚百日提升巩固行动,带着任务、带着问题深入“挂包帮、转走访”挂钩联系点开展一次遍访走访帮扶慰问活动,实地了解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倡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一次自愿向张桂梅助学会捐款活动,帮助华坪县女高解决实际困难。

  组织开展一次“抓党建促创文”主题月活动。以全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大力弘扬“张桂梅精神”,在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一次“抓党建促创文”主题月活动,各级各部门以系统行业领域为单位组建创文“党员攻坚队”“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深化共创共建共治,助力文明城市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好网格阵地,深入社区、走进街头,紧盯创文测评指标短板弱项,广泛开展疫情防控、文明交通、扶老助残、环境整治、秩序维护、文明餐饮、文明宣传等文明创建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带动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凝聚创建文明城市的强大力量。

  组织开展一次深度宣传活动。组织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宣讲报告团,持续在全省、全市范围内开展宣讲报告,深入广泛传播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邀请组织中央、省、市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分批次开展集中采访报道活动,并开设专栏进一步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加大中央和省级媒体平台推送宣传力度,推出一批关注度高、阅读量高、点赞数高的重点稿件。深入挖掘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梳理完善张桂梅的100个典型故事传说,制作推出一部党员教育视频片和一部VR网上展馆。精心策划组织,创作推出文学、歌曲、广播剧、舞蹈、曲艺、美术、摄影、电影等一批以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张桂梅精神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持续扩大宣传面、提升影响力,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掀起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热潮。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22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张桂梅,但对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来说,张桂梅却是改变她们命运的人。2008年,张桂梅创办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免费接收贫困家庭的女孩。十多年的坚守,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所学校走出、走进大学,也走向她们更广阔的人生。

  张桂梅的坚守,源于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仰,源于对教育扶贫的信念。华坪女子高中的办学成绩,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贫困地区孩子缺的不是天赋,不是智慧,而是缺少优质教育资源,缺少像张桂梅这样呕心沥血付出的优秀教师。当他们遇到像张桂梅这样的燃灯者,兴趣被点燃、潜力被释放,也能拥有灿烂的未来。而且,发展乡村教育,帮助贫困地区孩子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还具有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

  所以,弥补乡村教育短板,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国家共识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受限于客观条件,乡村教育仍面临人才下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制约着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据统计,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教师中,研究生的比例是9.8%,而OECD国家达到45.5%。

  打造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需要教师自身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也需要给乡村教师一份坚实的制度和物质保障。只有让乡村教师的腰杆更直、钱包更鼓,切实为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地区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解决收入、住房、医疗保障、职业发展等问题,让他们可以为乡村孩子付出的同时更好实现人生价值,才能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乡村教育,为实现教育公平、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此前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从乡村教师职业发展、职业供给、地位待遇保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瞄准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痛点,也反映了广大乡村教师的心声。希望各级政府落实政策要求,保障教育投入,善待乡村教师,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23

  教育是拔掉穷根、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可以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了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通过知识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无私投身教育事业,帮助无数大山里的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贫困地区大多存在教育短板,常常会陷入“越贫困越不重视教育,越不重视教育越贫困”的恶性循环。过去一段时期,受自身教育水平和认知的限制,一些贫困家庭对子女教育重视不够,尤其是女孩的辍学现象非常严重。在“女孩子如果有文化,她可以改变三代人”等理念的支撑下,20多年来张桂梅执着地投身教育扶贫事业,既“雪中送炭”又“授人以渔”,帮助1600多个农村贫困家庭改变了命运。“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桂梅的这句表白,让世人看到了她的力量来源。

  张桂梅的力量,来源于她对教师职业的崇高信仰。一名好的教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人生,张桂梅便是如此。她仿佛黑夜里的灯盏,照亮了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成长之路。在全省各地,还有许多像张桂梅一样的老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坚持用知识温暖孩子的心房,用梦想点亮孩子的希望,用行动改变孩子的命运。教育,不仅能帮助孩子们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带来观念上的改变。

  张桂梅的力量,来自于她对教育扶贫的深刻认知。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文化知识,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为了让贫困山区的女孩有受教育的机会,她每年寒暑假都会深入大山做家访,把“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带进大山;为了让孩子们都有成才与出彩的机会,她默默付出,辛苦耕耘,帮助学生们铺平前行的路。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不仅改变着学生个体的人生轨迹,更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作出贡献。

  为梦想燃灯,为希望开路。张桂梅就像一盏灯,点亮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像一团火,温暖孩子们的心房;像一颗星,启迪孩子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像一面旗,引领孩子们奔向更美好的未来。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我们要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积极主动作为,立足岗位建功,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24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是一件大事,对一个家庭来讲更是一件大事。由于家庭因素及其他原因,一部分适龄儿童无法正常入学,对上学的渴望也只能是一种奢望,但张桂梅,一个62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却用行动让1645名贫困女孩迈向了大学之路,实现了华丽转身,她就是人间的“天使”。

  做好一件事情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对张桂梅来说,她这一辈子都在为贫困孩子的教育操心和操劳,为建立一所免费女子高中,面对旁人的不解、质疑甚至是谩骂,她都不予理会,牢记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担,为改变贫困山区教育落后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现实情况,她四处奔走,拉赞助,搞募捐,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免费女子高中成立了,这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而是无数贫困女孩改变命运的希望之门,在她的`辛勤付出之下,女子学校取得了可喜成就。

  张桂梅,由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义务当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再到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这一个个身份的转变和叠加,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改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身患疾病的她,面对当地组织的关心和照顾,都化作了她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努力贡献的动力,她不为名利,不图回报,只为让每一位贫困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用一双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贫困孩子未来的天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张桂梅用自己的教育初心,通过19年的努力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她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用行动向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课,是用行动让贫困女孩华丽转身的“天使”。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孤儿的“校园妈妈”、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25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华坪女高的时间是以分钟计算的:早上5分钟洗漱完毕,10分钟早读到位,出操1分钟站好队,学生出入教学楼、去食堂、回宿舍几乎都是跑着的。

  张桂梅比学生起得早,一个人摸黑爬四楼,把走廊的灯全部点亮;学生跑步的时候,她就在队列边紧紧跟随;学生打扫校园时,她已经第一个来到校门口,拿着扫把和铲子等候。她还总是举着小喇叭喊:“快点儿,快点儿!别掉队!磨蹭什么?”

  为什么要把学生在校时间安排得这么满、这么紧?原来,女高的作息时间与其他高中都一样,学生下了课就聚在一起玩耍聊天。可女孩们的话题总绕着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和那个被大山圈起来的小小世界。

  必须用一个更大的世界,一种更广阔的精神,将女孩们的心灵充实起来。

  华坪女高学生普遍入学基础差,高中不仅要学新知识,还要补之前落下的课;更重要的是,必须让她们知道什么是文明,什么是先进,什么又是现代化。用三年时间完成这一切,不多付出一些、不严厉一些能行吗?

  于是,张桂梅不得不化身“爱骂人的张校长”。10分钟早读到位,5分钟打扫校园,她用一个个严苛到分秒的要求,改变着这些女孩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但华坪女高的学习生活时间安排得再紧张,也从不占用音乐课,与一般高中相比,学生唱歌、跳舞的时间还要多很多。

  每天上午10点,是女高雷打不动的红色课间操时间。20分钟里,孩子们先集体背诵《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再唱跳《红色娘子军》等革命歌曲编成的健身舞。2020年,张桂梅听说城里的孩子都在跳“鬼步舞”,也让女高的学生学着跳:“‘鬼步舞’有一个好处就是快,‘快’对她们有帮助,可以提精神”。

  回忆起在女高唱过的歌,华坪女高首届毕业生黄付燕说:“那时候日子是苦的,精神是满的。”

  女高的学生不留长发,不打扮,她们却总能让张桂梅感到美,感到骄傲。“这个社会里,男女是平等的,女人不是靠妖娆来过日子的,我们要凭着自己的本事和本领过生活。我不希望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希望她们能在庄严中透露出一种美,一种精气神。”张桂梅说。

  山里的女孩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办学十多年来,华坪女高已经把上千名毕业生送进大学。她们之中有曾因厌学、贫困、偏远而造成的辍学生和落榜生;她们之中有人只因为是女孩,从出生到长大,爷爷奶奶从没与她说过一句话。但如今,她们考入了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她们读研、读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闪闪发光。

  她每年都在鼓励女孩们考上更好的学校,她对这些女孩有更高的期待:“我对她们的期望是什么呢?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我希望她们变得更强,有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26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她不像一般人一样使自己的心门坠入苦海,却执着地追寻着另一个纯粹的世界,让我们看到另一种用生命点燃的人生故事和不一样的处事风格。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教育。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我们要知道“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

  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用心感受着张桂梅的精神,力争像她一样,把热爱和奉献学生当作在嘈杂世间的一剂清明的良药。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 篇27

  张桂梅帮助过很多女孩子,每个女孩的渴望和困难她都感同身受,每个女孩她都熟悉、记得。也是因为此,一个放羊女孩从她那里得到了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那是一次去往通达乡家访的路上,车子在山路上蹒跚前进,惊扰了路边的羊群,与一个蓬头垢面的放羊女孩擦肩而过。

  突然,张桂梅叫住了司机:“柯师,停一下车,那个女孩好像很熟悉。”

  车子停了下来,张桂梅努力在脑海中翻找着回忆,一个名字脱口而出——张桂梅说:“对了,就是她!快倒回去。”

  放羊的女孩还在路边,呆呆地望着去而复返,最终停在她面前的车子。

  张桂梅下车,一边迎着女孩走过去,一边大声喊着女孩的名字。

  女孩宛若从梦中惊醒,眼泪夺眶而出,冲进张桂梅怀中,哭得很伤心。同行的人员略有些惊诧,只是路边的一眼,张桂梅就认出了女孩。

  待女孩的情绪稳定一些,张桂梅问起女孩在路边放羊的缘由,女孩曲折的命运逐渐显现。原来,这个女孩曾经因无人抚养被收入张桂梅负责的孤儿院,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被亲戚带走了。然而,贫困的她还是没能走进校园,只能辍学牧羊。

  听罢,张桂梅拉起女孩,说:“不行,(你)不能这样毁了,你跟我走!”她给女孩的亲戚打了电话,并让女孩留了地址,说过几天来接她,这才与女孩依依惜别。

  过了几天,张桂梅果然践约,把女孩接回了孤儿院,并让她继续读书。后来,这个女孩考上了艺术学校,彻底走出了大山,一生的命运就此改变。

  再回望那一天,回望女孩和张桂梅擦肩而过的瞬间,让人不由感慨那也是与命运擦肩而过的瞬间——女孩如果不在路边放羊,张桂梅如果不经过那里,女孩的一生将完全是另一种模样,是张桂梅给了她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是两次。

【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最新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观后感(精选6篇)07-16

张桂梅大山里的女孩心得体会(通用15篇)05-25

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12-28

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12-28

大山里的校长张桂梅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8篇)07-02

学习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心得体会(通用5篇)07-14

赞美张桂梅的经典句子01-24

张桂梅同志的心得体会06-30

张桂梅心得体会范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