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风师德心得体会(精选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师风师德心得体会(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师风师德心得体会1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师的师德师风要在对古代师德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赋予新的内涵。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低,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要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的大学教师,就要加强自身师德水平的培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工作重点方面
在工作重点上,要努力转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上来。今后,我们的高职生源中,从对口高职升上来的学生和3+2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基础与应届高中生有很大的差异,并且个体素质也相差较大,因此如何良好的实现教学课程中高职无缝对接,将是我们重点要研究的内容。我们要认真分析中职、高职“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并且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既不能让中职升上来的学生感到困难重重,也不能让应届高中升上来的学生感到过于简单乏味、没有挑战性。
二、在教学态度方面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学生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最后,我们要在加强自身师德建设的基础上,投入到新的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我们知道,新的课程改革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逐步成熟完善。我院正处于课程改革的初级阶段,这是因为我院建校时间短、课程体系还不十分完善、还没有完全适合我院自身本土化的课程建设经验。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求实的态度,本着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和家长负责任的精神,在课改实践中探寻教育规律,兼收并蓄,切实把有值得推广价值的经验展示出来。
高校师风师德心得体会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
一、作为教师应该热爱学生
如果教师和蔼可亲,师生关系则比较融洽。师爱最受公众期待。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二、教育中要理解和尊重学生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
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三、正确树立教师形象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我决心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群体”为榜样,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贡献!
高校师风师德心得体会3
高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以及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肩负着重要的教育义务和使命。作为高校教育系统教师,除了扎实的学术基础与过硬的授课能力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有着良好而且与时俱进的师德师风,才是知识传承的重要载体和保障。本人自XXXX年7月份加入教师队伍以来,在高教教师资格的培养过程,通过对我国《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行为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职业道德与工作作风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材料的学习,以及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的“讲师德 树形象 做表率” 一系列活动的参加基础上,本人对教师岗位进行了授课、班主任以及毕业论文指导等相关实践活动的参与,进一步明确教师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履行《教师法》中规定的职责和义务,爱岗敬业,为学院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对师德师风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教师法》规定了师德师风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前提条件之一。
我国《教师法》总则第一条提到“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提到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这说明教师的两个主要素质中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之一。针对学生而言,教师是一类特殊的职业,除了具备专业技术能力之外,更多的影响来自教师的言传身教。在高校学生尚未完全形成独立而成熟的人格之前,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治学之道对学生的学习及以后的人生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反之,一些不良的言行也能影响一些学生,使之不合时宜的效仿乃至传播,造成自身其社会的不良影响。而针对教师本身而言,培养和拥有高尚的师德风范,也是自我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只有拥有应有的师德,才能收到学生的尊重,同时具备应有的师德风范同时要求自我不断提高,才能真正使自己的教学科研不断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因此,高尚的师德确是保障教学科研活动科学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素。
二、教师培养师德的途径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我想这应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要求自己。一是平台建设。这个层次内容主要是指国家法制法规、学校的教育平台建设,包括宣传、实践以及考核体系中对于师德建设的一些要求。二是教师自身建设。这是最为主要的一个途径,要求教师要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包括学术能力与教育能力;其次要求教师要具备动态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更新知识、学术与实践结合,通过科学而灵活的方式不断的改进自己,使学生受益。三是学生层面。作为受教的第一主体,如何掌握的正确学习和实践方法以及人格形成路径,是其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应当主动积极的与教师进行沟通互动,形成有效的教学系统。
最后,本人以“广纳百学,以法治学”这一铭言来总结自己最近对于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活动,也以此激励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创先争优,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教师。
高校师风师德心得体会4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从我走上三尺讲坛的那一天起,我无时无刻不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
关于如何提高师德修养,有几点感悟如下:
一、与法对话
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活动,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更高的认识。遵照教师法《师德师风建设十项规定》、《教师文明用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的要求,我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做到遵守社会公德,做到衣着整洁得体、语言文明礼貌、举止优雅大方、以身作则、作风正派、没有向学生推销资料、乱收费、索要学生家长的礼品等不良行为,没有做利用职务之便谋私之事。
二、与学生对话
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爱是教育的法宝,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在教育中我们教师占着主导地位,但是学生有许多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我要求自己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诚心诚意地向他们学习,在师生互学互勉中汲取精神营养,完善师德品质。我所带的班以单招学生占大多数,大部分学生有自己的特点,活泼活跃,喜欢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但学习习惯不太好。所以,平时的工作和教学中,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发现学生身上更多的闪光点,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给一个支点,地球都能被转动”,对于职高生来说,这个支点就是自信。我深知只有为学生建立自信,找到一个新的起点,才能重新点燃学生生活的希望。 班上有不少学习成绩很不好的学生,平时不愿意学习,旷课的现象严重,但是在实习中他们表现的很好,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放大这些优点,以鼓励为主,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
用真心关爱学生,用真情温暖学生,用真诚感动学生,在学生生病或有难题时,都能在第一时间赶到为学生排忧解难。前几天,14级学生孔佑星的父亲突然病逝,为帮助他暂时度过难关,我主动捐款,并马上派出三名学生到他家帮助他办完父亲的丧事,为身处困境中的他送去温暖和关怀,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还会继续努力帮助这些困难生度过难关。
三、与名师对话
在我国人民教育事业中有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具有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感,有教书育人、钻研知识的可贵品质,有无私无畏、勇于创新的精神,向我们展现了人民教师的理想人格。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地体现了新时代教师道德的崭新特点,是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的具体化表现,这些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要认真地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提高师德认识,激发自身的师德情感,向名师学习,从心灵上与名师对话。
四、与自己对话
博学的专业知识、敏锐的专业嗅觉、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专业技能,凭借这些,才能赢得了学生们的赞誉和折服,使学生们看到了专业的力量和无穷的魅力,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技能。职业教育尤重言传身教,一名合格的.职业学校教师,除了要胜任课堂教学,还必须要了解企业和市场,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除钻研理论知识外,还经常下企业,带实习,继续学习等。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针对自己过去在生活、工作中的言行进行了自我反省、检查和剖析,做为一名教师,我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耐心地说服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努力去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的真谛,需要有志之士探寻。教育的大门,需要智者开启。教育的法宝,需要勇者获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把师德放在教书育人的至高点,以爱贯穿教育教学主线,努力做一名家长舒心、学校放心、学生开心的优秀教师。满怀激情,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高职教育献出微薄之力。
高校师风师德心得体会5
要做好任何一个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有良好的值得操守和从业道德。而对于教师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业,更是要求从业者具备优良的师风师德。因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然而,当下,各种有损师德的丑闻、案件经常成为互联网上被唾弃和批判的头条,其恶劣程度骇人听闻,事件的主角都身为教师,却做着丧心病狂的事情。这再一次给世人,特别是教育行业敲响了震耳欲聋的警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时刻了,是再次强调师风师德的重要性以及树立优良师风师德的关头了。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参加了师风师德的学习,深感幸运。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颇丰,对于学习的成果,我个人联系实际,总结了一下几点心得。
一、什么是师德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二、为什么要建设师德
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成效影响着国家的未来,而教师的师德师风,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一个教师的工作成效。因此师德师风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这句话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书。良好的师德会让教师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去教书。
第二部分是育人。作为一个教育者,不仅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也需要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对学生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精神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也就是俗称的育人。这些也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和高的思想境界,只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对学生的思想和精神进行教育及引导。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在互联网的各大新闻中,屡见师德高危丑闻。这些丑闻的主角不仅是失败的教师,甚至作为一个人,都是失败和道德沦丧的。这些人这些事,虽然是教师的耻辱,教育界的污点,但是他们的身份,确是教师。这已经给教育界和所有的教师敲响了警钟:在 我们这个时代,在今天,我们呼唤师德师风的重新强调,我们需要再次树立起教师的形象,我们需要矫正当前飘浮的教师群体中的不正之风。这亦是师风师德学习课程的价值所在。
只有良好的师德,才能浸泡出优秀的教师和学生。
三、如何建设师德
从上游确立典范,树立带头效应。强化领导作风建设,树立讲正气、讲廉洁、讲风险的作风。然后应该经常开展各种学习和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团体进行师德师风的学习交流,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教师师德师风标准。从机制上确立赏罚制度,进行师德师风的指标考核,对于师德师风出现问题的教师个人,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惩罚,而不是姑息纵容。让教师团体教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成立家长委员会,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师代表座谈会,以此类形式成坑征求各界意见,促进教师团队建设和成长。另外,可以进行规范管理。规范学校行为,明确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必须严格遵守《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有关素质教育的规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其次,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法律高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明确的规范,确保依法管理,依法执教,依法育人。第三,实行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也影响师风师德的建设
校教师是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承载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当前社会改革与转型之时,其所面临的社会竞争和精神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有关科研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教师心理正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愉悦,还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的人才质量与竞争力。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甚至腐蚀高校教师的师风师德的建设。而改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应该抓住几点。首先应该对自己所拥有的多重角色有正确的角色认知;然后需要有健康的教育心态,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有稳定积极的心态,并能付诸行动;再则应该注重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学生和家长和同事和社会;另外,也应该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恰当的情绪反应。教师职业具备高挑战性,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懂得控制和调整自身情绪,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作为教育者,若无创新也不会有教育对象的发展;最后应该有良好的应对方式。
五、小结
研究师德建设的思路可以从下来看。往往规律指出人们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方向比努力重要。做成一件事情,一要有精神,二要有能力。任何人的工作都是全人格参与的工作。执行力是领导者素质和执行者素质结合而产生的合力。
学生的素质,既是学习的条件,又是学习的结果,教师的素质,即是学习的条件,又是受影响受教育的结果。用什么方法提高教师的全人格,来培养学生的全人格,是师德学风建设的重点之一。与时俱进是体现时代性,赋予规律性,体现创造性。而什么是师德是:热爱事业,热爱学生,学高身正,品德高尚,教书育人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诲人不倦。
高校需要的是“三材一化”:人才,教材,器材,校园文化。师德是一种特殊的盐,校园是大缸。用师德腌出学生的全人格,好的学风。这就是腌萝卜教育。关键是教师有多少含盐量。
【高校师风师德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高校师德师风05-29
高校师风师德心得体会09-20
高校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3-01
高校师德师风总结05-24
高校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总结06-13
高校师德师风学习总结06-20
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方案06-24
高校最新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06-21
高校师德师风总结范文大全04-18
高校师德师风个人总结范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