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06-11 06:07:01 文婷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的5月6日至12日,我很荣幸在河北省涿州市大宾美术教育基地,参加了由陕西省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的全省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骨干教师(版画、陶艺)培训。参加培训的27位各活动中心骨干教师,都是在历年来参加省级校外美术培训中获优秀学员荣誉的。在培训学习期间,聆听了两位授课教师的讲解,欣赏到了他们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和精美的艺术作品。

  版画留给我的,不仅仅是刻下的版画与作品,更是一种热情,对艺术生活追求的动力,它使我上进,它让我看到更大的世界,这就是我想要的。学习中,我从以前的动笔作画,到了动刀作画,材料的`改变让我有了一种新的体验。我相信如果以后在课程中安排这样的版画课同样会引起学生兴趣的。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如果能很好的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学习到艺术,这不是我们艺术课老师应该做的吗?除了兴趣之外,老师的技术水平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欣赏的每张作品中无不体现牛老师的专业水准和那股对艺术作品的执着劲。

  陶是土的艺术,是火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做陶先做人,“人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做陶要找到陶泥的重心。有时候看起来那个泥巴在你手心里转动,其实它有自己的生命个性。在这方寸之内不计其数的旋转当中,它慢慢会变成一个生命个体。有时候它仿佛在向你倾诉,你也可以对它诉说。青春亦如此。静心、耐心、虚心做陶,不会有半点虚假的,付出多少就有多少回报。自己还需很努力!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本学期三月份,我们美术组一行三人怀着一颗激动的心踏上了去景德镇功夫小瓷陶艺学习之旅。看,老师们都像个孩子似的玩起了泥巴,那么专注、那么入神,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那颗童心再次被点燃。

  以前一直没接触过陶艺。通过这两天的培训,使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陶艺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陶艺是中国传统而古老的文化,制作陶艺需要理论、技法和创造性都具备。下午的实践课我认识了陶艺泥料,掌握了泥料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学习了揉泥的基本方法。还学会了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如泥条盘筑、泥板成型法等。我们运用所学技巧:如“压印纹、肌理、拍打、刻花等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将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了修饰。当一件件作品展现在眼前时,大家都感到无比的震撼和欣慰,拿出自己的`相机不停地拍照。

  通过短短一周陶艺培训收获和感悟很多,比如做任何事情都要心静,要有耐心,否则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其次要动脑筋,把握好感觉,充分地了解泥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和泥融为一体,进而做出好的作品。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所做的内容不同,感触和快乐也有所不同。

  我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有很多认识,比如说在制作泥胚的过程要很小心,不能操之过急,稍有不注意的地方就得重来了。很幸运,因为我专心与认真对待,最终这个作品进行的还挺顺利的,当我做好了整个外形后,我们既要给它赋予好看精致的雕花、分层、镂空等等纹样,。老实说这些纹样难度还是有的,在作品上操作的时候要非常小心,而且要等到这个外形的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做这些细活,要不然就会把作品给毁了。总之整个过程都要认真对待,每天都忙得手酸脚酸,腰酸背痛,不辛苦是假的,不过当自己完成了这个作品后还是蛮有成就感的,人生第一次接触这么有趣的陶艺课,真的很不错。

  相信通过我们今后的学习以及在实践中的不断练习,一定会熟练陶艺制作,做一名合格的陶艺教师。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6月12日,陕西省校外教育组织的陶艺骨干教师培训,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圆满画上了的句号。能又一次参加陶艺骨干教师培训我很庆幸,这次培训让我的在陶艺教学上的困惑得到了有效解决,也使我的陶艺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新的提高,感谢陕西省校外教育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眉县活动中心为我们提供的优质培训条件。

  本次培训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不仅为我们安排了专业功底过硬的渭滨区活动中心何亚周老师、眉县活动中心李晶老师授课,还特意为我们邀请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陶瓷研究所研究员李宏兵,西安盛唐陶艺坊林琴这样的大师级别老师为我们传经送宝。他们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讲解了泥料的处理流程和方法、揉泥的基本方法(菊花揉和折揉)、泥料配比及拉坯、手工成型创作及装饰、拉坯造型、修坯、画釉、上釉及烧制等内容。

  在李宏兵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们掌握了泥料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学会了基本的揉泥方法,反复练习了拉胚的技能,每一个学员都做出了自己心仪的作品,通过练习也使我又一次认识到陶艺这种中国传统而古老的文化,在制作上理论、技法和创造性缺一不可。别看简单的揉泥,如果做不好,后面的拉坯就很难进行。而烧制前的关键一步修坯,李宏兵老师要求不仅要使作品厚薄均匀,还可以根据器型不同,造型出流畅,温润,细腻的作品。按照老师的指导,大家用陶艺工具开始对作品进行处理,进行精细的'装饰,当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摆满了教室,大家都说收获是沉甸甸的。最后通过老师点评点评,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驾驭作品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在林琴老师讲解和指导下,我们了解了画釉、上釉的注意事项,了解了吹釉、淋釉和荡釉的上釉方法,在尝试画釉、给自己作品上釉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技法、技巧,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将运往宝鸡进行高温烧制,期待自己作品亮相的满足感,就会激动不已。

  三天的培训虽然结束了,可老师教给我们的东西将在我们的心中沉淀扩散,陶泥在老师手中的随心所欲就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通过学习以及回家后的练习,我一定会成为一名精通陶艺制作的陶艺老师。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为了提高校外活动中心活动能力,提升校外活动质量,20XX年6月8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校外联主办的这次陶艺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几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我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参加陶艺培训的五十多位老师来自全省各县,千里迢迢,不辞辛苦,抱着极大的热情和谦虚的态度来到宝鸡市的眉县,迅速投入紧张的学习中去。通过眉县校外中心精心的安排,不仅让我领略了授课教师精彩的授课内容及授课风采,而陶艺老师的精湛技艺更让我感受到了陶艺创作的魅力。

  为期一周的陶艺培训已经结束了,我慢慢对陶艺有了一定的了解。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学习了揉泥的基本方法和拉胚的技能并进行了实际操作。李老师和林老师还教给我们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如泥条盘筑、泥板成型和泥塑成型的一些方法。其实,在这些制作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拉胚,在我的印象里,拉胚就是用拉胚机把泥做成瓶瓶罐罐,是最为简单的,当老师为我们做了示范,我才发现,在老师制作的时候确实感觉到神奇的跟变魔术一样,而到自己做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反复复的练习,终于我能很快的将泥固定好,找到泥的中心,并把右手大拇指垂直插进泥的中央进行开口,然后慢慢的拔高,拉成陶罐的形状,最后左手和右手呈一个剪刀型,把陶罐给挤出来,一个陶罐的型就做好了,虽然不太美观,但看到自己做出来的.自认为的艺术品,还是很开心。

  总的来说,此次陶艺培训时间有些仓促,但收获很多,不仅学会了揉泥的基本方法和拉胚的技能,还从授课老师身上学到了对陶艺艺术事业执着的追求精神,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品质,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橙黄橘绿,好景时节。在这个收获季,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的20XX年度陕西省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陶艺”骨干教师培训。来自全省各县区的五十名校外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畅享了一场陶泥盛宴。在中国教育学会音乐分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王霞,陕西省西安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吴积军,省级学科带头人张敏仓等专家的引领下,学员们通过学习陶艺制作知识和技能、成型技法、修坯工艺和保持泥土柔软度的要领等陶艺方面的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操作体验、教学案例观摩、名校陶艺部室及艺术社团探访等活动,努力提升自我专业素养。本次培训时间虽短,但我受益匪浅。

  本次陶泥盛宴由一堂漫谈陶艺史话的赏析课作为餐前酒。在高新一中范勇老师的精心准备下,陶艺历史犹如一杯香远绵长的美酒,从仰韶文化的端倪初现到两汉时期的渐入佳境,从唐朝的步入盛世到宋元明的鼎盛时代、清代的谱续繁华,这杯酒沁人心脾,香远益清。

  开胃菜是参观高新一中的陶艺部室——励智窑。在校园的一个僻静角落,隐藏着一个别致的小电窑,古朴的青砖屋在瓦当盆罐的点缀下别具一格。在这里,学员仔细了解了烧陶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范老师耐心的为学员们答疑解惑。离开励智窑后,我们又来到了高新一中新校区——国际部。在高端大气的艺术楼陶艺教室里,学员们亲手体验了陶艺的制坯过程。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西安高新二小,两节围绕陶艺教学的观摩课可以说是这次陶泥盛宴的主菜了。杨帆老师的《做面花》一课把面花制作技巧设计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化难为易,充分体验到动手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张敏仓老师的《多彩的民间美术》则通过精美的PPT课件把小朋友们带进了“陕西民间美术博物馆”,在几个不同的场馆,小学生们不仅领略了陕西民间美术不同形式、不同材料的美,还在之后设计的“小小讲解员”活动中,向嘉宾热情解说介绍,展示着这种美。两节精彩的观摩课之后,各位参训老师和授课的杨帆、张敏仓老师进行了教学方面的交流探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虽已尽收佳肴美味,然参训学员皆意犹未尽。第三日,我们来到西安高新一小,一所艺术教学成效卓著的现代化全日制完全小学。在校方热情洋溢的讲解下,我们充分感受了高新一小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参观了专业的艺术课程部室、了解了不同学科相应的先进设备设施。扎染、蛋壳艺术、衍纸艺术、编制艺术、版画、剪纸、油画、陶艺等这些小众学科的同时开设让来访学员羡慕不已,真希望自己地区的孩子也能有这样好的艺术学习氛围。在欣赏了各类学科精美的学生作品后,我们回归陶艺室,在高新一小惠姝童和赵勃老师的辅导下,开始了陶艺创作的实践练习。通过前两天的陶艺学习,学员们早就跃跃欲试,设备齐全的陶艺室,成了学员展示专业素养的平台。拉坯机、泥条机、泥板机前,学员忙的热火朝天。两个小时的实践体验很快就过去了,在领队老师的催促下,学员仍不想离去。

  29日下午,这场陶泥饕餮盛宴接近尾声。结业会上,学员们将自己的作品整齐排列在会场,互相交流、学习、拍照、留念。在观看完学员作品后,本次培训的带班领导王霞老师对学员们的成果大加赞赏,充分肯定了这次培训活动的意义。作为本次培训的学员,我在这场陶泥大餐中不仅品味了酸、甜、苦、辣、咸,还学会了炸、蒸、煮、煎、烤、炒,可谓是鱼渔双收。在这里,特别感谢省教育厅在校外教育方面的大力投入,感谢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精心组织,感谢西安高新一中、高新一小、高新二小的热情接待,感谢每一位为本次培训付出的领导、老师。我要把这次培训的内容认真梳理,慢慢消化,让吸收的精华融汇在自己今后的教学当中。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6

  昨天,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三防演练教训及陶艺培训”的活动,让我印象深刻。

  一早,我们便上了车,前往广州市中小学生陶艺培训中心。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时间也不知不觉的流逝了,我们很快到达了目的地。虽然陶艺培训中心不是很大,却也丝毫没有减去我们的热情。首先,老师让我们看视屏:如何做陶艺,了解大概后,老师先让我们班做拉胚。这个项目是五个人一小组,我、蓝欣、伍逸歆、莫文静和曹诗琪是一组的。每个组都有老师给准备的做拉胚的工具,一开始,我们每个人都试了一下,手迅速变得黑不溜秋的了,弄了半天,我们才做出了一个不规则的长方体,但被陶艺老师用一只手修整了一下,一个瓶子的形状就呈现在我们眼前。离收工的时间还很长,于是我们很多手的上去调整了瓶子的形状,五双手轮流摆弄着瓶子,结果越调整越惨不忍睹。

  第二个项目是让我们捏泥巴。我一边玩着泥巴一边想着要做什么,随便捏了一个椭圆形,觉得有点像天鹅的.身子,索性便捏了一只天鹅,看着还剩下好多的泥巴,便又捏了一只小天鹅,最后,我还用剩下的泥巴,搓成一条很长的绳子,再用绳子一圈一圈盘起来,变成了一个形状怪异的杯子。

  第三个项目是在做好的陶瓷上涂颜色。这个其实最简单了,我拿了个Hello Kitty的陶瓷,主要是以红色和粉色为主的。一个有趣的早上就这样过去了,接下来就是午餐时间了,老师还很好的为我们放了一部电影,让我们一边吃一边看。

  结束了午餐时间,我们也要告别陶艺培训中心了,坐上车,前往第二个目的的——南海泌冲广州市中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因为下雨的缘故,我们在车里休息了一会,才开始了正式的训练。首先。教官带着我们到室内里上课,这次活动的“三防”主要就是教我们在周围受到化学污染的时候,怎样保护自己。教官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三防”,他们还拿出了防毒面具和防毒的衣着,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还让我们亲自动手操作。教官还带着我们到室外去练习,教我们在有毒区域时,怎样逃脱才能使自己身体的伤害降到最小,先是要逆风逃跑,尽量跑到空旷的场地,他们还教我们正确的逃跑姿势,同样也让我们动手实践了,这使我们对防化学毒物又有了更深的印象。训练结束后,我们也坐车回学校了。

  这次的活动,让我更喜欢陶艺,也让我知道在遇到化学或有毒物时,该怎样逃生,怎样更好地保护自我,我觉得,学校组织这次的活动很有必要,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沉着面对,安全逃脱。而陶艺的培训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想象力 。希望学校可以多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7

  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了陶艺骨干教师赴成都参加了培训,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圆满画上了的句号。能又一次参加陶艺骨干教师培训我很庆幸,这次培训让我的在陶艺教学上的困惑得到了有效解决,也使我的陶艺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新的提高,感谢游仙区教育体育局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游仙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我们提供的优质培训条件。

  本次培训游仙青少年活动中心张瑛主任为我们安排了专业功底过硬的中国陶瓷书画院四川分院的赵老师授课,他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讲解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史以及泥料的处理流程和方法、揉泥的基本方法(菊花揉和折揉)、泥料配比及拉坯、手工成型创作及装饰、拉坯造型、修坯、画釉、上釉及烧制等内容。

  在陶艺师的细心指导下,我们掌握了泥料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学会了基本的揉泥方法,反复练习了拉胚的技能,每一个学员都做出了自己心仪的作品,通过练习也使我又一次认识到陶艺这种中国传统而古老的文化,在制作上理论、技法和创造性缺一不可。别看简单的揉泥,如果做不好,后面的拉坯就很难进行。而烧制前的关键一步修坯,李宏兵老师要求不仅要使作品厚薄均匀,还可以根据器型不同,造型出流畅,温润,细腻的作品。按照老师的指导,大家用陶艺工具开始对作品进行处理,进行精细的装饰,当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摆满了教室,大家都说收获是沉甸甸的。最后通过老师点评点评,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驾驭作品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在赵老师讲解和指导下,我们了解了画釉、上釉的`注意事项,了解了吹釉、淋釉和荡釉的上釉方法,在尝试画釉、给自己作品上釉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技法、技巧,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将运往宝鸡进行高温烧制,期待自己作品亮相的满足感,就会激动不已。

  两天的培训虽然结束了,可老师教给我们的东西将在我们的心中沉淀扩散,陶泥在老师手中的随心所欲就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通过学习以及回家后的练习,我一定会成为一名精通陶艺制作的陶艺老师。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很早开始就向往着陶艺课了,大一在金石滩校区没能修读这门课感觉很遗憾,这个学期开始两个月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陶艺课。经过两个星期的陶艺课的上课过程,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对陶艺开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理论方面首先是技法,其次才是创造力。第一个星期的操作都是围绕技法的。所以我想总结下在技法方面我个人认为比较重点的几点。

  首先,我觉得是耐心。在这个礼拜的操作中,无论是泥雕、盘泥条还是拉坯,我都显得缺乏耐心,总是在做了一点点之后觉得没有达到自己预想中的效果或者说没有手感,就开始失去兴趣,失去耐心。这是在以后的操作中最需要注意的一点。

  看到视频里的制作过程感觉做的还挺简单,可是当自己真正着手去做的时候,有时候又觉得无从下手。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和泥条盘筑法这3种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可是想熟练掌握并不简单。

  其次,是要动脑思考,把握好感觉。做陶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动脑思考,要充分地了解泥巴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跟泥巴融为一体,才能做出好的东西。

  刚开始的时候总是觉得好玩才很喜欢去做一些东西,随便捏一些形象造型,在经历了2个星期的学习之后,我发现里面还是有很大学问的,想真正做好一个作品并不会像说的那样简单。有些东西能想出来,但真正实施去做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问题困扰着自己,很难得到解决,那些问题往往又是自己当初并不觉得它是个问题的情况下却真正出现了。

  两个星期的学习是很短暂的,总觉得时间或多或少有些不够,但是经过这短短两个星期的学习我的收获还是很丰富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些对于我们设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值得深思的。

  最终因为手受伤没能顺利的完成作品,所以只有尽量多得在理论上补充这门课的遗憾。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中国的英文名称叫China,意思是陶瓷。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中国的英文:China,这个名称来至于景德镇的原名:昌南镇,因为谐音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英文名。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产地来加以分类。

  随着朝代及制陶技术的演进,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同时因为文化的演变,陶瓷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多样化的风格及不同的型态用途,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及生活品质的改变。

  生活陶艺 — 陶艺类生活用品如,花器、餐具、茶具?等。

  传统创新 — 运用传统技法,釉彩表现现代精神、瓶、罐、等容器或功能性得实用作品。

  现代陶艺 —表现造型结构与思想理念的创作,与其他艺术型态的结合,让陶瓷艺术已不再是单纯的拘泥于土与釉的结合,融合更多的人文与空间因素,使得陶瓷艺术更加有内涵。

  由于现代对于化工原料知识的进步,与釉烧技术的发展,加上工业化后机器的制造与发明,陶瓷艺术已经渐渐分家,实用陶瓷与艺术陶瓷各有不同的发展空间,而釉上彩与釉下彩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的绝对,所以硬要用任一种分类的原则来规范陶艺的种类,都不是非常周延的方法。

  中国传统陶艺制作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仍盛而不衰,历朝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时代风尚的不同,审美观的变化,在陶艺中反映得十分突出,国内外许多学者、艺术家都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陶艺的研究。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这门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于一身,凝聚着中华民族审美历程的`传统陶艺的研究,往往停留在美术造型及装饰技法上,这不够全面,研究中国传统陶艺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立足于总结中国传统陶艺及其制作工艺和装饰工艺的优良传统。“传统”不属于旧规范化的别称,而是意味着一种工艺和艺术体系的特征。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特性,反映到陶艺上并产生独特的民族风格,这种民族风格以其特有的工艺技术和艺术形式,显示它自已的风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东方文化的典范。

  中国传统陶艺所特具的东方艺术的情韵风格,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她仍扎根于人民之中,集中了无数陶艺前辈的智慧和创造力,经过历史不断的锤炼,然后形成为优良传统,它贯穿着民族性格,民族感情,体现了民族审美意识的共同特性,代表着民族的精神实质。中国的陶艺前辈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和形成了一套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多种的工艺技法。正是这一套制瓷的优良传统,历代相传,不断发展,使得中国陶艺几千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文化起着深远的影响

  陶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然而,当中国的陶艺家们猛然从“传统”、“实用”、“日用”等字眼中惊醒重新打量世界时,却发现自己落后了。的确,现代陶艺已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艺美术而存在,也不是仅仅“实用”、“美观”、“经济”、“大方”的观念便能涵盖得了的。它已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成广泛的参与到现代艺术运动中,成为艺术家表达自己的观念,进行文化批判的利器。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9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陶艺课,在上这个课程之前我对陶瓷艺术的接触和了解几乎可以说是寥寥无几。通过老师的讲述与一些相关资料视频的观看,也让我对这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更让我认真仔细的去听课。虽然只有仅仅几周的学习时间,但是我对陶瓷艺术还是有了一些了解。虽然课程结束了,课程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对陶瓷艺术的兴趣是无限的,对陶瓷艺术的感情是深厚的。

  China,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的意思,另一个意思就是瓷器,这也是我国英文名的由来,即瓷器大国。在久远的历史上,许多其他国家的人也许不知道中国,更不了解中国,更甚者从未听说过中国,但是他们却知道陶瓷,了解陶瓷艺术??这个正说明了中国陶瓷艺术的闻名遐迩,也印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勤劳。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闻名古国,在历史上中国的科学技术可以说在世界上是独领风**的,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国的四大发明了: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这是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同样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最为骄傲与自豪的成就了,也是中国人民辛勤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然而,还有一种艺术的成就绝不亚于四大发明,那就是中国陶瓷艺术,它就是一个世界未解之谜,至今还有许多未被世人解码。你想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谜吗?你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开这个几千年以来都未被的谜吗?那好,跟我来吧,让我们在中国陶瓷艺术的长河里遨游,尽情享受中国陶瓷艺术巨大的魅力与深邃,我相信你一定会陶醉在这条长河中,流连忘返??

  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在距今8000-9000年前是中国绚丽多彩的新时期时代,当时彩陶是很罕见的,然而却出现了彩陶。在如此高的温度下,彩绘是怎样上去的,就算是现在的科学技术都无法达到,当时落后的时代是怎样拥有如此高超的彩绘艺术,至今仍为后人所知,称为一个千古谜团。在彩陶中,红色是氧化铁Fe2O3所体现出来的颜色,可是以当时的技术是无法提取土壤中的氧化铁的,这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至今仍未解开。再者,彩陶中的黑色是氧化锰的颜色,氧化锰本身呈紫色,浓度越高,颜色越深,以至于达到黑色。据调查可知,当时的土壤中几乎不含锰元素,并且提取锰元素的技术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才成熟的,可是当时的古人是怎样做到的呢?这再一次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之谜??夏、商、周的辉煌---彩釉,“釉”的出现,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第一次飞跃。一般我们把“陶瓷”这个词一分为二,分为陶、瓷。比如说陶器有花盆、水缸、药罐、砂锅等等,其特点是粗糙、渗水;瓷器有花瓶、盘子、碗等等,它的特点是光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春旱,越窑青瓷。隋唐五代,南青北白和天马行空。在南方,越往南土壤中的铁含量越多,烧制出来呈青色;在北方,越往北土壤中的铁含量越少,钛含量越多,烧制出来呈白色。

  “瓷”的出现,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第二次飞跃。元明,一枝独秀景德镇;清墨再染青花,明清幽古镇宜兴,“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竟求鸣远碟”,清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景德镇,半透明釉发展为本透明胎,这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 风格大多写意,含蓄隽永。审美情趣往往反映上层建筑的喜好。是有欣赏者、收藏者却没有作者的艺术。与时代政治经济面貌和社会风尚联系紧密,历新朝

  而层出不穷。因技而得道,因艺而得传,技艺融合,相得益彰。

  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听老师的说明了解到原始彩陶的起源,原始时代不知道谁把泥土做成锅盆的形状并且用火烧制而成,从此便可以煮东西,装水等。原始彩陶胚体的制作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包括许多环节,比如说胚体成型、慢轮修整等等,风格纤细,委婉而感情丰富。先人观念逐步复杂和细腻,野蛮与本能的成分不断减少。

  偏远落后地区被使用,统称为“无窑烧陶”。原始彩陶开创了大量有特点的形制;质朴单纯;以彩绘为装饰,启发了人类对二度空间艺术的开拓。由于先人观念逐步复杂和细腻,野蛮与本能的成分不断减少,彩绘逐步激发先人自身意识的抽象潜能,加之当时社会分工。原始彩陶反映了一种“风格纤细,委婉而情感丰富”的精神因素。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陶瓷常用三角,宽带,波折,网络等几何纹表示人面或动物纹;风格从写实逐渐发展为抽象。其代表作品有:彩陶人面鱼纹网,鱼纹彩陶钵,彩陶黑彩纹钵,黑陶兽面纹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鹳鱼石斧图彩陶虹。马家窑文化彩陶上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其主要特点为图案常有平行,弧圈,交叉,同心圆,旋涡的线条变化;风格流畅,繁而有序;物体刻画简单。代表作品有:水波纹彩陶盆面;彩陶十字圆点网纹壶;舞蹈纹彩陶盆,菱格纹彩陶双耳壶,蛙纹彩陶双耳壶。

  紫砂产于江苏省宜兴市鼎蜀镇,紫砂在明代的盛行,明代饮茶风尚的改变,比如说当时比较盛行“斗茶”。明人认为“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显小则否不涣散,问不耽搁。”---《冯马宾条笺》 ④明代文人学士推崇回归自然的审美情趣。饮茶环境:“僧房道院,饮何清也;山林泉石,饮何幽也;焚香鼓琴,饮何雅也。试水斗茗,饮何雄也。梦回卷把,饮何美也。饮何美也。” ---《茶说》“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竟求鸣远碟”就是对紫砂完美的描述。紫砂的.特点,特有的双气孔结构使紫砂能够保持茶色茶香茶味,历久弥香。大气孔率使紫砂不仅寒冬腊月注沸水而不裂,且还可以在文火上墩烧。紫砂色泽古朴。肌理细腻,历经长时间抚摸,会发出黯然之光。无釉无彩,质朴自然,意境幽深。紫砂壶分为圆器、方器、塑器、紫砂筋纹器。

  上面主要是分别叙述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个时期的陶瓷艺术特点,但是历史已逝去,我们没有时光机,无法回到历史中去身临其境的感受陶瓷艺术的美,我们只能把它当做最美好的回忆深深埋在心里??

  然而,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我们总是缅怀过去,那就证明我们现在过得并不好,所以,美好的回忆可以,但绝不留恋。我们要永远憧憬,永远在现在努力??当然,这句话对于陶瓷艺术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总是回顾陶瓷艺术的历史,那么就证明现在我们的陶瓷艺术并不如历史上先进,所以我们应立足于现在,展望未来。

  联想到现在的陶瓷艺术,我们都会想到中国的瓷都---景德镇,那就让我们更加细致的了解景德镇,让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深邃与内涵渗透心里,然后展望中国陶瓷艺术的明天。我相信,中国陶瓷艺术定会成为世上陶瓷界的一颗璀璨明珠,在空中绽放无限光芒。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称的古老城市。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就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发展历程。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是中国大陆的瓷都。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馨”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所在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市城乡各地。“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时此都”,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历史。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无法企及的。

  景德镇青花玲珑瓷是明永乐年间在镂空工艺的基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500多种年间的历史。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镂成点点米粒状,被人们称为“米通”,又叫玲珑眼,再填入

  玲珑釉料,并配上青花装饰,入窑烧制而成。艺术特色:灵巧、明彻、透剔,特别高雅秀洁。景德镇青花瓷,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始创于元代,到明、清两代为高峰。它用氧 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艺术特色:蓝白相映,怡然成趣,晶莹明快,美观隽久。白釉青花一大城,花从釉里透分明,使人赏心悦目。明人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带去大批青花瓷,与30多个国家进行交往。不少珍品现被收藏在英、美等国博物馆。当然景德镇的瓷系不止就仅仅几种,还有很多,比如说还有薄胎瓷、雕塑瓷等等,在此我们就不具体介绍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查阅先关资料与文献。

  总之在陶艺课上我们观看了土陶的制作过程,以及钧窑瓷、现代陶瓷的制作过程,也观看了钧窑大师以及现代陶瓷大师烧制陶瓷的过程,体会到了制作陶瓷的艰辛,看到了陶瓷大师的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而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这种优秀的品格,更应该把我们中华民族的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第一天的课程,任务是自由体会感受泥巴的“生命”和灵气。我们大家创作热情高涨,每个同学都开心的和泥,揉泥,捏泥。此情此景,勾起了小时候跟朋友们在一起玩小泥巴的回忆,想起了快乐的童年。经过自己动手做了此东西,更准确的说是试着捏了些东西之后发现,其实真的不是特别容易啊。跟着老师学习,不仅仅能学到专业上的知识,还能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是在其他课堂上没有的。细节能看出很多东西,老师很注重细节,他常常教诲我们,细节决定成败,教诲我们要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生活中处处美,我们不要老是抱怨自己的不幸,只有用心去体验生活,才能品味到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初学者要有耐心,持之以恒,按部就班地练习,一定能掌握好拉坯成型这种制陶技法。我从开始学习拉坯到做出自己的第一个作品,我重复了五次,失败了四次,但是我坚持地练习,终于我成功了。

  最后陶艺课结束,我做了6个作品,但是让我满意的只有一个,是设计植物的作品,我做的是向日葵。陶艺非几日内就能练成精湛的技艺与娴熟的手法,在接触陶艺的短短几周内,我只在乎我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认识到了什么,我的素质与修养是否得到了提高,精神是否得到了升华。时间很短,我不可能塑造出做工细致或是气势恢宏的陶艺作品,但我会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聆听,爱上陶的纯,爱上陶的美。虽说我捏的时候,有的时候弄得身上全是泥,但乐在其中,自己制作出的6个作品虽说不是特别出色,但是是我自己做出来的,很是喜欢。通过这几周的学习与动手操作,我对陶艺这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在刚开始时候我们了解了它的发展历史,以及它的`分类等等有关陶艺的基本知识,往后几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捏出了好多可爱精巧的东西,虽说不是特别好看,但是是我们第一次捏出来的,所以很有成就感,也非常喜欢自己的作品。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我非常喜欢这门课,我要在以后的业余时间中,自己捏出很多好看的物体出来,丰富我的课余生活。这几周的涅泥选修,过得很愉快,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与道理,在制作过程中,有的时候不是特别顺利,有的边边角角的涅的不是特别满意,心里就有点着急,这时候要冷静下来,不能着急,通过这次涅泥,让我感受到了许多的道理,让我知道了在以后的生物试验中、配制药品过程中、药品后续总结中不能着急,要有耐心,慢慢的操作,不能紧张,在细小的环节中,更应该有耐心,冷静下来,才能做得更好!尤其是在结果的时候,更应该冷静下来,慢慢的做,这时候更应该有耐心了。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今天下午,我和李思冉刘星月相约来到银座里的一家店——光影 手工陶艺DIY体验馆,准备做一个陶瓷。烤制好了后是可以使用的。

  中国是陶瓷古国,说起陶瓷,外国人就想到中国。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

  想到了三月十号就是妈妈的生日了,我打算给妈妈做一个碗当做生日礼物。学习好了基本的动作要领后,我就开始制作了。 机器在旋转着,先把手的中指放到食指上,轻轻在上面点,等平稳了后垂直向下慢慢进入,钻出一个洞,深度够了以后,再进行下一步。左手轻扶陶泥的边,右手食指和中指进入钻出的洞里,随着外面的左手慢慢改变厚度和高度,熟练了以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了。我决定做一个吃饭用的碗送给妈妈。就在我经过第一天的制作和一晚上的等待,第二天去给碗上釉时,我一步小心把碗底给掏空了,就是一个没有碗底的碗。当时我心里一惊,想:完了,这可是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怎么办啊!”正当我急的.快哭出来时候,旁边的叔叔说:“这样也不能补了,再给你块儿泥重新做一个吧”我一听,顿时高兴了起来。连忙表示感谢。

  重做的这一个,我决定还是做一个喝水用的杯子吧,碗不好画画上色,杯子也不错。于是,我从开始揉泥到后期画画上色,都是万般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儿差错,像那个碗一样“死无全尸”。终于,在两天的坚持下,我做好了一个喝水用的杯子。外面的杯壁我画了一只羊因为妈妈是属羊的,旁边写了:happy birthday和日期。最后一天的收尾工作我简直是悬着心完成的,因为涂色很难,要在曲面的杯壁上进行,所以,我基本上是大气不敢喘一下。终于完成了!我捧着杯子像捧着宝贝一样慢慢地放到了柜台上。现在我就等着杯子烤好以后店主给我打电话啦!

  这次的DIY陶艺活动我认为很有意思,虽然中间出来一点儿“小插曲”,但最后还是顺利完成了,现在就等着妈妈收到我的惊喜啦!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经过学校组织的陶艺学习,我受益匪浅。在文才方面和艺术审美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熏陶,不仅在这些方面有所收获,在平时生活和学习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陶艺这门课不仅仅是玩泥巴,它包括很多的方面,从最初的碎石经过和泥再到出泥,每个过程都是检验一个人的实力,每个过程都是漫长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的第一天,张小军老师先带我们碎石,一袋袋的泥石被我们拖出去杂碎。简简单单的碎石,我们却得到了很多。在简简单单的碎石中,我们生龙活虎并快乐着,几个人一组杂碎一袋石头。整个过程虽然很漫长,但是我们通过团队的合作,高效率的完成了既定的任务。接下来的任务则是将碎的石倒入泥盆里,再进行用机器和泥,拥有机器可是人才是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有人看着,而且还要添加热水。添加热水可是其中重要部分,因为热水的量的多少可能会导致出的泥的软硬。这挑战了一个人的耐心。首先老师先给我们讲解了陶艺的第一种方法,条状成型。条状成型,顾名思义,就是用条状的泥巴堆积起来一个物件的形状。这个方法比较简单,老师也简单的给我们示范了一个比较有意义的东西。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动手。我思索了一下,做了一个外张的成花瓣状的立方体,确切的说是底下是由立方体状延伸到上面的花瓣状。大概第一天的工作就是这么完成的。这一天我知道了条状成型的方法,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房屋,其实他们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叠加、堆砌。经过了一个星期的学习,

  我慢慢对陶艺有了一定了解。陶艺是一门集艺术审美,设计,动手能力于一身的科学。陶艺科学能静心,能审美,能设计,能把人带入大自然的怀抱。

  接下来的陶艺方法是块状成型。块状成型则是通过泥块来陶艺。这种方法简单,但要 有好的创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发觉和反思,思路打开了开始有了一些好的创意。就是通过对古建筑的那种大气元素来设计,我设计了一个宏伟的建筑大门景观,凸显了建筑的宏观伟大。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我了解到其实生活中就有好多设计好多创意,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总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好的设计元素来供我们设计。

  第三种陶艺方法是捏制成型。就是通过捏制来捏出生动的'动物或人的头像。开始前,老师给我们演示了一个捏制成型的作品。颇有感触。我参观了一些老师的以前的作品。发觉他们的作品是那种自然美却不失高雅,但很多作品却是我们现实中看过的或用过的,只是陶艺把他们艺术化、抽象化了,更显得有美感。

  接下来第四种方法是泥板成型,再就是拉胚成型。自我感觉这两种方法是最难且是最有意义的方法。泥板成型需要实现把泥杆平,然后经过一天后再制作,通过泥板成型可以做正方体类、圆柱体类的一些东西。还可以在外表面雕刻一些花纹图案等。我通过提取古代中国风元素,做了一个圆柱形物体,再在其表面雕刻了一条中国龙,因为我觉得中国元素中的龙最能代表中国的特色。而拉胚成型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它的历史悠久,是中国传承古代做瓷器之类物件时遗

  传下来的。我对它也感觉有一种无比的亲切感。拉胚成型的步骤中重点是定中心,只有找准了中心才能在这基础上拉胚出各种各样的陶罐。通过这个我也了解到做事的关键点就是要找重点和关键点。陶艺是一门很特别的科学,陶艺雕塑有别于其它雕塑形式的一个十分特殊的方面表现在以陶土为材料的材质审美效应上,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经过艺术家的系列加工而创造出的现代陶艺雕塑形象,由于釉色、烧成等因素的物质转化作用而赋予其体表独特的形式特色、艺术格调与审美效果,带来的装饰性、趣味性、多彩性,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自然“天成” 的效果。

  经过陶艺课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不管是从做人还是团队合作的大方面还是从生活修养生活习惯方面都是受益匪浅。陶艺雕塑的语言,不只是形体,而是以形体为基础的造型、色彩、光泽、肌理纹饰等互相作用,融于一身的综合性语言。如果说一般雕塑在完成了形体塑造之后,便已基本上显示出它最终形体的雕塑形象面貌的话,那么陶艺雕塑则大不一样。也就是说,现代陶艺雕塑在进行艺术塑造的同时,还须介人相应的成型、施釉、烧成等因素,并使这些因素同雕塑造型的审美表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成为完美雕塑形象的必要成分。也许没有一种雕塑像现代陶艺雕塑这样,在形象的构成涉及这么多层次的语言成分,而后它们之间又是如此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总之,陶艺雕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xx年6月12日,陕西省校外教育组织的陶艺骨干教师培训,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圆满画上了的句号。能又一次参加陶艺骨干教师培训我很庆幸,这次培训让我的在陶艺教学上的困惑得到了有效解决,也使我的陶艺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新的提高,感谢陕西省校外教育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眉县活动中心为我们提供的`优质培训条件。

  本次培训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不仅为我们安排了专业功底过硬的渭滨区活动中心何亚周老师、眉县活动中心李晶老师授课,还特意为我们邀请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陶瓷研究所研究员李宏兵,西安盛唐陶艺坊林琴这样的大师级别老师为我们传经送宝。他们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讲解了泥料的处理流程和方法、揉泥的基本方法(菊花揉和折揉)、泥料配比及拉坯、手工成型创作及装饰、拉坯造型、修坯、画釉、上釉及烧制等内容。

  在李宏兵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们掌握了泥料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学会了基本的揉泥方法,反复练习了拉胚的技能,每一个学员都做出了自己心仪的作品,通过练习也使我又一次认识到陶艺这种中国传统而古老的文化,在制作上理论、技法和创造性缺一不可。别看简单的揉泥,如果做不好,后面的拉坯就很难进行。而烧制前的关键一步修坯,李宏兵老师要求不仅要使作品厚薄均匀,还可以根据器型不同,造型出流畅,温润,细腻的作品。按照老师的指导,大家用陶艺工具开始对作品进行处理,进行精细的装饰,当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摆满了教室,大家都说收获是沉甸甸的。最后通过老师点评点评,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驾驭作品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在林琴老师讲解和指导下,我们了解了画釉、上釉的注意事项,了解了吹釉、淋釉和荡釉的上釉方法,在尝试画釉、给自己作品上釉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技法、技巧,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将运往宝鸡进行高温烧制,期待自己作品亮相的满足感,就会激动不已。

  三天的培训虽然结束了,可老师教给我们的东西将在我们的心中沉淀扩散,陶泥在老师手中的随心所欲就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通过学习以及回家后的练习,我一定会成为一名精通陶艺制作的陶艺老师。

【陶艺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陶艺培训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04-20

做陶艺陶艺总结09-22

做陶艺的心得体会09-26

关于陶艺心得体会范文04-07

陶艺学习心得体会09-27

陶艺的作文09-04

陶艺老师岗位职责04-07

陶艺釉上彩心得体会05-09

陶艺的营销方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