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国小学数学()示范课观摩交流会》心得体会

时间:2021-03-12 16:42:2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示范课观摩交流会》心得体会

  “全国小学数学示范课观摩交流会”于4月14日至16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教育专家及教师代表37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交流会设在云南大学体育馆和云南大学附属小学两个会场,向与会代表展示了31节有特色的现场课堂教学课例,专家对现场展示课进行针对性的评议,并做了专题报告,旨在对课例进行解读,贯彻落实《标准(xxxx)》的基本理念。

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示范课观摩交流会》心得体会

  此次会议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品尝到了一顿丰盛的“数学大餐”。我们学校也派出教师观摩了本次交流会,很荣幸我参加了此次会议。所以,首先,我要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帮助,给了我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让我有幸亲临观摩交流会,并且作为与会者,亲身领略了全国几十名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绚丽风光,身临其境感受了大会浓郁的教改氛围,亲耳聆听了专家的数学思想和课改思路。我不由地感叹:改革的道路无尽头,课堂艺术无巅峰!

  这次活动带给了我很多新的信息和思考,首先我谈一下个人听取的16节课后的肤浅认识:作课教师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大部分不是名师,不是专家,都是比较年轻的一线教师。他们有激情,有潜质,教学风格多姿多彩。可以说,他们辛勤的付出,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教学盛宴。就算有不完美的地方也很正常,因为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寻觅到我们自己教学的影子,从而更可以让我们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成长。当然这16节课节节出彩,不过最给我留下深深印象的是其中的三节课,它们分别是来自天津的孟庆阳老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自克拉玛依北师大附小的何立娇老师的《有余数的除法》,还有就是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的《数与形》。

  孟庆阳老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上的与众不同,他不但让学生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了分数基本性质表象背后的本质,帮助孩子打通了其与商不变性质、小数性质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重建认知结构,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可能我们更多的老师只能完成其中的部分作用,所以这才是孟老师的独到之处,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思维,而且启迪智慧,点化生命。

  来自克拉玛依北师大附小的`何立娇老师的《有余数的除法》是本次观摩课上获得观摩老师掌声和互动信息最多的一位老师,她的课在这次观摩会上是独树一帜的,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她的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是课前研究,还是课上讨论,都是学生在学习、在互动、在获得和在发现。何老师上课伊始就直接点题,这样做是因为课前已经发了研究单,学生已经先进行探究了,所以当然知道课题,直接点题省时省效。然后老师让学生小组活动,检查、交流、分享、发现,在互动过程中分享伙伴的智慧。接着在全班交流,看似学生自主完成,其实都是在老师不断引导性提问中进行的讨论。何老师完全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去争去交流,在争辩过程中得到统一认识,获得结论,并且巩固认识,还把结论串联起来。总之她让学生在讨论、质疑、互动中步步递进,真正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何老师的课不仅学生的课上交锋最多、而且还得到了专家的极大认可。

  我是第一次听徐长青老师的课,我被他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而叹服。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他给学生营造的民主、和谐的环境,充满童趣、乐趣的课堂;虽然徐老师的课我们模仿不来,但是我们可以欣赏和学习以及借鉴,这次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上的是《数与形》,徐老师通过让学生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的方式,感受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并且将中学的《勾股定理》和高斯公式的知识在本课的学习中有了很好的渗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这样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也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你说,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爱呢?

  当然其他的每一节课都有各自的风采,都值得我学习和尊敬。

  组委会在每个半天之后都安排一位教育专家对现场展示的示范课进行有针对性地评议,并做专题报告。他们通过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xxxx)》的解读,通过交流使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经验,聚焦课堂、直面问题,围绕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落实“四基”、“四能”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无论是落实“四基、四能”,还是落实十大核心概念,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教师先读懂课标、读懂教材。要依据课标、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抓住知识本质,突出重、难点,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设计核心的数学问题,开展多样的数学活动,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其次,教师要读懂学生、读懂课堂。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及时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我们的孩子走近数学、亲近数学、喜欢数学!真正使我们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总之,云南之行让我受益终生,我会努力把所学所想所看应用到日常工作中,为了我们的孩子上好每一节课,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