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4-11-20 22:15:22 晓丽 文言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1

  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4题。(15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3济。司马○4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5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6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7伤,不禽二毛○8。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9,不鼓不成列。”

  (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1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2成列:指摆好阵势。○3既:尽,全部。○4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5陈:通“阵”,指摆好阵势。○6门官:国君的卫士。○7重(chóng):重复,再次。○8二毛:头发斑白的人。○9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2分)

  (1)神弗也 福:__________ (2)公伤,门官歼焉 股:__________

  11.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2分)

  (1)下 视 其 辙 (2)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弘

  1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3分)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1)下/视其辙 (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12.(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2)敌人多我方人少,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13.(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及其未既济

  14.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2

  (2015福建莆田市)比较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 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解释下列加粗字在句中的意思。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___________

  (2)河曲智叟以应 亡:___________

  (3)无地土 置:___________

  (4)公止 遂: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甲文中① 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② 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③ 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用箕畚(装土石) (2)没有(或:通“无”)(3)安放(或:放置) (4)于是(或:就) (意思对即可。)

  【点拨:第(1)句中的“箕畚”,是名词用作状语,译为“用箕畚”;第(2)句中的“亡”是通假字,通“无”。】

  2.(1)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2)(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损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点拨:如下词语要译出:第(1)句中的“易”是“交换”之意;“反”通“返”,“返回”之意;第(2)句中的“以”是“凭”;“毛”指“草”;“其……何”译为“把……怎么样”。】

  3.①愚公 ②愚公妻子 ③(孀妻)遗男(或:邻人;小孩)

  【点拨:根据题目中横线后陈述的内容及文中对人物的描写来选填人物名字,如,根据“一个高尚,一个平庸”的陈述以及选文第二段愚公和智叟的对话,可知第一空应填写“愚公”。】

  4.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

  【点拨:要根据文中对愚公和鲁工的描写来分别概括二者的性格特点。如,根据愚公在困难很大的前提下决定移山,又在智叟讥笑的前提下坚持移山,可概括为“信念坚定、不畏艰难”;根据课外选文中鲁公每当听到有人提出异议时就马上放弃了想做的`事的情节,可知他“优柔寡断、遇难而退”】

  《鲁公治园》译文:

  鲁公修理菜园,想挖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他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小女儿摔断脚吗?”鲁公又停下来了。(又)有人说:“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家里又有人阻止他,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值得考虑啊。”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放下来了。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3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或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日: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柠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日: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宫,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三国志.魏书.卷十六》,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少孤,继母之( )

  ②或进之太祖( )

  ③若意有所不尽,来诣府( )

  ④亲自执经教授,郡中之( )

  2.下列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中为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行拂乱其所为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答: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

  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

  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

  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质。

  参考答案:

  1.①让(他)吃苦头或者虐待(他)

  ②推荐,举荐

  ③到

  ④教化

  2.D

  3.有这样好的官员,我们怎能不听从他的教诲呢?

  4.C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03-08

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09-29

中考语文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06-18

中考语文试题《道行》阅读答案08-22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01-03

中考语文试题《秋天的黄昏》阅读答案11-10

中考语文试题《蓝色的蓝》阅读答案08-10

中考语文试题《成功的秘诀》阅读答案10-23

中考语文试题《故乡红叶》阅读答案10-07

中考语文文言文《自戒》阅读答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