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阿拉伯寓言故事《远年陈酒》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寓言故事吧,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还记得都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阿拉伯寓言故事《远年陈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远年陈酒
从前有个富翁,他对自己的地窖和吝藏的葡萄酒非常自豪。吝里保留着一坛只有他才知道的、某种场台才能喝的陈酒。
州府的总督登门拜访,富翁提醒自己:“这坛酒不能仅仅为一个总督启封。”
地区主教来看他,他自忖道:“不,不能开启那坛酒。他不懂这种酒的价值,佰香也飘不进他的鼻孔。”
王子来访,和他同进晚餐。但他想:“区区一个王子喝这种酒过分奢侈了。”
甚至在他亲侄子结婚那天,他还对自己说:“不行,接待这种客人,不能抬出这坛酒。”
一年又一年,富翁死了。一个老人死了。像每粒橡树的籽实一样被埋进了地里。
下葬那天,陈酒坛和其他酒坛一起被搬了出来,左邻右舍的农民把酒统统喝光了。谁也不知道这坛陈年老酒的久远历史。
对他们来说,所有倒进酒杯里的仅是酒而已。
两首诗
许多世纪以前,在去雅典的路上,两个诗人见面了。大家都很高兴能相见。
一个诗人问另一个:“最近你写了些什么?你的诗和七弦琴配得怎样?”
另一个诗人自傲地答道:“我刚刚完成我诗歌中最伟大的一首,它甚或是希腊已知诗歌中最伟大的。这首诗歌是向至高无上的宙斯祈求。”
他从斗篷里取出一卷羊皮纸说:“看,就是它,我带在身边。我很乐意把它念给你听。过来,我们一起坐在那株白皮松树荫下吧。”诗人开始朗诵他的诗歌。这是一首长诗。
第一个诗人亲切地对他说:“这是一首伟大的诗。它将与世共存,它会使你增光。”
另一个诗人安详地问道:“那么你最近写了些什么?”
第一个诗人回答道:“我写了,但数量非常少,只写了八行,是回忆一个孩子在花园里玩。”他背了诗句。
另一个诗人说:“不错!不错!”
两人分手了。
两千年后的今天,第一个诗人的这八行诗已是人人口熟能详,成了被人喜欢、令人高兴的作品。
而另一首长诗确实是年复一年地在图书馆和学者的书房里传下来了。虽然它没有被遗忘,但它并不为人所爱,也没人朗诵。
寓言
定义
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作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体裁特点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本质上属于一种类比想的间接表达。
在中国,寓言注定是一种弱于并低于历史的写作,因为它是与先秦哲学家的佚事寓言写作相联系的。其源头是非儒家的道家“异端”。然而寓言式阅读又是儒家文人的常见阅读模式。在这模式中,读者意识到故事的小说性质,因而不把它看做真实的历史。这些小说真正具有意义是在其说教和哲学的层面上。它们可以为读者带来一堂道德课。关于奇异梦境、蚂蚁、狐狸或龙的故事都不会被认为是真实的,尽管它们也许都貌似使用了一些历史修辞的技法。一旦不属于历史真实范畴,那它们就只能属于寓言的范畴了。比如《南柯太守传》和《枕中记》可以被读成一个道家的寓言,它们旨在暴露儒家所追求的忙碌人生是无意义的,从而指出真正的道的所在。同理,《毛颖传》也可以被读成儒家的寓言,讲的是臣子与国君的关系问题。它批评国君在对待这个年迈而忠诚的臣子时表现出的无德。对一个富于攻击性的儒者来说,道家与佛家的寓言仍然是不可接受的。同时,“寓言这一术语在传统中国批评中并未得到广泛的接受。”
如果一个故事既不能合理地读成历史,也不能读成寓言,它就是无意义的、微不足道的、怪异的、误入歧途和颠覆性的。这就是许多小说叙事的命运,因为它们不能在官方文化符码中得到理解。这样,我们触及了“幻想”这一问题,它意味着对文本和阅读过程的一种不确定态度。
【阿拉伯寓言故事《远年陈酒》】相关文章:
阿拉伯寓言故事《上帝的小丑》05-24
阿拉伯寓言故事:受骗的骗子06-01
阿拉伯寓言故事《狮子的女儿》02-17
阿拉伯寓言故事:隐居的先知06-02
教士和客人阿拉伯寓言故事04-07
阿拉伯寓言故事《松鸡和乌龟》05-23
阿拉伯寓言故事:睡午觉的暴君05-23
阿拉伯寓言故事:贪心的紫罗兰06-01
阿拉伯寓言故事《不请自来的客人》05-25
《鲁拜集》拾珠的阿拉伯寓言故事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