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雨巷戴望舒意象解读
《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中描写了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雨巷戴望舒意象解读,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以下七种意象:
1、雨巷。
“雨巷”是一种基础,提供了一种环境。雨巷由两个字组成:雨和巷。雨给人迷茫、潮湿、凄冷之感。巷则点出阴暗、狭窄、悠长的环境。这一幅梅雨时节悠长狭窄而寂寥的江南“雨巷”的阴沉图景,正是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写照。“雨巷”是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有利于作者抒情,“情由境生”。
2、油纸伞。
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有一种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凭添了一分冷漠、凄清氛围。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迷蒙的特点。和幽深、寂静,又朦胧的小巷结合起来,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3、抒情主人公“我”:
独自、冷漠、凄清,怀有希望,又无限惆怅、迷茫。
4、雨。
可以看成是一种哀曲。前面有具体分析。
5、篱墙。
连篱墙都是“颓圮的”,为全诗更多添了几分黯淡无奈与感伤。
6、“丁香”。
丁香,开在暮春时节,花淡紫色或白色,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哀婉、愁怨。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
7、“丁香一样”的姑娘。
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而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雨巷》刻画的是阴冷的绵绵细雨下悠长寂寥的雨巷。在这象征着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雨巷”里,诗人刻画了一个满心哀怨惆怅彷徨、撑着油纸伞走过的姑娘。这姑娘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而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
拓展:雨巷经典赏析
作品原文
雨巷
戴望舒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①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②。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③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④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④。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赏析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结和雨中愁怅朕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们愁心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居“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第二,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的。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但首先看到了它的音节的优美这一特点,不能不说是有见地的。《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整个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每节押的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句的关连。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 “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读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读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人的心头。
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这种语言上的重复,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情色彩。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送来了优美动听的《雨巷》,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雨巷戴望舒意象解读】相关文章:
戴望舒《雨巷》意象赏析11-28
戴望舒《雨巷》课文解读08-05
戴望舒的雨巷03-24
戴望舒《雨巷》赏析03-16
戴望舒《雨巷》原文03-25
雨巷戴望舒原文04-01
戴望舒的《雨巷》赏析04-20
雨巷诗人戴望舒06-20
精选戴望舒《雨巷》原文03-22
戴望舒的雨巷原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