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鼓》阅读答案
【原文】
豆角鼓
毕淑敏
①有一个在幼儿园就熟识的朋友,男生。那时,我们同在一张小饭桌上吃饭。上劳动课的时候,阿姨发给每人一面跳新疆舞用的小铃鼓,里头装满了豆角。当我择不完豆角筋的时候,他会来帮我。我们就把新疆铃鼓称为“豆角鼓”。
②以后几十年,我们只有很少的来往,但彼此都知道对方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里愉快地生活着。一天,他妻子来电话,说他得了喉癌,手术后在家静养,如果我有时间的话可跟他打电话,他妻子略略停了一下说:“通话时,请您尽量多说,他会非常入神地听。但是,他不会回答你,因为他无法说话。”
③第二天,我给他打了电话。当我说出他的名字后,回答是长久的沉默。我习惯地等待着回答,猛然意识到,我是不可能得到回音的。我便自顾自地说下去,确知他就在电线的那一端,静静地聆听着。自言自语久了,没有反响也没有回馈,甚至连喘息的声音也没有,感觉很是怪异。好像【 】。
④那天晚上,他的妻子来电话说,他很高兴,很感谢,希望我以后常常给他打电话。我答应了,但拖延了很长的时间。也许是因为那天独自说话没有回声的感受太特别了。后来,我终于再次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当我说完“你是XX吗?我是你幼儿园的'同桌啊……”我停顿了一下,并不是等待他的回答,只是喘了一口气,预备兀自说下去。就在这个短暂的间歇里,我听到了细碎的哗啦啦声……这是什么响动?啊,是豆角鼓被人用力摇动的声音!
⑤那一瞬,我热泪盈眶。人间的温情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记忆烘烤得蓬松而馨香。
⑥那一天,每当我说完一段话的时候,就有哗啦啦的声音响起,一如当年我们共同把择好的豆角倒进菜筐。当我说再见的时候,回答我的是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
【问题】
20.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21.本文写了两次打电话的经过,哪一次详写?这样处理的作用是什么?(3分)
22.补全第三段的比喻句。(3分)
23.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人间的温情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记忆烘烤得蓬松而馨香。
24.相关链接:
爸爸在的时候,我写的每一部小说都给他看。后来,他到天堂去了,我就只能把书烧了给他。硬纸封面的书烧起来,火焰是淡蓝色的,缓缓舔过沾满字迹的白纸。无字的地方是金色,有字的地方是淡蓝色,要很久才彻底变成灰烬。妈妈对我说,以前,我要照顾你爸,没有时间看你的书,今后,我要像他一样,每一本书都看。
毕淑敏(《女心理师》自序)
探究:《豆角鼓》与“相关链接”的文字有什么共同主题?结合文段简单分析。(4分)
【参考答案】
20.豆角鼓
21.第二次。突出中心,将作者的情感推向高潮。
22.面对无边无际的棉花垛(或:好像一颗石子掉进无底的深潭)
23.将无形的记忆化为有形的东西,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温情的巨大作用。(或:运用“跨越”“烘烤”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温情的作用。)
24.都赞颂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豆角鼓》赞颂了朋友之间纯真的情谊,“相关链接”部分写出了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豆角鼓》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西楼》阅读答案10-13
《城南》阅读答案09-27
《咏柳》阅读答案09-26
《谜题》阅读答案01-01
蝶恋花阅读答案01-28
微波阅读答案12-14
鹭鸶阅读答案12-13
演变阅读答案11-19
竹子阅读答案09-10
拐弯阅读答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