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时间:2022-04-21 13:09:22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东栏梨花》为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此诗通过写梨花盛开而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参考译文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

  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

  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

  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的透彻与清明。

  相关试题一: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4、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

  2、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3、淡白、清明, 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

  4、“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5、①“惆怅”(1分)。

  ②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2分)。

  相关试题二

  1.明人郎瑛认为“既云‘梨花淡白’,又云‘一株雪’,重言相犯”,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惆怅东栏一株雪”中“惆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1分)首句“梨花淡白”即在点题“东栏梨花”,“花满城”承“梨花淡白”而言,若首句改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指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2分)“桃花烂漫”的意境也与诗人想感叹的春光易逝主题相差甚远。(1分)

  (2)诗人惆怅的是春光易逝,人生短促。(2分)一、二句写梨花已盛开,柳叶已深青,柳絮纷飞之景,说明时至暮春,盛极而衰,春天已一去不返,含有伤春的惆怅之情。最后一句写如此盛景,人生难得看过几回,由梨花盛开感到人生的短促,由此感到无限感慨与惆怅。(2分)

  赏析

  《东栏梨花》为北宋诗人苏轼所做七言绝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苏轼这首《东栏梨花》不过是诗人无数伤春之作中的一声轻叹而已,但它蕴藏的深沉却高致独标,亦独步古今。全诗只有四句,却寓情于景、字字情语,经得住再三玩味。首句以梨花与柳叶的色彩对比,宕开一幅暮春时节的明艳画面。以“深”状“青”,又在明艳中恍然添出一抹黯色,暗示娇媚的春光正渐行渐远。二句递进一层意思,使首句的明媚瞬间转为烂漫,黯然也同时成了低徊的惋叹。

  注释

  ①东栏:指诗人当时庭院门口的栏杆。

  ②柳深青:意味着春意浓。

  ③柳絮: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④雪:这里喻指梨花。

  ⑤清明:清澈明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当时苏轼已经四十一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辞世。在政治上,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苏轼离开朝廷,带着淡淡的忧愁,在地方为官。熙宁九年(1076)冬天,苏轼离开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接任苏东坡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第二年春天,苏轼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这是其中的一首。

  鉴赏

  《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前两句以一青二白,突出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第三句“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 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一株雪”和“几清明”是对偶的写法,一不是指有一株梨树,而是指一株梨树一个作者自己,后两句意境如下: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这是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苏轼的诗,一向以豪放著称,像这样悲凉的很是少见。

  《东栏梨花》的最后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的诗说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而苏东坡的诗感慨的是人生的短促。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嘉祐进士。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相关文章:

东栏梨花_苏轼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苏轼《海棠》阅读答案及赏析10-11

苏轼《论周东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7-16

韩愈《送孟东野序》阅读答案及赏析02-11

苏轼《题西林壁》的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赏析12-25

关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阅读答案及赏析12-23

《咏柳》阅读答案及赏析10-03

苏轼《南乡子》阅读答案05-30

宋史苏轼传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12-03

苏轼《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