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吕氏春秋》对比阅读与答案
【甲】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①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②于干隧③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罢:通“疲”,疲乏。②殒:死 ③干遂:地名
【乙】 “天时⑴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1、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骤 战 则 民 罢 骤 胜 则 主 骄 以 骄 主 使 罢 民 然 而 国 不 亡 者 天 下 少 矣。
12、下列加点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魏武候之居山中也 多助之至
B.吴之亡犹晚 国恒亡
C.骤战而骤胜 夫环而攻之
D.其独以亡,何故?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骤战而骤胜 (2)恣则极物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4、翻译下列句子(2分)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5、这两篇短文都从战争谈到了治国的道理,甲文侧重于哪一方面?乙文侧重于哪一方面?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1、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
12、B
13、(1)多次,屡次
(2)放纵
(3)威摄
(4)通“叛”,背叛
14、(1)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15、甲文侧重于君主不应过多地发动战争,而应让百姓休养生息。乙文侧重于君主应施行仁政,让百姓归顺。启示:只有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兴盛。(意思对即可)
【《吕氏春秋》对比阅读与答案】相关文章:
《吕氏春秋》阅读答案08-30
《吕氏春秋》阅读答案及翻译09-25
《吕氏春秋》阅读答案及译文10-27
《吕氏春秋》阅读答案15篇10-19
《水调歌头》阅读答案对比赏析07-13
《木兰诗》对比阅读答案06-07
《吕氏春秋》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09-23
《吕氏春秋·报更》阅读答案及翻译08-06
《相见欢》阅读答案对比赏析06-29
《寒食》与《寒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