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西归绝句(其二)》
元稹的《西归绝句(其二)》以明丽活泼的春色透露诗人此时此地轻松愉快的心情,以景结情,余味无尽。
西归绝句1(十二首之二)
五年2江上3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4。
两纸京书5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6。
【注释】
西归绝句:元和五年(810)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八年(813)徙唐州从事,十年(815)春,自唐州还长安。《西归绝句》即返京途中所作。
五年:元稹自元和五年被贬,十年还京,先后共五年。
江上:指江陵。
武关:在今陕西商县东。
两纸京书:作者自注说:“得复言、乐天书。”
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白话译文】
版本一
多年江上的生活风蚀了容颜,今日到了武关才终于如沐春风一般。在水边不断读着京城的来信,商山上仿佛也开满了桃花。
版本二
五年来在江边的艰苦生活让容颜变的苍老残损,今天终于收到了如春风一般的好消息。在水边阅读京里友人寄来的信,只觉得商山上的桃树全开满了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诗题下原注:“得复言、乐天书。”诗中抒发的便是归途捧读友人书信的兴奋喜悦之情。
【赏析】
诗的首句“五年”忆昔日之愁。诗人本在帝都长安任监察御史,由于得罪权贵,元和五年(810)被贬为职位卑微的江陵府(府治在今湖北江陵)士曹参军。人世间的屈辱沉沦,长江边上的风风雨雨,使他身心交瘁,不由得发出“五年江上损容颜”的慨叹。
次句“春风”露今日之喜。诗人奉召还京,沿唐河,浮汉水,越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溯丹河,水陆兼程,时序又正是春天,更觉喜出望外,心情舒畅。“今日春风到武关”,蕴含着双关的意思,一是指自然的`春风,二是作者奉诏回京,途中又接到两位朋友的书信时的喜悦。可见,此句诗正是在叙事中衬出诗人此时欣喜的心情。
一、二两句,直叙其事,遣词造境平而无奇。然而,三句“临水”一转,顿起诗情;四句“小桃”一结,更饶画意。原来,诗人欲以巧胜人,故意先出常语,而把力量用在结尾两句上,终使诗的后半部分胜境迭出。
奉召西归,是一喜;途中又接到李复言、白居易寄自长安的书信,更是一喜。君恩友情,交织心头,这就加添了“两纸京书”的感情容量。“临水”二字一点,全诗皆活,意境毕呈:清清流水,照见了诗人此时欣喜的神色;粼粼波光,映出了诗人此刻欢乐的心情。诗中不着一字,而诗人捧读音书时盼归念友的那种急切、兴奋、激动、喜悦的情状,跃然纸上。试想:如果把“临水读”,改成“舱内读”或“灯畔读”,那诗中的气氛情韵、意境就完全不一样了。
结句又偏不进一步从正面写喜悦之情,却一下子跳到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小桃花树上,以景语收住全篇。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眼,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惊喜中不禁吟出:“小桃花树满商山”!这桃花,开在山上,也开在诗人心田。至此,全诗戛然而止,画面上只留下一片花光水色。不言人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商山妍丽春色,而人的愉快之情已自流露。
这首诗以叙事抒情,以写景结情,别有一种独特的风致和情韵。临水读,见桃花,是诗人这次春江舟行中实有之事,并非故意造境设色。然而,诗人摄取这两个特写镜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特定场合下的特有心情。诗句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和谐,成功地显示了这首绝句所特有的一种清丽之美。
拓展阅读:杜甫和元稹
人的际遇是很古怪的事情,你无法知道在人生的某个拐角谁在那里等着你。也许他是猛虎,正呲牙咧嘴择你而食,吃干抹净;也许他是贵人,正等你来拿东风,拿好不谢。元稹在来得路上等到了杜甫,金风玉露一相逢,送他上蓬莱。
杜甫生前文名寂寥,一生坎坷多灾,穷困潦倒死不瞑目。临终前的愿望仅仅葬归故乡河南,安息祖父杜审言陵旁,无奈客死他乡魂落湖南死不安息。他的子孙既无大才又无大能,如果没有元稹,又逢中唐乱象,杜甫很可能再无杜甫。
杜甫生前最高官职做到左拾遗,七八品的小官。拾遗这个官职的地位又很特殊,专挑皇帝的毛病,这在封建时代,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官位。杜甫在这个位置上干了没多久就卷铺盖滚蛋了。他没有李白的幸运,深得帝王宠幸,也没有李白的名气,誉满天下。他仅仅是唐朝众多诗人中写诗的一位,就像今天抱着文学梦的大多青年,最终的结局写自己的东西让自己欣赏。
杜甫生前是不幸的,死后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元稹,这个官到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伯乐。是他推了杜甫一把,把杜甫从泥土中掘了出来,推到了世人面前。这一推,就推出了一位诗圣,让李白不再孤峰独耸、无敌寂寞。
杜甫能被元稹推出来,源自元稹为杜甫写的墓志铭。杜甫死在湖南,葬在湖南,他的梦想却是能够葬回河南老家。无奈他的儿子们无能为力,只能先让杜甫入土为安客居他乡。到了杜甫的孙子辈杜嗣业,终于能够完成了爷爷的夙愿,迁归故里叶落归根。如果杜嗣业仅仅把杜甫的尸骨迁回老家,这也许只是平常的一幕迁葬,杜甫依然无法出头。杜甫走运在他的孙子杜嗣业找了一个牛人元稹,让他给爷爷写个墓志铭。这下厉害,杜甫瞬间被照亮,惊爆了中唐诗人的朋友圈。
这就是【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元稹何许人也?竟有这么大本事能捧红一位逝去多年的无名诗人?元稹年少成名,后官至丞相,由他吹捧的人焉有不火之理?就像上司说哪个人好一样,即使那个人不好你也得说好,况且杜甫还是真的好。那么,元稹是怎么吹捧杜甫的呢?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元稹说了一大通,其实就一个意思:这么多诗人中就杜甫最牛,谁都比不上他。
中国人历来有矫枉过正的毛病,自己喜欢的东西恨不得全天下人都喜欢,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痛恨。元稹喜欢杜诗,便极力推崇杜诗。所以他又说: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元稹又说了一大通,也是一个意思:李白跟杜甫比差远了。
杜甫死后遇见了元稹,真是他的大幸。如果他遇到的仅仅是和他一样的官居左拾遗喜欢他的诗,他的诗能否在晚唐战乱中留存都很难说。
按说元稹一个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情诗的诗人,怎么会喜欢杜甫这个喜欢写现实的诗人?元稹写情诗,也写情文,莺莺传就是他的情文。但元稹写的最多的也是现实主义的诗歌,这一共同点既是他喜欢杜甫诗歌的基础,也是中唐时代的特点。安史之乱,大唐由盛唐转入中唐,诗人昂扬开阔的开拓气象消失,开始转向了关注社会民生的现实。杜甫的现实主义刚好暗合了时代潮流,迎合了诗人口味。
杜甫遇见了元稹,有他的际遇,当然也有他的实力。如果他的诗并不好,或者并没有那么好,只怕就是皇帝吹捧,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的烟花之火罢了。
人生际遇难料,也许,我们都在等一个人。
【元稹《西归绝句(其二)》】相关文章:
《西归绝句(其二)》元稹05-20
《西归绝句其二》元稹05-06
西归绝句(其二)》元稹05-08
《西归绝句》元稹05-16
元稹《西归绝句》01-05
元稹《西归绝句》阅读05-11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 元稹04-15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元稹03-20
元稹《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01-17